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GDP世界第一,却为什么被西方无情瓜分和瞧不起?
说起大清朝的悲剧,首先让人想起印加帝国的悲剧。印加帝国立国的时候,中国大约处于北宋前后,而印加帝国灭亡的时候,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
印加帝国是美洲大陆上数一数二的强国,甚至有“新大陆的罗马”的称号,灭亡印加帝国的是西班牙人。当时论起GDP或者说社会财富,印加帝国可以碾压西班牙,但是,印加帝国还是被西班牙灭亡了,印加帝国的故土上虽然出现了现在的秘鲁,但是,秘鲁和印加帝国之间,毫无继承关系。
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财富多少有时候和国力并不贴边。
近年来康乾盛世的含金量时常引起很多网民争议。其实小编认为:康乾盛世确实存在,说其是饥饿的盛世也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在古代社会,任何所谓的盛世,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饥饿的。
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清朝的土地开发情况是建立在前朝的基础上,并且更上一层楼,将能开垦的土地悉数开垦了,第二,红薯等产品的输入,让清朝的粮食产量得到上升,而唯独粮食产量得到提升,才能确保人口稳定上涨。康乾时期的清朝人口达到三亿,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因此从这点来说,康乾盛世是存在的。
而计算GDP的公式,有时候需要考虑人工服务价值,以及社会生产情况,在清朝,由于清朝地盘大、人口基数多,加之以务农为主,因此,至少从康乾盛世时代开始,大清的GDP就处于天下第一,这种优势一直维持到道咸衰世期间。这就意味着,在鸦片战争前后,清朝依旧保证了GDP世界第一——远超当时的大英帝国。甚至甲午战争期间,清朝的GDP依旧是日本的若干倍。
清朝是封建经济下的农业国,而大英帝国是殖民地遍及全球的工业国,为什么大英帝国的GDP不如清朝?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两点。第一点,英国和大清帝国的发展存在着一个剪刀差:所谓剪刀差,指的是大清的GDP虽然高,但却处于衰落状态,并且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开始原地踏步甚至负增长。而英国则处于上升期,只不过由于清朝底子厚,导致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前,GDP没有超越清朝。因此,从大趋势来说,英国的GDP迟早可以超越清朝。第二点,那就是虽然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但是,真正有用的土地可谓少之又少:英国真正有价值的殖民地,其实只有一块:那就是印度。不过,印度当时的发展情况远远不如清朝。这也导致了英国的GDP不如清朝。
当时沙俄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法国刚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几十年,美国也没有后来那么强大,因此,相比之下,这些列强的GDP,在大清面前都是小兄弟。
不过,即便是这样,大清还是遭到了“社会的毒打”。GDP第一依旧遭到列强的毒打,这个说法好比某个有钱人遭到了一群穷小子毒打一样,看似不可思议,但却存在着一定的道理。因为,GDP的排名重要,但是其结构更加重要。
大清的GDP结构,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这些产品,这些都是农副产品,而大英帝国的GDP虽然没清朝那么高,但是其结构却是由枪械、冶金业、造船业这些近代工业项目所组成的。这就导致了清朝和英国的交锋主体处于吃亏状态:甚至即使清军作战勇敢、舍生忘死,也改变不了战争的结局。因为工业国和农业国的交锋,获胜的始终是工业国。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草根青年张三因为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这笔巨款让张三比周围一般的小生意人要富有,但是,却可能给张三带来祸患:因为当地社会人未必敢去小生意人那里勒索:不为别的,小生意人的财富,都是依靠自己的各种经营手段(包括和地方上有影响、有势力的人来往)所获得的,社会人去敲诈,这些小生意人完全有本事抵御这个“侵略”,但草根子弟如果依靠中大奖起家的话,由于不具备处理对外事务的经验,因此面对社会人的勒索,往往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
真实生活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大衣哥:大衣哥本是一个寻常农民,因为草根选秀成名,虽然收获巨额财富,但因为不具备保护自己财富的技能,或者说家产防御措施,而被村里人勒索,甚至村里人扬言:如果大衣哥胆敢一走了之,那么就挖了大衣哥的祖坟。
其实鸦片战争之后的大清,本质上和大衣哥的处境差不多:大清虽然依靠成熟的农业经济,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大清在近代工业方面的建设几乎为零,因此,当荷枪实弹的英军依靠近代武器攻打大清的时候,大清只能不断吃败仗,最终,巨额财富还是要源源不断流向海外。
此外,即便都是农业社会,但是,如果军事腐败,也会导致清朝现象的发生,比如两宋就是典型:两宋虽然经济发达,比起辽金要富有,但是,两宋在军事上,几乎没有真正战胜过辽金,反倒要向辽金缴纳大量财富来换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