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兼得了有什么后果?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不是说一定不能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去从二者之间取舍。两者中也有好的东西不要拥有太多,不然就体现不出其价值所在,意在提醒人们在面对取舍时应该如何抉择。
2、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我只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
扩展资料
《鱼我所欲也》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并非表示两者必然不可兼得。
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
本句出自《孟子·告子上》。
原文: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扩展资料:
原文意译: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都吃,那么我舍弃鱼选择吃熊掌好了。
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这两种东西只能择其一时,那么我会舍弃生命而坚持大义。
虽然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当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时,我绝不会选择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固然是我所厌恶的,但当还有比死亡更可恶的事发生时,即使面临灾祸我也不躲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告子
一是“兼得”只能持续很短一段时间。因为你没有精力同时去管理“鱼”与“熊掌”,所以很快就“兼失”;
二是你虽然兼得了鱼与熊掌,但别人会羡慕甚至嫉妒,会使尽浑身解数来明争暗抢,给你的财产甚至生命带来损失。
如果是能够兼得的话,是最好了。
当然这种情况下一般很少。
有时候就出现了贪心不足的局面。
原意是: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要比鱼珍贵一样,很自然地也就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