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时需要等锅里的水全开了再放面条吗?为什么?
煮挂面时不能等到锅里的水全都开了再放面条。因为挂面本身很干,如果一下子遇到高温,表面的淀粉就容易糊化而变黏。同时,水分热量都不容易向内渗透,所以面心仍然是生的。再加上沸水会使面条上下翻滚、相互摩擦,这样煮出的面条外黏、内硬、汤糊。
常听老人们说:等水煮开了放面条,然后滚了放碗凉水,面条就会紧致弹牙,特别好吃。这也是很多家庭一直坚持的方法。很少有人去质疑过这样做是否最好。其实,这种下面条的方法也不一定是最科学的,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并不是说老式的煮面方法就一无是处。任何经验、理论,都有它的适用范围。煮面也是一样。老式的等水开才下面的方法,其实是对以前自己在家擀面条,以擀过马上就下这种方式来煮面条的经验总结。这种现做成的面条,整个面条都是湿的,下在开水里,开水会迅速把面条外面烫熟,形成一层膜,可促使面条成形,不粘不烂。但这种方法用在成品的干挂面上,就不适用了。
干挂面是干硬的,面条本身没有水分,需要从锅里吸收水分。这样用还没完全开的水下面,干面条有一个吸收水分变软的过程。不然开水迅速把外面烫熟了以后,水份就难以进入面条内部,使煮面的时间延长,也容易硬芯。其实不管干面湿面,要煮熟透,都要在下面水开后再加二三次少量的凉水,以延长煮面的时间,又不至于让面条在锅里翻滚的太剧烈,翻滚的太剧烈面就容易煮糊。
很多人煮好面以后,捞出面条沥干后直接就装碗了,这样子面条不仅容易糊,而且吃起来也是没什么韧劲。正确做法应该,出锅后过一下凉水,这样面条不仅不容易糊,而且会比较爽滑Q弹,吃起来有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