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出自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
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2、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出自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3、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出自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环绕着。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诗人纵目远望,只见那山间的小径上不知何人正在独自徘徊、留连,他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密密的林间覆盖着的白色的雪花。
诗句状写雪中之景。诗人雪中登山远望,心情是沉郁苍凉的,不禁对景伤情。诗人描绘的是幽远、孤寂的冬日雪景,这与诗人的心境是无法分开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实则是诗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观景中排遣忧愁呢。
4、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出自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
5、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出自清·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593009.html?si=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593009.html?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