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国维的“有我之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称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则称之为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自然诗创作传统,西欧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创作了大量的自然诗.但从整个传统来看,中西自然诗在美学境界上存在着微妙而有本质意义的差别,即中国自然诗创造了“无我之境”,西欧自然诗创造的是“有我之境”.关于这一点,通过中西方自然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他们之间的差异从更根本上说是两个文化传统的差异,即中国有着悠远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西欧则主要是“天人相分”的传统.
什么是“有我之境”?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在所创造的诗境中,作者移情入景,景物非完全客观的景物所呈现,而是带有作者的浓厚色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具体明确和强烈.“以我观物”这个我是一个现实的有意志的人,王国维曾把它称作“欲之我”.这个“我”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他本身的意志,往往以一种情绪,一种具有鲜明倾向与色彩的心境投射到自然物中,但自然物本身的自在性同那个“欲之我”是相对立的.在这当中,主体的思欲与意志使其对自然的审美本身可能也是反自然的,但自然的怡然和宁静又会吸引主体暂时与“欲之我”分离,正如叔本华在论及西方诗时所说:“欲望(以个人利害为目的)和眼前环境的纯粹观照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4]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由动之静时得之”的“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则称之为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自然诗创作传统,西欧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创作了大量的自然诗.但从整个传统来看,中西自然诗在美学境界上存在着微妙而有本质意义的差别,即中国自然诗创造了“无我之境”,西欧自然诗创造的是“有我之境”.关于这一点,通过中西方自然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他们之间的差异从更根本上说是两个文化传统的差异,即中国有着悠远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西欧则主要是“天人相分”的传统.
什么是“有我之境”?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在所创造的诗境中,作者移情入景,景物非完全客观的景物所呈现,而是带有作者的浓厚色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具体明确和强烈.“以我观物”这个我是一个现实的有意志的人,王国维曾把它称作“欲之我”.这个“我”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他本身的意志,往往以一种情绪,一种具有鲜明倾向与色彩的心境投射到自然物中,但自然物本身的自在性同那个“欲之我”是相对立的.在这当中,主体的思欲与意志使其对自然的审美本身可能也是反自然的,但自然的怡然和宁静又会吸引主体暂时与“欲之我”分离,正如叔本华在论及西方诗时所说:“欲望(以个人利害为目的)和眼前环境的纯粹观照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4]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由动之静时得之”的“有我之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