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什么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刘备自立汉中王,继而建立蜀汉为帝,没有过错。既没必要去给他擦脂抹粉,也没必要去诟病。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室衰微,自己不争气,不甘寂寞的人图王称霸,无可非议。
天下乃有德者居之,无德有实力也可以居之。并非刘邦的后裔、刘秀的后裔、汉桓灵二帝的后裔才能居之。
其实,汉末三国时期,并没有认为非刘氏不得为王、非刘氏不得为帝。
曹操在《述志令》中说: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此言不假,曹操说的是实话。
中平元年(184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接豪杰,欲谋废除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事败,王芬自杀,许攸逃跑。
中平元年(184年),枹罕(今甘肃临夏)人宋建造反,自称河首平汉王,聚集部下在枹罕自立,改元,设置百官,统治长达三十多年。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渊征讨,自宋建及丞相以下所置百官一律斩杀。
中平四年(187年),曾为中山国相的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乌桓丘力居等人,聚众十余万叛乱。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中平六年(189年),幽州牧刘虞招募胡人斩杀张纯,北州乃定。
同年,长沙区星自称为将军、阳明皇帝,率领部众一万人起兵叛乱。被新任长沙太守孙坚击溃,生死不明,不知所终。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韩馥等人准备抛弃献帝,另立幽州牧刘虞为新君,由于曹操、袁术等人坚决反对,刘虞也坚决拒绝,因而作罢。
同年,益州牧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进击汉中太守,张鲁逐步控制了汉中。后来,有人挖到了玉印,众人要推举张鲁为汉宁王,功曹阎圃力谏,张鲁才作罢。张鲁在汉中统治近三十年,截断汉朝使者,完全是独立王国,直到曹操平定汉中为止。
初平四年(193年),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起兵跟随,夺取了泰山郡华、费县,入侵任城。后来被陶谦杀害,收编了他的追随者。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建号仲氏,定都寿春。建安四年(199年),袁术呕血而死,做了两年多的皇帝。临死前,袁术想把称帝的那套家把什献给袁绍,由于曹操派遣刘备等截杀,坏了袁绍的好事。
荆州牧刘表曾经郊祭天地,也有称帝的想法;益州牧刘焉本打算去交州避祸,听说益州有天子气,就改谋益州牧,没想到给刘备做了嫁衣。
这些是部分称王或者想称王没有称王的情况,还有一些边境地区趁着中原混乱,自立为王的,如北部鲜卑、乌丸、高句丽,南方的蛮、山越,其部落首领都自称为王,什么汗鲁王、崤王等等,不可枚举。
他们或高调称王称帝,昙花一现,或保持低调,闷声发大财。不管是趁着乱世豪赌一把,或者浑水摸鱼;不管他们打着什么旗号,以啥名义起事,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成就一番霸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能有这个魄力就很难得。万一运气好,就成了呢?
但的确如曹操所言,没有曹操,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曹操能称王,刘备咋就不能称王呢?曹操不让献帝封刘备为王,那么刘备就可以不需要你封,自立为王就是;曹丕称帝,刘备正好有个借口,也跟着就称帝了。而且不管献帝是死是活,直接给他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以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为由,堂而皇之称帝。
献帝把皇位传给了曹丕,那不就是天下之主吗?再出来一个太阳,这不是添乱吗?
没人去理会这些,也别谈啥仁义道德,谁抢着就算谁的。
就这个情况,谁还觉得刘备会把献帝请到成都去,让他继续做皇帝呢?如果曹丕真的把献帝送到成都去,刘备会接纳吗?
不要再给刘备擦脂抹粉了,本来称王称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势力你做就好了,不服就来对决。何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呢?刘备装装样子,还可以忽悠一下吃瓜群众,今天还不把这个遮羞布揭开,又有何益?
说句难听的话,为了生存,卖脸也好,卖腚也罢,都可以理解。但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似乎就太虚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