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树在哪里
顾山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
昭明太子萧统(501—503),是梁琥帝萧衍的儿子,爱好伍正文学,曾在顾山香山寺观音院内文选楼编修《昭明文选》。
现在天香阁遗址尚留有元、明、清残碑断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顾山文选楼碑记》和《重修昭明太子读书楼碑记》。
又说红豆树址所在地腔颂悔原为庵堂,北宋时有一僧人从外地移来这棵红豆树,从此人们把庵堂称为红豆庵,所在村庄叫红豆村。
《江阴县志》载:此树在元时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时复荫,咸丰六年大旱,此树结果累累。
1918年,徐九镛写有《顾山访红豆树记》,1934年吴宜生写有《顾山红豆记》。
红豆树原老树主干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径1米左右的树干。
现存绿叶繁茂开花结子的树,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后再生的两析分枝。
树高10米,冠荫周围50米,南分枝腰围1.23米,北分枝根部连枝腰围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围分别为1.17、1.85、1.50米。
大树南2米处,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
南墙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
这两株新枝,均为大树的连枝。
据查,红豆树曾在1937年结子一次,1956年也开花结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后开花结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采得红豆子1600颗,1985年只采得7颗。
这棵红豆树,每年5月1日左右发芽,13-20日开花。
秋子熟,10月采摘。
其叶如槐,其荚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颜色殷红微紫。
古人以为相思的象征,故名“相思子”。
1982年,江阴县 *** 在红豆树四周筑围墙,建成红豆院,庭院南北长18.16米,东西阔15.66米,面积270平方米。
院内圆洞门向北,内置一条东西向走廊,廊壁置4个玻璃橱,陈列红豆子和名人为红豆树写的诗文。
安忆如的书《人生若只如初见樱行》中有一篇文章就是介绍昭明太子与无锡女子痴恋的故事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我就是看了这个故事,才想去顾山的,呵呵,也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