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对外战争胜率低于宋朝
为什么唐朝对外战争胜率低于宋朝,唐朝的武力却得到肯定?
说盛唐,其中也包括军事领域:毕竟盛唐时期,大唐的版图,北到瀚海、贝加尔湖畔,南到越南中部,西部则越过葱岭。甚至大唐还在波斯设立波斯都护府——这都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汉人王朝全境被胡人王朝吞并,这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但是,很多网友根据数据,居然得出这样一个奇葩的数据:那就是唐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要远远低于两宋。这其中,原因何在?
统计误差
其实统计学之所以被视为一门学科,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如果按照不同的手段,和不同的方法、标准,往往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统计结果。对于唐宋之间的差异也是如此。首先,战争规模大小不同:唐灭突厥、唐灭高句丽之战,属于战争;北宋打退一小股西夏兵入侵也是战争。
如果不考虑战争规模大小,将这些都混为一谈进行统计,那么,自然而然,统计结果就存在误差;其次,战争属性的不同,也会导致误差不同:比如唐朝主动进攻吐蕃,属于对外战争;北宋抵御西夏入侵,也是对外战争。
主动打人和坐等被人打,被混淆在一起统计,也会导致统计结果出现问题。所以,弄清统计学的庞大和复杂,是探讨这个问题的前提。
唐朝对外战争情况
不可否认,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武功全盛的汉人王朝。在汉人王朝中,能和唐朝在武功方面相提并论的,也唯独西汉。大唐统一后,经过厉兵秣马,最终,在唐太宗在位初年,就消灭了突厥,并且在突厥故地建立行政机关——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
虽然西汉武帝也曾重创匈奴,但是两汉却不曾在蒙古高原上设立行政机构。唐朝消灭突厥以后,直到安史之乱之前,大多数对外战争,都是在大唐版图之外进行的:比如唐灭高句丽之战,战场摆在高句丽地盘上。
唐高宗时代,唐军也曾攻破平壤;唐朝对战吐蕃,主战场也是在吐蕃地盘上。甚至唐玄宗时期,唐军还在中亚地区和阿拉伯帝国交战,爆发了著名的怛罗斯战役。虽然怛罗斯战役唐军没有获胜。但是,阿拉伯人却也忌惮大唐军事实力的强悍。
可以说,大唐的对外武功,可谓武功赫赫,四方蛮夷对大唐的武力无不忌惮。甚至直到晚唐,周边的蛮族对大唐的藩镇诸侯,也心存忌惮。
弱宋对外武功
两宋三百年,论武功,赵匡胤算是顶流担当;论态度,宋孝宗让人深感钦佩。但是,两宋的武功,却没法因为这二位,而得到提升。早在北宋开国之前,柴荣就削弱了南唐的实力,逼迫南唐中主割让江北之地。
要知道,南唐的综合国力可是当时中原各国中的二号种子,实力仅次于后周帝国。在柴荣的基础上,赵匡胤先后消灭了南唐、后蜀、南汉等割据力量。一时间,北宋主导的统一战争可谓气势如虹。
不过,随着赵匡胤去世,无德无能的二傻子赵二登基,从此,北宋的武功开始拉跨起来:赵二想吞并吴越国,没敢采取军事行动,而是通过哄骗手段,欺骗吴越国王到开封,而后干起了绑票的勾当,逼迫吴越国王投降——如此卑鄙行为,可谓前无古人;
赵二攻打安南,结果遭遇安南大军重创,赵二不得不默许安南自立;赵二欺负契丹孤儿寡母,发兵攻打契丹,结果自己险些被契丹人活捉,和后世明英宗差不多落了个同样待遇——不过,明英宗虽然为人软弱,但人品不差,因此瓦剌也先还能礼遇明英宗。
像赵二这种皇位来历不明的卑鄙之徒,真被契丹人活捉,怕是前景堪忧。闹不好,契丹人压根不承认赵二这个伪皇帝皇位作数;甚至李继迁等一小股边塞势力,都能折腾到赵二头晕眼花。而赵二之后的北宋其武功水平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之所以两宋对外战争获胜数据高,其实大多数都是:外敌兵临城下,抢夺一番以后,主动撤走,之后,两宋地方将领上报朝廷:某城守卫战获得大胜。就这,宋军又多了一条战胜记录。也幸亏这种不值钱的战胜记录比较多。否则,估计宋朝早就关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