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是哪里人
华佗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华佗(约145年-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的医学精神
华佗生活的时代,是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华佗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他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华佗并不滥用药物。华佗重视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观察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但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
华佗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人。
历史上多次对县名的梳理,《旧唐书·玄宗纪下》: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者及重名一百一十处。 民国初年,更改重复县名之举,规模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大,涉及的面比以往要广,程度也比以往更深,在历史上长期困扰着人们的同名地名问题,从此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正史有记载和延续,经过几次县名调整和确认,谯现安徽亳州不错不乱:
1、《三国志·华佗传》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2、《旧唐书·地理志》:亳州,望,隋谯郡。领1谯、2城父、3谷阳、4鹿邑、5酂五县。 真源,汉苦县,隋为谷阳,乾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复为真源,有老子祠。
3、《宋史·地理志·四》: 亳州,望,谯郡,本防御。大中祥符七年,建为集庆军节度。南渡后没于金。县七: 1 谯,望。 2城父,望。 3酂,望。 4永城,望。 5卫真,望。唐真源县。 6鹿邑,紧。7蒙城,望。谯和永城是并列的县。如同真源和鹿邑是并列的县一样
4、《明史·卷十六-卷十八》◎地理一-◎地理三:亳州(元属归德府。)洪武初,以州治谯县省入,寻降为县,属归德州。六年属颍州。弘治九年十月复升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