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元宵节。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日期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原意为“ 上元节的晚上”,因 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今有专业户专卖)。
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和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类似,都是写到元宵夜见到心上人的感觉。只不过前者应该是邂逅,而后者则是两人主动约的。去年约到了,今年则物是人非,所以“泪湿春衫袖”。有人说,这么冷,约出来干嘛。
古代贵族小姐能出门自由玩耍的时间,也就是元宵节,其他时间没有机会啊。一年的思念也就为了这一天,知道古人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刻骨铭心的思念之诗了吧。当然,天天见的,再好也没感觉,见不到的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