行测做什么题库比较好,用什么书?
其实都差不多,关键在于个人理解与运用。
推荐的资料:
数算部分:
1
华图数学运算模块宝典电子书
2 小学奥赛题典&高考概率复习资料
3 天字一号 数字推理精华&应用题精华
4 天使在唱歌
应用题精华
图形部分:
1 图形世界探秘电子书
2 PUKI 图形精华
3 智力测试
图形部分
演绎部分:
1 MBA联考奇迹300分电子书//MBA入学考试逻辑经典题1250题
2 97-2009 MBA
逻辑真题
3 李永新逻辑判断讲义
语言部分:
1 新东方红宝书之言语理解与表达电子书
2 97-08高考语文病句
3
成语词典
4 三联生活周刊 (选词填空)/感动中国
资料分析:
1
华图资料分析模块宝典电子书(速算技巧)
常识部分:
1 沪考:(职业能力学院 红宝书)苏考:(天策 红宝书)
2
彩色法律笔记系列电子书(行政、刑、刑诉、 民、民诉、宪、商、经济、物权)
3 公共管理(MPA)简明读本
4 人文、历史、地理、公文写作
笔记
5 科学发展观读本&十七大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一号文件&两会报告&当年考研时政要点
6
马哲任汝芬版&考研政治终极笔记----政经&毛概彩色笔记&邓论精髓笔记
7 常识40000题 (需提炼)
8
司考&法硕02-08真题详解
试题:
1 重点:十年国考真题
2 比较好的题:浙江 广东 山东 江苏 北京 上海
福建 历年真题
申论
1 理论热点面对面05-08电子版
2 半月谈电子版
3 申论宝典第三版电子书
2019-05-06
行测的题目不算难,为什么不能全做对或基本上全做对?为什么做不完?很简单,因为做的不够多,练得不够熟,题目不够精。说行测做不完,难突破的,都是没认真练习,最终没有考上的,而没有考上的人多,所以这种说法就流行了。一句话,行测的高分一定要靠多做题,做好题。要考100道,平时的练习就要达到5000道。要考140道,练习就要达到6000道(指好的题目)。明确了要走的路,下面就是步骤和方法问题了。
这个备战过程(2-3个月),可以这样安排:
1、专题突破:在了解了自己的弱项后,准备高质量的题库,集中、投入地训练。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么十几道,那从现在开始,每天起码做100道。只有这样的题量,才能保证你对题目有足够的敏感度。这个阶段练习的总量应该达到整个备战过程题量的80%,请衡量好,并准备好足够多的足够好(典型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另外,做完一部分后要及时总结规律,行测题是很有规律的,必须总结,方能举一反三。不多做题,不行;不总结,也不行。对于典型性强的题目要认真揣摩,对照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这个备战过程(2-3个月),可以这样安排:
1、专题突破:在了解了自己的弱项后,准备高质量的题库,集中、投入地训练。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么十几道,那从现在开始,每天起码做100道。只有这样的题量,才能保证你对题目有足够的敏感度。这个阶段练习的总量应该达到整个备战过程题量的80%,请衡量好,并准备好足够多的足够好(典型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另外,做完一部分后要及时总结规律,行测题是很有规律的,必须总结,方能举一反三。不多做题,不行;不总结,也不行。对于典型性强的题目要认真揣摩,对照答案解析反复研究。
2、模拟题练习:这个阶段并不需要按照准确的时间要求去做。一般来说,选择题量相当的模拟题,尽最大可能去追求做对,不要顾虑时间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做到一半就停止。做完看时间,记录超过规定时间多少,然后核对正确率。这两个数字都是衡量你有没进步的标准。一般情况,正确率是不会有太大提高的,因为经过了专题突破阶段的魔鬼训练,针对各种题型应该有敏锐的感觉,做对的问题不大,只是时间的把握问题了。这个阶段,大概需要7、8套左右的模拟题,一天一套,其他时间可以备战申论。
3、仿真考试: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了,拿出几套事先选好的题(近1、2年的真题最好),计算好时间,严格把握。这个阶段,当作你就在现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把题目做完。这里有个建议,可以适当增加题量进行练习。比如用150道的题目进行仿真模拟,因为要想保证在120分钟内做完140题,平时就得保证做完150道,这样才有十分的把握,到真正考试时才信心十足,而信心十足的人,反应也快,思维也宽,整个就会形成良性效应。这样的状态加平时的准备想考不好都难。在最后10天里,每天算好时间进行这样一次仿真模拟。
以上三个阶段的步骤和方法供参考。当然也可以增加1、3阶段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省去第2阶段,可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可以说,第1个阶段是关键,第3个阶段是升华。上三个阶段的步骤和方法是我的建议,供参考。当然也可以增加1、3阶段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省去第2阶段,可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可以说,第1个阶段是关键,第3个阶段是升华。
在书的选择上一定要选大型培训机构的教材和相应试题,他们师资力量强大,对考情都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助你成公一臂之力!希望能帮到你!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