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奥会的开幕有多少人在期待?
从2008年盛夏到2022年冬春,漫长的等待终将绽放为美丽的烟火。2月4日晚,万众期盼的北京冬奥会即将揭幕。此时距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本届冬奥会,已过去了2380天。
1月30日,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彩排举行,烟花在鸟巢上空绽放。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中,北京脱颖而出,成为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城市。当北京再次与奥运相遇,这座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将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
从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新建场馆拔地而起,到“冬梦”、“冰墩墩”、“雪容融”、“飞扬”的陆续亮相,从北京冬奥会火种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成功,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变为现实……
回望北京冬奥会筹备过程中的点滴瞬间,中国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扎实、稳健。
2月3日,中国冰壶队混双组合凌智/范苏圆以6:5战胜澳大利亚选手,这已是他们在北京冬奥赛场取得的第二场胜利。2日晚,二人战胜平昌冬奥会银牌得主瑞士组合佩雷特/里奥斯,为中国代表团拿下开门红。
像他们一样,中国冰雪健儿蓄势待发,渴望在家门口披荆斩棘。
能够达此成就,凝结了无数中国冰雪人的努力。由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领衔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渴望延续 “王者之师”的强势,“天才少女”谷爱凌欲在女子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三个项目上触碰金牌,第四次出征冬奥会的蔡雪桐、刘佳宇想在家门口圆梦……
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下,有科技加持的北京冬奥会,现代感十足。
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绿电”全覆盖,兑现着“绿色办奥”承诺;“科技赋能冬奥”不仅是一句口号,所有冬奥场馆和连接场馆道路已实现5G信号覆盖,智慧观赛将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赛体验。
在冬奥火炬传递中,“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火炬手将冬奥火炬传递给水陆两栖机器人,后者手持燃烧火炬沿冰壶赛道旋转滑入水中。水下变结构机器人向其靠拢,两台机器人手持火炬在水中实现精准对接。水下变结构机器人从冰洞口出水,将奥运火炬传递给下一棒火炬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2025-08-07 广告
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其中不少人都对冰雪运动和奥运会比赛感兴趣,这就为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增加了很大的观众基础。
其次,冬奥会作为世界上最具盛名的国际体育盛会之一,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体育爱好者和观众的关注。据统计,前几届冬奥会的电视收视率都非常高,例如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电视观众人数就超过了30亿人次。
此外,北京冬奥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冬季奥运会,因此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人们的广泛关注。加上疫情的影响,人们渴望能够通过体育赛事来重拾生活的乐趣和希望,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期待。
综上所述,可以说有很多人在期待北京冬奥会的开幕。
1月30日,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彩排举行,烟花在鸟巢上空绽放。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中,北京脱颖而出,成为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城市。当北京再次与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