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
为什么中国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
甲午海战
1840年到1860年,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失去了东北、西北大片的土地。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让许多富有见解的中国人开始去学习西方,进而催生了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人购买西方的机器,建立近代化的工厂;开办了学堂,派遣了留学生;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的海军。
此时的清朝大有复兴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这光辉靓丽的背后,却早已腐朽不堪。1861年,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掌握了国家大权,而同治皇帝则沦为了傀儡。慈溪太后掌权后,位置并不稳固,奕时时刻刻对她产生了威胁。从唐朝后期开始,“中国政治史”的主旋律就已经演变成为了“政治斗争史”,皇帝、外戚、宦官、大臣之间为了争权夺利,甚至不惜卖国亡国辱国。清朝后期也是如此。
70年代到80年代,慈溪太后和奕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在中法战争前,奕集团势力被排挤出了军机处。80年代后期,慈溪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矛盾又不断加深。支持光绪皇帝清流派主张光绪亲政,掌握国家大权,变法图强。
该时期,汉族官僚集团经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兴起了,主要的两大派别是湘派和淮派。湘派集团以曾纪泽、左宗棠等人为代表,他们在国家大政上十分强硬,积极维护国家的利益。如左宗棠收复新疆、曾纪泽主张对法国宣战等。淮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李鸿章,他是一个十分软弱,但是又特别懂政治斗争的人。
他周旋于清流派和慈溪太后之间,建立北洋水师以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在外交方面,淮派人物一向主张妥协卖国,如主张放弃新疆、在中法战争后主动和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主动将琉球让给日本等。
相反,日本经过了倒幕运动后,建立了以天皇为绝对核心的君主制。而日本的明治天皇恰恰又是一个奋发图强的天皇,因此他可以带动日本迅速走向近代化。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日本拥有10人以上的工厂为3019家,使用蒸汽为动力为675家。而清朝虽然也进行了30年的洋务运动,然而工厂的总数只有24家,民间工厂也只不过100多家。两国的差距就此出现了。
明治天皇
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中国国内的斗争并没有因此消散,反而更加激烈了。李鸿章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资本,不断对外妥协,引发了清流派的不满。清流派将李鸿章和南宋时期的秦桧相提并论。当时朝鲜发生了一些危机,这个历来就是东亚火药桶的地方,引发了清朝的不安。
于是清朝军队在袁世凯的带领下进入了朝鲜,袁世凯经过多番努力,击败了亲日派,控制了朝鲜局势。后来袁世凯、张謇给李鸿章建议在朝鲜设省,李鸿章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拒绝。
袁世凯控制下的朝鲜
不久,日本军队开始大规模进入朝鲜。李鸿章害怕自己的政治资本被日本打光,于是选择退让,并且幻想俄国能够出面调停。但是列国并不想参与这个漩涡,而是想静观其变。因此,李鸿章的幻想落空,同时也浪费了战争的准备时间,让日本人占据了上风。
最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也十分关注战争的进程,生怕自己的军队被日本人打掉,于是选择避让。但是日本却毫不避让,最终让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在这场战争期间,清朝的其他水师并没有被调来参战,不是因为路途遥远,他们都向着自保。如果这场战争发生在南方,想必李鸿章也绝不会让北洋水师去支援南洋水师。
清朝内部的斗争在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已经表现得十分明白,当慈禧太后对荒唐地对万国宣战的适合,东南地区的一些总督则单独和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抵抗清朝的政策。这已经说明,清朝的中央集权早已瓦解,成为了各大派系争权夺利的工具。
我们都说,中国古人搞政治很厉害。实际上,应该是搞政治斗争很厉害,说白了就是窝里斗厉害。而真正的政治家,那是能够抛开个人的利益,为国家、民族、百姓谋富强生存之道。显然,李鸿章之流只能算前者,而中国在清朝缺乏的正是后者。也许清朝后期也有政治家,但是他们没有掌握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