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蒋勋说宋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
79个想法
>> 文学的创作,艺术的创作,最重要一点就在于是否真实。如果存在作伪,那是有问题的。可是当文化传统要求“文以载道”时,我们往往不得不作伪,不能不“载道”。
>> 李后主写的“垂泪对宫娥”,如果以现代视角来看,刚好颠覆了人的伪善部分
>> 一篇文学作品被选入课本,常常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在这种状况里,一代又一代人会被牺牲掉,无法看到真正的文化创造力。
>> 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才会觉得当李后主写出“垂泪对宫娥”的时候,颠覆性有多么大,他等于是打了已经习惯于伪善的文学传统一个耳光。他就是不要“垂泪对家国”,而要“垂泪对宫娥”,这是他的私情。这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令人羞怯、令人难以启齿的部分,只有天真烂漫的李后主才如此坦然地写出来。
>> 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宿命,好像是注定要让一个文人亡一次国,然后他才会写出分量那么重的句子。如果不是遭遇这么大的事件,李后主的生命情调不会从早期有点轻浮、有点淫乐的状况转到那么深沉。亡国突然让这个聪明绝顶的人领悟了繁华到幻灭的过程。
>> 在一个生命对繁华的回忆里面,往往就是吃喝玩乐,没有“伟大”的事情发生。
>> 李商隐说“上清沦谪得归迟”,在死亡发生以前,我们不太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一个大梦当中,可能仅仅是一种客居的形式。
>> 因为“相见难时别亦难”是人与人的关系,“别时容易见时难”则是你与自己生命的关系。无限江山似乎已经不再是讲国家了,其实是在讲你自己的生命中所可能看到的一切。
>> 比如描写情爱的内容,说两个人要分别了,却依依不舍,频频回首,“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绿罗裙是女孩子穿的绿色的裙子,要你记得这样一种绿色,以后走到天涯海角,看到所有草的颜色,都会爱怜那草,因为你的爱是可以扩大的,会从绿罗裙扩大为“处处怜芳草”。
>> 经济的富有和政治的安定,有时会构成人生命里更大的内在的感伤。有人可能不太理解这样的逻辑,我的意思是说,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之后,人回到自身的生命里面去进行反省和沉淀,会生出伤感来
>> 可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颓废有特殊的美学上的意义:经过巨大的繁华之后,人开始转向对于繁华的内在幻灭的感受,这叫作“颓废”。
>> 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能够感受到春天花的绽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时候体会到花朵凋零的哀伤。只看到春天的灿烂,而不能看到秋天的肃杀和萧条,那他的生命经验也是不圆满的。
>>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在爬山时,感觉到衣服的每一个隙缝里都有风,而且风在同你的身体对话,这个时候你好像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存在的,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你既感受到了喜悦,同时又有感伤,因为你知道它会消逝。
>> 从人的角度看到的风景都是征服的,不从人的角度看的风景,才是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它促使你以一朵花或者一枚雪片的姿态去体会宇宙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个朝代的文人可以在政治上没有恐惧感,可是宋朝的文人有很大的自信和安全感。因为宋朝有所谓的“太祖誓碑”,继位的皇帝都必须遵守,其中一点就是“不杀士大夫”,这是宋朝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是祖宗家法。皇帝再怎么生气,可以把大臣降职、流放,但不能杀他。
>> 在这样的环境里,知识分子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宋朝出现了整个文化当中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关于“尊重”这一点,甚至近代都未必做得到,文人有时候会在政治里被利用一下,可是未必真正能够成为对于国家政策、对于各方面进步最重要的决策者。
>> 范仲淹绝对不应该只被当作文人看待,他绝对是一个政治人物。可是他在词的世界当中疏解了自己柔软的部分。我觉得这才是比较“完全”的范仲淹,因为人有一部分是社会性的,有一部分则是非常私密的,当私密的、属于个人私情的部分被满足的时候,一个人就圆满了。
>> 这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智慧。你会发现其实身体里有很多个“我”,可是当你决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我”的时候,对其他的“我”就开始排斥了,然后自己和自己打仗,纠缠不清,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裂”。可是“分裂”其实是和解的开始,也是圆融的开始。当你发现你的“A”和你的“B”、你的“C”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话的时候,那大概会是很愉快的体验。
>> 小不见得没有价值。他可以很愉快地去写生命里一个小小的事件、一点小小的经验,这个部分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完全”。“完全”是他把春天的灿烂、秋天的萧瑟都看到了,是另一种美学。我们在现实中常常进行比较,比较当中很少有“完全”,因为比较之后一定有一个结论,是要其一,还是其二。可“完全”是说生命中这些东西本来就都在,雄壮是一种美,微小也是一种美
>> 没有人规定伟大的书法里不能有错字,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再写一次呢?生命里面的错误让别人看到会那么难堪吗?这个字错了,就把它圈掉,旁边再补上一个字,这些在书法中都出现了。苏东坡、黄庭坚的书法里都有涂改的痕迹,书法的美学因此从一个官方的很正式的规格转变为性情的流露。从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的真性情,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去掩盖它。
>> 恋爱不见得一定是跟人,我相信深情是可以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同一朵花的缘分不见得下于同一个人的缘分。
>> 所谓“至广大”是一种能力,“近精微”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说唐朝一直在“至广大”,那么到了宋朝则开始“近精微”了,当然在整个儒家的道统里面,“至广大”和“近精微”必须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
>> 我自己一直不采取狭义的“文学”定义,而采取广义的,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感慨、意见,都可以是文学的状态。
>> 虽然北宋词是以宋祁、欧阳修这一派为代表,可是应该给范仲淹一个特殊的定位,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宋代在从容之外的焦虑感。
>> 宋代知识分子身上所兼有的养分非常丰厚,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扮演政治家、诗人、评论家等多重角色。
感觉宋代文人比较厉害,能当好政治家,唐代文人好像总会因为恃才傲物当不好政治家。
>> 斜阳是一种时间上的无情与哀伤,你没有办法在花间留下晚照;可是芳草也是无情的,它在斜阳之外的无限的空间里
>> 人类最深的两个感伤其实是时间的不可寻找和空间的不可寻找,也就是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 这反映出他看到了人的多重性,也尊重人的多重性;他看到了生命的丰富,也就不去阻碍生命里面任何特异性的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就包括这样的多重性吧。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炉香这句真的太传神了!
>> 。我现在用“无谓”这两个字,是说我们会发现“炉香静逐游丝转”这一句,好像是一个没有目的性的描述,它在整个人生的意义上,不代表任何东西。可是所有的无谓和无聊,在生命里面又占据了蛮重要的时间。我们的生命并不是每分每秒都具有重大意义,有些时候是属于静下来的时刻,以及休闲的时刻。
无用之用,其用甚大。
>> 这首词以“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结尾。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你午睡醒来,尤其是夏天午睡醒来,会有一种呆呆地看着院中斜阳的愿望。在那一刹那之间,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坐在那儿,可好像还有另一个你在看着自己。
>> 北宋词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它对意象的掌握。这些意象经常是非常平淡的,里面没有大事件,不过就是愁、醒、梦这些小小的生活体验,加入一些自己身边最具体的景象
>> 我们讲生活美学,是说由生活中升华出的一个特殊景象。
>>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 张爱玲说她最喜欢这四个字,她觉得“心长焰短”是一种生命状态,它不是在讲蜡烛,而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得要到最后了,你内在的激情还那么多,可物质能够提供给你燃烧的可能性已经那么少了。
>> 宋代的宗教、文学艺术都在往世俗生活走,当一切向外征服的野心都挥洒完毕,回来安分做人成为他们真正的追求。
安分做人。
>> 活在繁华当中时,其实很难对生命有所领悟,对生命的领悟常常开始于繁华下落的那个时刻,就是我们曾经讲过的“颓废”。这个“颓废”不是世俗所讲的颓废,而是有很高的反省和自我沉淀的意义在里面。
>> 如果你一直在春天和夏天的话,你就没有机会去留恋春天和夏天,你留恋春天和夏天是因为春天和夏天要过去了。“昨夜西风凋碧树”,叶子落下了你才开始有感悟,才对生命有眷恋和珍惜。
>光有荣华富贵而没有落寞之感其实是庸俗的,最精彩的贵族常常带有一种奇怪不可解的感伤和落寞。
想到纳兰性德。
>> 你在生命里也常常处于“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有许多的生命和你发生“无可奈何”的关系,大概是要结束了,缘分已尽;然而又有很多生命和你开始新的“似曾相识”的喜悦和快乐,所以它是生命的两个状态。
>> 大家可以把“花落去”、“燕归来”同上面抽象性的“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一起来看,完全是生命的升华的讨论。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从一个很平淡的对生活事件的描述慢慢扩大,变成真正触碰生命的东西。
>> 文字很简单,不可能看不懂,那你不懂的是什么?不懂的是字句背后你自己生命的状况——不一定是不懂,而是有时候你拒绝懂。
>> 所谓“诗无达诂”,每个人解读“落花人独立”和“微雨燕双飞”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所有的固定答案都是对诗的扼杀和伤害。应该给诗最大的释放空间,意象被丢出来以后,我们的生命经验会和它发生永远不停止的、不定型的互动关系,或者说对话关系。
>> 生命中的记忆看你自己愿不愿意记得,可以永远记得的事其实也不是很多,
>> 宋代的这些人其实都不是专业的词人——欧阳修不是,晏殊不是,范仲淹也不是,可就是因为这样,他们的词作恰恰是比较饱满的。
>>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宋代的文学很好?其实这些人都不是专业文人,严格讲起来他们都是在朝为官的人,只是他们从政治、社会退回到自我的世界里,完成对于自我的寻找,这个时候它会很感人。
>> 我非常不赞成很多人说读这样的东西会使人消极、悲观,我从中看到了生命的本相:花是会凋零的,春天是会过完的。在了解这个本相以后,生命仍有执着,以泪眼问花,它会变成一种深情,而这大概也是宋代知识分子最迷人的部分。
>> “知与谁同?”那个时候会和谁一起去看花呢?各位有没有觉得他的结尾非常开阔?“知与谁同”,好像有一点惋惜的意味。大概不是今年一起看花的“你”,因为“聚散苦匆匆”,所以可能是和另外一个人。但和另外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不同的只是生命体验;你可以和不同的人去感受生命的美好,不见得非要执着于原来的经验。
>> 人生的豁达,人生的从容,大概都来自于不必非去坚持非此即彼,来自能够悠游于生命的变化里,耐心地看待某一段时间中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意义。聚和散是变化,花开花谢是变化,月圆月缺是变化,可是在我们不知道变化的真正意义的时候,会沮丧、感伤,甚至绝望。如果知道它是一个自然过程,为什么还要去感伤呢?这个时候,人就会用一种很豁达的心境去看待这些事物。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文化里面,对于青春和衰老是都看到的,不会刻意地去隐瞒衰老。
>> 北宋这些词人,包括苏轼、柳永,他们的可爱在于他们觉得人是不同的,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和别人一样,所以你回来做自己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柳永可能不想,但他确实把自己做到了极致。也许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 在中国古代那么长久的科举制度当中,很少有人敢于抗拒考试,人们永远在用这个东西去断定自己在社会里的价值和优劣。不止是考生个人,整个社会也觉得考试会决定你的一生。这首《鹤冲天》写的其实是一个落榜的小子,换了别人大概就偷偷摸摸走掉了,不会去跟人家讲,可是他讲了出来,而且是写成一首词。
>> 接下来他就说:“明代暂遗贤……”即使是很开明的时代,科举考试也会对贤才有所遗漏。我希望所有落榜的学生都敢讲这句“明代暂遗贤”,因为这其实是对自信的找回。生命价值没有简单到由一个考试就定论了,每一个生命应该拥有他自己可以决定的东西
>>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一个落榜的人,如果尚有一个所爱的人,我想他大概不会沮丧。在这个“明代暂遗贤”的时候,至少知道有人爱你,你也爱这个人。
>> 我一直觉得“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是文学评论上最了不起的一句话,比什么人夸他都好。
>> 宋朝统治者比较好的一点是,他虽然讨厌柳永,但不会杀他,只是不录取你罢了,所以柳永就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来他又去考试,结果考取了。我觉得这是科举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件事——有一个人敢于挑战科举,他没有被科举压死,也没有觉得我要通过科举来决定生命的全部意义。这一点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
>> 一个生命的可能性这么大,为什么非要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里呢?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可以从现在讲的柳永、后面要讲的苏轼身上看到,他们的可爱都在于他们回来做了一个真正的人,从容,没有被压迫之感;他们敢于做与世俗不同的、另类的,或者说有一点颠覆性的人。
>> 下面是他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刚才告别的时候喝了很多酒,今天会在哪里醒过来?这是一个问句,有大量的流浪意识在里面——他不知道生命将要漂流到哪里,会在哪里醒来。我的意思是说,他可能是在讲自己这一次醉酒在哪里醒来,也可能在讲生命究竟此后要到哪里去,其实这是宗教式的问答。“醒”在哲学上常常代表一种生命的领悟,代表一个生命从迷蒙走向清醒的状态。
>> 我们会发现“今宵酒醒何处”的答案,竟然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名句常常是主观与客观的交融,产生出这么美的一个意象
>> 有一天,把很多执着放松了,不在意自己在哪里醒来,能够随时随地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生命大概才找回了失去的东西。“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随时都有的,它只是一个代号,可以是任何东西。
>我们看到宋代文人描述的男女之情,几乎都是与歌妓之间的情感,夫妻的情感很少成为文学主题,因为会受到伦理层面的约束。在中国古代的男性社会中,女子被男子娶回来,生子、管家,而丈夫则常常在外面有他自己另外的空间,男人的情感空间和他的婚姻空间常常会分离开来。可是在这首《江城子》中,你会感觉到苏轼试图把情感空间和婚姻空间做某种程度的结合,他是从真情上去描述的。
好难得。
>> 文学里的极品,其实情感多是一清如水,超越喜悦,也超越忧伤。
>>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 当一个人可以与历史里的人对话的时候,他已经不是活在当下。所以当苏轼走在黄州的赤壁,他心目中当年三国打仗的地方,才会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所有的人都会随时间逝去,高贵的,卑贱的,正直的,卑劣的,总有一天都会被扫尽。时间与今天相比,是分量更重的东西。当他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好像曾经在三国活过,现在又活了一次一样。
>> 在苏轼的传记里,你常常会看到他的有趣,他从来不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命的结论,而只是生命的片段领悟而已。它可以修正,可以修改,也可以再反证、再修行,它是一个过程。
生命是一个过程,任何事件都不是生命的结论。
>> 什么叫作高峰?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达到最平衡的状态是它的高峰。它有一个草创时期,然后到高峰,高峰之后一定要下坡了。下坡时期的重要表现就是它开始雕琢形式,如果没有更新的内容冲进来的话,它势必往这个方向发展。
>> 一个时代的文化如果具有历史感,它会发现改朝换代只是政治的改换,可文化是延续的,文化不能够改,因为文化是累积的。你不能说我今天放弃前面的文化,重新开始一个文化,人类的文化从来没有这样。宋代非常清楚,当战争不再频繁发生的时候,文化就必须要延续,
>> 历史是改朝换代,一朝一代可以是切断的,可文化永远是延续的。比如,你切不断“潇湘”,因为只要碰到“潇湘”就会想到它的象征意义。两千多年来,《楚辞》里赋予“潇湘”的意义,延续到秦观写的“潇湘”,延续到《红楼梦》里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她的馆为什么叫“潇湘”?因为她这一世就是来还泪水的,
>> 我称这些为文化传统。汉字的传统,包括我们自己的名字在内,构成了延续的力量和重叠的力量,这个部分如果不被看到,我们就不知道生命真正延续的是什么。
认为推荐
适合听书。文学和人生结合起来了。
79个想法
>> 文学的创作,艺术的创作,最重要一点就在于是否真实。如果存在作伪,那是有问题的。可是当文化传统要求“文以载道”时,我们往往不得不作伪,不能不“载道”。
>> 李后主写的“垂泪对宫娥”,如果以现代视角来看,刚好颠覆了人的伪善部分
>> 一篇文学作品被选入课本,常常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在这种状况里,一代又一代人会被牺牲掉,无法看到真正的文化创造力。
>> 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才会觉得当李后主写出“垂泪对宫娥”的时候,颠覆性有多么大,他等于是打了已经习惯于伪善的文学传统一个耳光。他就是不要“垂泪对家国”,而要“垂泪对宫娥”,这是他的私情。这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令人羞怯、令人难以启齿的部分,只有天真烂漫的李后主才如此坦然地写出来。
>> 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宿命,好像是注定要让一个文人亡一次国,然后他才会写出分量那么重的句子。如果不是遭遇这么大的事件,李后主的生命情调不会从早期有点轻浮、有点淫乐的状况转到那么深沉。亡国突然让这个聪明绝顶的人领悟了繁华到幻灭的过程。
>> 在一个生命对繁华的回忆里面,往往就是吃喝玩乐,没有“伟大”的事情发生。
>> 李商隐说“上清沦谪得归迟”,在死亡发生以前,我们不太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一个大梦当中,可能仅仅是一种客居的形式。
>> 因为“相见难时别亦难”是人与人的关系,“别时容易见时难”则是你与自己生命的关系。无限江山似乎已经不再是讲国家了,其实是在讲你自己的生命中所可能看到的一切。
>> 比如描写情爱的内容,说两个人要分别了,却依依不舍,频频回首,“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绿罗裙是女孩子穿的绿色的裙子,要你记得这样一种绿色,以后走到天涯海角,看到所有草的颜色,都会爱怜那草,因为你的爱是可以扩大的,会从绿罗裙扩大为“处处怜芳草”。
>> 经济的富有和政治的安定,有时会构成人生命里更大的内在的感伤。有人可能不太理解这样的逻辑,我的意思是说,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之后,人回到自身的生命里面去进行反省和沉淀,会生出伤感来
>> 可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颓废有特殊的美学上的意义:经过巨大的繁华之后,人开始转向对于繁华的内在幻灭的感受,这叫作“颓废”。
>> 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能够感受到春天花的绽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时候体会到花朵凋零的哀伤。只看到春天的灿烂,而不能看到秋天的肃杀和萧条,那他的生命经验也是不圆满的。
>>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在爬山时,感觉到衣服的每一个隙缝里都有风,而且风在同你的身体对话,这个时候你好像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存在的,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你既感受到了喜悦,同时又有感伤,因为你知道它会消逝。
>> 从人的角度看到的风景都是征服的,不从人的角度看的风景,才是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它促使你以一朵花或者一枚雪片的姿态去体会宇宙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个朝代的文人可以在政治上没有恐惧感,可是宋朝的文人有很大的自信和安全感。因为宋朝有所谓的“太祖誓碑”,继位的皇帝都必须遵守,其中一点就是“不杀士大夫”,这是宋朝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是祖宗家法。皇帝再怎么生气,可以把大臣降职、流放,但不能杀他。
>> 在这样的环境里,知识分子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宋朝出现了整个文化当中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关于“尊重”这一点,甚至近代都未必做得到,文人有时候会在政治里被利用一下,可是未必真正能够成为对于国家政策、对于各方面进步最重要的决策者。
>> 范仲淹绝对不应该只被当作文人看待,他绝对是一个政治人物。可是他在词的世界当中疏解了自己柔软的部分。我觉得这才是比较“完全”的范仲淹,因为人有一部分是社会性的,有一部分则是非常私密的,当私密的、属于个人私情的部分被满足的时候,一个人就圆满了。
>> 这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智慧。你会发现其实身体里有很多个“我”,可是当你决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我”的时候,对其他的“我”就开始排斥了,然后自己和自己打仗,纠缠不清,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裂”。可是“分裂”其实是和解的开始,也是圆融的开始。当你发现你的“A”和你的“B”、你的“C”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话的时候,那大概会是很愉快的体验。
>> 小不见得没有价值。他可以很愉快地去写生命里一个小小的事件、一点小小的经验,这个部分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完全”。“完全”是他把春天的灿烂、秋天的萧瑟都看到了,是另一种美学。我们在现实中常常进行比较,比较当中很少有“完全”,因为比较之后一定有一个结论,是要其一,还是其二。可“完全”是说生命中这些东西本来就都在,雄壮是一种美,微小也是一种美
>> 没有人规定伟大的书法里不能有错字,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再写一次呢?生命里面的错误让别人看到会那么难堪吗?这个字错了,就把它圈掉,旁边再补上一个字,这些在书法中都出现了。苏东坡、黄庭坚的书法里都有涂改的痕迹,书法的美学因此从一个官方的很正式的规格转变为性情的流露。从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的真性情,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去掩盖它。
>> 恋爱不见得一定是跟人,我相信深情是可以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同一朵花的缘分不见得下于同一个人的缘分。
>> 所谓“至广大”是一种能力,“近精微”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说唐朝一直在“至广大”,那么到了宋朝则开始“近精微”了,当然在整个儒家的道统里面,“至广大”和“近精微”必须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
>> 我自己一直不采取狭义的“文学”定义,而采取广义的,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感慨、意见,都可以是文学的状态。
>> 虽然北宋词是以宋祁、欧阳修这一派为代表,可是应该给范仲淹一个特殊的定位,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宋代在从容之外的焦虑感。
>> 宋代知识分子身上所兼有的养分非常丰厚,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扮演政治家、诗人、评论家等多重角色。
感觉宋代文人比较厉害,能当好政治家,唐代文人好像总会因为恃才傲物当不好政治家。
>> 斜阳是一种时间上的无情与哀伤,你没有办法在花间留下晚照;可是芳草也是无情的,它在斜阳之外的无限的空间里
>> 人类最深的两个感伤其实是时间的不可寻找和空间的不可寻找,也就是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 这反映出他看到了人的多重性,也尊重人的多重性;他看到了生命的丰富,也就不去阻碍生命里面任何特异性的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就包括这样的多重性吧。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炉香这句真的太传神了!
>> 。我现在用“无谓”这两个字,是说我们会发现“炉香静逐游丝转”这一句,好像是一个没有目的性的描述,它在整个人生的意义上,不代表任何东西。可是所有的无谓和无聊,在生命里面又占据了蛮重要的时间。我们的生命并不是每分每秒都具有重大意义,有些时候是属于静下来的时刻,以及休闲的时刻。
无用之用,其用甚大。
>> 这首词以“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结尾。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你午睡醒来,尤其是夏天午睡醒来,会有一种呆呆地看着院中斜阳的愿望。在那一刹那之间,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坐在那儿,可好像还有另一个你在看着自己。
>> 北宋词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它对意象的掌握。这些意象经常是非常平淡的,里面没有大事件,不过就是愁、醒、梦这些小小的生活体验,加入一些自己身边最具体的景象
>> 我们讲生活美学,是说由生活中升华出的一个特殊景象。
>>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 张爱玲说她最喜欢这四个字,她觉得“心长焰短”是一种生命状态,它不是在讲蜡烛,而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得要到最后了,你内在的激情还那么多,可物质能够提供给你燃烧的可能性已经那么少了。
>> 宋代的宗教、文学艺术都在往世俗生活走,当一切向外征服的野心都挥洒完毕,回来安分做人成为他们真正的追求。
安分做人。
>> 活在繁华当中时,其实很难对生命有所领悟,对生命的领悟常常开始于繁华下落的那个时刻,就是我们曾经讲过的“颓废”。这个“颓废”不是世俗所讲的颓废,而是有很高的反省和自我沉淀的意义在里面。
>> 如果你一直在春天和夏天的话,你就没有机会去留恋春天和夏天,你留恋春天和夏天是因为春天和夏天要过去了。“昨夜西风凋碧树”,叶子落下了你才开始有感悟,才对生命有眷恋和珍惜。
>光有荣华富贵而没有落寞之感其实是庸俗的,最精彩的贵族常常带有一种奇怪不可解的感伤和落寞。
想到纳兰性德。
>> 你在生命里也常常处于“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有许多的生命和你发生“无可奈何”的关系,大概是要结束了,缘分已尽;然而又有很多生命和你开始新的“似曾相识”的喜悦和快乐,所以它是生命的两个状态。
>> 大家可以把“花落去”、“燕归来”同上面抽象性的“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一起来看,完全是生命的升华的讨论。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从一个很平淡的对生活事件的描述慢慢扩大,变成真正触碰生命的东西。
>> 文字很简单,不可能看不懂,那你不懂的是什么?不懂的是字句背后你自己生命的状况——不一定是不懂,而是有时候你拒绝懂。
>> 所谓“诗无达诂”,每个人解读“落花人独立”和“微雨燕双飞”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所有的固定答案都是对诗的扼杀和伤害。应该给诗最大的释放空间,意象被丢出来以后,我们的生命经验会和它发生永远不停止的、不定型的互动关系,或者说对话关系。
>> 生命中的记忆看你自己愿不愿意记得,可以永远记得的事其实也不是很多,
>> 宋代的这些人其实都不是专业的词人——欧阳修不是,晏殊不是,范仲淹也不是,可就是因为这样,他们的词作恰恰是比较饱满的。
>>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宋代的文学很好?其实这些人都不是专业文人,严格讲起来他们都是在朝为官的人,只是他们从政治、社会退回到自我的世界里,完成对于自我的寻找,这个时候它会很感人。
>> 我非常不赞成很多人说读这样的东西会使人消极、悲观,我从中看到了生命的本相:花是会凋零的,春天是会过完的。在了解这个本相以后,生命仍有执着,以泪眼问花,它会变成一种深情,而这大概也是宋代知识分子最迷人的部分。
>> “知与谁同?”那个时候会和谁一起去看花呢?各位有没有觉得他的结尾非常开阔?“知与谁同”,好像有一点惋惜的意味。大概不是今年一起看花的“你”,因为“聚散苦匆匆”,所以可能是和另外一个人。但和另外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不同的只是生命体验;你可以和不同的人去感受生命的美好,不见得非要执着于原来的经验。
>> 人生的豁达,人生的从容,大概都来自于不必非去坚持非此即彼,来自能够悠游于生命的变化里,耐心地看待某一段时间中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意义。聚和散是变化,花开花谢是变化,月圆月缺是变化,可是在我们不知道变化的真正意义的时候,会沮丧、感伤,甚至绝望。如果知道它是一个自然过程,为什么还要去感伤呢?这个时候,人就会用一种很豁达的心境去看待这些事物。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文化里面,对于青春和衰老是都看到的,不会刻意地去隐瞒衰老。
>> 北宋这些词人,包括苏轼、柳永,他们的可爱在于他们觉得人是不同的,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和别人一样,所以你回来做自己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柳永可能不想,但他确实把自己做到了极致。也许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 在中国古代那么长久的科举制度当中,很少有人敢于抗拒考试,人们永远在用这个东西去断定自己在社会里的价值和优劣。不止是考生个人,整个社会也觉得考试会决定你的一生。这首《鹤冲天》写的其实是一个落榜的小子,换了别人大概就偷偷摸摸走掉了,不会去跟人家讲,可是他讲了出来,而且是写成一首词。
>> 接下来他就说:“明代暂遗贤……”即使是很开明的时代,科举考试也会对贤才有所遗漏。我希望所有落榜的学生都敢讲这句“明代暂遗贤”,因为这其实是对自信的找回。生命价值没有简单到由一个考试就定论了,每一个生命应该拥有他自己可以决定的东西
>>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一个落榜的人,如果尚有一个所爱的人,我想他大概不会沮丧。在这个“明代暂遗贤”的时候,至少知道有人爱你,你也爱这个人。
>> 我一直觉得“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是文学评论上最了不起的一句话,比什么人夸他都好。
>> 宋朝统治者比较好的一点是,他虽然讨厌柳永,但不会杀他,只是不录取你罢了,所以柳永就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来他又去考试,结果考取了。我觉得这是科举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件事——有一个人敢于挑战科举,他没有被科举压死,也没有觉得我要通过科举来决定生命的全部意义。这一点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
>> 一个生命的可能性这么大,为什么非要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里呢?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可以从现在讲的柳永、后面要讲的苏轼身上看到,他们的可爱都在于他们回来做了一个真正的人,从容,没有被压迫之感;他们敢于做与世俗不同的、另类的,或者说有一点颠覆性的人。
>> 下面是他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刚才告别的时候喝了很多酒,今天会在哪里醒过来?这是一个问句,有大量的流浪意识在里面——他不知道生命将要漂流到哪里,会在哪里醒来。我的意思是说,他可能是在讲自己这一次醉酒在哪里醒来,也可能在讲生命究竟此后要到哪里去,其实这是宗教式的问答。“醒”在哲学上常常代表一种生命的领悟,代表一个生命从迷蒙走向清醒的状态。
>> 我们会发现“今宵酒醒何处”的答案,竟然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名句常常是主观与客观的交融,产生出这么美的一个意象
>> 有一天,把很多执着放松了,不在意自己在哪里醒来,能够随时随地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生命大概才找回了失去的东西。“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随时都有的,它只是一个代号,可以是任何东西。
>我们看到宋代文人描述的男女之情,几乎都是与歌妓之间的情感,夫妻的情感很少成为文学主题,因为会受到伦理层面的约束。在中国古代的男性社会中,女子被男子娶回来,生子、管家,而丈夫则常常在外面有他自己另外的空间,男人的情感空间和他的婚姻空间常常会分离开来。可是在这首《江城子》中,你会感觉到苏轼试图把情感空间和婚姻空间做某种程度的结合,他是从真情上去描述的。
好难得。
>> 文学里的极品,其实情感多是一清如水,超越喜悦,也超越忧伤。
>>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 当一个人可以与历史里的人对话的时候,他已经不是活在当下。所以当苏轼走在黄州的赤壁,他心目中当年三国打仗的地方,才会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所有的人都会随时间逝去,高贵的,卑贱的,正直的,卑劣的,总有一天都会被扫尽。时间与今天相比,是分量更重的东西。当他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好像曾经在三国活过,现在又活了一次一样。
>> 在苏轼的传记里,你常常会看到他的有趣,他从来不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命的结论,而只是生命的片段领悟而已。它可以修正,可以修改,也可以再反证、再修行,它是一个过程。
生命是一个过程,任何事件都不是生命的结论。
>> 什么叫作高峰?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达到最平衡的状态是它的高峰。它有一个草创时期,然后到高峰,高峰之后一定要下坡了。下坡时期的重要表现就是它开始雕琢形式,如果没有更新的内容冲进来的话,它势必往这个方向发展。
>> 一个时代的文化如果具有历史感,它会发现改朝换代只是政治的改换,可文化是延续的,文化不能够改,因为文化是累积的。你不能说我今天放弃前面的文化,重新开始一个文化,人类的文化从来没有这样。宋代非常清楚,当战争不再频繁发生的时候,文化就必须要延续,
>> 历史是改朝换代,一朝一代可以是切断的,可文化永远是延续的。比如,你切不断“潇湘”,因为只要碰到“潇湘”就会想到它的象征意义。两千多年来,《楚辞》里赋予“潇湘”的意义,延续到秦观写的“潇湘”,延续到《红楼梦》里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她的馆为什么叫“潇湘”?因为她这一世就是来还泪水的,
>> 我称这些为文化传统。汉字的传统,包括我们自己的名字在内,构成了延续的力量和重叠的力量,这个部分如果不被看到,我们就不知道生命真正延续的是什么。
认为推荐
适合听书。文学和人生结合起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