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为什么是天下第一行书?
2019-01-03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草书和楷书都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草书提高了书写速度,却增加了辨认的难度;楷书字体规范便于辨认,却很难提高书写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一种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行书。
草书如奔跑,楷书似站立,行书若行走。行书的书写速度介于草、楷之间,其笔画与结构也介于二者之间;其运笔既不像草书那样自由奔放,也不像楷书那样严谨、规矩,而是游丝牵连、笔画不断、节奏明快、生动活泼;其结构既不像草书那样舒展放纵、不拘一格,也不像楷书那样字字独立、方方正正,而是删繁就简、破方就圆。
有晋一代,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人不好书法,卫氏、索氏、陆氏、郗氏、庾氏、谢氏、王氏等望族更是名家辈出。书法在晋代就早于诗歌和散文,发展成为一门极为成熟的艺术,晋字也因此得与唐诗、宋词等并列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丰碑。行书成于东汉末年,魏晋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成就最高者当属“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约321—379),出身于两晋琅琊的王氏望族,曾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人称之为“王右军”。他12岁时父亲即传授其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少时师从卫夫人,后渡江北游,遍访名山,博采众长。他精研草书和楷书,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神于钟繇,技法上融会魏晋名家之长,神韵上凝聚魏晋玄学之妙,张扬意趣,自成一家,将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心灵的需要。达到了一种法无定法的艺术境界。其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艺术高度。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要到水边游玩,以求消除灾凶,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渚)行修禊之礼。朋友们置身茂林修竹之中,曲水流觞,赋诗抒怀,即兴写下了37首诗,结为《兰亭集》,推举王羲之为此集作序。此时的王羲之身处惠风和畅的自然山水间,正酒酣耳热之际,文思泉涌,逸兴大发,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畅绝妙地交融在一起,于是一气呵成,书就《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
《兰亭序》的章法、结构、笔法相当成熟圆润,纸隙墨缝间散出丰裕的艺术美韵。用笔遒媚劲健,融合了篆书、隶书、草书的章法,中锋起转提按,线条如行云流水。凡324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塑成一个鲜活的生命,筋骨毕现,血肉丰满,且赋予了不同的秉性、精神和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尺幅之内,有的像楷书,有的像草体,恍若群贤毕至,相携对酌,神态飘逸,气韵横生。王羲之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字体结构的变化多端,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结构上,20多个“之”字书写竟无一雷同,各具风貌神采。在通篇布局上,以纵行为中心,文字参差相间,错落有致,但又字字相关,不离不散,字里行间流淌着音乐般的韵律。黄庭坚称“《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兰亭序》从文学的角度赏析,文字优美恬淡,情感旷达闲逸。是一篇千古佳作;从书法的角度欣赏,体现出了笔与意、骨与肉、形与神、刚与柔均衡中和的古典美学的理想范式。因此,《兰亭序》被誉为“法帖之冠”,被各代书家悉心钻研,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精美的艺术形式来自于特立独行的生命形态。《兰亭序》的成功绝非偶然。魏晋人在精神追求上与汉代人有很大不同。汉代对士人的要求重在道德、操守、儒学和气节诸方面,但到晋代,人们关注的是才情、气质、风貌和格调,从恪守道德规范到重视个人的内心感受,脱俗超尘的气质风度与率真任性的行为方式成为士人的理想追求。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俗,犹喜清静,被时人形容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具有魏晋风度、玄学底蕴的名士。而旷达的性格造就了他书法的雄浑气象、自然意态,落实到《兰亭序》中,就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散发出自然飘逸、洒脱简洁的气质品性,还渗透出一股不凝滞于物的心灵感应和艺术功力。因此,这几项条件合而为一,才酿泉为酒,凝蕴出如此美轮美奂、芳香四溢的艺术极品。
世间珍品原就产生于一种机缘中,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就慨叹“当时逸少本天全”。《兰亭序》写成后,王羲之自己也十分得意,后来又写过十余遍,都达不到原作的神妙精美之境。这幅行书遂成王家的家传之宝,传到七世孙智永禅师时,他还专门修造了贮藏《兰亭序》的阁楼。智永临终时传给弟子辨才。辨才将之藏于房梁之上。这时已是唐初,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不惜派人重金购募王氏真迹。御史萧翼装扮成一个穷书生,骗得了辨才的信任,盗走了《兰亭序》。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敕令弘文馆的书法高手冯承素、赵模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赐给皇族和宠臣,而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唐太宗还亲自为《晋书》撰写《王羲之传论》,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将他的书法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唐太宗临终时,遗命将《兰亭序》真迹与其殉葬,《兰亭序》真迹从此沉埋地下、永绝于世。今天我们看到的《兰亭序》的最好摹本是冯承素的拓本,其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又称“神龙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的书法刻本还有《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书传世墨宝有《寒切贴》、《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这些墨宝虽然是唐人双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为难得的珍品。他的行书《快雪时晴帖》只有24个字,也被清乾隆皇帝列为《三希帖》之首。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其最大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之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他将汉字书写从日常实用引入到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精神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正羲之法帖的,因而王羲之才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的书法也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芸:“王氏凝、操、徽、焕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说王羲之的四个儿子各得其书法精妙。而后,其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薪火相传。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武则天命以真迹为蓝本,用钩填法临摹并编为《万岁通天帖》,原本仍还王方庆,但早已散佚。南朝齐王憎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王氏一门为中国书法艺术做出了非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