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导热硅胶怎么选?新手看这一篇就够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多贵的硅胶本身都没有任何散热作用。但它们的存在却相当重要,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散热效果,将它们称之为“导热硅胶”更为贴切。
导热硅胶定价并不贵,常见的分量甚至低至几块钱还包邮,知名品牌最贵的也不过一百多。但如果你使用的是第七代前的CPU或者入门级低端产品,同时也不存在超频需求,那使用散热器附带的导热胶或者随便选择一款便宜的就好,根本无需纠结太多。
而对于高端CPU或者有超频需求的用户,要是配合使用的硅脂不给力,即使有着最强大的散热器,实际散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们见到的那些光亮CPU,实际上并不平整。如果通过微距拍摄,可以看见上面其实存在“坑坑洼洼”的加工痕迹。特别是经过多次更换散热器后,CPU留下部分痕迹在所难免。同时,即使卡扣紧得可把CPU压弯,散热器底部与CPU表面也并非完全接触。再加上CPU与散热器底部材料不同,她们有着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导致高温或冷却时有着轻微不同膨胀/收缩变化。
而导热硅胶作为一种胶装物质能轻松地“夹”在两者之间,填补中间的空隙,让他们更密切接触,借助自己增加散热面积、传导热量从而提升最终散热效果。
相反地,要是导热硅胶的导热效率拖了后腿,那当CPU运行超过限定温度后,为了防止烧毁,CPU及主板会触发自我保护机制,通过自动降低运行频率,严重约束了CPU的性能发挥。回想2004年之时,AMD针对Thoroughbred和Barton核心的CPU会推出了“不死鸟”技术,可以在CPU运行温度过高或电压过高时自动切断电源,简单粗暴地实现了对CPU的保护。
这么一来的确是保护了CPU,但也让电脑的运行变卡,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花了高价钱买了高端CPU,得到的只是中端体验,就好像花了冤枉钱那样。
1.挥发性/稳定性:购买导热硅脂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工作稳定,一般情况下只有达到零下50度到零上200度的硅脂,便可以放心使用。
所有硅脂都含有合成油,要是没有油以及溶剂,它们只会变成一坨干粉末。但劣质硅胶可能因为长时间的高温使用下,导致油与溶剂的挥发。此外由于大温差的存在,劣质硅胶也可能变得“干裂”,直接影响整体散热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劣质硅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CPU温度会有较为明显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硅胶的稳定性也关乎使用者的 健康 。劣质硅胶内若有毒溶剂随着高温挥发后被人体持续吸入,必然造成 健康 隐患。
2.导热系数:一般来说,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越高,导热性能越好。可惜,在目前的电商环境下,这个数据实际没有参考价值。
因为目前导热系数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导致淘宝、拼多多平台上小品牌硅胶产品的电商介绍页面对这个数据进行大量虚标。或者直接点说,就是大量造假。
奈何你明知它造假,那又如何?普通用户在家根本无法测量、无法取证。
即使你有设备测量了,那测了也是一样没用。
导热系数的选择与热源功率大小有关,散热器体积、扣具松紧程度、硅胶使用时间、硅胶厚度、硅胶面积、界面两边温差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此外还得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使得同一产品都很快测得相距甚远的结果。可能小品牌“虚标”的导热系数可能并非胡乱编造,而是在它营造的特定条件才所造就的,只不过你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达不到它标称的水平。
要理清目前市面的各种虚标、造假现象,光依靠平台方的监督毫无作用,必须形成行业公认甚至国家强制标准,对测量的仪器、条件等进行统一规范,形成统一标准下的不公硅胶导热系数才有可比性。
经常有商家建议: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应该2年左右更换一次硅胶。这不过是商家为了提升销量的手段而已,不然大家都长期不更换的话,他们的销售增量从何而来。
是否需要更换其实取决于你的使用以及硅胶的质量。要是你使用的是大品牌产品,而且没发现明显温度变化,也不更换散热器的话的话,根本无需频繁地更换。只有遇上以下情况才建议考虑购买新的硅胶:
1.虽然散热器等运作正常,但CPU温度明显升高,这应该考虑是否硅胶失效导致。
2.台式机长期大量积灰;
3.两次以上拆卸更换过的散热器;
4.目前使用较新CPU但配搭的却是是劣质硅胶,可以通过更换硅胶提升散热效果。
在鱼龙混杂的导热硅胶市场,尽量选择大品牌就能避免不少坑,也大大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1.Thermalright利民TFX 导热硅胶
利民的热销型号,大品牌质量稳定可靠,而且也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唯一的缺点就是59.9元略贵一些。
2.GELID 捷领GC-EXTREME
在欧洲热销十年,累计获得过超过40项奖项或媒体媒体推荐,支持-45 还是+180度高温度差稳定不变。
2024-07-2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