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的坚持品质,父母只需要做到这四点

 我来答
休究绍B
2022-07-28 · TA获得超过638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1万
展开全部
01

从小到大,你听到的最多用来鼓励你的话是什么?我听到的最多的是:你要坚持下去,你要有毅力。

以至于后来我再听到“坚持”“毅力”就反胃。因为,这两个词代表的似乎就是痛苦,就是咬牙切齿的艰难。

这两个词,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正确的废话。如果我有毅力,能坚持下去,那就没有困惑了。正是因为坚持不下去了,才想要放弃的。

后来,我去观察了解那些真正把事情坚持做下去的人,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一直做下去,没有半途而废。

能坚持下去的,有三类人。

这种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支撑着他不断做下去。

很多艺术家、学科专家应该都属于这一类人。

他们做事情就是当他认定了一个目标,这件事值得好好做,不论结果怎样,他都会坚持做下去。

而且,一旦开始,他很少会受到别人的言语的影响,现在有“钝感力”这个词,就比较贴合这种状况。

影视剧中阿甘和许三多应该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比如为新中国的建立无私奉献的那些人,就在此列。

02

为人父母后,我面对问题时总爱想,如果是要教育我儿子,应该怎么办。

面对“坚持”和“毅力”两个词,我当然希望孩子做事情能坚持,有毅力。

可是坚持和毅力不是告诉他,他听到了,就天然具备了。怎样做,才能让他具备这两个词代表的品质。

其实可以分析一下前面三类人的特点,看看孩子为啥没有这样的品质。

首先来说,孩子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是具有广泛的好奇,对什么事情都要问问为什么,对任何东西都希望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你问一下好多五六年级的孩子,可能他们还有各自喜爱的领域。

可等他们到了初中、高中,很多孩子已经对任何事情都难以提起兴趣。

他们在各自繁忙的学业中,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而一个兴趣要真正成长起来,需要投入精力,需要练习,需要思考,这才是所谓的“培养”兴趣。

孩子这个时候丢掉的,可能不是兴趣爱好那么简单,而是他们很可能再也无力去探寻自己的兴趣,进而产生一种莫名的“人生无意义”的感慨。

孩子没有经历对某样东西的热爱,在他长大成人后,再想点燃他对某件事的热爱,很难,他也就很难坚持一件事,更谈不上“毅力”了。

第二点,孩子不具备“钝感力”。

这里其实就是说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选择继续下去,还是逃避。

我们的孩子好多处于两种极端状态。

一类孩子在家中从来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众星捧月一般,学校里也是乖乖仔,没人给他气受,学习成绩又不错,竞争意识还挺强。

这样的小孩,通常会比较敏感,受不了一点委屈,更不用说挫折了。

而另外一类孩子,在家父母美其名曰为了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不断的打压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社会上经受得住压力。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孩子自我认知水平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怎样都不行,那出现了困难和挫折,也不会自发出“坚持”“毅力”这样的品质来。

第三点,也就是所谓的做某件事的意义和价值。

没有谁对一件事天然生发出一个意义和价值。

孩子在接受各种教育和各种思想的过程中,通过阅读,通过思考,形成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稳定的看法和意识。

他认识到,有些东西是超越了个人的,是一种更广大的概念。也就是我之前文章中提到过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的东西。

当他认准了这个方向的时候,他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一些看似很难坚持下去的事,直到达成目的。

03

了解了为什么没能有“坚持”和“毅力”品质的原因,我们也就可以对症下药,看看怎么来培养孩子这些优秀品质。

首先,不要占用孩子所有的时间。

让他有时间与大自然进行联结,有时间放空自己去发呆,想事情。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让孩子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没有这个时间,孩子的成长就变成了为父母。

一个失去自我的孩子,不可能对外在的事情产生兴趣和好奇。

哪怕学业再紧张,这种时间也要留给孩子,这是他重新调整自己,迎接更艰难挑战的基础,没有了这个时间,他会像一直绷紧的橡皮绳,有一天会崩断的,更不用说创新和兴趣了。

其次,给孩子空间试验各种兴趣。

孩子小时候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什么都想动动,什么都想试试,对所有的东西都有一种超出我们想像的创新和组合。

什么时候他们没有了这种创新和组合了呢?父母不让孩子动这个动那个,父母让孩子按照他们的要求玩耍,父母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玩耍。

其实,只要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去做。

有些小孩会问很多问题,结果妈妈总会用一句万能的话都回去“你作业做完了吗,就问这么多没用的?”

会提出问题的孩子,才会思考。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正是孩子对世界的思考。打断了思考,孩子也就没机会产生兴趣了。

第三,发现孩子一个兴趣点,要用练习来巩固,利用兴趣来培养“坚持”。

很多父母有个误区,认为一旦孩子有了兴趣,这个兴趣就能带着孩子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了。不用担心他坚持不下去,不用担心他半途而废。

童话都不是这么编的。

要将兴趣巩固下来,是要有后天对这个兴趣的训练巩固的,否则,孩子可能很快就说没兴趣了,父母又要说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耐心不能坚持。

训练的结果,是要让孩子从这个兴趣中得到肯定、得到足够多的正反馈,让他觉得有足够的理由坚持下去。

当他的这个训练能达到超出其他大多数人的时候,这个兴趣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兴趣,引导他去探索、研究更深层次的东西,带着他走向更远,“坚持”和“毅力”也会常陪伴左右。

当孩子体验到在某一件事情上“坚持”带给他的成就感,他会很愿意把这个品质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去。

第四,培养孩子的钝感力——其实就是一种专注的精神。

所谓的钝感力,在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到这个词汇的时候,他是在强调人不要太敏感于他人的看法,对于那些负面的评价、情绪、语言不要在意,或者善于将它们转化成正面的东西来激励自己。

培养孩子钝感力,也就是培养他们对目标清晰明确的认识,不要轻易受他人的负面影响——专注。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培养他们在具体事情上的专注程度,比如做作业,阅读,玩耍等。

孩子长大后,培养他学会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要事第一,学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摆脱其他事情对此事的影响。

这几件事,单拿出来都可以长篇大论了。今天就先说个皮毛,有空了再来填坑吧。

“坚持”不是一件从一出生就具有的品质,也不是咬咬牙就能做到的,特别痛苦的那种“坚持”一定长久不了,因为内含着对这件事的不认同和抵触。

所以,有时候孩子做不到“坚持”做某件事,不妨先看看你有没有从小帮助他培养起“坚持”的品质,他要做的事情,是不是他所抵触的。

父母需要做的,绝对不是像啦啦队队长那样,光嘴巴使劲,你得切实帮助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