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

 我来答
呆萌小怪兽17
2022-07-07 · TA获得超过912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8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96.5万
展开全部
这已是一个很遥远的残梦了。梦中的古朴小院,已随着梦的余韵,袅袅地逝去了,只留下一些残缺的画面,然而这么多年,常在他梦中徘徊的只有那简陋的竹篱笆。

“吱呀”声声时时伴着我的悠悠情思。记忆中的小院很美。我父母的一生爱情故事就在这农家小院演绎。

1968年,我母亲待字闺中,在杨楼给她大姐照顾孩子,看到几个孩子睡光腚炕,没有铺盖,小孩子破衣烂衫的,小香妹妹不到一生,连换洗的尿布都没有。心里急也无奈,布要布票还要用钱买,穷得丁当响,哪有钱哪有布票?

恰好杨楼的杨山是我的堂姑父,给我姨家送来一块布。看我母亲能干漂亮,在他的说和下,与我的父亲认识。姥爷看中了我父亲扎笼的手艺,力排众议,力主让母亲嫁给了很穷的我父亲张如兴。

父亲说那时我爷爷一家八口人,只有三间堂屋,东边两间东厢房做了父母的婚房。

我家乡也很穷。我记忆中,那是鲁西南的一个小山村,除了凄凉冷落之外,细节都完全忘却了。总觉得还是可怜巴巴的样子。不过印象较深的别看村小,那环村的长长的小溪,清溪绿水,旁边是很大一片芦苇荡,秋天一片苍茫,溪水潺潺长流,溪水两岸的长堤倒是十分气派,看得出是经过精心管理的,拾掇得整齐,修缮得牢固,仅那齐刷刷的草皮,可以见到村里人的匠心。

父母结婚办得体面,杀了头自己喂养的一头猪,又花费了100多远置办酒席,十二个碗。大件有红烧鲤鱼、一碗鸡、一碗扣肉,荤素搭配十二个碗,亲朋好友凯贺喜,热热闹闹久把婚事办了。

结婚后日子艰难,麦收或秋收后就去拾荒!母亲的手是很利索的,她的手快是村里是有名的,往往比别人的在同样的时间里多拾二三成。

到了1970年6月20日,我降生了!傍晚时分,一人来到村东池塘西边一家独立四合院的院落的门口,叫门:“队长在家么?”闻声走出一位四十多岁,不大像农村人,也不大像城里人的汉子,赤红脸,光着脚,像个庄稼汉;可那套涤卡上装,和塞在口袋里的笔记本,又像是管点事的。看那人对他的敬重,无须细问,他是我的爷爷,第六队生产队长。来人交待队长晚上要在生产队开会后便离开了。

我爷爷关上竹篱笆门,那竹篱早已褪去绿色,在风的吹拂下“咿呀”作响。

正对着竹篱笆门五六米的是一棵两搂粗大的枣树。老树皮黑褐色,龟裂纹理,虬枝弥漫了土屋形成的四合院。恰值6月石榴花开,那夕阳红皱了石榴花,万绿丛中一点红,娇艳美色补须躲,它正咧着嘴角,仰着烈焰红唇,羞妒着穿着红裙飘飘的四姑。

四姑穿着绣着一对蝴蝶的红布鞋,如麋鹿迅捷轻盈地往东厢房奔,齐腰的黑粗随着她曼妙的腰肢来回摇曳,手端着的一那漫漫的字盆热水便溅出几点欢快的水花。屋内传出急急的催促声:“快生出来了,使劲使劲!”

屋外一挺拔英俊的二十四五岁的我父亲不安地张望,走动。有时捋一捋黑亮的大背头,有时抬手腕看看上海牌的手表,有时从他的挺索的灰色中山装拿出英雄钢笔写些什么。

大枣树下依偎着爷爷,不紧不慢地从扎着黑对襟袄的黑布带里抽出别着的大烟袋,装烟,打火点烟,悠悠地吐出缕缕烟来。

西厢房的厨房门,一四十多岁的我奶奶颠着小脚往锅里舀水,花白的头发披拂在她的慈眉善目上。盖上锅盖,急急地拉着风箱,锅底的火温柔地吻着锅底。这时竹篱笆门外传来一对母女的乞讨声,我奶奶便从本不宽裕的窝头中拿出一个,柔声细语,交给那乞讨母女……

这时,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我降生了!

西边天正火烧云,院子外池塘泛着金光,狗吠深巷,鸡鸣树巅。池塘东第六生产队的铁钟响了!社员稀稀拉拉地往那有十几间土屋的生产队场院汇集。

那农家的日子如一条河平静缓缓地毫无波澜地往前流着。生产队的队员们总是日起而做,日落而息。

我刚出满月,一大早,生产队的老钟就如塞鼻的老人喑哑地响起来,我爷爷站在钟吓下使劲地敲。他是第六生产队的队长,叫士臣,瘦挺的身板,红脸膛,声音洪亮地喊:“上工了,上工了。”

队员们疏疏落落地从各自的土屋里挪出来,带上吱吱作响的柴扉。我母亲穿着大对襟袄,用水粘湿梳子梳得头发发亮。有的敞开怀,稍稍背转身奶着完我,就出工了!

在农田里社员东一个西一个在晃动,毒毒的日头晒蔫了庄稼,也晒蔫了人们,日头狠狠地吸取着人们的希望,伴随着汗水扩散着懒惰。

忙碌到麦收,我一家三人一年只分了百十来斤小麦。母亲幽幽地对父亲说:“孩子生病时我才舍得给他下点面条儿,我们就喝点汤。”

父亲就嘿嘿地笑:“跟你一起喝点面汤,那就感到香,哎,真香。”

到八十年代初,两表姐集市上开起了布摊。表姐忙不过来,便来我家要 我小妹妹小英给她帮工。

母亲想着出嫁前布匹的金贵就动心地对父亲说:“布摊生意很好。咱也做!”

父亲满口答应,也就开始了她开布摊的职业生涯。

母亲借钱借自行车到远在百多里外的阳谷县城去进布,天不亮,摸黑起床,父亲做饭,吃完后黑母亲准备好干粮带壶水,就骑车出发。

母亲到黄河渡桥时天刚亮。在桥上颤微微地推着自行车过,看黄河滚滚,打着漩涡,着实害怕。硬着头皮过了黄河,进入了外省外县,母亲心里空落落的,想到了父亲,就狠狠心继续骑行。

母亲不认字,没上过学,初次来,哪认得路。遇人忙下车,赔着小心一路问下来:“大兄弟,到阳谷县城怎么走?麻烦问一下。”乡人淳朴热情指点,就这样走走问问,问问走走,到得布匹批发处已近晌午,母亲抿抿汗湿的头发,才听到肚子饿得咕咕响,啃两口凉馒头,讨要两口水,便急急地找老板进货。

这时母亲想起一路上遭受的难,心里想:要是他小孩爸一起来就好了,可他要到工厂上班呀。

老板做的是做的是实诚生意,母亲便拿出父亲给她写的货单,老板按单发货。进货很快就做好了。

装几十斤的布匹,摇摇晃晃地骑着自行车用尽力气回到家时,往往天都黑透了,母亲就坐下来喘息,看父亲算帐目,一点不差。

母亲感慨良久,自豪地说:”我一个字不识,还是把布批来了。还是好人多呀,一路上都愿意帮忙。“

父亲看着母亲又心疼又佩服:“你来这么晚,路上遇到个意外那怎么是好。不过你还是真能,不懂不怕生,能问,还好,你头一次弄生意,很成功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用一大粗绳子在我家后边的大街旁的老庙台围起一个围栏,里面铺上塑料纸,母亲用自行车推着满满几十斤的布匹来了。把花花绿绿的布匹铺上地摊上。很快乡亲就围了个水泄不通。

母亲热情招徕说:“咱们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随便挑选,价钱公道,没钱先赊着,先用着。”

我照看摊子,父亲负责算帐收钱,母亲手忙脚乱却兴奋地为大家量布扯布,介绍价钱量好布,用剪刀豁口两手用力,“哧拉”快速有力整齐地撕好。乡邻买东西是扎堆买,越有人多买越抢着买,老人往里挤,妇女抢着扯,里三层外三层围个不透风,不到两个时辰,就买了八百多元,赚了百多元钱了。那时父亲的工资才每月八十多元。

父母亲到下午就已卖完布。两人高兴地回家,赚了不少的钱,母亲让父亲称了两斤肉来包水饺,父亲快乐地喝着小酒,生活在幸福之中。

后来父亲与母亲就两人都用自行车驮着两大包袱的布,走街串巷地叫卖,利润大生意好,规模就急剧扩大。

后来父母亲一起开着三轮车,载着满满一车布匹到集市上,摆起了布匹地摊。

母亲利索地拿着布匹:“这布纯棉不起球,柔和耐用。做床单子很好。要多少?四米,好的。三块钱一米。”给父亲说,父亲便算好报帐,母亲扯好布收钱时一把夺过正往裤腰里塞的布,对那窃贼笑笑说:“你再看看别的。”那三十多岁的女人脸一红,讪讪地偷偷溜走。

母亲便小声地对父亲说:“她们三五成群,前面两个拿布遮掩着故意找岔,后面的一人顺手拿布匹,再往后边顺,一不注意就给拿跑哩。”到中午时母亲只是吃点自带的干粮,父亲要母亲去吃包子喝碗丸子汤,母亲却笑说:“吃不习惯集市上的饭哩。”集市散集后,两人收拾地摊得花费两个多小时装车。回家来算帐能卖出一千多元的布匹,赚个二三百元。

接下来六七年,父亲与母亲的地摊就支撑起了家业,供弟弟上完大学,还滚雪球一样聚集满满两间屋子的布匹。

母亲自豪地给我说:“我用一辆自行车驮出来的家当。现在四辆三轮车也装不下了。这满满的布匹,到我们年老时,谁也不给你们要钱花,什么时候没有钱花了,就拿出一些布匹随便一卖,就够你爸和我花的。”

我父亲看着母亲有点花白的头发,累得有点驮背的腰。有些心疼。可看着母亲高兴地温和地看着她的布地摊,父亲也高兴地笑了。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家都在为磨粉、摆地摊卖粉条忙碌着。我小小的个子站在板凳上,用胳膊压在压水井的压杆上,嘴里默黙地数着数,听着水哗哗地流,看着水缸里的水的波纹荡漾着一点点地往上浮。

我母亲把洗好的红薯装入地排车中,弯腰拉起,运送到粉碎红薯的机房,请别人用粉碎机把红薯打成沫子,那机房人影憧憧,机器轰鸣。

随着机器的声响,父亲健步挑着沫子,一担担地挑来家中。一车子红薯就能磨成一套粉。那街上到处是奔跑的人,有送红薯的,有挑运的,是一片忙碌的海洋,是一片流动的乐章。

父亲与母亲与我们一家人匆匆地吃过早饭后,就是过箩。把红薯沫子用箩包冲水过滤,红薯的淀粉随着父母亲的有节奏的晃动箩包,那红薯淀粉就随着水流进下边一个大大的缸里,把粉渣就残留在包里,这样一包包地过滤,等待着把大地排车的红薯沫子过滤完了,那一大缸的水也就基本上满了。

然后父亲挽起袖子用力地使用一根长长的木棍搅动水缸里的水,搅均匀了,使它静静地沉淀,到第二天,把缸里的水撇干净,就呈现出一个八九十斤重的淀粉。挖出放在包子悬挂起来,控水就形成穹形顶形四方的大粉驮。把它晒干,积聚成十几个就可以漏粉条了。

年年冬天如此,每年都赚千多元。

我家里的过年猪宰杀后,在年集肉市地摊上卖掉猪肉后,我家过了个肥年。

父亲刚过年后,夹着纸烟高声对母亲说:“猪好。'家'宝字盖下一头猪,家除了有房子,还得养头猪,那才象个家的嘛。”母亲笑笑,力促父亲着手行动。

父母亲是干事利索的人。买猪,弄猪圈、打饲料一周就全弄齐。猪是两头瘦得皮包骨的大母猪,猪圈是两个大大的圈舍,斜铺了砖,倾斜于下边的粪坑,饲料是麦秸混合红薯秧粉碎而成。

每天母亲都早早地起床,烧一锅水,混和饲料面,再加上涮锅泔水,提两大桶猪食去喂,系着围裙,看着猪狼吞虎咽吃得香,母亲用手轻拢了下头发,嘴角抿出笑意。

那两头瘦得皮包骨的大母猪很快被催肥了,它们骨架大,瘦得很,母亲精明地对父亲说:“这样的猪只要精心照料,会长得快,上膘好。”

后来,这不,母亲看着它们不但膘肥体壮,而且还都怀了几个月的猪仔,看着它们懒洋洋地躺在猪圈里哼着眠曲,更加精心照料。很快一头母猪就临产了。父母亲留意傍晚母猪一直衔草,知道母猪马上就要产猪仔了,于是把母猪小心引到南厢房,匆匆忙忙吃过晚饭,点起灯,在南厢房点起一堆火,烧了一锅水。火旺旺的,水翻腾着,父亲的烟绕绕的,母亲的眼光柔柔的,猪轻轻地哼着。

在半夜时分,猪生产了,父母亲为它接生,那猪仔都很精神,肉呼呼的,一生下来就挤着母猪的肚子吃着奶,一共十五个猪仔,它们你挤我抢,母亲柔柔地指着小猪仔对父亲说着:“这贪吃的家伙,”她轻轻地拉开一猪,让那些娇小玲珑又有点弱的贴近猪奶头,那火烧了一夜,父母亲也就守了一夜。

那小猪长得很健壮,也很快。慢慢地它们就能吃食,更快地我们满园里是黑黑的小猪仔满园奔跑嬉闹。很快另一头猪也产下了一窝,也有十二头。这一下子平添了接近三十头。

父母亲养猪一年就收入了两三千元,是普通农家一年的收入。

这样我们家就有了盘活的资金,父亲很快瞄准了一头母瘦牛。生下两牛犊。母亲精心养,牛场得很好。

父亲先是弄来一群山羊,后是两只大绵羊,绵羊又先后生了五只小羊。父亲就对母亲说:“放羊不是放羊,是放心情。”于是在闲暇时,父母亲就赶着羊群到河边放羊。

放羊时的草滩旁,清清的河水潺潺地流,河里鱼儿暗跳波,河边青青草,鞭儿轻轻摇,羊群悠悠跑。有时斜卧夕阳看云卷云舒,看风行苇梢,听鸟儿和鸣。父母感到快乐。

大羊生小羊,每逢到集市地摊去卖羊,父亲总是给母亲买身漂亮衣服,然后再在包子摊美美地吃一顿。

父亲满意地巡视着家园,笑着对母亲说:“庭园经济发展得差不多了,我们再在田地里种一亩西瓜吧。”母亲称好。

开春的阳光便很热,父亲扒掉薄棉袄,汗流浃背地正在整理着西瓜畦,母亲把鸡粪、棉籽皮、豆饼等等肥料撒在西瓜垄里,父亲便把它们深翻到下边,平整好,垒起一垄垄的西瓜坝,然后在坝上点种西瓜。种好后用塑料薄膜罩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水浇压枝打杈,西瓜便如吹汽球般地大起来,十几公斤重的翠皮西瓜,满满一地,都逐渐成熟起来了。父亲与母亲便在田头搭起瓜棚,摆起瓜地摊来卖瓜。

瓜园看瓜地摊是个美差事。白天里,夏日当头照,周围的玉米的翠绿的叶子随风摇,尖尖的玉米穗飘扬着粉红的丝蕊,豆蔻花飘着沁人心脾的香,瓜棚旁西瓜溜溜圆。

往往有人来瓜摊买西瓜,父亲经常顺手挑瓜,摘一个熟透的大西瓜,杀开,翠皮红瓢黑籽,父亲笑着对母亲说:“看你吃瓜也是一种享受哩。”

母亲便温柔地笑:“咬一口,蜜汁甜口。好像咱们的生活哩。”

到2000年后,父亲从工厂退下来。父母亲就在便在家中干起扎笼业。

父亲与母亲把把红松木绑缚在我家院子中的大榆树上,固定好,便拿出大锯来解木头,那大锯有二米多长,顺着打好的墨线锯开。两人一仰一合地拉着大锯,随着大锯的推拉,便发出“唰”“哗”的有节奏的声响,散发出淡淡的松木香,暖暖的日光倾斜在院子里,父亲与母亲的头上沁着细细的汗珠。

一天,父亲与姨父正隔着墙头为姨父的儿子偷偷地相亲。那姑娘是我的邻居叫小花,两人正看得好,小花不经意间往这边看,她羞红了脸,扭身往屋中跑。父亲与姨父忙抬头望天,父亲看着母亲拖着长腔笑着说:“哈哈,今天天气,哈哈哈。”

母亲笑弯了腰。后忙着炖鱼、烙饼、炒焦黄的鸡蛋,还小葱拌豆腐。不大会儿弄了一小桌子丰盛的菜。

到了晚上,父亲与母亲点起煤油灯,便在房子里扎笼。

父亲再在笼圈中心处标记好按照笼把的大小,用尖刀在笼圈处挖洞、修整,

父亲用力地挖着,带黑痣的右手青筋暴露突出,咬着牙。挖好,然后拿出加工好的松木笼把用铁锤轻轻敲打,对准挖好的洞插入。再在笼圈内安几根方形木,再在外圈里面压入一层内圈。压好后父亲便轻松地饮了口小酒,吃上两粒花生米。

母亲便一脚踩住竹篾,先劈成手指宽,然后再把它们用刀刮去外边的竹毛。竹篾便在母亲的怀里轻松地跳跃,随着刀子在竹篾的表皮的滑行,很快便一条竹篾的竹毛便刮干净,那竹篾便成了青滑的。

母亲便伏身在笼屉上边铺竹篾,从中间开始铺起,把竹篾铺在笼把与笼撑的上边,一端插入那内圈与笼把的结合处,另一端按着笼身的宽度,母亲手起刀落,啪的一声便斩断竹篾,把这适合的竹篾插入进去另一端,用砖头把竹篾压实。

不大会儿母亲便铺好一扇笼。父亲便在竹篾的间隔间用木钻钻孔,钻好后母亲用湿润的藤条的条条穿过那孔,把竹篾与笼下边的笼扰或笼撑紧缚在一起,那滑润的藤条一行行地编织成美丽的十字花,到了笼的内侧边缘,便把藤条打结割断。如此往复,把竹篾把拴完,一扇笼就制成了。

那油灯放射出柔滑的光,照在母亲俊俏的脸上,父亲的背影倒影在墙上,我把手放在灯光后,做出种种姿势,这样在父亲的剪影前,那墙上便出现狗儿鸡儿的幻像。

屋外夜深沉,只听一两声狗吠,偶尔有两声老鼠咯吱的咬东西的声响,有时我坐着坐着,便不知在什么时候睡去,也不知什么时候被父母抱起放在床上。

到了2020年8月,71岁的父亲食道癌住院接近一年了,母亲正在伺候父亲。老人听说我们要来看望,正在要拨打我们的电话问到了什么地方了。

一看我们来到,母亲很高兴地让我妻子坐下,拿这让那地招待她。

我看父亲仰卧病床,脸色苍白,无力地要挣扎着坐起,我慌忙去扶父亲,手冷如干柴,身上只是皮包骨了。我震惊。

忙问父亲的状况。父亲吸着氧气,嗓子里呼噜呼噜声不断,剧烈咳簌喘息良久后说:“有三天没大吃饭了,只喝点粥。吃的饭吧,堆积着腹痛难受,肠不大蠕动,便秘五天了。不吃还好点,吃了就难受。稍微动点,憋闷喘不上来气。”

可我平时打电话,老人总是说:“还是那样,能吃点,也不大疼了。”老人坚强地不吭声,更不愿意增强我们的压力。

老人对妻子说:“你身体也要早早检查一下,身体不壮实,要注意保养好身体呀。”妻子看着老人病得这样,强打精神对父亲说:“我身体没事。好好看病,保养身体。”宽慰着父亲。

我又想起上次父亲病窝在车上到我家,到吃饭时就是下不来床。两人都偷偷流泪哭了!

妻子身体最近也不大好,她曾对我说过:“看望父亲一次,好几天心情不好。”

过了不大会儿,父亲理解地对妻子说:“我身体还是那样,不用担心。你去看看小孩姥娘去吧。”母亲便张罗着拿了两个礼盒送给她。

下午,我二姑三姑又来探望,父亲高兴地陪伴她们说话。

到了晚上我们很发愁。母亲皱着眉头不安地说:“大便下不来,五天多了,堆积硬了,上次也是这样。不能吃东西,还难受得不行,这怎么得了?“

我三岁的侄子只是欢快地乱窜乱蹦乱跳,说:“爷爷丑,鼻子上插着管。”

我一边照看着侄子一边为父亲灌肠。

父亲赤着下身蹲在床前,腿瘦得如麻杆,肋骨凸显,后背只是层皮。全身如集中营的犹太人,瘦得让人怵目惊心!

父亲还有点窘迫,要拿点遮盖。弟弟说:”还怕我们看?你蹲都蹲不住了?”又打着哈哈,戴上只塑料胶手套,顺着肠来弄,父亲不时疼痛难忍喊着:“停,停,受不住!”

父亲一手抓住床栏,一手抓牢椅子。腿颤抖着,头上疼得冒汗,艰难地吸着氧气。挣扎多时,排泄了两个硬硬的便团。

再也无法支撑,我们扶父亲上床平躺,父亲喘息多时才平复下来。

母亲高兴地让父亲吃了两小块我给他带来的生日蛋糕,可父亲这一天再没有滴米下肚。

刚平复没十几分钟,医院与临近小区忽然停电。黑暗中我们用手机照明,小侄子便闹着回家。

小弟发动起来车子,父亲便急忙让我呼喊弟弟说:“没电了,空调和氧气都没了。我憋死了。要是一夜没电,憋也憋死了。我到外面车子上躺躺也好。”

母亲急喊小弟停车。小弟上来,抱起输氧机,我与母亲扶携着父亲,一步步艰难地从二楼下来,父亲已是喘息着。嗓子呼噜呼噜不断,腿都站不稳了,父亲已是十多天没下床行走了。母亲急得眉头皱起疙瘩。

到了车上,父亲无力地仰卧坐在车后排,一句话都不愿意说,喘息浓重。

我们驱车回老家给父亲用输氧机和空调。接近到家时,我正在超市给父亲买矿泉水,母亲高兴打电话说:“医院又来电了!”

父亲说:“差点每憋死我了!回医院!”

我们驱车把侄子送回他姥姥家,父亲只是憋得对侄子的姥娘摆手不愿意说话了!

我们回来到了医院,弟弟抱起输氧机,我推轮椅把父亲送回病房。

安置好父亲,母亲才松了口气!

可不大会儿,父亲痛苦艰难地对母亲说:“实在支撑不住了!孩他娘……明天再说吧。憋死了!”

母亲扶持父亲安卧,过了好一会儿,父亲才平复如故。

到2020年七夕前夜,秋天的晚上的风还是凉的。外边的夜空一片漆黑,连一颗星星都没有。县城骨科医院二楼07号病房里亮着惨白的光,空调吐着很冷的空气。父亲的脸色惨白,手无力握着的一个白色塑料痰盒,鼻子插着氧气管,正无力地吐着,可肺气管里不断传来的急促的呼噜。

到了这天的的凌晨四点左右时,父亲让小妹把我们全部喊醒。

我们围在父亲的病床前,父亲深陷的眼窝挂着清泪,喑哑着声音哀求着说:“这食道癌咱不看了,已经看了接近一年了。再看就是让我受罪,憋死了。让我回家吧。”

母亲解劝着:“咱走也得到天明了后才能出院呀。”我看父亲憋得脸发青。连忙喊值班医生。医生来了后,父亲用手轻轻地拉住医生的衣袖低声急促恳求说:“憋死了,医生,您给我生点办法吧!”

四十多分钟后我们开车到了我家大门口。把氧气瓶抬到家中安置好然后把父亲抬到家中的南厢房,再给父亲输氧气、输液。父亲斜躺在床上,过了五六分钟后才平复一点,可就是感觉到热,于是把屋内的人赶到外边,却还是一直喊热,于是我与虎成、弟弟三人把父亲移到了对着空调的沙发上,就是喉咙里的痰吐不出来,呼噜声更粗更急,就是喊着憋得厉害,父亲隔着玻璃窗户看着院子。弟弟急忙给父亲配药、输液。过了十几分钟后,父亲眼上翻,眼光有点散,弟弟忙喊母亲。

母亲忙赶过来,问父亲:“咱走吧,我送你走吧。”父亲点头,我看父亲把输氧气的管子拔掉了,又忙着给父亲带,父亲接过来插好到鼻孔里。但父亲情势越来越不好,眼很快翻白,眼角有股清泪。我们一家人脸上挂着泪,父亲忽然坐起,睁开眼,很有神地一个个地环视着站在他旁侧的家人们,却说不出话来,又焦急地寻找着小弟的身影,过了一分钟就翻白眼晕倒。

后来过了几分钟再醒来时,回答着母亲的问讯:“咱走吧,送你走吧。”父亲眼角挂着清泪点头,然后就过去了!

父亲就手垂下了,我们都哭,只有母亲不哭。擦拭着父亲说:“孩他爹,咱干干净净地来,也干干净净地走,我给父亲洗洗身子。”

后来我看到母亲躲在厨房里切很多洋葱,母亲抹泪揉眼说:“这洋葱真辣!”

我又想起在父亲住院期间我回家看母亲,我包水饺母亲烧火,锅里没加水,把锅烧得通红。母亲苦笑:“你父亲病后,我总丢三落四的!”我的眼泪又来了。

后来四叔对我说:“想不到你母亲这么坚强,我以为你父亲去世后会病倒呢!”

我与堂弟几个人陪灵,到二十三点左右,我到了东厢房,看到母亲满头白发,瘦削的身子蜷缩着,连鞋子也没脱,脸上挂着泪滴。小弟带着长长的孝帽遮住了脸,穿着肥大的孝衣,抱着父亲的遗像在默默垂泪饮泣。

母亲对我说:“你父亲在骨科医院养病时就不止一次地有轻生的念头,那时癌扩散到肺部,癌痛时时有。“

母亲流泪了,擦了一把眼泪又说:“你父亲就跟我说:‘我一天天地哪睡得着,一天天地想呀,没有好办法,我不怕死,就是怕到时候一动不能动没有力气,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谁能到时候送我走呀。他爷爷也是最后肺癌痛得头撞墙,我们在最后才给他拔了氧气的。我在走廊里走路时曾经想到,跳窗吧,可是是二楼,摔残废又不死更麻烦。有一天因医院停电回家,就想回家到半夜一头扎到水缸中,一口气上不来就去了,给我洗洗盛殓也可解脱,可走到半路上你又打电话来说医院有电了,我就想,如果回家,平时水缸里没有水,天又热,还得活受罪,又回来了。让你要点安眠药积累起来,可医生要你当面吃还每次给一粒。哎,活不成还得每天痛得钻心,还呼吸不上来,憋得难受,吐不尽的痰,吐不出来,没有力气了,瘦得全是骨头了。过去在医院里还想着称称体重,现在就想着怎么解脱。活不成,死不了,煎熬人呀,只等待油尽灯枯吧.'”

然后看了眼旁边父亲的遗像又继续给我说:”你父亲还多次跟我发愁地商量说怎样去。他说:‘人哪有活够的?可是病没法看了,把孩子的钱花光了,还是每天那么受罪地活着,早已活够了。他就在临去世的前一天,满眼清泪地咳嗽着无力地说,咱回家吧,不看了,一天也不能看了。不走你父亲就拔输液瓶,看样子他知道自己没有时日了,就有一个回家的念头支持着他。你父亲寻求医生的帮助要快些了结生命,医生只是劝慰他。”

我们沉闷了,过了会母亲悲伤地说:“你父亲对我说:‘我是男人,怎么能守着子女哭泣?我去了后,孩子不是那样不孝顺的人,我放心你。我走时发丧好点不好点没大关系,可要让亲戚邻居吃好点,准备一些好烟好酒的,招待好点。我尽量土葬吧,身上的发肤是父母给的,大队部会去吊唁,我也就这样了吧。咱家东边靠东墙跟有一个柳木床子,就当我的送老床吧。我一生理料的家业,还得老在自己的家里,得让我看看家,咱得回家。回家路上让救护车送吧,还要跟着护士。免得支撑不到家。’“

我给母亲倒了杯水,母亲喝着水,情绪平和了很多。

后来母亲对父亲的葬礼更满意。但她不愿意离开她与父亲共同生活的老屋。

母亲守着与父亲生活了一生老屋,守着与父亲共同经历了一生爱情的小院里的人间烟火,喂养几只羊陪伴着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