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多数不会成功?

 我来答
旅行者说文史
2021-07-13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行者说文史
采纳数:2 获赞数:16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农民起义可谓是伴随了每个王朝的更替兴衰。从秦末陈涉的大泽乡起义到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从明朝的李自成到清朝的洪秀全,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命运的挣扎和对暴政的反抗。这些农民起义无论是局部的和还是全国性,其结果不是被统治阶级所镇压,就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最终归于失败,没有一个正统的王朝是由农民起义所缔造的。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到:“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就使当时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农民起义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呢?

小农思想

农民起义的初衷是为了摆脱朝廷的残酷压迫,为底层的劳动人民谋求最基本生存的利益。劳动人们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自然经济结构中受剥削、受压迫,最底层的民众。不管这个王朝的统治者是文明还是野蛮、是先进还是落后,只要不触及劳动人们的最基本利益,很难把他们组织起来与政府对抗。劳动人民之所以能够自发地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缩,是为了维护其赖以生存的小私有制经济不被统治阶级所吞噬,而不是去消灭封建制度。

在劳动人民来看,不管谁当皇帝,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本质是不能改变的,既然如此,旧的统治阶级能够保障劳动人民拥有土地,能够拥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那么为什么要起来反抗他们呢?鬼知道,新的统治者就一定比旧的统治者更有利于劳动人民!

所以,我国历次农民起义都有“均田分粮”的思想,劳动人民起义的目的只是拥有自己的土地,而不是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忘本逐利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能给旧的统治阶级带来沉重的打击,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但是都未能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以,即使农民起义胜利了,领导者建立了割据一方的政权,也很快就会被封建化。

这不是由农民起义领袖的能力大小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历史的必然性决定的。

当农民起义的领袖成为了新的统治者,他们就会很快地脱离群众。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和维护尊严,他们在政治上独断专行,在生活上追求享受,重新骑在农民头上,由封建社会的受剥削者、受压迫者,变成了封建社会的剥削者和压迫者。

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末年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和清朝末年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政权,他们胜利后,就忘掉了初心,脱离了群众。腐化、堕落的程度比他们要推翻的王朝还要严重,所以,他们最终也只能落得个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伟大领袖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前往古都北平的路上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结语

农民起义之所以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主要原因是由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试问,没有自己代表的社会生产方式,没有自己的政治方向,他们又何能会取得成功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