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咬人怎么办 20
2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小宝宝第一次用刚萌出的乳牙咬人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许会很开心:“宝宝出牙了,我们的宝贝长大了!”可是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还保留着爱咬人的“爱好”时,爸爸妈妈就开始着急了。
心理学家认为,咬人(或物)和吸吮一样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咬人的本能深深地埋藏在下意识中,如有的成年人在激动的时候会咬嘴唇、指甲,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咬笔头、橡皮
,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现。
宝宝咬人是他宣泄(正面或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由于年龄关系,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因此爸妈需要了解宝宝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
“我牙痒痒”
Q :宝宝4个多月了,长了一颗牙,吃奶时总咬我的乳头,请问该怎么办?
分析 小婴儿刚出牙的时候,对嘴里的新东西还不习惯,因此吃奶时会尝试着咬妈妈的乳头,试图摆脱自己的新牙。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
对策 感觉到宝宝咬乳头,可以将宝宝的头轻轻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宝宝呼吸不畅,会自动把嘴松开。同时,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如牙胶或磨牙玩具。
“妈妈,谢谢你”
Q :我儿子每次吃完奶后,总会使劲咬我一口。我现在伤痕累累,又舍不得断奶,该怎么办?
分析 婴儿愉快的情绪大多是在哺乳时获得的。吃饱后的小宝宝常会咬妈妈,这是他对妈妈表达感激的方式,是在说:“谢谢妈妈给我这么好吃的乳汁。”
对策 突来的剧痛会使新妈妈不由自主地推开宝宝或尖叫一声。妈妈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这么做,会吓到宝宝,当然也没有必要咬紧牙关任他咬。宝宝咬奶头,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将手指头插进乳头和宝宝的牙床之间,让他松口。但别马上把他放回小床,他可能还不想这么快就和妈妈道别。和宝宝玩上一会儿,使他明白并不是一松口妈妈就会离开。
“我不舒服”
Q :我宝宝6个月了,经常哭闹,哭急了还咬自己的脚趾,朋友说一定不要抱,以免他产生依赖心理,是这样吗?
分析 对于半岁宝宝的哭泣,爸妈常因怕宠坏宝宝而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宝宝发脾气的同时还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则是小宝宝感觉不舒服,向你发求救信号。感觉疼痛的宝宝常常咬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其他人。
对策 当宝宝哭闹时,你首先要查明宝宝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还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给宝宝一些可以咬的玩具和吃固体食物,以用来磨牙和锻炼咀嚼功能。
“我好害怕”
Q :我的宝宝一岁两个月,这段时间,他常常莫明其妙地咬人、掐人,是不是有什么疾病?
分析 一岁的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愿和感受。如果看护者忽视宝宝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会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惟一方式。
对策 为了帮助宝宝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给予宝宝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宝宝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当他需要的时候保护他,永远在他身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宝宝胆小而笑话他,惩罚他,尤其是男孩子。恐惧不会因此消失,但对宝宝的心理却是极大地伤害。更不要逼迫宝宝克服胆小,这会让他更加胆怯。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和宝宝交谈,反复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你是他的保护神,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他。这样,一段时间后恐惧感自然会消失,宝宝也不会再咬人了。
“我好爱你”
Q :我的宝宝1岁半了,已经出了16颗牙,和他玩的时候他总爱咬我,这正常吗?
分析 一岁半的宝宝和妈妈玩得高兴时忽然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为什么会有这么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呢?宝宝的想法是:“我很爱妈妈,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啊!难道不允许吗?”有时生气的妈妈会反咬孩子,这可是不好的榜样。
对策 如果你反咬宝宝,他会更加兴奋,觉得你在和他玩,认为咬人是允许的,更不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在伤害别人。因此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同时要明确地告诉他“妈妈疼”,可以让他试着咬自己的手指,让他亲身感觉一下疼痛。同时告诉宝宝,咬人不是表达喜欢的好方式,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否则宝宝可能会认为咬人不可以,那么表达爱也是不对的了。
“我需要关注”
Q :老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来,儿子迎接爸爸归来的方式很特别,总是咬他大腿,这让他很伤心。要改变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分析 宝宝只咬爸爸,而不咬妈妈,极有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和他相处的时间太少了,他用这种行为方式表示不满。
对策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放弃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宝宝。和宝宝相处的时间长短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共度亲子时光。请记住,亲子关系不是时间关系,而是质量关系!亲情质量是发展宝宝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最好每天固定一个专门属于宝宝的亲子互动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暂时放开工作和家务,这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
“我很愤怒”
Q :我的宝宝快两岁了,总爱咬小朋友,有时候是争夺玩具,也有时候不为什么就咬人。我们想了许多方法,也不管用。这是不是和他爸爸有时打他有关呢?
分析 如果经常打骂宝宝,他很可能咬小朋友,这是情感置移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时也可以说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为。
对策 攻击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为,不利于宝宝与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议宝宝用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转移负面情绪,如拍打枕头,撕报纸等。要对宝宝反复强调,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这会伤害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同时你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思考对宝宝进行惩罚是否恰当,否则将会出现双重标准。宝宝会糊涂:大人为什么可以使用暴力,他却不可以呢……
如果你选择正确的行为对策,那么情绪逐渐趋向稳定的宝宝两岁后就不会再咬人。但三四岁的宝宝会因为情绪紧张、焦虑而继续咬人行为,你可以向儿童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找出宝宝焦虑的真正原因并进行治疗。
心理学家认为,咬人(或物)和吸吮一样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咬人的本能深深地埋藏在下意识中,如有的成年人在激动的时候会咬嘴唇、指甲,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咬笔头、橡皮
,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现。
宝宝咬人是他宣泄(正面或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由于年龄关系,他还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好坏,因此爸妈需要了解宝宝咬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
“我牙痒痒”
Q :宝宝4个多月了,长了一颗牙,吃奶时总咬我的乳头,请问该怎么办?
分析 小婴儿刚出牙的时候,对嘴里的新东西还不习惯,因此吃奶时会尝试着咬妈妈的乳头,试图摆脱自己的新牙。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的衔乳姿势不正确,觉得自己没有被抱稳,本能地咬住乳头防止自己摔下去。
对策 感觉到宝宝咬乳头,可以将宝宝的头轻轻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宝宝呼吸不畅,会自动把嘴松开。同时,为了满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东西来咬,如牙胶或磨牙玩具。
“妈妈,谢谢你”
Q :我儿子每次吃完奶后,总会使劲咬我一口。我现在伤痕累累,又舍不得断奶,该怎么办?
分析 婴儿愉快的情绪大多是在哺乳时获得的。吃饱后的小宝宝常会咬妈妈,这是他对妈妈表达感激的方式,是在说:“谢谢妈妈给我这么好吃的乳汁。”
对策 突来的剧痛会使新妈妈不由自主地推开宝宝或尖叫一声。妈妈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这么做,会吓到宝宝,当然也没有必要咬紧牙关任他咬。宝宝咬奶头,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将手指头插进乳头和宝宝的牙床之间,让他松口。但别马上把他放回小床,他可能还不想这么快就和妈妈道别。和宝宝玩上一会儿,使他明白并不是一松口妈妈就会离开。
“我不舒服”
Q :我宝宝6个月了,经常哭闹,哭急了还咬自己的脚趾,朋友说一定不要抱,以免他产生依赖心理,是这样吗?
分析 对于半岁宝宝的哭泣,爸妈常因怕宠坏宝宝而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宝宝发脾气的同时还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则是小宝宝感觉不舒服,向你发求救信号。感觉疼痛的宝宝常常咬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其他人。
对策 当宝宝哭闹时,你首先要查明宝宝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还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给宝宝一些可以咬的玩具和吃固体食物,以用来磨牙和锻炼咀嚼功能。
“我好害怕”
Q :我的宝宝一岁两个月,这段时间,他常常莫明其妙地咬人、掐人,是不是有什么疾病?
分析 一岁的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愿和感受。如果看护者忽视宝宝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会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惟一方式。
对策 为了帮助宝宝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给予宝宝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宝宝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当他需要的时候保护他,永远在他身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宝宝胆小而笑话他,惩罚他,尤其是男孩子。恐惧不会因此消失,但对宝宝的心理却是极大地伤害。更不要逼迫宝宝克服胆小,这会让他更加胆怯。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和宝宝交谈,反复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你是他的保护神,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他。这样,一段时间后恐惧感自然会消失,宝宝也不会再咬人了。
“我好爱你”
Q :我的宝宝1岁半了,已经出了16颗牙,和他玩的时候他总爱咬我,这正常吗?
分析 一岁半的宝宝和妈妈玩得高兴时忽然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为什么会有这么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呢?宝宝的想法是:“我很爱妈妈,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啊!难道不允许吗?”有时生气的妈妈会反咬孩子,这可是不好的榜样。
对策 如果你反咬宝宝,他会更加兴奋,觉得你在和他玩,认为咬人是允许的,更不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在伤害别人。因此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同时要明确地告诉他“妈妈疼”,可以让他试着咬自己的手指,让他亲身感觉一下疼痛。同时告诉宝宝,咬人不是表达喜欢的好方式,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否则宝宝可能会认为咬人不可以,那么表达爱也是不对的了。
“我需要关注”
Q :老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来,儿子迎接爸爸归来的方式很特别,总是咬他大腿,这让他很伤心。要改变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分析 宝宝只咬爸爸,而不咬妈妈,极有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和他相处的时间太少了,他用这种行为方式表示不满。
对策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放弃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宝宝。和宝宝相处的时间长短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共度亲子时光。请记住,亲子关系不是时间关系,而是质量关系!亲情质量是发展宝宝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最好每天固定一个专门属于宝宝的亲子互动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暂时放开工作和家务,这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
“我很愤怒”
Q :我的宝宝快两岁了,总爱咬小朋友,有时候是争夺玩具,也有时候不为什么就咬人。我们想了许多方法,也不管用。这是不是和他爸爸有时打他有关呢?
分析 如果经常打骂宝宝,他很可能咬小朋友,这是情感置移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时也可以说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为。
对策 攻击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为,不利于宝宝与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议宝宝用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转移负面情绪,如拍打枕头,撕报纸等。要对宝宝反复强调,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这会伤害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同时你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思考对宝宝进行惩罚是否恰当,否则将会出现双重标准。宝宝会糊涂:大人为什么可以使用暴力,他却不可以呢……
如果你选择正确的行为对策,那么情绪逐渐趋向稳定的宝宝两岁后就不会再咬人。但三四岁的宝宝会因为情绪紧张、焦虑而继续咬人行为,你可以向儿童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找出宝宝焦虑的真正原因并进行治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估计是和家庭教育有关,属于儿童好动以及不良习惯,不属于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于集中,情绪不稳,有的还有一些感知障碍(如动作笨拙,发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多动症的病因有遗传、神经心理(如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有关)、轻微脑损伤、生物化学(如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缺陷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等等。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朋友把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划了等号,这就把儿童多动症的外延人为地扩大了。
儿童“好动”是天性
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很好动,很像多动症的症状,但是并非就是多动症。为什么这样说?多动症之外造成孩子好动的情况有哪些呢?
一是年龄特征 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个最明显的外在区别。反之,小小孩童像个大人似的沉稳不动,倒真是个令人担忧的事了。
二是气质特征 人的气质有不同的类型,有一种类型叫做多血质。多血质的孩子的明显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情绪不稳,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做事常常不够专心。年龄越小,气质类型的特征就越明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是智力特征 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智力确实比一般孩子明显高出一截。这样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在一起上学,教学内容就会让他们“吃不饱”,他们就学有余力。这些多余的精力怎么办?孩子是不会安排自己的精力的。于是,就常常表现为不注意听讲,活泼好动,时间一长还会形成习惯。结果,让人没看出他们有多少聪明却看到了他们的多动。相反,另一些孩子可能是知识上有了较多的缺漏,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面对课本和作业难于集中注意,总想做点别的活动。
四是教养习惯 有些孩子还会因为从小教养失当,养成了不能安静的习惯。习惯一经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也常常表现为多动。
五是标签效应 人的心理行为的发展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常常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说的通俗些就是,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自己就常常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呢?更是如此。只是孩子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就是说,大人认为孩子是个怎样的人,孩子常常就成为怎样一个人。正因如此,孩子常常会来“证实”大人的评价似乎总是有根据的。因为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大人的评价常常形成孩子的自我认知,于是就朝着大人评价的方向发展了。这里,大人的评价如同一个标签,所以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就是说,有些孩子的类似多动症的表现,是大人不经意间经常的评价“培养”出来的。
区别“好动”与“多动”
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似乎一样,其实是不难区别的。
一是有无目的性 好动儿童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动症儿童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杂乱的。
二是有无离奇性 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他的好动并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则离奇得让人难于理解。
三是有无选择性 这一条最关键。儿童的“好动”常常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具有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上表现为“好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则能专心致志;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是没有选择性的,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活动都不能使其安静下来全神贯注,都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按说,这些都是不难区分和理解的。可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朋友却没有发现和理解,而是简单的把好动和多动症划了等号?除了有些广告宣传的误导外,关键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由于家长对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问题的是极少数人,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找来找去就有了“重大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好动。于是,想起了多动症,于是,孩子从此有了一个标签贴在了身上。
不让“好动”的孩子蒙冤
一方面,家长教育孩子要有平常心,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盲目,不轻率地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在家教咨询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父母轻率地贴上的标签给贴出来的,是标签效应的结果。只要您把“孩子学习不专心”挂在嘴边,孩子准能成为学习不专心的孩子。
另一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孩子好动是年龄特征或是气质特征的表现,您可以忽略不计,适当引导就行了;孩子好动是智力超常,您可以和老师或有关方面联系,对孩子采取特别的教育措施;孩子的不专心是由于学习障碍,您就想办法给孩子补课;孩子难于安静是由于习惯,您就着意从培养习惯入手。
当然,有句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早晨形成的,也不能指望定个多动症就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一个晚上就解决了。只要您心思用到了,孩子就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资料: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1/21488/3370036.html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于集中,情绪不稳,有的还有一些感知障碍(如动作笨拙,发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多动症的病因有遗传、神经心理(如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有关)、轻微脑损伤、生物化学(如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缺陷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等等。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朋友把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划了等号,这就把儿童多动症的外延人为地扩大了。
儿童“好动”是天性
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很好动,很像多动症的症状,但是并非就是多动症。为什么这样说?多动症之外造成孩子好动的情况有哪些呢?
一是年龄特征 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个最明显的外在区别。反之,小小孩童像个大人似的沉稳不动,倒真是个令人担忧的事了。
二是气质特征 人的气质有不同的类型,有一种类型叫做多血质。多血质的孩子的明显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情绪不稳,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做事常常不够专心。年龄越小,气质类型的特征就越明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是智力特征 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智力确实比一般孩子明显高出一截。这样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在一起上学,教学内容就会让他们“吃不饱”,他们就学有余力。这些多余的精力怎么办?孩子是不会安排自己的精力的。于是,就常常表现为不注意听讲,活泼好动,时间一长还会形成习惯。结果,让人没看出他们有多少聪明却看到了他们的多动。相反,另一些孩子可能是知识上有了较多的缺漏,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面对课本和作业难于集中注意,总想做点别的活动。
四是教养习惯 有些孩子还会因为从小教养失当,养成了不能安静的习惯。习惯一经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也常常表现为多动。
五是标签效应 人的心理行为的发展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常常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说的通俗些就是,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自己就常常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呢?更是如此。只是孩子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就是说,大人认为孩子是个怎样的人,孩子常常就成为怎样一个人。正因如此,孩子常常会来“证实”大人的评价似乎总是有根据的。因为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大人的评价常常形成孩子的自我认知,于是就朝着大人评价的方向发展了。这里,大人的评价如同一个标签,所以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就是说,有些孩子的类似多动症的表现,是大人不经意间经常的评价“培养”出来的。
区别“好动”与“多动”
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似乎一样,其实是不难区别的。
一是有无目的性 好动儿童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动症儿童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杂乱的。
二是有无离奇性 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他的好动并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则离奇得让人难于理解。
三是有无选择性 这一条最关键。儿童的“好动”常常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具有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上表现为“好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则能专心致志;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是没有选择性的,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活动都不能使其安静下来全神贯注,都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按说,这些都是不难区分和理解的。可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朋友却没有发现和理解,而是简单的把好动和多动症划了等号?除了有些广告宣传的误导外,关键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由于家长对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问题的是极少数人,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找来找去就有了“重大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好动。于是,想起了多动症,于是,孩子从此有了一个标签贴在了身上。
不让“好动”的孩子蒙冤
一方面,家长教育孩子要有平常心,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盲目,不轻率地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在家教咨询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父母轻率地贴上的标签给贴出来的,是标签效应的结果。只要您把“孩子学习不专心”挂在嘴边,孩子准能成为学习不专心的孩子。
另一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孩子好动是年龄特征或是气质特征的表现,您可以忽略不计,适当引导就行了;孩子好动是智力超常,您可以和老师或有关方面联系,对孩子采取特别的教育措施;孩子的不专心是由于学习障碍,您就想办法给孩子补课;孩子难于安静是由于习惯,您就着意从培养习惯入手。
当然,有句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早晨形成的,也不能指望定个多动症就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一个晚上就解决了。只要您心思用到了,孩子就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资料: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1/21488/3370036.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孩子咬人
1岁前后的孩子中有咬人的,这不光限于托儿所的孩子,家里带养的孩子也有咬妈妈胳膊的。在一般情况下,妈妈会一面喊痛,一面斥责孩子。因此,由于孩子害怕,便再也不咬了。
在托儿所里也是如此,起初不得不吓唬他一下,使他害怕。但是,在托儿所里,孩子咬了孩子以后,被咬的就要哭,而咬人的孩子会产生某种快感,还会咬旁边的孩子。这样,所里就会流行互咬的现象。如果真是这样,一时就很难制止。因此,必须在流行之前加以杜绝。
将近1岁时,孩子会从床上爬到地上来玩,这是个咬人的危险的时期。咬人的孩子是想告诉对方,自己想要什么,但又说不出来,心中焦急才咬人的。就是到了1岁半,仍不能表达自己要求的孩子,有时还会咬人。
小孩咬人,是因为身边没有能听自己要求的人。不管阿姨在不在孩子身旁,都要时时细心观察,弄清孩子想要什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只要能满足其要求,孩子就不会咬人了。
一个房间里有20多个不满3岁的孩子,阿姨一旦没有照顾到小的孩子,后者想要的东西没有拿到,就会开始咬人。发现咬人,最初一定要严加斥责。给他的印象是不能咬人,捏捏他的小嘴,告诉他不能发脾气。与其把这类孩子隔离开来,还不如了解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满足。
如果在房间里发生相互咬的现象,可以暂时在室外进行教育、玩耍或打秋千,以分散他们的精力。
儿童的嘴在发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婴儿期很软弱的时候,他们用嘴来进食,吮吸,使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用嘴去感知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经常看到小年龄的婴儿总是把玩具往嘴里放的原因。咬东西是婴儿探索世界的行为,是无意识的。
但随着他们的成长,嘴的主要功能变成进食,语言也得到发展,行为能力也随之而增强了,但有些儿童似乎还是喜欢用嘴作工具。咬人这种行为则是有意义的,是一种攻击行为。
如果在孩子身上经常出现这种行为,就应当引起成人的注意了。对此我们不能迁就和视而不见,应该做出必要的反应,让孩子知道他的这个行为是不好的,父母是不喜欢的,其他的人也会不喜欢,只有改掉这样的行为才是好孩子。
咬人可能是他的一种情绪宣泄,父母可以教他借助于其他的情绪宣泄方法来替代这种不良行为。
1岁前后的孩子中有咬人的,这不光限于托儿所的孩子,家里带养的孩子也有咬妈妈胳膊的。在一般情况下,妈妈会一面喊痛,一面斥责孩子。因此,由于孩子害怕,便再也不咬了。
在托儿所里也是如此,起初不得不吓唬他一下,使他害怕。但是,在托儿所里,孩子咬了孩子以后,被咬的就要哭,而咬人的孩子会产生某种快感,还会咬旁边的孩子。这样,所里就会流行互咬的现象。如果真是这样,一时就很难制止。因此,必须在流行之前加以杜绝。
将近1岁时,孩子会从床上爬到地上来玩,这是个咬人的危险的时期。咬人的孩子是想告诉对方,自己想要什么,但又说不出来,心中焦急才咬人的。就是到了1岁半,仍不能表达自己要求的孩子,有时还会咬人。
小孩咬人,是因为身边没有能听自己要求的人。不管阿姨在不在孩子身旁,都要时时细心观察,弄清孩子想要什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只要能满足其要求,孩子就不会咬人了。
一个房间里有20多个不满3岁的孩子,阿姨一旦没有照顾到小的孩子,后者想要的东西没有拿到,就会开始咬人。发现咬人,最初一定要严加斥责。给他的印象是不能咬人,捏捏他的小嘴,告诉他不能发脾气。与其把这类孩子隔离开来,还不如了解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满足。
如果在房间里发生相互咬的现象,可以暂时在室外进行教育、玩耍或打秋千,以分散他们的精力。
儿童的嘴在发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婴儿期很软弱的时候,他们用嘴来进食,吮吸,使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用嘴去感知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经常看到小年龄的婴儿总是把玩具往嘴里放的原因。咬东西是婴儿探索世界的行为,是无意识的。
但随着他们的成长,嘴的主要功能变成进食,语言也得到发展,行为能力也随之而增强了,但有些儿童似乎还是喜欢用嘴作工具。咬人这种行为则是有意义的,是一种攻击行为。
如果在孩子身上经常出现这种行为,就应当引起成人的注意了。对此我们不能迁就和视而不见,应该做出必要的反应,让孩子知道他的这个行为是不好的,父母是不喜欢的,其他的人也会不喜欢,只有改掉这样的行为才是好孩子。
咬人可能是他的一种情绪宣泄,父母可以教他借助于其他的情绪宣泄方法来替代这种不良行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步就是认真观察,仔细记录,进行排除,找出原因。
今天案例中的宝宝的咬人行为,通过不断的观察对比发现,实际是因为宝宝想引起老师的关注才咬人的。因为每次别的小朋友并没有招惹他,而是他自己玩玩具觉得无趣,看老师也没有太多关注的时候,他就会选择身旁的小朋友随机下口。
而且每次他咬人以后,李老师都会很在意他,并把他带到旁边独处教育一会儿,正是因为老师的这种关注,反而让宝宝的咬人行为更加变本加厉。
有时候,宝宝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会故意做一些大人不愿意看到的行为,哪怕是批评和打骂,他也觉得比不在意他要好。
今天案例中的宝宝的咬人行为,通过不断的观察对比发现,实际是因为宝宝想引起老师的关注才咬人的。因为每次别的小朋友并没有招惹他,而是他自己玩玩具觉得无趣,看老师也没有太多关注的时候,他就会选择身旁的小朋友随机下口。
而且每次他咬人以后,李老师都会很在意他,并把他带到旁边独处教育一会儿,正是因为老师的这种关注,反而让宝宝的咬人行为更加变本加厉。
有时候,宝宝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会故意做一些大人不愿意看到的行为,哪怕是批评和打骂,他也觉得比不在意他要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