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的英语和物理试卷

奥利弗00
2009-01-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物理总结
一. 温度
1. 温度
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见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⑶规定:把大气压为1.01×10^5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表示为1℃。
⑷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5℃——42℃。
⑸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单位是摄氏度(℃)。

2.熔化
⑴熔化: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⑶常见的晶体是: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⑷常见的非晶体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⑺熔化现象:
① 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为什么?
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为0℃的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热的过程,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3.凝固
⑴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⑶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凝固现象:
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贮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热窖内的空气,是菜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而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4.汽化
⑴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两种方式:①蒸发 ②沸腾
⑶蒸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
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⑸沸腾:沸腾是一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⑹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⑻水的沸点:100℃
⑼汽化现象:
①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纸或塑料袋包装起来,并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减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发。这是因为用纸或塑料包装起来后,减少了外面空气的接触面,使蒸发速度减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体温度降低,可以使蒸发变慢。
②盛暑季节,人们常在地上洒水,这样就感到凉爽了,为什么?
答:地面上的水蒸发时,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③ 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给水加热,不一会,水就会沸腾了,而纸锅不会烧着,为什么?
答:当纸锅里放进水以后,蜡烛或酒精邓放出的热,主要被水吸走,这些热量使纸锅和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便沸腾了,水在沸腾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些热使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但是没有使水的温度再升高,总保持在100℃,这样,水就保护了纸锅的燃点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达不到燃点,纸就不会燃烧。
④ 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进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那一面吹来的,使说明理由。
解: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发得快些,从手臂吸收的热量多,手臂的这一面就会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⑤ 能否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为什么?
解: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低于100℃,不能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是100℃,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若把酒精温度计放入沸水中,玻璃泡中的酒精就会沸腾,使温度计受到损坏。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大于或等于100℃(在制造温度计时,增大酒精液面上的压强,使酒精的沸点高于或等于100℃),就可以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了。
5.液化
⑴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
⑵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气体温度 ②压缩气体体积
⑶液化现象:
①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依据。
猜想:在室外一侧
依据:夏天开启空调后,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玻璃的外侧。
6.升华
⑴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⑵升华的过程中吸热。
⑶升华现象:
①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升华,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7.凝华:
⑴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⑵凝华过程中放热。
⑶凝华现象:
①请你解释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解:霜是水蒸气向外放热凝华形成的,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向外放热的条件必须是气温低,所以霜形成前一定是低气温,即“霜前冷”。而大雪后,雪会熔化或升华,这都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气温下降,因此人会感到寒冷,所以“雪后寒”。
8.几种物态变化:

9.补充题:
⑴三支温度计,甲的测量范围是-20℃~100℃,乙的测量范围是-30℃~50℃,丙的测量范围是35℃~42℃。由此可知甲是 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
⑵把一勺子水泼到烧红的铁块上,听到一声响并看到有“白气”冒出,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⑷寒冷的冬天室外气温是-25℃,河面结了一层厚冰,那么冰层的上表面温度和下表面温度及深水处的温度分别是( )
A. -25℃,-25℃,-25℃
B. 都低于-25℃
C. -25℃,0℃,0℃
D. -25℃,0℃,4℃
⑸我国南方有一种用陶土做成的凉水壶,夏天把开水放入壶里,壶里的水很快就凉了下来。而且陶土壶中的水的温度比气温还低。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⑴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⑵汽化 液化
⑶升华 吸收 凝华 熔化
⑷D
⑸当水盛入陶土壶中时,水会渗出来,在壶的外表面蒸发。蒸发会从周围或液体所附着的物体上吸收热量,使周围或所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所以水温很快会降下来。当水温与外界气温相同时,壶的外表仍然会有水渗出来,继续蒸发使水温继续降低,所以,壶中的水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

第一章 机械能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二章 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5.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6.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2. 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13.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4. 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5. 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6. 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③ Q吸 = Q放 ( ※ 关系式 )
17.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 内能的利用 热机
1. 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燃烧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 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镜面
6.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 凸透镜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 光路图:

空气 空气 空气

水 水 水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
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
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
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
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第十四章 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斜面:FL=Gh
或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 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7.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______体、_____体和______体能传声,在_____中不能传声。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也能够传声。
3.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____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4.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
5.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_______Hz到_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________,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_______。
6.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7.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______________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___________盖灭。
10. (2)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_____________ 扑盖
11. (3)酒精灯_____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应该用它的__________部分来加热。
12.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13. 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_温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_____________度,在这两个温度之间分成_____________等份,每一等份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用完后,必须将细管中水银甩回________________。
15. 人体正常体温一般是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 。
16. 因为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可以或不可以)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7. ______________(可以或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因为沸水的温度________酒精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晶体与非晶体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__________。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对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与_____________相等。
19. 晶体熔化有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0. 在北方,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水_____________来使菜窖保持一定温度,使菜不至冻坏。
21.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2. 观察水沸腾时发现:水的___________同时发生剧烈的气化现象,并且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___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____。
23. 正在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将__________(会或不会)继续沸腾,如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则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低于、等于、高于)沸点。
24.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5. 烧开水时,看到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___________后________的结果。
26. 蒸发是发生液体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它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
27. 有时早晨花草上发现露珠,这属于___________现象,严冬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这属于______________现象。
28. 夏天,人们常向地上洒水,为的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吸热来降低气温。
29. 20.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的多,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0. 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31. 一束与平面镜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若入射角减小10°,则反射角将减小 。
32. 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发出的光射到镜面上发生 而形成的。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像,像与物体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点与物点的连线与镜面 。
33. 太阳灶是利用了凹面镜对光线的 作用来工作的,而汽车驾驶室旁的观后镜使用凸面镜是因为它对光线有 作用,可以扩大 缘故。
34. 光实质上是一种频率较高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红光、绿光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叫做 光。另外像 和 等人眼不能感觉到的光则称之为 光。
35. 光的三原色是指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
36. 射击瞄准的要领是“三点”(目标、准星、缺口)一直线,这利用的是 。
37.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引起的;后者是由 规律引起的
帐号已注销
2009-01-10 · TA获得超过20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6万
展开全部
期末综合测试
(共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有的小题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前的符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在测量中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为了( )
A.避免产生误差 B.避免产生错误
C.可以减小误差 D.提高准确程度
思路解析: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A错。多次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
答案:CD
2.(2005福建泉州中考)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 cm B.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5 cm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 m/s D.人的体温大约是50 ℃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日常生活数据的估算,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 cm左右,小明上学步行速度在1.2 m/s左右,人体的温度为36—37 ℃。由以上分析,故选B。
答案:B
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D.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思路解析:此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一个恒量,它不随时间、路程的改变而改变,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用的时间越长,行驶的路程也越远,即路程和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虽然可由公式v= 计算,但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它的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答案:C
4.一天,某市天气格外晴朗,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飘动,某人走近一高高的商业大厦时,抬头一望,惊呼大厦在摇晃并要倒塌,以致造成千人狂逃。过后经查证,纯属虚惊一场,该大厦仍牢牢地耸立在原地。此人有此错觉是因为他选择了以下什么作参照物( )
A.地面 B.商业大厦
C.蓝天 D.飘动的白云
思路解析:这段文字开始说“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飘动”,这句话是以地面(或者说以地面上建筑物——大厦)为参照物的,即白云相对大厦是运动的。若以白云为参照物,那么大厦相对于白云位置在改变,即大厦是运动的,所以说“大厦在摇晃,要倒塌”是以白云为参照物而言的。
答案:D
5.两列火车同向并排行驶时,甲车里的人觉得甲车在后退,乙车里的人也觉得甲车在后退,这表明( )
A.甲、乙两车里的人都以甲车为参照物
B.甲、乙两车里的人都以乙车为参照物
C.甲车里的人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
D.乙车里的人以车站为参照物
思路解析:甲、乙两车同向运动,甲车里的人觉得甲车在后退,肯定是选择了与自己同向行驶,且速度较大的物体为参照物;乙车里的人也觉得甲车在后退,也说明了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速度;所以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乙车为参照物的。
答案:B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10 km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54 km/h,乙车的速度为10 m/s,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车多走2 km
C.甲车比乙车少走1 km D.甲车走7 km,乙车走3 km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相遇问题,首先要明白甲车通过的路程s1和乙车通过的路程s2之和等于两地的总距离s,即s=s1+s2,而s1=v甲t,s2=v乙t,所以v甲t+v乙t=s,可得出t= h,则甲通过的路程s1=v甲t=54 km/h× h=6 km,乙通过的路程为s2=v乙t=36 km/h× h=4 km,故甲车比乙车多走2 km。
答案:B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
B.我们听到树上小鸟的“叽叽”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思路解析:“滴答”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故A错。小鸟的“叽叽”声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而非液体,故B错。岸上人说话的声音通过水的传播被鱼听到,说明水是传声的介质,故C对。“哗哗”的流水声是水振动发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中,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8.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那么不带花蜜时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时发出的嗡嗡声相比( )
A.音调低 B.响度小
C.音调高 D.响度大
思路解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反映了频率的高低,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高,反之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反之音调就低。
答案:C
9.医生给病人检查心脏时,总要用听诊器,这是因为( )
A.心跳声音频率太低,人耳听不见
B.听诊器可以将心跳声音变大
C.听诊器可挡住外来干扰噪声
D.声音在听诊器中传播得快,声音分散得少,因此响度增大
思路解析:心跳的频率和响度是确定的,不会因为医生使用听诊器而改变,故A和B均错。另外,听诊器不具有阻挡噪声的功能。
答案:D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激光照射水中的鱼,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上部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若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汽车号码为“10—18”,则它的实际号码为“81—01”
D.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思路解析:站在岸上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鱼的虚像,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故激光应瞄准看到的鱼,故A错。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B错。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物相比,上下位置不变,左右位置颠倒,可知C对。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故D对。
答案:CD
11.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B.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
C.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 D.奶奶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
思路解析: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其中的倒影是光经过反射而成的虚像,故A错。人在河边看到的水底的石头,是石头发出的光线经过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故B对。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看到的景物是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成的虚像,故C错。老花镜为凸透镜,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老花镜发生了折射,故D对。
答案:BD
12.下列属于漫反射的是( )
A.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写的粉笔字 B.在黑暗中看不见任何东西
C.斜插在水中的直杆向上弯折 D.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
思路解析:黑暗中看不见东西是由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斜插在水中的直杆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是由于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A
13.(2005河北课改区中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思路解析:我们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这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①中的叙述是正确的;磁体对磁性材料的作用可以不接触,②中的叙述不正确;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中的叙述是正确的;投出的标枪最后才落到地面,并且方向不是竖直向下的,④中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B
1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测量范围,被测力应小于这个范围
B.使用前必须先对弹簧测力计校零
C.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放置,测竖直方向的力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不同方向的力
思路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测力,使用前应先校零;使用时,不能超过其测量范围;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倾斜放置但无论怎样放置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或收缩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以ABD正确,C错误。
答案:C
1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思路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情况: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必须产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但物体并不一定相互接触,如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故选D。
答案:D
16.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住小皮球,皮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思路解析: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改变,②中篮球弹回方向改变;④中灰尘漫天飞舞,运动方向也在改变。而①③中是物体发生了形变。
答案:D
17.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因为( )
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 B.这样使锯齿更耐受撞击
C.锯用得太久,齿被撞歪 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
思路解析: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锯口太小容易增大摩擦力,工人师傅说的夹锯指的就是锯口太小摩擦力过大的现象。所以ABC错;D正确。
答案:D
18.(2004山东日照中考) 某同学甲用铁棒去靠近小磁针,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另一同学乙和同学甲针对这一现象有一番对话,其中一句是错误的,请你指出来( )
A.乙:小磁针向铁棒靠近说明铁棒吸引了小磁针
B.甲:同意,但铁棒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乙:小磁针质量太小,它没有吸引铁棒
D.甲:不对!小磁针也吸引铁棒,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思路解析:A中乙的说法是正确的,适应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理。B中甲的说法也很正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究竟哪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由研究对象来决定。C中乙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磁针应是吸引铁棒的。D中甲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9.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1),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思路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镜面的距离为(2.5+0.4) m=2.9 m,则人到镜中像的距离为(2.9+2.5) m=5.4 m。

答案:5.4 可以节省空间
20.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__上。
思路解析:重力也是力,力的三要素同样适合它。通常情况下我们取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答案:竖直向下 重心
21.一个质量为3 kg的铅球,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方向指向________。当运动员向斜上方推出这个铅球时,主要是________的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动。
思路解析:由重力公式G=mg得重力大小为29.4 N,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当向斜上方推出铅球后,由于重力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动。
答案:29.4 竖直向下 重力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22.完成图2中的光路图。

图2
答案:如图所示

23.一个雨后天晴的夜晚,小刚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看见路面坑中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图3是当时景物的示意图。

图3
(1)小刚当时可能站在________位置。(填“A”“B”或“C”)
(2)在图3中画出小刚看到的“月亮”。
思路解析:平静的水坑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画出月亮的虚像,虚像点与眼睛应在同一条直线上,眼睛方能观察到虚像,可知小刚当时可能站在C点。
答案:①C ②如图所示

24.(1)如图4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

图4
(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
答案:(1)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2)应戴合适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通过凹透镜的光线再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5.学校的实验桌上摆放着如下器材:三角板一套(两块),刻度尺一把,大头针以及足够长的白纸条,圆柱体一个。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从中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测圆柱体周长的实验,误差越小越好。写出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思路解析:本题显然要用特殊方法来测量圆柱体的周长,表面上看有两种方法:(1)配合法。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出圆柱体的直径,再利用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算出周长;(2)替代法。用白纸条绕圆柱体一周,在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再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体的直径。但此题要求误差越小越好,所以用第二种方法更好些。
答案:器材:白纸条、大头针、刻度尺、圆柱体。
步骤:(1)将白纸条紧紧包住圆柱体一周多,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2)将白纸条展开,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l1;(3)在圆柱体的不同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记下测量结果为l2,l3;(4)求出平均值就是圆柱体的周长,l=(l1+l2+l3)/3。
四、综合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26.(2005黑龙江宁安中考)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已完成了图5中的甲、乙两步实验,由此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还想继续探究,你认为他下一步应该进行的实验是什么(画出操作方法简图)?并与图5比较才能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图5
思路解析:此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先使压力相同,比较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再使接触面相同,比较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答案: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压力大小
如图所示:

2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是相当强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 。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等)
(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是相当强的
(3)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暴露生活隐私等)
(4)建议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

Exercises:(与期末试题型一致)
听力部分(略)
一. 听句子选择正确的图画. (5分) 每小题听两遍.
二. 听对话回答问题: (5分) 每小题听两遍.
三: 听选信息. (5分) 短文听三遍
笔试部分
一: 单项选择.
1.---How often do you usually play soccer?
---________.
A. Next week B. Twice a week C. One day
2. Drinking milk every day is good ___ our health.
A. for B. to C. at
3. What’s the matter ____ you?
A. for B. with C. to
4. ____ difficult to climb that mountain in rain.
A. It’s B. That C. This
5. ---_____do you go to visit your grandparents?
--- Three times a month.
A. How often B. How many C. How long
6. Last night, I didn’t sleep ______.
A. well B. good C. fine
7. The teacher asked those boys _____ so much noise.
A. do not make B. not to make C. not make
8. My good friend _____ this evening.
A. coming B. is coming C. come
9. I felt very ____ when I heard the ____ news.
A. excited; excited B. exciting; exciting C. excited; exciting
10. I remember you came to see me ____ a cold Tuesday evening.
A. in B. at C. on
12. Your mom and I decided _____somewhere in China.
A. go B. to go C.to going
13. I want to do ______.
A. different something B. anything different C. something different
14. ____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 Twenty minutes’ walk.
A. How long B. How far C. How often
15.. Look! She is ________.
A. practicing the piano B. practicing piano C. practice the piano
16. ---Is Mr. Brown living here? ---No , he moved ___ last week.
A. to somewhere else B. somewehre else C. else somewhere
17. . ---Can you come over to my house? ---______.
A. Of course, I’d like to B. I can’t go there C. No, I won’t go
18.. The boy isn’t short. He is much _____ than before.
A. tall B. taller C. short
19. I want to ___ some money from you. Could you ____ it to me?
A. borrow; lend B. lend, borrow C. borrow; keep
20. Michael Jordan is an American ______ player.
A. soccer B. table tennis C. basketball
21. Please remember to _____ the light before you leave the room .
A. turn off B. turn on C. turn up
22. ---Could you please ____ your clothes? ---Certainly, mom.
A. fold B. make C. do
23. I _____ a dictionary in the bookshop last week.
A. buy B. buied C. bought
24. ---____ beef do you want/ ---Half a kilo.
A. How much B. How many C. How many kilo
25. . ---When ____ you born? ---I was born _____ June 2nd 1993.
A. did, on B. was ; in C. were, on
26. .--- Could you sweep the floor ? --- _____. 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A. Yes, I do. B. No, I couldn’t C. Sorry, I can’t
27. Although he is poor, ____ he is happy.
A. but B. / C. so
28. Do you enjoy _____chores?
A. do B. did C. doing
29. He _____ the bed after I get up every day.
A. does B. makes C. holds
30. The doctor told the worried woman to take ___ her sick baby.
A. good care B. well care C. good care of

二: 完形填空:
Is it better to have different teachers every year, or have the same ones year 1 year?
Soemtimes, I wish that our teachers would be the same. I think that having familiar(熟悉的) teachers makes tests and learning 2 .
But sometimes it is good to have a new face because it helps you to get 3 the one you might not like.
Some of my classmates love every teacher and always get A’s. But some hate every teacher and so 4 in class.
In Social Studies this year, we have a new teacher . Her name is very difficult to 5 , so we call her Mrs. B. She is nice. She smiles a lot . We are happy in her class and learn quickly.
Last year our Social Studies teacher was not 6 Mrs. B. I called her Mrs. H. When she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everything 7 quiet. Most of the students were afraid of her. Sometimes she would get very angry and shout at us.
I’m glad that this year I have a different Social Studies teacher.
In language Arts my teacher is not new. I had her last year. That is very unusual! I like her classes and have learnt a lot from her. And she likes me. Even if I’m 8 late for class, she doesn’t mind very much.
Last year I had a strange maths teacher. She put pictures of flowers and animals on the wall of the classroom. And she said that people thank faster 9 there is music around . In her tests, she always played music. But it didn’t 10 me because I got used to(习惯) it.
1.A. in B. after C. by
2. A. herder B. heavier C. easier
3. A. away B. out C. away from
4. A. well B. bad C. badly
5. A. say B. tell C. speak
6. A. called B. liked C. call
7. A. sounded B. heard C. went
8. A. a little B. a little of C. a few
9. A.after B. before C. when
10. a. hurt B. trouble C. help

三: 阅读理解:
(A)
.

五: 句型转换( 10分, 每空0.5分)
1. He is going to be an actor. (改成复数形式)
They ________ _________ to be ______________.
2. Does he his homework every day? (同上)
_______ they do ________ __________ every day?
3. It’s about 5 kilometers from my home to the school.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 _______ is it from my home to the school?
4. He goes to visit his grandparents once a week. (同上)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he _______ to visit his grandparents?
5. I usually take the bus to school. (同上)
______ ________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6. He worked in the bank for 30 years.( 同上)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he ________ in the bank?
7. Take out your book, please. (改成否定句)
_____ ______ out your book.
8. I think he is a doctor. (改成否定句)
I _______ think he ______ a doctor.
9. I had some bread this morning. (改成否定句)
I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read this morning.
10. Mike won a prize that time. (改成一般问句)
_____ Mike _____ a prize that time?
11.His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改成同义句)
He______ English ______ of all the subjects.
12. Kate is thirteen. Jack is fifteen. (改成同义句)
Kate i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Jack
13. You are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改成同义句)
You are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go to school.
14. He could cook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改成同义句)
He could cook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five.
六: 完成句子: (10分: 每题2分)
1.我想在暑假去一些有趣的地方.
I want to go to ________ ___________ on summer vacation.
2.上个星期你还干了别的什么事吗?
______ ______ _______ you do ______ Sunday?
3. 那可怜的小孩周末还要上钢琴课.
The little child has to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on weekends.
4. 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唱机吗?
_______ I _________ your CD player?
5. 你长大后打算做什么?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______ _______?
6. 谁是你们市里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
Who is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in your city?
7. 他在大学里主修计算机.
He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in the university.
8. 他每天都骑车上学.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very day.
9. Thomas经常饭后带女儿去散步.
Thomas often _________ her daughter ______ _______ ______ after dinner.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