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繁盛的曹操在司马懿篡权时,为何没有儿子来出面制止?
曹操有25个儿子,曹丕又有9个儿子,他们的孙辈更是不计其数,可谓子孙繁盛。曹家有这么多后人,为何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出面制止呢?
这不怪曹操,最大的问题出在曹丕身上。曹操的长子是曹昂,假如他没有在宛城之战中早早阵亡,曹操肯定会把位置传给他。曹昂死后,曹操正室丁夫人怨恨曹操与其诀别,曹操便册立卞夫人为正室。
此时卞夫人已经生下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排行老大的曹丕在曹昂死后便成了曹操的嫡长子,拥有了继承位置的法理地位。
但是曹操却在晚年一直没有明确表态立嗣问题,这使得曹丕和曹植在争夺“储君”的位置上进行了一场不小的政治斗争。虽然曹丕身为嫡长子,但颇有才气的曹植对其构成了不小的挑战,曹丕也仅是险胜。
曹丕篡汉称帝后,为防止自家兄弟对自己的帝位构成威胁,便开始极力限制曹魏宗室的权力。他不仅颁布“藩王不得干政”的诏命,还对分封在地方的亲兄弟们多加“照顾”。比如派使者监视其一言一行;经常性改变其封地,以防其发展地方势力;最大限度削减藩王的兵力,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严格禁止藩王之间彼此联络沟通;没有他的命令,诸王不得进京朝见等等。
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曹丕确实巩固了自己的皇位。但是其负面效果也显而易见——曹魏宗室基本没有任何实权,一旦皇室受到威胁,他们是有心杀贼,但无力回天。
曹丕死后,曹叡基本沿袭了曹丕对宗室的政策。不过曹叡感觉曹丕这样对自己的本家人有些不近人情,所以对宗室的态度稍有一些改变。
比如曹叡特许宗亲每年可以轮流进京朝见,在曹叡同意后,宗亲彼此之间也可以在京城相互交流,沟通感情。同时对于个别宗室长辈,曹叡也在给予一定的实权,借以制衡朝政势力。
比如曹叡对自己的叔叔曹宇(曹冲的弟弟)就特别亲信,先是赐予他王爵,又把他召回京城授以官职。到238年曹叡病重时,又拜其为大将军,准备让曹宇做托孤大臣,把这份重担交给自己的本家人。
这本来是曹魏宗室翻身把歌唱的绝佳机会。但曹宇面对重任固辞不受,刘放、孙资等朝臣又以曹丕“藩王不得干政”的祖训为由,迫使曹叡改变了托孤计划。最终曹叡让曹爽和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此后,曹魏宗室便彻底丧失了染指中央权力的机会,被彻底的边缘化,成为无足轻重的存在。
不过话说回来,从源头上来讲曹魏一直没有让宗室扛起重任的打算。
在汉末乱世,掌握枪杠子是关键。而曹氏政权的枪杠子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在“自己人”手里,不过这些人不是曹操的直系后代,而是曹操的旁系远亲和寒门将领。
曹操的旁系远亲指的是“诸夏侯曹”,也就是以谯县人为主的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曹仁、曹洪、曹真、曹休这些宗族子弟。寒门将领指的是曹操提拔起来的出生低微的张辽、徐晃、张郃、许褚等人。这些人在曹操、曹丕、曹叡时代一直掌握着兵权,他们构成了拱卫曹魏政权的核心力量。
不过到曹叡驾崩时,这些老一代“诸夏侯曹”都已去世,寒门将领则因为出身问题被边缘化,这杆大旗只能交给诸夏侯曹的二代们,其中曹爽以为代表。
曹爽是曹真的长子,作为“扛旗手”可谓根红苗正。而曹爽确实也有些本事,他辅政初期的一系列操作,将司马懿排挤出核心权力层之外。
不过曹爽接下来的做法有些左倾冒进。他为了在军中树立威信,主持骆谷之役,兴兵伐蜀,结果遭到大败,使其在军界威望扫地。对内,曹爽任用亲信进行“正始改革”,不仅得罪了不少世家大族,还软禁了郭太后,使司马懿有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对此曹魏宗室曹冏向曹爽进《六代论》,希望曹爽能够委以曹魏宗室实权,以壮大其势力。但曹爽一心只惦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岂能让曹魏宗室分一杯羹?曹爽果断拒绝了曹冏的建议。
此后,自认为权力一手熏天的曹爽便得意忘形、不思进取起来。而司马懿则“假痴不癫”,让曹爽放松了警惕性。249年,曹爽带着魏帝曹芳拜谒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司马懿趁机占领洛阳城,并占据洛水浮桥,以郭太后的名义痛斥曹爽的罪行,逼迫其交出权力和地位。
曹爽一下子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此时曹爽的亲信大司农桓范带着印信前往曹爽处,建议他以曹芳的名义征集天下兵马,带着大司农的印信调拨粮草,还不愁摆不平只占据洛阳城的司马懿?
不过曹爽因为担心自己留在洛阳城的家眷、豪宅、财物,再加上司马懿连哄带骗他只要交出权力退居二线,就保证其今后的荣华富贵。已经没有丝毫进取心的曹爽便轻信了司马懿,将权力拱手相让。气得桓范大骂曹爽“曹真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猪狗一样的儿子?”
最终司马懿果不其然的出尔反尔,诛杀曹爽一门,其党羽数千人受到牵连。同时,司马懿没有忘了已经边缘化的曹魏宗室,将他们全部召集至邺城进行集中监视,以利于自己夺权。
而此时曹操的儿孙后辈虽然人数众多,但一丁点权力都没有,面对如此局面只能听之任之,任人摆布,毫无任何办法。究其源头,曹丕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