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课堂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是以系统理论作指导,对教学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学生的状况与教师自身的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拟订教学方案,以达到教学的优化组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及其作用
所谓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在学完某一教学单元(或一课)后能做什么的具体而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在特定的教学中期望学生达成的行为或表现。
教学目标是行为科学在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目前,阐明教学目标已成为教学实践中的普遍要求,同时也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在这里需引起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关系。一般说来,教学目的比较抽象,是教学的普遍性、统一性、终极性的宗旨或要求。而教学目标则具体得多,是教学活动特殊的、阶段性的要求。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目的的内涵贯穿于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列出了总目标,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总目标高度概括地提出了本门课程的教育任务,或者说是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三方面的要求是对总目标的进一步说明,是总目标具体化和细化性的规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总目标归纳为这三方面的要求运纳。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若是对某一单元进行教学设计,那么需明确该单元的教学目标。通常情况是对某一堂课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就要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有十分重仿绝要的意义。
第一,依据教学目标,师生之间、学生相互间可以明确地交流自己所教、所学的东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评价人员有了统一的评价教学的依据。
第二,教学目标清楚地向学生阐述了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堂课、一个单元,甚至整门课程和要求,使学生心知肚明。
第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选编合适的教学资料,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从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第四,教学目标代表着大多数学生应该获得的最低水平的行为表现。因此,大多数学生如果专心学习,并得到适当的指导,那么他们都能达到目标,从而促使学生满怀信心地学习。
制定、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需充分肯定。但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教学的情况,如教学过程丧失弹性;目标的设定面向大多数而不能顾及个别差异;尤其是一些学习活动的结果不能完全通过行为外显出来,像一些较高层次的思维、较深层次的价值观因素。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在确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在拟定的教学目标中除了有外显行为部分,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因素也需考虑在内,以便全面落实各方面的任务。
2.教学(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标之中涵盖着教学目标。为了方便,在不存在分歧的前提下,这里对两者不予区别。
教育目标的分类学说可以上溯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博比特在课程编制领域掀起的追求效率的活动。以教育目标具体化、标准化为特征的这场课程科学化运动,在实践中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当时的教育目标通常是由州教育厅确定的,教师只有做出选择的机会。因此,当时的备悄姿课程编制被人们看成是“肤浅的、轻率的”。后来有“行为目标之父”之称的美国教育家泰勒明确指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但泰勒对“行为”的理解与众不同,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思维”“情感”等内隐行为。
泰勒的学生布卢姆1948年研究教育目标分类,对之归纳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在1956年、1964年和1972年与他人合作相继出版了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使教育目标明确化、系统化、具体化,是美国教育研究的重大成果,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86年布卢姆应邀在我国进行了一系列讲座,他的学说对我国教育界影响很大。
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加涅致力于学习分类的研究工作。1965年他出版了《学习的条件》一书,并在1970年、1977年和1985年三次修订,是对学习进行分类研究的经典著作。原先,加涅把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八类,在修订中加涅提出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
第一,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第二,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第三,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
第四,动作技能,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
第五,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这五种学习又分为三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把人类
(一)明确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及其作用
所谓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在学完某一教学单元(或一课)后能做什么的具体而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在特定的教学中期望学生达成的行为或表现。
教学目标是行为科学在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目前,阐明教学目标已成为教学实践中的普遍要求,同时也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在这里需引起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关系。一般说来,教学目的比较抽象,是教学的普遍性、统一性、终极性的宗旨或要求。而教学目标则具体得多,是教学活动特殊的、阶段性的要求。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目的的内涵贯穿于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列出了总目标,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总目标高度概括地提出了本门课程的教育任务,或者说是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三方面的要求是对总目标的进一步说明,是总目标具体化和细化性的规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总目标归纳为这三方面的要求运纳。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若是对某一单元进行教学设计,那么需明确该单元的教学目标。通常情况是对某一堂课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就要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有十分重仿绝要的意义。
第一,依据教学目标,师生之间、学生相互间可以明确地交流自己所教、所学的东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评价人员有了统一的评价教学的依据。
第二,教学目标清楚地向学生阐述了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堂课、一个单元,甚至整门课程和要求,使学生心知肚明。
第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选编合适的教学资料,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从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第四,教学目标代表着大多数学生应该获得的最低水平的行为表现。因此,大多数学生如果专心学习,并得到适当的指导,那么他们都能达到目标,从而促使学生满怀信心地学习。
制定、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需充分肯定。但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教学的情况,如教学过程丧失弹性;目标的设定面向大多数而不能顾及个别差异;尤其是一些学习活动的结果不能完全通过行为外显出来,像一些较高层次的思维、较深层次的价值观因素。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在确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在拟定的教学目标中除了有外显行为部分,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因素也需考虑在内,以便全面落实各方面的任务。
2.教学(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标之中涵盖着教学目标。为了方便,在不存在分歧的前提下,这里对两者不予区别。
教育目标的分类学说可以上溯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博比特在课程编制领域掀起的追求效率的活动。以教育目标具体化、标准化为特征的这场课程科学化运动,在实践中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当时的教育目标通常是由州教育厅确定的,教师只有做出选择的机会。因此,当时的备悄姿课程编制被人们看成是“肤浅的、轻率的”。后来有“行为目标之父”之称的美国教育家泰勒明确指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但泰勒对“行为”的理解与众不同,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思维”“情感”等内隐行为。
泰勒的学生布卢姆1948年研究教育目标分类,对之归纳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在1956年、1964年和1972年与他人合作相继出版了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使教育目标明确化、系统化、具体化,是美国教育研究的重大成果,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86年布卢姆应邀在我国进行了一系列讲座,他的学说对我国教育界影响很大。
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加涅致力于学习分类的研究工作。1965年他出版了《学习的条件》一书,并在1970年、1977年和1985年三次修订,是对学习进行分类研究的经典著作。原先,加涅把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八类,在修订中加涅提出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
第一,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第二,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第三,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
第四,动作技能,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
第五,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这五种学习又分为三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把人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