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中的各项系数如何计算?
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路段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通行能力,也称理论通行能力。
理论通行能力采用车头间距推算,与车头间距存在以下关系式:N=3600/h/v=1000V/h。式中,N——理论通行能力;h——车头间距(m);v——行车速度(m/s);V——行车速度(km/h)。
2、可能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是通常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一条车道或某一断面的最大可能车辆数。对于一条无横向干扰的高架快速路,在较长的路段上畅通无阻地连续行驶的车流,即可达到路段的可能通行能力。
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N=3600/h。式中N——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pcu/h);h——连续小客车车流平均车头时距(s/pcu)。
3、设计通行能力
一条机动车车道在路段上的设计通行能力系指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
路段设计通行能力分为两类:
一、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Ns=ac*Nk。式中,ac——道路分类系数;Nk——一条车道的可能同行能力。
扩展资料:
当道路上实际交通量小于其通行能力时,道路上行驶车辆处于自由行驶状态,车速较高,交通密度较小,车头时距分布规律符合负指数分布,车辆能实行超车;
当道路上实际交通量接近或等于其通行能力时,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用接近匀速的车速跟踪行驶,出现车队行驶现象,车头时距分布接近均数值;
当道路上实际交通量超过其通行能力时,道路上行驶车辆密度增大,车速降低,出现交通拥挤和阻塞现象。因此,在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对各类公路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动车道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