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德国的新年,钱包放鱼鳞 钟响跳椅子。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西班牙新年:争着吃葡萄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颗葡萄还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颗“求平安”、第五颗“和睦”、第六颗“避难”、第七颗“祛病”……
元旦这天,西班牙家长特别“仁慈”,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为按照当地风俗,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
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
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美国新年
30万人集体“干杯”。新年前夜,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拉斯维加斯市计划在新年钟声敲响时,3万人将一齐举杯庆祝2006年的到来。拉斯维加斯将打破它们在2005年新年时创造的293000人的同时干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市长戈德曼说,今晚将由大型的明星演出,天鹅绒帘幕装饰的派对。2006年钟声敲响时,价值50万美元的焰火将在天空绽放。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赞赏中迎来新年。
英国新年
40万人集体狂欢。2005年12月31日晚,英国伦敦特拉法尔角广场将举行盛大狂欢,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到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英国人在2005年12月31日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按英国人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将遭霉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澳大利亚新年
上万警民齐观焰火。2005年12月31日晚,悉尼将举行建城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年焰火活动。2005年焰火主题是国际著名焰火设计师布莱恩·汤姆逊设计的“劳动者之心”—点燃的焰火形成一个巨大心状,令市民叹为观止。这次焰火规模“史无前例”。
新加坡新年
光交织呈现迷人景色。新加坡的滨海湾从2005年12月31日晚上开始举行大型的跨年活动。主办者滨海艺术中心特别在30日晚上进行了灯光表演彩排,只见漂浮在滨海湾水面上的这些“许愿球”在水中亮起,照耀新加坡河面,形成一幅迷人景色。
31日午夜,当迎接2006年的钟声一响,滨海湾的上空也会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烟花,绚丽的天空将与水面上的灯球相映成趣,构成了“光”和“水”交织的奇景,为2006年掀开璀璨的序幕。
巴西新年
登山寻幸福 见面揪耳朵。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新年: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朝鲜新年:稻草人中塞钞票,黄昏时分烧头发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匀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
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比利时新年:给牲畜拜年
比利时的新年动物最受宠。元旦这天,比利时人清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动物们拜年。他们会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宠物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意大利新年:年夜摔东西
意大利传统认为,元旦前夜弄得响声连天可以驱邪,这样就可以新年如意。所以当地人在元旦前会不停地放烟花爆竹,还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制造声响。到了元旦这一天,意大利人家家户户都要燃一炉旺火,而且要使其一整天不灭,因为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会不见天日。
墨西哥新年:新年前禁笑
墨西哥人比较奇怪,他们的传统规定,元旦到来的时候不许笑,以便于获得好运气。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
缅甸——泼水嬉戏 泰国——抬着“宋干女神”游行
柬埔寨——堆沙丘祝丰收 尼泊尔——朝拜神像
菲律宾——纪念民族英雄 日本——敲钟一百零八下
新加坡——走亲访友 韩国——放风筝玩跳板
印度尼西亚——检查过错、请求原谅 埃尼日利亚——洗澡戏水
塞俄比亚——燃篝火庆丰收 坦桑尼亚——驱散妖魔 祈求幸福
苏丹——老年跳舞 青年唱歌 埃及——“涨水新年”
法国——从一天看一年 保加利亚:堆雪塔迎新年
美国—烧旧物狂歌 意大利——摔摔打打过新年
北美的印第安人——红球挂在高柱上
德国——“跳进新年” 西班牙——吃十二颗葡萄
葡萄牙——观看斗牛表演
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 英国——预测命运的“第一只脚”
智利——通宵歌舞 巴西——进山寻果
阿根廷——“花海”沐浴 巴拉圭——冷餐五天
印度尼西亚人吃石榴以示吉祥 泰国大象泼水祝贺新年
12月2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孩子在商业区与废纸嬉戏。该区的工作人员在年终将撕碎的纸片从窗户向外抛撒,以庆祝这一年的终结。这是当地岁末的习俗。
伊朗新年习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12月2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孩子在商业区与废纸嬉戏。该区的工作人员在年终将撕碎的纸片从窗户向外抛撒,以庆祝这一年的终结。这是当地岁末的习俗。
新年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这一夜所有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法国人认为元旦的天气预示着年景: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刮西风上丰收年;刮东风,水果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西班牙新年:争着吃葡萄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颗葡萄还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颗“求平安”、第五颗“和睦”、第六颗“避难”、第七颗“祛病”……
元旦这天,西班牙家长特别“仁慈”,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为按照当地风俗,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
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
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美国新年
30万人集体“干杯”。新年前夜,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拉斯维加斯市计划在新年钟声敲响时,3万人将一齐举杯庆祝2006年的到来。拉斯维加斯将打破它们在2005年新年时创造的293000人的同时干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市长戈德曼说,今晚将由大型的明星演出,天鹅绒帘幕装饰的派对。2006年钟声敲响时,价值50万美元的焰火将在天空绽放。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赞赏中迎来新年。
英国新年
40万人集体狂欢。2005年12月31日晚,英国伦敦特拉法尔角广场将举行盛大狂欢,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到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英国人在2005年12月31日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按英国人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将遭霉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澳大利亚新年
上万警民齐观焰火。2005年12月31日晚,悉尼将举行建城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年焰火活动。2005年焰火主题是国际著名焰火设计师布莱恩·汤姆逊设计的“劳动者之心”—点燃的焰火形成一个巨大心状,令市民叹为观止。这次焰火规模“史无前例”。
新加坡新年
光交织呈现迷人景色。新加坡的滨海湾从2005年12月31日晚上开始举行大型的跨年活动。主办者滨海艺术中心特别在30日晚上进行了灯光表演彩排,只见漂浮在滨海湾水面上的这些“许愿球”在水中亮起,照耀新加坡河面,形成一幅迷人景色。
31日午夜,当迎接2006年的钟声一响,滨海湾的上空也会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烟花,绚丽的天空将与水面上的灯球相映成趣,构成了“光”和“水”交织的奇景,为2006年掀开璀璨的序幕。
巴西新年
登山寻幸福 见面揪耳朵。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新年: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朝鲜新年:稻草人中塞钞票,黄昏时分烧头发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匀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
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比利时新年:给牲畜拜年
比利时的新年动物最受宠。元旦这天,比利时人清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动物们拜年。他们会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宠物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意大利新年:年夜摔东西
意大利传统认为,元旦前夜弄得响声连天可以驱邪,这样就可以新年如意。所以当地人在元旦前会不停地放烟花爆竹,还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制造声响。到了元旦这一天,意大利人家家户户都要燃一炉旺火,而且要使其一整天不灭,因为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会不见天日。
墨西哥新年:新年前禁笑
墨西哥人比较奇怪,他们的传统规定,元旦到来的时候不许笑,以便于获得好运气。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
缅甸——泼水嬉戏 泰国——抬着“宋干女神”游行
柬埔寨——堆沙丘祝丰收 尼泊尔——朝拜神像
菲律宾——纪念民族英雄 日本——敲钟一百零八下
新加坡——走亲访友 韩国——放风筝玩跳板
印度尼西亚——检查过错、请求原谅 埃尼日利亚——洗澡戏水
塞俄比亚——燃篝火庆丰收 坦桑尼亚——驱散妖魔 祈求幸福
苏丹——老年跳舞 青年唱歌 埃及——“涨水新年”
法国——从一天看一年 保加利亚:堆雪塔迎新年
美国—烧旧物狂歌 意大利——摔摔打打过新年
北美的印第安人——红球挂在高柱上
德国——“跳进新年” 西班牙——吃十二颗葡萄
葡萄牙——观看斗牛表演
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 英国——预测命运的“第一只脚”
智利——通宵歌舞 巴西——进山寻果
阿根廷——“花海”沐浴 巴拉圭——冷餐五天
印度尼西亚人吃石榴以示吉祥 泰国大象泼水祝贺新年
12月2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孩子在商业区与废纸嬉戏。该区的工作人员在年终将撕碎的纸片从窗户向外抛撒,以庆祝这一年的终结。这是当地岁末的习俗。
伊朗新年习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12月2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孩子在商业区与废纸嬉戏。该区的工作人员在年终将撕碎的纸片从窗户向外抛撒,以庆祝这一年的终结。这是当地岁末的习俗。
新年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这一夜所有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法国人认为元旦的天气预示着年景: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刮西风上丰收年;刮东风,水果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展开全部
各地各民族春节习俗
一..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各省的彝族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有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殁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都欢度三天,头一天阖家欢聚,吃酒祝贺。人们把牲畜肉煮熟后切成坨坨,祭祀神灵和祖先,然后用来下酒。晚上燃火把四处照燎,一般持续三个晚上。人们情绪十分热烈。人们以村寨为单位,高举火把绕着村寨和田地照燎,犹如千条火龙腾飞。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节进入高潮,整个凉山沸腾了。小伙子穿上民族盛装,缠着有英雄结的头帕;妇女们穿着百褶裙,聚集在广阔的草坝上,进行各种传统的体育竞赛。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妇女们则唱歌、跳舞,弹口弦琴。
有的地区,节日期间要打猪打羊祭神;有的地区要宰一只狗到田边地头祭“田公地母”。人们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所以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去照燎,边走边在火上撒松香,人们称之为“送祟”。无疑,这是古老的火崇拜观念的遗迹。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比赛中谁的牛获胜,意味着该养牛青年是个勤劳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好对象。摔跤是火把节中另一项吸引观众的活动。两人摔跤,万众聚来,亲朋好友,都来助威。赛前赛后,围观的姑娘弹着口弦琴,小伙子弹着月琴,表示爱慕之情。
“选美”活动则独具风采。“选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布“选美”开始后,参加竞选的彝族姑娘就围成圆圈,后者拉着前者手中的花帕,边走边唱优美动人的民歌。这里围观的小伙子最多,也最慷慨。小伙子们觉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交给裁判,请裁判代为转交给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礼物最多,裁判就宣布她当选为美女。当选为美女的姑娘背着许多礼物,脸上带着红霞走出会场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围拢来表示祝贺;小伙子们更是围在姑娘的前后,叮叮咚咚地拨弹月琴,表述自己的心声。
第四天,由少数人将火把的灰渣扫起来,用酒肉祭祀,以祈吉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一清晨,接财神的爆竹唤醒了黎明。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街头巷尾,一队队拜年的瑞狮边舞边行,十分活跃,许多孩子尾随狮子队去看狮子拜年的热闹。当狮子队走到一家商店门前,主人便点响鞭炮迎接,狮子在门前向主人行拜大礼,领队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领队致的吉祥辞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会生意兴隆。这时,狮子在鞭炮声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气,舞出一身雄风。它那喜气洋洋的大脑袋、宽阔的额头、神气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红色的长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态,逗人喜爱。只见狮子刚健而勇猛,出洞、过桥,在抬头乱云飞渡,低头"万丈深渊"的桥上奋起神威。此时惊狮鼓点如疾风骤雨,惊险而精彩的狮子表演惊心动魄。然后是上下山、饮水吃青、踏星走桩、上云梯,九天揽月等,狮头、狮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时,叠罗汉采青,狮子采得青后点头向观众作揖。然后理毛、理项,颇有趣味。鼓声嘎然而止,狮子从九天广寒直落,惊得全场哗然,待定睛看时,狮子却稳稳地落在众罗汉的手中,正在回头望月。这一绝技于无声处摄人心魄,赢得了满场掌声。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预先约好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于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桂林的狮子拜年还有猴子采春、采高青、吃地青等多种形式。有些狮子队的狮子,能够舞上6米多高的高台,13条板凳叠起的高山,并能在上面运动自如,逗趣逗乐!舞罢,狮子还从从容容地缘凳而下,神态依然那么自然。当然,吃地青的狮子与采高青的狮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筹。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还放上一盆水,狮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青"后也要漱口,这些极富动物情趣而又拟人的动作,令人忍俊不止。
狮子拜年,在临桂的一些乡间,还伴以祝福吉祥的狮子歌:狮子头上三点黄,今日拜上贵厅堂,恭喜主家生贵子,五湖四海把名扬。狮子头上三点青,今日拜上贵阿庭,恭喜主家福气好,又添财来又添丁。狮子尾巴一个球,来到你家拜猪牛,恭喜主家猪快大,有吃有穿总不愁。狮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气,有福六畜得兴旺,有鹅有鸭又有狗。
狮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年年春节为乡邻祝福助兴,使人们欢乐不已。
不知不觉到了元宵节,这正月十五之夜,桂林城虽没有火树银花的盛景,却是万家灯火。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这是桂林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想必也与"火"紧密相关,同样是对新年寄予一种希望吧。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八.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十.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十一.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十二.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十三.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十五.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十六.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十七.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十八.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一..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各省的彝族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有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殁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都欢度三天,头一天阖家欢聚,吃酒祝贺。人们把牲畜肉煮熟后切成坨坨,祭祀神灵和祖先,然后用来下酒。晚上燃火把四处照燎,一般持续三个晚上。人们情绪十分热烈。人们以村寨为单位,高举火把绕着村寨和田地照燎,犹如千条火龙腾飞。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节进入高潮,整个凉山沸腾了。小伙子穿上民族盛装,缠着有英雄结的头帕;妇女们穿着百褶裙,聚集在广阔的草坝上,进行各种传统的体育竞赛。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妇女们则唱歌、跳舞,弹口弦琴。
有的地区,节日期间要打猪打羊祭神;有的地区要宰一只狗到田边地头祭“田公地母”。人们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所以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去照燎,边走边在火上撒松香,人们称之为“送祟”。无疑,这是古老的火崇拜观念的遗迹。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比赛中谁的牛获胜,意味着该养牛青年是个勤劳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好对象。摔跤是火把节中另一项吸引观众的活动。两人摔跤,万众聚来,亲朋好友,都来助威。赛前赛后,围观的姑娘弹着口弦琴,小伙子弹着月琴,表示爱慕之情。
“选美”活动则独具风采。“选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布“选美”开始后,参加竞选的彝族姑娘就围成圆圈,后者拉着前者手中的花帕,边走边唱优美动人的民歌。这里围观的小伙子最多,也最慷慨。小伙子们觉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交给裁判,请裁判代为转交给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礼物最多,裁判就宣布她当选为美女。当选为美女的姑娘背着许多礼物,脸上带着红霞走出会场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围拢来表示祝贺;小伙子们更是围在姑娘的前后,叮叮咚咚地拨弹月琴,表述自己的心声。
第四天,由少数人将火把的灰渣扫起来,用酒肉祭祀,以祈吉祥。
三.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四.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五台湾春节习俗拾趣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七.桂林春节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一清晨,接财神的爆竹唤醒了黎明。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街头巷尾,一队队拜年的瑞狮边舞边行,十分活跃,许多孩子尾随狮子队去看狮子拜年的热闹。当狮子队走到一家商店门前,主人便点响鞭炮迎接,狮子在门前向主人行拜大礼,领队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领队致的吉祥辞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会生意兴隆。这时,狮子在鞭炮声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气,舞出一身雄风。它那喜气洋洋的大脑袋、宽阔的额头、神气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红色的长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态,逗人喜爱。只见狮子刚健而勇猛,出洞、过桥,在抬头乱云飞渡,低头"万丈深渊"的桥上奋起神威。此时惊狮鼓点如疾风骤雨,惊险而精彩的狮子表演惊心动魄。然后是上下山、饮水吃青、踏星走桩、上云梯,九天揽月等,狮头、狮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时,叠罗汉采青,狮子采得青后点头向观众作揖。然后理毛、理项,颇有趣味。鼓声嘎然而止,狮子从九天广寒直落,惊得全场哗然,待定睛看时,狮子却稳稳地落在众罗汉的手中,正在回头望月。这一绝技于无声处摄人心魄,赢得了满场掌声。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预先约好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于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桂林的狮子拜年还有猴子采春、采高青、吃地青等多种形式。有些狮子队的狮子,能够舞上6米多高的高台,13条板凳叠起的高山,并能在上面运动自如,逗趣逗乐!舞罢,狮子还从从容容地缘凳而下,神态依然那么自然。当然,吃地青的狮子与采高青的狮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筹。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还放上一盆水,狮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青"后也要漱口,这些极富动物情趣而又拟人的动作,令人忍俊不止。
狮子拜年,在临桂的一些乡间,还伴以祝福吉祥的狮子歌:狮子头上三点黄,今日拜上贵厅堂,恭喜主家生贵子,五湖四海把名扬。狮子头上三点青,今日拜上贵阿庭,恭喜主家福气好,又添财来又添丁。狮子尾巴一个球,来到你家拜猪牛,恭喜主家猪快大,有吃有穿总不愁。狮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气,有福六畜得兴旺,有鹅有鸭又有狗。
狮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年年春节为乡邻祝福助兴,使人们欢乐不已。
不知不觉到了元宵节,这正月十五之夜,桂林城虽没有火树银花的盛景,却是万家灯火。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这是桂林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想必也与"火"紧密相关,同样是对新年寄予一种希望吧。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八.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十.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十一.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十二.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十三.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十五.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十六.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十七.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十八.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过年的习俗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 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 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 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 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 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 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 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 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 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 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 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 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 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 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 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 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 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 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 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 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 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 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 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 “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 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 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 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 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 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 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 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 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 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祭祖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 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 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 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 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 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 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 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 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 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 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 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 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 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 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 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 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 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 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 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 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 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 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 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 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 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 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 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 俗。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 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 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 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 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财神是道教俗神,月赵公明是正财神。日春神和月财神称为“春福”二字。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相传姓月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在《真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 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 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但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搜神记》《真诰》《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皆以为五瘟之一(见本卷 《瘟神》)。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之为财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终)南山 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 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月财神下面分为辅佐财帛星君和辅佑范蠡为正文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 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 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 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 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 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 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 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 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 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 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 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 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 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 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 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 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 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 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 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 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 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 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 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 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 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 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 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 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 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 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 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 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 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 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 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 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 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 “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 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 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 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 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 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 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 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 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 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祭祖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 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 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 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 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 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 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 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 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 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 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 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 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 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 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 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 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 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 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 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 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 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 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 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 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 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 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 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 俗。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 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 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 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 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财神是道教俗神,月赵公明是正财神。日春神和月财神称为“春福”二字。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相传姓月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在《真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 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 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但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搜神记》《真诰》《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皆以为五瘟之一(见本卷 《瘟神》)。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之为财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终)南山 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 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月财神下面分为辅佐财帛星君和辅佑范蠡为正文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 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 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 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 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 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 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 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 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 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 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 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 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 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 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哈尔滨
看冰灯 看雪雕 吃饺子 放鞭炮 啃猪蹄 吃大马哈鱼 窜亲戚 亲朋好友打扑克 打麻将
哈尔滨的是自己总结的 哈哈哈
网上的一些资料感觉不贴近生活
陕西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正月正闹花灯
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闹灯构成了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从此,西安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它显示了人们能够过上“文景之治”那样的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并一直流传至今。西安的城墙、革命公园几乎年年都要举办花灯展。近年来,西安城墙的花灯展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弃恶从善,尊老爱幼,祝年景“风调雨顺”,社会“吉祥如意”,人民“福禄康寿”,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个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民俗和历史画卷,观众不仅从花灯里可以读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记,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为了丰富灯展的内容,今年又请来外地花灯来闹西安的元宵节,来自南国灯城自贡市的集声、光、形、色、动为一体的大型灯展,在城墙亮相。革命公园曾举办过西安市改革开放后的首届春节大型灯会,成为西安春节灯会的传统举办场所。除了灯展,西安的未央湖、东晋桃园、半坡湖等游乐园、度假村,又将民间锣鼓社火、焰火及戏曲引进来,在正月十五,大搞游园活动。
在陕北,正月十五要“转灯”。各村镇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阵,人们都去“转九曲”,又叫“转灯”。九曲方阵由361根高粱秆栽成一个方阵图,秆上挂着367盏油灯(现已换成彩灯),方阵没有重复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黄河阵。入夜,锣鼓唢呐齐奏,就可以转九曲了。“转九曲”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连转三晚。当地有一种说法,“转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灯节的一个特色活动。这是一种土制烟花,把铜和铁溶化成铜水及铁水,再倒在放有湿沙的木板上,一齐抛向天空,在向下坠落时,将其打散。这种古老的烟火比之现在的一些烟花更有情趣。
花灯是陇县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花灯造型奇特,有天灯、龙灯、八卦灯、花篮灯、花鼓灯、蟾蜍灯、白菜灯、红纱灯、火罐灯、走马转灯、串珠彩灯等等。春节期间,亲友互相拜年要互赠花灯。舅舅给外甥送灯,一直要送到十二岁,最后一年的送灯叫“完灯”。正月十五灯节,热闹之极,街道上万家灯火,灯市把县城装点得五光十色、火树银花,买灯、观灯的人流熙来攘往。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内悬天灯,门上挂门灯,连住在楼房里的人家,也要把灯悬挂在阳台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挑灯走街串巷,叫“游灯”,而大人们则提上火罐灯、带上供品到祖坟祭祖,叫“祖茔挂灯”。
东北的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 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 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 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 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 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 (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 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 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 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 ,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 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 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四川
四川过年,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初一早上吃汤圆。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看冰灯 看雪雕 吃饺子 放鞭炮 啃猪蹄 吃大马哈鱼 窜亲戚 亲朋好友打扑克 打麻将
哈尔滨的是自己总结的 哈哈哈
网上的一些资料感觉不贴近生活
陕西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正月正闹花灯
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闹灯构成了陕西年俗的一大景观。
西安正月十五“张灯”,可上溯至汉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从此,西安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它显示了人们能够过上“文景之治”那样的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并一直流传至今。西安的城墙、革命公园几乎年年都要举办花灯展。近年来,西安城墙的花灯展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弃恶从善,尊老爱幼,祝年景“风调雨顺”,社会“吉祥如意”,人民“福禄康寿”,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个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民俗和历史画卷,观众不仅从花灯里可以读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记,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浓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为了丰富灯展的内容,今年又请来外地花灯来闹西安的元宵节,来自南国灯城自贡市的集声、光、形、色、动为一体的大型灯展,在城墙亮相。革命公园曾举办过西安市改革开放后的首届春节大型灯会,成为西安春节灯会的传统举办场所。除了灯展,西安的未央湖、东晋桃园、半坡湖等游乐园、度假村,又将民间锣鼓社火、焰火及戏曲引进来,在正月十五,大搞游园活动。
在陕北,正月十五要“转灯”。各村镇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阵,人们都去“转九曲”,又叫“转灯”。九曲方阵由361根高粱秆栽成一个方阵图,秆上挂着367盏油灯(现已换成彩灯),方阵没有重复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黄河阵。入夜,锣鼓唢呐齐奏,就可以转九曲了。“转九曲”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连转三晚。当地有一种说法,“转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灯节的一个特色活动。这是一种土制烟花,把铜和铁溶化成铜水及铁水,再倒在放有湿沙的木板上,一齐抛向天空,在向下坠落时,将其打散。这种古老的烟火比之现在的一些烟花更有情趣。
花灯是陇县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花灯造型奇特,有天灯、龙灯、八卦灯、花篮灯、花鼓灯、蟾蜍灯、白菜灯、红纱灯、火罐灯、走马转灯、串珠彩灯等等。春节期间,亲友互相拜年要互赠花灯。舅舅给外甥送灯,一直要送到十二岁,最后一年的送灯叫“完灯”。正月十五灯节,热闹之极,街道上万家灯火,灯市把县城装点得五光十色、火树银花,买灯、观灯的人流熙来攘往。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内悬天灯,门上挂门灯,连住在楼房里的人家,也要把灯悬挂在阳台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挑灯走街串巷,叫“游灯”,而大人们则提上火罐灯、带上供品到祖坟祭祖,叫“祖茔挂灯”。
东北的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 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 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 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 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 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 (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 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 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 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 ,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 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 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四川
四川过年,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初一早上吃汤圆。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