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10-19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30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3.4万
展开全部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1:阿:偏袒
小题2:①是介绍戴胄通晓法律,与“执法”无关。③是太宗说的话,与戴胄无关。⑥是太宗对其评价,不是直接表明。
小题3:从此事最终处理结果看,戴胄引述法典劝谏的目的不是要重判长孙无忌死罪,而是要设法减轻对校尉的处罚
文言文译文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品性坚贞正直,熟悉法令,尤其通晓各类文书簿册。隋朝大业末年,担任门下录事,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都以礼对待他。
贞观元年,升任大理寺少卿的官职。当时,担任吏部尚书的长孙无忌有一次曾被太宗召见,没有解下佩刀就进入东上阁门。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定罪认为负责守卫宫门的校尉没有发觉,要判处死罪;长孙无忌是失误带刀进入,罚铜二十斤赎罪。太宗听从了封德彝的处理意见。戴胄反驳说:“校尉没有发觉和长孙无忌带刀入宫,都是失误罢了。臣子对于最尊贵的帝王,都不能强调什么失误。法典规定:‘供皇上用的汤药、饮食、舟船,(即使是)失误而触犯了法律,也都得处死。’陛下如果考虑到长孙无忌的功劳,就不要由有关部门判决;如果要依据法律,长孙无忌只是罚铜就不能算是处理得当。”唐太宗说:“法律,不是我一个人的法律,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我怎么能因为长孙无忌是皇亲国戚,便想偏袒他呢!”于是下令重新议定二人之罪。封德彝坚持自己当初的意见,唐太宗打算许可。戴胄又争辩说:“监门校尉是因为长孙无忌才获罪的,按法律规定应从轻处罚。如果只从失误这一点讲,那么两人的情形是一样的,可是(在判罚上)却有生和死的巨大差距,所以我冒昧坚持请求改判。”太宗很赞许他,最终免除了校尉的死刑。
当时,朝廷大规模举行科举选拔人才,有的读书人假报资历出身家世舞弊,唐太宗命令这种人自首,不自首的人一经查实就得处死。不久,有个作伪者行为败露了,戴胄按照法律规定判处流放并报告唐太宗。唐太宗说:“我下了命令,作伪者不自首一经查实就处死,可你现在却只判流放,你这是向天下人宣示我讲话不讲信用,你想在案件审理中故意宽大以收买人心吗?”戴胄说:“陛下如果立即杀掉他,那就不是我的职权所管得了的。可是,已经移交给我处理,我不敢毁坏法律。”唐太宗说:“你自然是恪守法律了,却要让我失信于天下人吗?”戴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公布最大的信用的,您的话只是发泄了一时的喜怒情绪。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