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资料

急需啊,明天考试了《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的重点字词、例句。表达什么中心思想。论点啊!!~再给几篇优秀作文看看。答的好的加分啊!!~还有初三... 急需啊,明天考试了《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的重点字词、例句。表达什么中心思想。论点啊!!~ 再给几篇优秀作文看看。答的好的加分啊!!~还有初三语文什么考试重点都打出来。 展开
 我来答
心觉不定
高粉答主

2022-06-1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8047万
展开全部

初中语文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介绍:资源包含各类型初一到初三各类教材视频、课件、复习资料、名师网课,课外辅导、初中中考冲刺、学习视频等等资源包罗万象。

吖仔叻
推荐于2016-08-19 · TA获得超过3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学习重点: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
3、体会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一、导语: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七篇。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二、好好朗读课文
三、注意有关字词句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
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
四、笔译这篇课文
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散读课文
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
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取义
二、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
三、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
四、写作特色
1、善用比喻。①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②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2、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篇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 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高官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
3、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
4、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熊掌 生 所欲不苟得—有甚于生—义
╱正面—→——→—————————————
舍 鱼 死 虽恶所不避—有甚于死—不义



╲反面: 向(为身死而不受)
受不义之万钟无益———————————————
今(为宫室、妻妾、穷乏者)更不可

你这范围、也太广泛了吧。。。- 0 - 。

参考资料: http://www.zengmin.net/article/1406/1606/2008/2008062510180.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