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到哪找导师联系方式?
7个回答
2020-02-18 · 考研,中公“研”路相伴
关注
展开全部
查看往年考研复试时间一般集中在3月份,在初试后的寒假期间,考研小伙伴们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准备考研复试,其中一项便是联系研招院校导师,山东考研网小编整理了“2020考研复试:如何获得研招院校导师信息?”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途径一: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导师的简介
①进入院系列表
②进入意向报考院系,查询导师名录
途径二:通过专业学术网站
学术网站或者图书馆搜寻导师的著作与文章。学习研究这些文章,以了解导师的学术研究情况。很多导师的课题论文较多发布到国外期刊,也要注意搜集~
比如中国知网,点击链接->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途径三:直接与导师接触(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你居住在所报考学校的城市,可以抽时间去听导师的课,甚至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争取与导师交流沟通,这是最直接地了解导师的好方法。比如可以去学校看相关公告,导师的讲座之类,如果导师让你复试的时候面谈,那么是最佳的接触机会。
途径四:通过你周围的人
如果你有师兄师姐或者老乡正好是导师的学生,或者与导师有一定的接触,通过他们就能了解到上述4个方面的信息,尤其能了解师生相处情况。因为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在与他周围的人接触的时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学生或者熟人获取的类似信息,是其他途径所无法获得的。
自我形象--印象管理的核 心
如: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学习执著追求、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学生,让人感觉充满活力;而执著的追求,是科研必备的品质,这种执著精神某些时候会感染导师,留下很好的印象。
第一印象--印象管理的关键
方式一,发E-mail在E-mail中,简单的自我介绍及表达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是必须的,但这不是拉近与导师关系的最好切入点,询问有关的专业问题才是一种更好的切入方式。这种询问,容易引起导师的注意,引发彼此的交流,且不落俗套地为进一步交流留下余地。【注】发邮件是联系导师必备的方法,也是首先需要做的
方式二,给导师打电话这是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方式,但很多考生由于距离太远,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包含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如果第一次电话联系不成功,第二次再联系就难上加难了。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与导师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
巩固联系--印象管理的延续
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十分重要。
借助E-mail,通过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感想和观点的交流,考生与导师的联系会得到逐步加强。
沟通忌讳--印象管理的雷区
忌讳一:把隐私当信息。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而是在导师的学习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这4个方面对导师有所知晓。
忌讳二: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忌讳三: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
联系老师切记不要广撒网细捞鱼
很多同学会有通病问题是在得知老师的邮箱之后,同时发了好多邮件,以为这样对他很有利,从愿意收他的老师里面挑自己最喜欢的那个……
最好的方式是这样的:先整理一下你想报考老师的顺序,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联系老师,等上一个老师给你确切答复之后再决定是否联系下一个老师,确定好联系导师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安心准备复试或者是找老师面对面的谈一谈……
途径一: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导师的简介
①进入院系列表
②进入意向报考院系,查询导师名录
途径二:通过专业学术网站
学术网站或者图书馆搜寻导师的著作与文章。学习研究这些文章,以了解导师的学术研究情况。很多导师的课题论文较多发布到国外期刊,也要注意搜集~
比如中国知网,点击链接->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途径三:直接与导师接触(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你居住在所报考学校的城市,可以抽时间去听导师的课,甚至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争取与导师交流沟通,这是最直接地了解导师的好方法。比如可以去学校看相关公告,导师的讲座之类,如果导师让你复试的时候面谈,那么是最佳的接触机会。
途径四:通过你周围的人
如果你有师兄师姐或者老乡正好是导师的学生,或者与导师有一定的接触,通过他们就能了解到上述4个方面的信息,尤其能了解师生相处情况。因为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在与他周围的人接触的时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学生或者熟人获取的类似信息,是其他途径所无法获得的。
自我形象--印象管理的核 心
如: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学习执著追求、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学生,让人感觉充满活力;而执著的追求,是科研必备的品质,这种执著精神某些时候会感染导师,留下很好的印象。
第一印象--印象管理的关键
方式一,发E-mail在E-mail中,简单的自我介绍及表达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是必须的,但这不是拉近与导师关系的最好切入点,询问有关的专业问题才是一种更好的切入方式。这种询问,容易引起导师的注意,引发彼此的交流,且不落俗套地为进一步交流留下余地。【注】发邮件是联系导师必备的方法,也是首先需要做的
方式二,给导师打电话这是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方式,但很多考生由于距离太远,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包含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如果第一次电话联系不成功,第二次再联系就难上加难了。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与导师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
巩固联系--印象管理的延续
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十分重要。
借助E-mail,通过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感想和观点的交流,考生与导师的联系会得到逐步加强。
沟通忌讳--印象管理的雷区
忌讳一:把隐私当信息。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而是在导师的学习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这4个方面对导师有所知晓。
忌讳二: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忌讳三: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
联系老师切记不要广撒网细捞鱼
很多同学会有通病问题是在得知老师的邮箱之后,同时发了好多邮件,以为这样对他很有利,从愿意收他的老师里面挑自己最喜欢的那个……
最好的方式是这样的:先整理一下你想报考老师的顺序,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联系老师,等上一个老师给你确切答复之后再决定是否联系下一个老师,确定好联系导师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安心准备复试或者是找老师面对面的谈一谈……
展开全部
一般所报考的学校网站会在该学校某专业设置与招生数量,以及导师风采(有的是导师简介),里面会包含有导师的联系邮箱,当然也有没有的。若对某位导师有兴趣,还可通过"百度"进行搜索,或许会得到更多资讯。还可以通过某些专业网站获得大量信息,比如说中国知网,上面会有一些学术论文,也会搜集到相关联系方式。
在邮件中,你要给导师呈现的是你对这门学科的了解,你对整个学科发展的认识,以及未来你考上研究生之后你所要做的事情,和老师去进行学习的时候你的学习态度,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态度,这都决定了你未来是否能够得到老师认可。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不管是跨专业,还是本专业的同学,尽可能的强调自己的学术背景,强调自己的求学能力,强调自己踏实认真的学习精神,这都是非常关键的。不要担心没有做过拿得出手的项目或论文,展示自己能学习、爱学习该专业的精神,适当的“包装”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
但是要记住一点,你要对自己要说的话、简历上的内容熟知,你说的话和简历上的内容导师都是有可能提问的。
在邮件中,你要给导师呈现的是你对这门学科的了解,你对整个学科发展的认识,以及未来你考上研究生之后你所要做的事情,和老师去进行学习的时候你的学习态度,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态度,这都决定了你未来是否能够得到老师认可。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不管是跨专业,还是本专业的同学,尽可能的强调自己的学术背景,强调自己的求学能力,强调自己踏实认真的学习精神,这都是非常关键的。不要担心没有做过拿得出手的项目或论文,展示自己能学习、爱学习该专业的精神,适当的“包装”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
但是要记住一点,你要对自己要说的话、简历上的内容熟知,你说的话和简历上的内容导师都是有可能提问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1年考研复试经验——如何有效的联系导师(3)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以到学校的官网上查询,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介绍的和联系方式,或者向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侧面打听,都是可以的。
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
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学校官网或者学院官网一般都有导师的工作信箱
可以尝试给导师发下邮件
如果本身没啥亮眼的地方,还是不发为妙
如果想直接和导师联系,可以找下同专业的学长,他们一般都会有导师的微信号或者手机号
可以尝试给导师发下邮件
如果本身没啥亮眼的地方,还是不发为妙
如果想直接和导师联系,可以找下同专业的学长,他们一般都会有导师的微信号或者手机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