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战争最后的失败,跟慈禧到底有没有关系?
出于权利制衡,以淮军为班底的清朝海军的建设在1888年之后开始有意的延误了,对外的名义是国家处处都要钱。如果李鸿章此时力争,也难免被诬陷为挟军自重。瓜田李下,勉力维持。
梁启超声称慈禧修建颐和园挪用300万两银子,其实就是海军衙门报效银子的利息钱。至于过大寿。慈禧是6月过的大寿,七月光绪帝宣布对日本开战后,慈禧就马上停止各种宴会活动以支持战争。特别是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和白莲教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使得国民从积极行动转为消极对抗, 以不为清政府卖命不抵抗外国军队来达到加速清政府垮台的目的, 并将这一切后果归于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和没落。
包括曾经强大的德国在二战后也被一隔为二。慈禧最大的恶是为了权利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挟天子以令诸侯,其结果它不但祸国殃民,也彻底葬送了它苦心经营的权利皇朝。中国人很有意思,明明是乾隆误了大清,人们却骂慈禧,明明是高宗让岳飞死,人们却骂秦桧,明明是朱由校无能,人们却骂魏忠贤,明明是小六子不抵抗,人们却骂常凯申。
最终受祸害的也不过都是老百姓而已而已,他们从来没有能力,也没有系统性的想法,要去清政府而代之,天下太平,而是迅速堕入醉生梦死的人间天堂,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慈禧从最开始支持洋务,支持清政府的改革开放,到后期成为保守派是个人的利益,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在那个列强环伺的时代,她不能够与光绪皇帝同仇敌忾,共同对敌,反倒时刻与他争权,最后将其害死!其实慈禧太后也做过对于中国的发展有利的事情,虽然她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