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中的寒山寺由来

 我来答
生活达人甜甜圈x
2023-06-23 · TA获得超过1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9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2万
展开全部

寒山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该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到唐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后来又因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而闻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写的正是江南古刹寒山寺。

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5000米外的枫桥镇,始建于梁武帝时期。到了唐代,寺院改名为“寒山寺”。关于寺名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年,寒山的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但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寒山知道后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以成全好友拾得。拾得听说了非常感动,但他决定放弃这段爱情,前往苏州寻觅好友,并皈依佛门。途中正值夏天,拾得顺手采摘了一朵荷花带在身边。经过长途奔波,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的寺庙找到了寒山,这时,他手中的荷花依然鲜艳芬芳。

二人久别重逢,寒山悲喜交加,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上前迎接拾得。不久,寒山与拾得成为得道高僧,人们便称该寺为“寒山寺”。如今,在寒山寺内还存有一方碑石,上面刻着“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寒山、拾得两位大师之间的玄妙奇谈为世人所推崇。一天,寒山与拾得谈玄论古,寒山问拾:“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个绝妙的问答,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影响甚广。

一千多年以来,寒山寺历经磨难,曾先后多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和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寒山寺正殿为大雄宝殿,殿宇门楣上高悬“大雄宝殿”四字匾额。其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大的须弥座上安奉释迦牟尼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掬。

藏经楼是收藏陈放经书处。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闻名的钟楼,而现在这口钟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铸的,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张继去首都长安(今西安)赴考后,落第返回,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有感而作《枫桥夜泊》。

如今,清末著名学者俞据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石刻碑文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