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淡水鱼要注意什么?
2.掌握放养时机 一般自冬至到翌年立春(12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是淡水养鱼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冬季水温低,鱼的活动力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发生机械创伤,尤其是可以减少赤皮病和水霉病的感染率,在这段时间里,鱼类的新陈代谢减缓,不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冬季放养鱼种,实质上是提早放养,可以让鱼种对新的生活环境有较长的适应时间,即延长了生长期。鲤科鱼类在水温超过10℃时就开始摄食生长,从而能充分利用水体的天然饵料,及时弥补越冬期间的能量消耗,恢复旺食期前的正常体质。
3.最好就地选购鱼种 池塘放养所需鱼种,应立足就地生产,最好由养鱼场(户)自行培育大规格鱼种。一来可做到计划生产,满足放养需要;二来可避免长途运输导致鱼种损伤死亡,提高鱼种成活率。
4.鱼种放养注意事项 冬放鱼种时,必须选择无风、较温暖的晴天进行。切忌在刮风、雨雪或严寒的天气操作,以免鱼体冻伤、出血。盛鱼容器要求光滑,鱼种下塘时动作要轻快。将装鱼种的桶(盆)全部浸没于塘水中,让鱼种自行游入鱼塘,以免鱼种受伤。鱼种下塘前必须使用药物溶液浸洗消毒(具体方法见后文所述鱼种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以杀灭体表寄生虫。对草鱼种还要注射疫苗防病。
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
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
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①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②单养、混养和套养。
③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④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①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②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①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②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③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④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⑤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①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②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③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④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⑤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①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②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③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④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⑤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⑥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⑦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1.选择优质鱼种 鱼种是养鱼的首要物质基础,放养优质鱼种是获取高产的重要条件。优质鱼种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体形好。体色鲜艳有光泽,鳞片、鳍条完整,无损伤,无病状。②体质好。背宽腹厚,肌肉丰满有弹性,游动活泼,溯水性强。在密集环境下,头向下、尾向上不断摆动。③规格一致。同一批鱼种个体整齐,大小均匀。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视为劣质鱼种。
2.掌握放养时机 一般自冬至到翌年立春(12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是淡水养鱼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冬季水温低,鱼的活动力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发生机械创伤,尤其是可以减少赤皮病和水霉病的感染率,在这段时间里,鱼类的新陈代谢减缓,不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冬季放养鱼种,实质上是提早放养,可以让鱼种对新的生活环境有较长的适应时间,即延长了生长期。鲤科鱼类在水温超过10℃时就开始摄食生长,从而能充分利用水体的天然饵料,及时弥补越冬期间的能量消耗,恢复旺食期前的正常体质。
3.最好就地选购鱼种 池塘放养所需鱼种,应立足就地生产,最好由养鱼场(户)自行培育大规格鱼种。一来可做到计划生产,满足放养需要;二来可避免长途运输导致鱼种损伤死亡,提高鱼种成活率。
4.鱼种放养注意事项 冬放鱼种时,必须选择无风、较温暖的晴天进行。切忌在刮风、雨雪或严寒的天气操作,以免鱼体冻伤、出血。盛鱼容器要求光滑,鱼种下塘时动作要轻快。将装鱼种的桶(盆)全部浸没于塘水中,让鱼种自行游入鱼塘,以免鱼种受伤。鱼种下塘前必须使用药物溶液浸洗消毒(具体方法见后文所述鱼种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以杀灭体表寄生虫。对草鱼种还要注射疫苗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