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是什么意思?

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展开
小飞爱吃糖
推荐于2017-11-27 · TA获得超过87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7万
展开全部
上古时代,人们把具有超常智能的得道之人称为“圣人”。据古籍记载,在华夏大地上,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圣人,他们是中华古文明的代表,其中最杰出的有盘古、女娲、燧人、伏羲、有巢、神农、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那时,修身和治世是统一的。所以,部族的领袖们就得道的圣人。当历史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修身和治世才逐渐分开。上古之人除了领袖精于修养术外,还教部族成员进行修养实践。据《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还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其知道者”指的是具有超常智能的得道之人;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与神俱”,则是知道者的修养技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便是修养的真谛。而“上古圣人之教下也”则是说明上古之人的领袖精于修养术,还教部族成员进行修养实践。可见远在上古时代,修养术已相当流行。也许有人会问:上古时候会有那么多圣人而今却为何没有了呢?这是因为古人思想纯朴,生活单一,受七情六淫的干扰小,这就自然符合了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的修道要求,从而容易得道成仙。而现在之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私欲烦恼杂念缠绕于心,离“道”的要求太远了,再加传承过程中真法变得越来越保密,不说得“道”的人少,就是知“道”的人也不多,当然这并不是说当今没有得道成仙的圣人,那些僧人老道修成正果的大有人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