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完整范文
展开全部
如今,人们对小学 教育 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 范文 一: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论文摘要: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阅读;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拓展知识和能力空间;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阅读提示”领路、鼓励和引领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 方法 参与语文阅读实践。略读课文教学的最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贯彻好“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必须给够学生充分自读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方法。
2004年,我在商河县孙集乡中心小学听过一堂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珍珠鸟》的教学。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读和交流时间,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1、应该如何分段;2、本文重点写的什么;3、珍珠鸟的特点是什么;4、课文最后一句:“依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结果:学生如坠雾中,面 面相 觑,勉强作答,场面很尴尬。
2005年,我在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听了一位教师讲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那位教师先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想办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学生读了几个来回,能力差的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读完。初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这个过程既实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接着,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朗读课文,消除在初读课文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教师还安排了再次默读的时间,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交流,并联系前一课学过的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让学生自悟: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处罚。整堂课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和交流时间,把“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放得开,学生学得好,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失败是过度的设计。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结构一定要简约,要采取粗线条式的结构层次,要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整个课堂,要为学生自主阅读留够时间和开辟大块大块的空间。
新课程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的教学思路,“默读——思考——交流”的教学程序推进教学。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是精读课文,第18课《永生的眼睛》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话: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默读下面这篇课文, 说说 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兴安盟,他们是怎样做的。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 句子 ,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段话承上启下,可以引领学生从精读自然地过度到略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一是初读阶段。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
二是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读中解决问题;
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 文章 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
四是引导点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难处再读读,有趣味的再品品,重点地段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读懂、把生活读懂。
语文既承载着人类的 文化 和精神,传递着人类的知识和技能,也蕴藏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哲理,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感悟和传承。教学中应该落实“大语文”和“突出个性,发展特长”的理念,让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间自由飞翔,用自己的感官去充分触摸,用自己生活 经验 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感到语文是真实的语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更浓、能力更强、个性和特长更加鲜明。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及形成路径探究李莹莹鲁东大学2015-06-01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以安阳市故城中心小学为例冯磊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27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二:跳出功利圈,享受语文之美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眼前显性成果却忽视隐性成果的获得,忽视了“培养人”的本质意义。很多教学活动仍然陷在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功利圈中。很多时候,语文课堂还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美的享受,我们要跳出功利圈,回归语文的本真,以期获得更多更长远的利益。
关键词: 新课标 ; 语文之美 ; 功利
现行制度下,学生和老师都要面对一道难关,那便是高考。为了高考成绩这一功利性极强的单一目标,学生废寝忘食,衣带渐宽终不悔;老师绞尽脑汁,为伊消得人憔悴。
然而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深度的厌倦。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找不到心灵的共鸣与人文的美感。当《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都无法让学生喜爱的时候,当学生在课堂上只记录答题技巧的时候,我们的功利心,已经毁掉了语文的美感,将其变成了一门知识性学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格魅力,学生再也无从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学生再也无从触动。美,脱离了语文课堂,仅剩了可怜的功利目的。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以语言为要素、以语文为本位的课堂。”应绽放人文光彩,迸发智慧火花,蕴蓄精神滋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跳出功利圈,享受语美之美。
一、声音之美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形式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综合运用了多种感官,它由眼睛的视觉开始,到达脑部思考,再传至口腔,成为有声语言,再传至耳朵,最后再回归脑部思考。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朗读的效果更佳,它有利于传达感情,促进思考,获得熏陶。在很多公开课上,都能听到学生们字正腔圆的朗读,他们的声音或忧伤或激昂,声情并茂。
可是在常态课上,我们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只看到埋头苦读的身影,看到笔尖舞动,写着各种对或错的文字。我们用默读代替朗读,用当堂训练题代替诵读体会。语文课堂成了学习基础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的乏味课堂,我们有多久没有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
书声琅琅在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有的老师在组织学习《再别康桥》时,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读文本就去分析诗歌内容,学生对这种程式化的分析并不感兴趣,缺乏见地,课堂气氛沉闷,而有的老师先组织学生充分朗读再来学习,学生发言则积极有效。若再辅以配乐,学生在柔和优美的音乐中,感情充沛地诵读,更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语文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二、文学之美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文学展现社会生活,叩问心灵,是重要的精神滋养。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中,很多学校、老师教授诗歌、文言文、现代文只讲授技巧方法,而缺少文学之美的欣赏。为了一纸成绩,他们把一篇篇内涵丰富、发人深思的,或蕴含哲理,或优美生动的文章肢解为字音、字形、遣词 造句 、段意主旨、写作手法;把情感认知、文学鉴赏分解为一道一道的巩固强化习题,为每一类型的题 总结 出答题技巧;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语文教成数学”
据统计,在现行的苏教版、人教版等各种版本中,文学性的篇目都占到60%以上,可见编者多么重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再别康桥》的诗意优美,《拿来主义》的深刻犀利,《登高》的沉郁顿挫,《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迈与失意,《劝学》的善辩与哲理……这一切倘若淹没在无边的题海中该多么遗憾!
三、人情之美
什么是人情之美?人情之美就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发掘人的生命中已然存在的真善美,表现人之本性、人之常情,展示本真之美、自由之美。“如果我们没有‘情’,我们便没有人生的出发点。情是生命的灵魂,星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飞禽的羽毛,女人的艳色,学问的生命。”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只讲解答案的来源,却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去体会文章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在急功近利中失却了心灵的共鸣。
语文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纯真温馨的人情之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沈从文的《边城》就是很好的一例。它将自然美与人情美紧紧融为一体,“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 堪称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其文章篇幅长,与高考联系密切的东西少就弃之不学。文学作品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最有分量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份至纯至暖的人情美。我们应该拿出时间,让学生却体会《雨霖铃》中的悲伤离别情,《十八岁》中的拳拳父母情,领会《陈情表》中深挚的祖孙情,感受《满江红》中的壮志报国情……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弥漫于世俗生活中的人情之美。
四、人文之美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种美必会帮助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对此重视不足,敷衍了事。我们很少拿时间真正让学生去体会文本的精神内涵,更没有拿出时间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让学生用心领悟。我们用太过功利的眼光看待人文之美,只有在寥寥可数的公开课上才会设计这样的步骤。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回归,却将之称为“表演”。
很多时候,语文教育追求先行成果却忽视隐性成果的获得,忽视“培养人”的本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人文教育,让学生的内心蓄满人文之美的感召和启迪。学《沁园春.长沙》,就要让学生领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自信;学《指南录后序》,就让学生钦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贞不屈;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就让学生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洁傲岸;学苏轼《定风波》,就让学生懂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乐观洒脱……
很多教师担心注重了语文之美,会导致成绩的下滑,损害师生的利益。然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胜过一切责任感。”当很多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教育学生埋头苦读的时候,反而使学生消退了热爱之情,产生了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只能得不偿失。其实,享受语文之美,并不会降低成绩,反而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的成长。
语文课存在的“美”,绝不是浮华的东西,绝不是表演,语文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优势和责任。面对高考成绩的诱惑,面对喧嚣的众说纷纭,我们要拿出自己勇气和智慧,勇于享受语文之美,勇于坚持语文本色,使之独具魅力,张扬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超;理想中的语文课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10月.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 范文 一: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论文摘要: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阅读;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拓展知识和能力空间;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阅读提示”领路、鼓励和引领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 方法 参与语文阅读实践。略读课文教学的最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贯彻好“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必须给够学生充分自读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方法。
2004年,我在商河县孙集乡中心小学听过一堂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珍珠鸟》的教学。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读和交流时间,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1、应该如何分段;2、本文重点写的什么;3、珍珠鸟的特点是什么;4、课文最后一句:“依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结果:学生如坠雾中,面 面相 觑,勉强作答,场面很尴尬。
2005年,我在商河县怀仁镇中心小学听了一位教师讲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那位教师先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想办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学生读了几个来回,能力差的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读完。初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这个过程既实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接着,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朗读课文,消除在初读课文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教师还安排了再次默读的时间,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交流,并联系前一课学过的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让学生自悟: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处罚。整堂课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和交流时间,把“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放得开,学生学得好,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失败是过度的设计。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结构一定要简约,要采取粗线条式的结构层次,要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整个课堂,要为学生自主阅读留够时间和开辟大块大块的空间。
新课程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的教学思路,“默读——思考——交流”的教学程序推进教学。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是精读课文,第18课《永生的眼睛》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话: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默读下面这篇课文, 说说 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兴安盟,他们是怎样做的。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 句子 ,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段话承上启下,可以引领学生从精读自然地过度到略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一是初读阶段。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
二是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读中解决问题;
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 文章 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
四是引导点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难处再读读,有趣味的再品品,重点地段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读懂、把生活读懂。
语文既承载着人类的 文化 和精神,传递着人类的知识和技能,也蕴藏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哲理,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感悟和传承。教学中应该落实“大语文”和“突出个性,发展特长”的理念,让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间自由飞翔,用自己的感官去充分触摸,用自己生活 经验 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感到语文是真实的语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更浓、能力更强、个性和特长更加鲜明。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及形成路径探究李莹莹鲁东大学2015-06-01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以安阳市故城中心小学为例冯磊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27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二:跳出功利圈,享受语文之美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眼前显性成果却忽视隐性成果的获得,忽视了“培养人”的本质意义。很多教学活动仍然陷在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功利圈中。很多时候,语文课堂还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美的享受,我们要跳出功利圈,回归语文的本真,以期获得更多更长远的利益。
关键词: 新课标 ; 语文之美 ; 功利
现行制度下,学生和老师都要面对一道难关,那便是高考。为了高考成绩这一功利性极强的单一目标,学生废寝忘食,衣带渐宽终不悔;老师绞尽脑汁,为伊消得人憔悴。
然而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深度的厌倦。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找不到心灵的共鸣与人文的美感。当《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都无法让学生喜爱的时候,当学生在课堂上只记录答题技巧的时候,我们的功利心,已经毁掉了语文的美感,将其变成了一门知识性学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格魅力,学生再也无从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学生再也无从触动。美,脱离了语文课堂,仅剩了可怜的功利目的。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以语言为要素、以语文为本位的课堂。”应绽放人文光彩,迸发智慧火花,蕴蓄精神滋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跳出功利圈,享受语美之美。
一、声音之美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形式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综合运用了多种感官,它由眼睛的视觉开始,到达脑部思考,再传至口腔,成为有声语言,再传至耳朵,最后再回归脑部思考。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朗读的效果更佳,它有利于传达感情,促进思考,获得熏陶。在很多公开课上,都能听到学生们字正腔圆的朗读,他们的声音或忧伤或激昂,声情并茂。
可是在常态课上,我们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只看到埋头苦读的身影,看到笔尖舞动,写着各种对或错的文字。我们用默读代替朗读,用当堂训练题代替诵读体会。语文课堂成了学习基础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的乏味课堂,我们有多久没有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
书声琅琅在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有的老师在组织学习《再别康桥》时,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读文本就去分析诗歌内容,学生对这种程式化的分析并不感兴趣,缺乏见地,课堂气氛沉闷,而有的老师先组织学生充分朗读再来学习,学生发言则积极有效。若再辅以配乐,学生在柔和优美的音乐中,感情充沛地诵读,更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语文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二、文学之美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文学展现社会生活,叩问心灵,是重要的精神滋养。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中,很多学校、老师教授诗歌、文言文、现代文只讲授技巧方法,而缺少文学之美的欣赏。为了一纸成绩,他们把一篇篇内涵丰富、发人深思的,或蕴含哲理,或优美生动的文章肢解为字音、字形、遣词 造句 、段意主旨、写作手法;把情感认知、文学鉴赏分解为一道一道的巩固强化习题,为每一类型的题 总结 出答题技巧;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语文教成数学”
据统计,在现行的苏教版、人教版等各种版本中,文学性的篇目都占到60%以上,可见编者多么重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再别康桥》的诗意优美,《拿来主义》的深刻犀利,《登高》的沉郁顿挫,《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迈与失意,《劝学》的善辩与哲理……这一切倘若淹没在无边的题海中该多么遗憾!
三、人情之美
什么是人情之美?人情之美就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发掘人的生命中已然存在的真善美,表现人之本性、人之常情,展示本真之美、自由之美。“如果我们没有‘情’,我们便没有人生的出发点。情是生命的灵魂,星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飞禽的羽毛,女人的艳色,学问的生命。”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只讲解答案的来源,却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去体会文章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在急功近利中失却了心灵的共鸣。
语文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纯真温馨的人情之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沈从文的《边城》就是很好的一例。它将自然美与人情美紧紧融为一体,“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 堪称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但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其文章篇幅长,与高考联系密切的东西少就弃之不学。文学作品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最有分量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份至纯至暖的人情美。我们应该拿出时间,让学生却体会《雨霖铃》中的悲伤离别情,《十八岁》中的拳拳父母情,领会《陈情表》中深挚的祖孙情,感受《满江红》中的壮志报国情……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弥漫于世俗生活中的人情之美。
四、人文之美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种美必会帮助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对此重视不足,敷衍了事。我们很少拿时间真正让学生去体会文本的精神内涵,更没有拿出时间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让学生用心领悟。我们用太过功利的眼光看待人文之美,只有在寥寥可数的公开课上才会设计这样的步骤。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回归,却将之称为“表演”。
很多时候,语文教育追求先行成果却忽视隐性成果的获得,忽视“培养人”的本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人文教育,让学生的内心蓄满人文之美的感召和启迪。学《沁园春.长沙》,就要让学生领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自信;学《指南录后序》,就让学生钦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坚贞不屈;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就让学生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洁傲岸;学苏轼《定风波》,就让学生懂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乐观洒脱……
很多教师担心注重了语文之美,会导致成绩的下滑,损害师生的利益。然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胜过一切责任感。”当很多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教育学生埋头苦读的时候,反而使学生消退了热爱之情,产生了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只能得不偿失。其实,享受语文之美,并不会降低成绩,反而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的成长。
语文课存在的“美”,绝不是浮华的东西,绝不是表演,语文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优势和责任。面对高考成绩的诱惑,面对喧嚣的众说纷纭,我们要拿出自己勇气和智慧,勇于享受语文之美,勇于坚持语文本色,使之独具魅力,张扬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超;理想中的语文课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10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