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焦国标
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是近年最响亮的口号,可是龙的传人确切含义什么呢?从结构和词义上看,龙的传人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传龙,即中国人将龙图案龙信仰龙风俗,一言以蔽之曰龙文化,承传了下来,因而所谓龙的传人,就是将龙传下来的人;二是龙传人,即中国人是龙种,是龙子龙孙,这个传是传宗接代的传。
一、教材分析
1、总体情况
五年级下册教材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2、主要特点
(1)文化含量比较大。
例如,第一单元“龙”,选择了《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乐山龙舟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古代神话、民族发展、古代寓言、民俗等多方面内容;教材还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组织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和地名的活动。虽然教材中这一单元不过九页纸,但是通过学习,学生在感受民族之根、领略中华文化方面,应该有一定的收获。
关于“书”这个主题,本套教材曾经在二上、三下分别安排了单独学习的单元,分别引导学生认识书的价值、爱读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还是“书”,选编名家作品作为课文,从人生意义的高度谈书,思想内涵比较原来高了许多;教材还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对读书计划、读书方法、读书的选择、读书守则等等方面做总结性的练习。这样的安排,对指导学生终身与书为侣将会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
(2)教学要求比较高。
例如:第五单元“金钥匙”中,丁丁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首李白写的诗,我又通过查找资料知道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回想学过的李白的作品,对他的印象更深了。”丁丁的话提示了三个学习要点:
①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其人其事。
②回忆学过李白的作品。
③对李白在历史上的地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右边冬冬说:“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文学家,我们也学过他们的不少作品,还自读过一些,我想回头整理一下。”冬冬的话是学习的延伸: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两位我国的文学家,从纵向上理解作家作品。显然,这个金钥匙综合性很强。
(3)单元体例有所变化
五年级下册教材延续了上册的体例。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
1.“语文天地”中不再安排“日积月累”,改为每篇课文后面有一栏“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象征性地提示学生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
2.教材不再单独列写字表,认写合一。
3.“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阅读量要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以保证)。各单元主体课文(共25篇)后面有一两篇拓展性阅读课文(共16篇)。
4.有三个单元的“语文天地”以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并与六年级的学习形成发展的梯度。
5.每一单元的“语文天地”最后设有“单元小结”(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教学建议
(一)识字与写字
1.识字任务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2.识字要联系阅读和写作的实际。
3.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
4.错字率要小于1 %。这个比例数,应当成为本学期每个学生要求自己实现的目标,一定要想方设法达到。老师要从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习惯等方面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目标,把他们的努力过程记录下来,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课标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总体教学原则
(1)重视积累,不过多地“深挖洞”;
(2)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答案;
(3)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
2、关于拓展性阅读课文教学
(1)这些课文要求学生必读,字词句的学习可以放给学生自己做,教材不提要求。
(2)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主要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也可以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有较大价值的问题。
(3)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以及教学时间,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选择某些篇目作为主体课文学习。
3、在教学中落实课文后面“金钥匙”中的阅读要求:
(1)自测阅读质量。
第一单元提出了自测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第2页),第六单元提出了阅读一本书的自测方法(第62页)。自测的能力不是讲一讲就能够获得的,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从而逐渐形成不断跟踪自己的阅读状况、及时调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2)写好自读笔记。
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升入五年级后又学习了写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五年级下册则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见第82页“金钥匙”。
(3)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
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既来自于生活实践,也来自于阅读。五年级下册的课文文化含量加大,作品不仅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有联系,更与整个社会、历史有联系。教材在第53页“金钥匙”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社会,在第99页“金钥匙”中引导学生在历史背景下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质疑能力反映了探究进取、独立思考的精神。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对作品做出“评价”,质疑是“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先提条件(对探究性阅读,教材在86页“金钥匙”中做了简单的指导)。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入情入境地阅读,在深入地阅读时,不仅要跟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还要跟作者、甚至跟教材的编写者对话。(与作者对话,不但要就“这一篇”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而且要把“这一篇”放到作者的全部作品中整体去把握“这一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五年级下册在91页、58页都通过“金钥匙”引导学生初步这样做)
其次,不能简单地把质疑理解为否定教材、否定作者。进入五年级的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应该更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感情和思想,能与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产生共鸣则更好。
(5)快速阅读。
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搜集信息、检索需要快速阅读。五年级上册曾在这方面给予了较充分的指导,教学本册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第76页“金钥匙”又提出了阅读译文――外国人名的方法。
(6)古诗文阅读。
全套教材在古诗文教学方面始终坚持的观念是:
①重在积累。
②注重朗读、诵读、吟咏,而不是传授文学史知识,也不是分析古诗文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
③注重整体感受。
五年级下册第6页讲到古今词义的演变,只想对学生有启发作用,还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具体内容和规律,老师点到即可,不必深究。
另外,教师应提出通过课外阅读主动朗读背诵古诗或名言警句的最低要求,例如: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8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15篇(段),要组织学生互查,作为课外阅读成绩的一个方面。
(7)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的表达。
表达顺序的教学,不要落实在知识上,而应作为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一个步骤来进行,并作为提高表达能力的一种练习。语文课标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见第40页“金钥匙”)
本册教材还安排初步学习几种人称的表达方法。 (见38页)
(8)搞好读书活动。
第二单元设计了一项关于读书的综合性学习,对自己独立阅读做了全方位的指导,20页、21页每一个小栏目都包含着不少要点。教师可组织学生开读书会,成立读书小组,办新书展览,坚持做到小学毕业,引导学生成为终身自觉阅读的学习者。
(9)继续重视语言积累
要把积累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督促、检查、辅导学生,并做出评价。积累的对象,可以是生字新词,也可以是佳句、片段和篇章,也可以积累信息。
对于积累的语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注意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课标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是近年最响亮的口号,可是龙的传人确切含义什么呢?从结构和词义上看,龙的传人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传龙,即中国人将龙图案龙信仰龙风俗,一言以蔽之曰龙文化,承传了下来,因而所谓龙的传人,就是将龙传下来的人;二是龙传人,即中国人是龙种,是龙子龙孙,这个传是传宗接代的传。
一、教材分析
1、总体情况
五年级下册教材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
2、主要特点
(1)文化含量比较大。
例如,第一单元“龙”,选择了《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乐山龙舟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古代神话、民族发展、古代寓言、民俗等多方面内容;教材还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组织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和地名的活动。虽然教材中这一单元不过九页纸,但是通过学习,学生在感受民族之根、领略中华文化方面,应该有一定的收获。
关于“书”这个主题,本套教材曾经在二上、三下分别安排了单独学习的单元,分别引导学生认识书的价值、爱读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还是“书”,选编名家作品作为课文,从人生意义的高度谈书,思想内涵比较原来高了许多;教材还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对读书计划、读书方法、读书的选择、读书守则等等方面做总结性的练习。这样的安排,对指导学生终身与书为侣将会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
(2)教学要求比较高。
例如:第五单元“金钥匙”中,丁丁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首李白写的诗,我又通过查找资料知道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回想学过的李白的作品,对他的印象更深了。”丁丁的话提示了三个学习要点:
①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其人其事。
②回忆学过李白的作品。
③对李白在历史上的地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右边冬冬说:“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文学家,我们也学过他们的不少作品,还自读过一些,我想回头整理一下。”冬冬的话是学习的延伸: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两位我国的文学家,从纵向上理解作家作品。显然,这个金钥匙综合性很强。
(3)单元体例有所变化
五年级下册教材延续了上册的体例。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
1.“语文天地”中不再安排“日积月累”,改为每篇课文后面有一栏“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象征性地提示学生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
2.教材不再单独列写字表,认写合一。
3.“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阅读量要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以保证)。各单元主体课文(共25篇)后面有一两篇拓展性阅读课文(共16篇)。
4.有三个单元的“语文天地”以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并与六年级的学习形成发展的梯度。
5.每一单元的“语文天地”最后设有“单元小结”(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教学建议
(一)识字与写字
1.识字任务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2.识字要联系阅读和写作的实际。
3.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
4.错字率要小于1 %。这个比例数,应当成为本学期每个学生要求自己实现的目标,一定要想方设法达到。老师要从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习惯等方面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目标,把他们的努力过程记录下来,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课标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总体教学原则
(1)重视积累,不过多地“深挖洞”;
(2)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答案;
(3)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
2、关于拓展性阅读课文教学
(1)这些课文要求学生必读,字词句的学习可以放给学生自己做,教材不提要求。
(2)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主要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也可以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有较大价值的问题。
(3)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以及教学时间,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选择某些篇目作为主体课文学习。
3、在教学中落实课文后面“金钥匙”中的阅读要求:
(1)自测阅读质量。
第一单元提出了自测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第2页),第六单元提出了阅读一本书的自测方法(第62页)。自测的能力不是讲一讲就能够获得的,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从而逐渐形成不断跟踪自己的阅读状况、及时调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2)写好自读笔记。
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升入五年级后又学习了写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五年级下册则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见第82页“金钥匙”。
(3)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
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既来自于生活实践,也来自于阅读。五年级下册的课文文化含量加大,作品不仅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有联系,更与整个社会、历史有联系。教材在第53页“金钥匙”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社会,在第99页“金钥匙”中引导学生在历史背景下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质疑能力反映了探究进取、独立思考的精神。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只有敢于质疑,才可能对作品做出“评价”,质疑是“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先提条件(对探究性阅读,教材在86页“金钥匙”中做了简单的指导)。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入情入境地阅读,在深入地阅读时,不仅要跟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还要跟作者、甚至跟教材的编写者对话。(与作者对话,不但要就“这一篇”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而且要把“这一篇”放到作者的全部作品中整体去把握“这一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五年级下册在91页、58页都通过“金钥匙”引导学生初步这样做)
其次,不能简单地把质疑理解为否定教材、否定作者。进入五年级的学生,阅读的感受理解应该更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感情和思想,能与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产生共鸣则更好。
(5)快速阅读。
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搜集信息、检索需要快速阅读。五年级上册曾在这方面给予了较充分的指导,教学本册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如第76页“金钥匙”又提出了阅读译文――外国人名的方法。
(6)古诗文阅读。
全套教材在古诗文教学方面始终坚持的观念是:
①重在积累。
②注重朗读、诵读、吟咏,而不是传授文学史知识,也不是分析古诗文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
③注重整体感受。
五年级下册第6页讲到古今词义的演变,只想对学生有启发作用,还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具体内容和规律,老师点到即可,不必深究。
另外,教师应提出通过课外阅读主动朗读背诵古诗或名言警句的最低要求,例如: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8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15篇(段),要组织学生互查,作为课外阅读成绩的一个方面。
(7)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的表达。
表达顺序的教学,不要落实在知识上,而应作为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一个步骤来进行,并作为提高表达能力的一种练习。语文课标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见第40页“金钥匙”)
本册教材还安排初步学习几种人称的表达方法。 (见38页)
(8)搞好读书活动。
第二单元设计了一项关于读书的综合性学习,对自己独立阅读做了全方位的指导,20页、21页每一个小栏目都包含着不少要点。教师可组织学生开读书会,成立读书小组,办新书展览,坚持做到小学毕业,引导学生成为终身自觉阅读的学习者。
(9)继续重视语言积累
要把积累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督促、检查、辅导学生,并做出评价。积累的对象,可以是生字新词,也可以是佳句、片段和篇章,也可以积累信息。
对于积累的语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注意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课标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先告诉我,作者是谁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详细一点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