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哄而散
一哄而散【 yī hòng ér sàn】
1、释义:哄:吵闹。 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2、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朱书四大字,曰:‘今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3、示例: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了。(清·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4、成语故事:清朝时,杭州府仁和县财主袁凤宾的儿子袁绍芬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哥儿,他生性好赌,与赌家沈七欠下272银元,沈七去袁家讨债未果反挨痛打,于是在袁府门口服毒自尽,围观的人群纷纷冲进去哄抢贵重物品,等袁凤宾回家时早已一哄而散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