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选题(1-40题)

 我来答
天然槑17
2022-07-1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9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4万
展开全部
1. 以下哪几项属于病理状态的心理问题?

A. 强迫症

B.拖延症

C. 抑郁症

D. 焦虑症

2.对于精神疾病发作的个体,以下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通过对话方式干预往往效果最好

B.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不药而愈

C. 患者的神经机制、生理功能种程度上会受到损害

D.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无需心理治疗

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疏导的主要适用对象是(          )。

A. 心理状态极其健康的人群

B.处于心理亚健康与健康之间的人群

C.有病理心理状态的人群

D.自杀意念强烈的人群

4.关于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的共同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的定位是一致的

B.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都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C.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对象都是人的心理过程

D.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都能促进自我提升

5.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理论

B.操作

C.定位

D. 目标

6.以下哪些是心理疏导的常见误区(        )。

A.要为对方出谋划策、作出决定

B. 对方做不到的事情,要帮对方去做

C.为了“旁观者清”,最好要冷眼旁观、保持理性

D.要努力理解对方经历了什么

7.关于心理疏导的定位,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心理疏导有清晰的权责边界

B. 心理疏导是一种职业

C. 心理疏导是一项技术

D. 心理疏导有严格的准入门槛

8. 关于心理疏导的操作,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 场地应该是封闭、安静的房间

B. 一次疏导通常持续50分钟

C. 有时几句话就能发挥很大的疏导作用

D. 心理疏导随时随地都可能自然发生

9. 关于心理疏导的目标,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 心理疏导更聚焦于当下

B. 疏导的双方会先共同确定疏导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C. 心理疏导希望改变当事人思维模式、塑造健全人格

D. 心理疏导旨在陪伴当事人缓解或疏通当前情绪

10.以下哪项是心理疏导的核心理念(      )。

A. 用心疏

B. 用理导

C.疏为先

D. 导为重

11.以下哪几项是心理疏导的工作思路?

A. 制定行动计划

B. 建立同盟关系

C. 疏解负面情绪

D.引导积极行为

12.关于心理疏导的四个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倾听是心理疏导的基础

B 提问是推动疏导过程的动力

C.反馈是促发改变的关键因素

D.引导是心理疏导的核心

13.关于心理疏导的四个步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倾听是心理疏导的基础

B. 反馈是心理疏导的核心

C. 提问是促进改变的关键因素

D.引导是疏导过程的最终目的

14.当事人希望从疏导员处获得更多指导性意见时,疏导员需要更多地(          )。

A.在倾听和反馈两个环节多下功夫

B.从提问到倾听的循环需要贯穿疏导的全程

C. 借助引导性的提问

D.使用目的性的倾听

15.关于人的情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受欢迎的情绪往往容易失控

B. 情绪是人们对外界事物和自身感受的客观反应

C. 情绪有好坏之分,正性情绪是好的,负性情绪是坏的

D. 不受欢迎的情绪包括骄傲、喜悦等

16. 关于愤怒爆发的说法,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冤有头、债有主,人们不会无故迁怒

B. 当愤怒积累久了,就容易爆发

C.即使愤怒爆发,人们也是会就事论事

D. 愤怒压抑久了,就不会爆发

17.以下哪些人大概率是习惯用堵、压、无视的方式对待情绪的人?

A.坦诚表达情绪的人

B. 常有言行冲突的人

C. 小动作不断的人

D. 呼吸轻浅无力、肩颈僵硬的人

18.以下哪个关于“理性”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理性就是绝对的冷静、客观

B. 理性的人遇事不惧、不慌不乱

C.理性的人从来不会有情绪困扰

D.理性的人只关注解决办法

19.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形成了哪些固化的应对危险的反应模式?

A.高度集中注意力

B. 快速提升攻击性

C. 迅速寻求帮助

D.冷静思考解决方法

20. 以下哪几项是心理疏导的原则?

A.科学取向,人文关怀

B. 多重参与,适度隔离

C.接纳情绪,重视理性

D. “消炎止痛,保健养生”

21.心理疏导需以科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原因包括?

A.理论学习可以弥补我们本能、直觉、生活经验上的不足

B.科学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全面地理解人性

C.科学理论才有说服力,能更好地说服当事人听疏导员的话

D.科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每个行为的稳定、可靠的理解。

22.以下哪几项符合心理疏导的“人文关怀”原则(        )。

A. 相信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

B.全程保持谨慎的态度,尊重个体的特殊性

C. 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D.不给当事人贴标签

23.以下说法,哪些是心理疏导的原则要求?

A.不告诉当事人你的真实想法,重倾听、少发言

B. 不把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个问题看作几个标签的简单组合

C. 不简单地以得失、成败、对错为标准

D. 不以言语说教、行为约束为目标

24.鼓励当事人重视自身的情绪意味着(        )。

A.鼓励当事人沉浸在负性情绪中

B. 鼓励当事人正视和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愤怒

C.鼓励观察、了解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

D. 鼓励做真实的自己、以任意方式表达情绪

25.心理疏导需要“消炎止痛”,对于这项原则的理解,以下哪些项是正确的?

A. 心理疏导必须密切贴合当下情境

B. 当事人往往带有激烈的情绪,期待尽快获得情绪的疏解

C. 心理疏导切忌泛泛地谈论道理、规则、价值观。

D. 在心理疏导中要迅速帮助当事人发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问题

26.心理疏导需要“保健养生”,对于这项原则的理解,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心理疏导要教给当事人日常保健的方法

B. 心理疏导要帮助当事人探究问题的根源和共性。。

C.心理疏导要鼓励当事人多运动、多养生,身体健康才会心理健康

D. 心理疏导要帮助当事人学会应对一类问题、一类情境

27.心理疏导需要适度隔离,这是提醒疏导员(            )。

A. 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

B. 不要过度卷入当事人的情绪中

C. 保持对多重关系的警觉

D. 照顾好自身情绪和需求

28.以下哪些是多重关系带来的资源?

A. 相近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理解当事人的问题、更有共鸣

B.共同的文化、家庭、成长环境等,使我们的建议对当事人更有说服力

C. 共同的朋友圈让当事人倾诉起来更有代入感、兴奋感

D. 共同的社交圈使我们更容易发掘当事人的支持系统

29.关于心理疏导的说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心理疏导要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成为他的左臂右膀

B. 心理疏导只是某个当下的辅助工具

C.心理疏导不会也不该成为依赖的手段

D. 心理疏导不可以过度提供帮助,这是一种剥夺和不尊重

30.对于心理疏导的四个环节的理解,以下哪几项正确的?

A. 心理疏导的环节是人为划分的

B. 心理疏导的环节之间存在明确的分界线

C. 心理疏导的四个环节为“听-说-问-答”

D. 心理疏导要严格按照四个环节的顺序开展

31.关于心理疏导的说法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倾听是心理疏导的基础。

B. 提问是推动疏导过程的动力。

C.反馈是促发改变的关键。

D. 引导是心理疏导的核心。

32.以下哪几项是听的误区?

A. 不听或假装听

B. 选择性倾听

C. 盲目性倾听

D. 目的性倾听

33.以下哪些项描述的是“假装听”?

A. 母亲喊孩子吃饭时,孩子虽然听到了,但充耳不闻

B. 妻子抱怨丈夫不做家务时,丈夫虽答应以后会做,但完全没往心里去

C. 员工们只听到了涨薪的信息,但没听到相应的绩效要求

D.学生在老师上课时表现很专注,但其实思绪早已飘远

34.以下哪些是心理疏导需要练习的倾听要素?

A. 逻辑

B. 情绪

C. 需求

D. 目标

35. 关于当事人的需求和目标,以下哪项描述不是正确的?

A. 有时候当事人的需求和目标是一样的

B. 目标是当事人内心深处渴望的最理想情况

C. 需求是可操作性更强、更具体化的

D. 如果当事人反复提及需求,那目标就可以轻轻带过

36.盲目性倾听的可能原因包括:(        )。

A. 听者的理解力不足

B. 听者惯性以自我经验为中心

C. 听者带着明确目的听对方讲话

D. 听者缺乏自我觉察

37.为了听懂当事人陈述中的逻辑,疏导员需要 (        )。

A.努力分清客观事实和主观描述

B. 厘清时间或事情发展的脉络,找出时间线

C. 保持中立、开放的立场

D.对当事人的情绪保持敏感

38.以下哪种反馈在心理疏导中是不恰当的?

A. 你不理他就好了呀!

B. 我理解你的感受。

C.你想这么多干什么?

D. 你对他感到失望,因为他辜负了你的信任。

39.有参与的反馈意味着(        ) 。

A. 疏导员要适度地开放自我

B. 现实立场上的无条件支持

C.情绪、事实上的接纳

D. 情感上的分享和共鸣

40.关于共情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最高层次的共情,就是最合适、最恰当的共情。

B. 一针见血比留有余地更恰当。

C. 共情做得越深入、越敏锐越好。

D. 共情要保持足够谨慎,不要进行高层次的共情回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