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飘香的诗句
1. 急需三句关于端午节粽子飘香的诗句
节逢端午粽香滋,檐下楣前艾一枝。
竞渡龙舟旗猎猎,闲观童叟岸依依。
楚乡遗俗迄今在,屈子冤魂亘古持。
多少英灵悲阕颂,离骚恨赋万人痴.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2. 形容粽子的诗句
1、《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 苏轼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2、《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扩展资料:
《乙卯重五诗》写作背景
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乙卯重五诗》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3. “浓浓粽香 诗意端阳诗意端阳诗歌作品
端午节的情思 ——遥祭屈原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 还有千斤的巨石,还有悲愤的惊世骇俗的无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国是一支怎样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没去过湖南的汩罗江。 或许,人生失意的岁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 或许,诗情喷涌的时刻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深情哟,才让你发出“路漫漫”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梦想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哭泣的汩罗江。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邻近的潇湘, 泣血的日子,让整个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二千多年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阳, 这叫作怀念,怀念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想像。 你的橘颂你的离骚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尽你的悲哀你的惆怅。
你让楚辞浪漫民歌一般在中华大地唱响, 你让终生的遗恨连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没进汩罗江。 我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这般诗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当今的红尘,还有多少才子还在压抑着奔放无羁的思想…… 愿我笨拙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 愿我劣质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净阳光。
端午 奶奶黄土布做成的香袋上, 屈大夫吟哦着千年的感伤。 父亲灰白的艾草岗立在门楣, 清气荡逐着污浊别想隐藏。
妈妈的粽香飘游在邻家屋里, 友睦的欢声如佛音引吭梵唱。 一脉相承传不朽的端午节啊, 爱国爱家爱人是你永远的大爱无疆。
风霜悄悄浸白了父母满头的黑发 岁月沧桑了他们皱纹纵横的脸庞。 操碎了的心儿从来不曾想歇下, 高飞的鹰线永远拴在他们心上。
我在生活河流的这一头不辞辛劳, 父母们在河流的那一头拼命奔忙。 真情遥寄相思密的端午节啊, 我们要在你的关爱下重铸灿烂辉煌。
他乡端午 文 / 王曾家 是谁,又重提起去岁的端午 让我在睡梦中都忘记不了的粽子的味道? 故乡的粽子啊 他乡的泪滴 从去年 到今年 是谁,把去岁初秋的露水 当作东海鲛神的珍珠? 还悄悄地放在我的枕边 将我的思乡情结 从心底 流到鼻尖 是谁,弹起了瑟瑟的琵琶 在这盛夏的夜里? 琴弦声里的哀伤 唤起我对乡魂的拾捡 如烟的往事 一串,一串 是谁说啊,“独在异乡为异客”? 故乡的端午啊 就是那满天的繁星 在我的脑海中闪烁 就是那遍地的知了 在我的耳边倾诉 故乡啊 我这流浪的儿子 何时 何时才能满载着他乡的愁绪 与财富 搭上那回乡的快班? 端午随想 文 / 第五只眼 今又端午 菖蒲与艾草在门户上发着馨香 一个峨冠博带的诗人 佩着长剑,通过千年后的奈何桥 挨家挨户收集顶礼与膜拜 粽子绽香,雄黄酒飘香 醉醺醺的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劫数 万万没想到当年的怀石一跳 就跳出了一个端午 跳出了一个万民朝拜的节日 楚怀王何在,顷襄王何在,郑袖们何在 而我一个徘徊郁闷的诗人 却与龙舟同在,香囊同在 与岁月同在,与日月星辰同在 哀民生之多艰者 为民请命者,为之上下求索者 百姓怀念他。就是死了 也放在心中永远地给予祭奠 端午情怀 文 / 梦羽云袖 六月里,朝霞映染的今天 艾叶包裹着甜甜的心愿 倾听糯米相连的情意 暖暖的祝福 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思念啊 染红天边的云霞 一缕粽香飘到你的心上 只想,只想 快乐暖着守望的目光 甜蜜 绕着相知韵清 只想,只想 将这份温馨 洒满关爱的天空 芬芳里携起谊水情长 只想,只想 就这样守着一池碧水 用淡雅清秀的莲香润笔 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舞墨飞花 让灵魂 在波光灵动的纯净里 自由吟哦 捧起一缕兰香 滴翠成章 听生命在我们的诗歌里 幸福的歌唱。
4. 又是粽子飘香的时候
粽子简介 粽子 (拼音:zòng zǐ)(英文名:zong zi)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
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说文•夂》:“葼,敛足也。”意为鸟飞时收敛腿爪。
《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
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编辑本段]民间传说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467—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阴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此为流传最广的传说,少数地区仍有其他说法。
[编辑本段]粽子的象征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也就是所谓的竹筒饭。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编辑本段]粽子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2][3]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