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划
难适应新形式
根据1993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0年来,北京经济社会迅猛发展,10年前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部分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难以容纳新的城市功能。
具体看来,北京市的大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共患有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聚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发展缺乏协调,区域协调不够等多种病症。原有规划思想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
有关部门也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问题,自2002年12月起,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三家编制单位,开展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编制工作。
经过专家分析,目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条件有:有限的土地资源及绿色空间对人口及建设规模的制约;适宜人口密度的制约;水资源条件的制约;空间布局制约。
★新规划
确定三步走战略
通过对国内外首都城市的发展趋势,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基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专家提出了北京新的四大定位和三步走战略。
北京新的四大定位是,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
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有关部门还提出了分阶段三步走目标,第一步:2003年至2008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年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两轴两带
明确区位功能
在新的规划中,专家结合北京城市的轴线布局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提出要在继承发展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十字轴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文化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职能。在其外围构建“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两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应结合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的延伸,全面实现保护与发展,从空间布局上体现首都政治、文化、经济职能的发挥。“东部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重点发展顺义、通州、亦庄,东南指向廊坊、天津,与区域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应主要承接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门城、良乡、黄村等,应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各级城镇主要发展高新技术、高教园区等环保型产业,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的设定。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
北京规划局已定位四个方面: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
经过北京市人民的努力,从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