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第一级,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
第二级,人在高楼才能感觉晃动。
第三级,在地面的室内能感觉到,悬挂对象也晃动。
第四级,连汽车也晃动,严重的话木墙或窗架会出现裂缝。
第五级,容器中的液体溅出,睡觉的人会被震醒,小物体会移位。
第六级,墙上挂的图画会掉下,家具移动,人们会因为害怕纷纷逃到屋外。
第七级,人会站立不稳,池塘出现水波。
第八级,砖石墙部分破裂倒塌,树枝断落。
第九级,是很严重的,地下水管破裂,地面出现裂缝,小建筑物倒塌等等。
第十级,水库出现裂缝、桥梁被破坏,铁路扭曲等。
第十一级,地下水管及阴沟系统全被破坏。
第十二级,全面破坏,连巨石也震动移位。
地震的里特分级
具体地解释,“里氏震级”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里氏震级”反映的是地震释放出来能量的大小,按几何倍数增加,地震每相差两级,能量释放则相差1000倍,每级之间相差31.6倍。
其中一级地震释放能量为2.0×10^6焦耳,二级地震释放能量为6.3×10^7焦耳,三级地震释放能量为2.0×10^9焦耳,四级地震释放能量为6.3×10^10焦耳,五级地震释放能量为2.0×10^12焦耳,六级地震释放能量为6.3×10^13焦耳。
七级地震释放能量为2×10^15焦耳,八级地震释放能量6.3×10^16焦耳,九级地震释放能量为2×10^18焦耳,十级地震释放能量6.3×10^19焦耳,十一级地震释放能量为2×10^21焦耳,十二级地震释放能量6.3×10^22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