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汉朝征战130余年的匈奴,他们起源于哪里?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匈奴可谓是赫赫有名,在它从弱小到强大,鼎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原各朝代相爱相杀。
一、起源
公元前3世纪,匈奴只是一个游牧民族。对于匈奴的起源,到如今仍有争议,《史记》中认为,匈奴源自中原。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葵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西迁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等部族之后,逐渐强大起来。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犬戎与夏人同族,皆出于黄帝。”这与《史记》所述相同。匈奴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组成,由于在发展壮大中融合了多个部族,因此有人将史书中所见的北方所有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二、匈奴最后去了哪里?
到汉朝时,匈奴发展到鼎盛时期,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匈奴开始大规模征战,其中,富庶的中原地区是首选目标。在汉朝初期,汉朝的国力并不算强大,而匈奴却屡屡侵犯边境,想打又打不过,只好走和亲这条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顶峰,一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横空出世,汉朝军队横扫匈奴,“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从此匈奴在历史上渐渐暗淡下来。但是匈奴并没有被灭,而是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留在了匈奴故地,由于整个部族都被汉朝废,实力大不如从前,为了存活下去,只好整体加入鲜卑。
还有一部分南下归降了汉朝,成为汉朝的附庸国,即为南匈奴。另一部分则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加入鲜卑的那部分匈奴人,与鲜卑互相联姻,共同建立了胡夏王国,后来被北魏(拓跋鲜卑)的属国吐谷浑所灭,其族人散落中原,后因胡汉通婚,民族相互融合,最终逐渐融入了汉族。而投降汉朝的南匈奴,在东汉末年被曹操灭亡,南匈奴并入魏国,后来逐渐和中原汉族融合在一起。
相比于上述两部分匈奴人,西迁的匈奴人可要艰难的多,他们从蒙古高原出发,穿过新疆,途径广阔无垠的南俄大草原,最后抵达东欧的多瑙河一带。西迁的距离达到一万多公里,时间跨度约300年。在西迁的过程中,不断有匈奴人留在了途中,有一部分留在了新疆,有的定居在伏尔加河一代,还有的定居在匈牙利附近的东欧,在漫长的时间里,和当地人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