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知识

kuai多点,不要太罗索~~~... kuai

多点,不要太罗索~~~
展开
之之微之之
2009-01-24 · TA获得超过22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2万
展开全部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没有悬赏分,还要多点,你知足吧。
吾果0j9
高粉答主

2020-04-13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答主
回答量:9.3万
采纳率:2%
帮助的人:4670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渠湘潮朗
2020-06-23 · TA获得超过12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2万
展开全部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启姒香旋
2019-11-29 · TA获得超过374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21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198万
展开全部
1+1!=2
in
many
cases~~~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库葛祢康复
2020-02-08 · TA获得超过435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66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249万
展开全部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9-8+7+65-4+32-1=100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