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由来~~~

 我来答
海猎o
2022-10-28 · TA获得超过993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9万
展开全部
元宵节的由来 西元前179年西汉时,汉文帝在周勃、陈平戡平「诸吕之乱」后在正月十五日登基。每年这天晚上他都要出宫「与民同乐」,以示庆祝。因「正」月又称「元」月,「夜」古时又叫「宵」,所以汉文帝便将这天定为元宵节。每逢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来欢度。  汉武帝时亳人谬忌,奏请祭祀「泰一」(太一)神,「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泰一神早在战国时已被人们敬祀,宋玉《高唐赋》中就有「醮诸神,礼泰一」的记载。后来汉武帝久病不愈,在一巫师协助下与神通话,得到神的指点后竟然病愈,所以就大赦天下,并在元鼎五年(西元前112年)建泰一祠坛祭泰一神;其中在正月15日之祭最为隆重。当天从黄昏开始,就通宵达旦的用盛大的灯火祭祀,所以中国有了在正月15日放灯火之俗,也有了宫廷的祭典。而吃元宵、提灯的习俗也因东方朔的典故而融入了「元宵节」。 到了东汉明帝永平10年(西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佛法归来。据佛教经典之记载,正月十五日「收如来阇维讫舍利于罂,放置于金床之上」。《西域记》中称印度摩喝阤国在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认为是上元天官赐福的良辰,所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元宵节在此时注入了佛教的典故。到了隋朝更加热闹。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的白天,就开始「闹元宵」,也就是热热闹闹过元宵节的意思。这天在洛阳的端门外到建国门这一块八里长的地方,人们搭起了一座座高高的戏台。大路的两旁,还竖立著一排排用席棚建造的小戏台。据记载,这上千个大大小小席棚里的戏班子,单演员就有三万多人,伴奏的乐师有一万八千人。夜晚,席棚上张灯结彩,又是一个盛大的灯会。观看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唐太宗时(西元600多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风气,民间都把小孩子送去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那是把先做好的第一个精巧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替他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因为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日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便成为「上元节」的点缀。元宵节无形中不仅宣告了人们快乐假期的结束,也象征著一年崭新的开始,要好好读书、工作。 元宵的起源 为什么我们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要吃「元宵」呢?相传有这么一个故事: 汉武帝当朝时,身旁有一位名叫东方朔的贤达之士。其心地非常善良,所以,总是竭尽心力济弱扶贫,因而深获百姓爱戴。 某年十二月,御苑梅花缤纷盛开,芬芳四溢,东方朔为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了,信步走到了御苑。当时他一眼瞥见了御苑的一角,有一个宫女正欲投井自尽。他随即制了那名宫女,并问她:「小姐,你究竟遭遇了什么困难?你叫什么名字?」 宫女伤心泣泪,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但是,当东方朔告知其名时,她如获生机般的破涕诉说:「东方先生!小女子名叫『元宵』,乃是一名宫女。进宫数年来,一直没有机会与家人见面,心里好难过。现在又值岁暮,思乡之情更是难以自抑。一想到无法与家人见,就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实在不如死呀!...」 东方朔闻言为之鼻酸,在安慰之余,答应了那名宫女,要为她安排返乡省亲的机会。东方朔回家后,反复思索这个问题,最后,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 东方朔在自宅附近的大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由于东方朔学问渊博,所以人人都想找他占一占卜。东方朔对每一个来占卜的人说:「正月十五天火灭身」。人们闻言心慌,于是纷纷向他讨教解教之道。东方朔思考片刻后回答他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尘。到时,你们就跪地哀求他,或许他一心软就会作罢此举。」 正月十三日傍晚,骑着驴子的「赤衣神女」真的出现了。这时,百姓们跪地哀求仙女放过他们、当仙女离去时,仍了一张纸条在地上。大家拾起纸条,仔细一看:「长安有灾祸,天火烧宫庭,十六日火起」 当这个不祥之兆传到汉武帝耳中时,武帝便命人快马加鞭的找来了东方朔。于是,东方朔献策:「火神喜欢吃糯米团子,所以,皇上可以命人在正月十五日,以糯米团子供奉火神,祈求他不要降祝融之害。此外,令城内家家户户垂吊提灯、燃于烟火,即可遮天帝之耳目了。」 于是,汉武帝立即命令做糯米团子的高手-「元宵」赶制团子。另外,又命城内所有官役及民众垂吊提灯。 正月十五日的晚上,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汉武帝命仕女「元宵」提着灯笼为先导,命东方朔手持糯米团子供奉火神。「元宵」的双亲即趁此机会,在人群中叫了一声「元宵」。「元宵」在东方朔的安排下,终能与双亲团圆。 汉武帝为了感谢「元宵」赶制糯米团子,解除了一场天灾,特将糯米团子命名为「元宵」,并下诏每年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必须垂吊提灯、吃「元宵」。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在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闹灯会,猜灯谜,提灯笼,许多地方还有放天灯的习俗。是华人社会的盛大节日之一,也被认为是中国人除了七夕以外的情人节。 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人这三官主管。上元节天官喜乐,故燃灯以庆。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在广东佛山,有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行通济,无闭翳」。寓意走过通济桥,就会健健康康,无闭翳。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1/10/Taiwan_lantern_festival_2007/300px-Taiwan_lantern_festival_2007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2007年台湾灯会在嘉义县太保市之盛况 在台湾,除了赏花灯活动及著名的台北灯节、台湾灯会之外,还有台湾北部的台北县平溪乡放天灯活动。另外,台湾中北部苗栗市则有著名的「苗栗蹦龙」,苗栗蹦龙是指以鞭炮、蜂炮炸舞龙方式得到「去邪(去旧)迎新年」的作用。在台湾南部的台南县盐水镇则有著名的「盐水蜂炮」。在台湾东部的台东市,则有「炸玄坛爷(炸寒单爷)」,也是以蜂炮为主,但与盐水蜂炮的进行方式并不相同。 在台湾早期,有在元宵节夜里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葱来讨个吉兆的说法。俗语说:「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湾话发音)。 在马来西亚,未婚男女在元宵节聚集到河边抛柑,并在柑上面写下姓名和联络方式,希望就此结识可以携手相伴的伴侣。 起源 据史籍记载,元宵节开始于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相传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勘平「诸吕之乱」,拥刘恒为主,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众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处强盛。因扫除诸吕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汉文帝因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参考: zh. *** /w/index?title=%E5%85%83%E5%AE%B5%E7%AF%80&variant=zh-
起源 据史籍记载,元宵节开始于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相传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勘平「诸吕之乱」,拥刘恒为主,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众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又处强盛。因扫除诸吕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汉文帝因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故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根据考证,元宵节的来源,有说与祭祀"泰一神"有关。泰一神亦称"太乙神",主宰人间的风雨、饥馑和瘟疫。据说,汉朝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后竟奇迹治愈,乃于元鼎5年(西元前122年)开始建太乙祠坛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达旦以盛大的灯火祭祀,从此便形成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了。 另一说是东汉明帝笃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遂相沿成俗。隋唐诸朝之后,上元之夜放灯的习俗亦已流传甚广,并演变成民间盛大的元宵佳节。张灯时间也从一夜增至三夜。到北宋时,放灯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发布节假日十天的规定,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 元宵节期间,民间多吃元宵(汤圆)来应节,象征家人团圆。此外还有挂花灯、猜灯谜、迎紫姑、踩高跷、舞狮、舞龙等民间娱乐活动。流传至今,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如今,每到元宵佳节,各地总要举行盛大的游园灯会。大抵古代元宵灯节时人流如潮,节日活动丰富多姿,而古时男女缺乏交往的机会,所以元宵节很自然就成了古时情人相会之日,如欧阳修亦有诗云:"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因此,元宵节亦称为"中国情人节"。 ~~~~~~~~~~~~~~~~~~~~~~~~~~~~~~~~~~~~~~~~~~~~ 另一个流传 fushantan g/1001/a1004 l
参考: chiculture/13021302festivals_b02a.s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