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语文题

孔子有什么事迹呀速答,速采纳再概括出来呀... 孔子有什么事迹呀

速答,速采纳
再概括出来呀
展开
百度网友798ab45c1
2009-02-03 · TA获得超过78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3万
展开全部
幽默的孔子

孔子一本正经,孔子风趣幽默,这两个方面,构成真实的孔子。

孔子的幽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开玩笑的幽默。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吗?就好比是件器皿。”又问:“什么器皿呢?”孔子说:“宗庙里那种贵重的器皿瑚琏呀。”

小孩子的幽默。孔子对着一只觚,左看看,右看看,看着看着,口中念念有词:“这不像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觚哪是这个样子!”

不赞同的幽默。孔子病了,子路请耱为他祷告。孔子说:“有这种作法吗?”回答说:“有呀,《诔》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祗祈祷。’”孔子说:“噢,要是这样的话,我自己早已祈祷过了。”

自嘲式的幽默。有人说:“不错,孔子是伟大,学问也广博,只可惜没有一项专长,用来树立名声。”孔子听到这话后,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说,我专攻什么好,专攻驾车呢?还是专攻射箭?那我就专攻驾车好了。”

天真的幽默。子贡问:“有块美玉在这里,是应当把它藏在匣子里呢,还是应当等个好价钱把它卖掉?”这其实是在探听孔子对自我的态度,没想到孔子立即回答说:“卖掉呀,卖掉呀!我等着这样的买主呢!”

洒脱的幽默。子路问侍奉神鬼的事。孔子说:“对活人尚且不能侍奉好,哪能侍奉个死鬼?”又问:“那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生都说不清楚,又怎么知道死呢?”

回转式幽默。孔子到了一个小城武城,在听到弹琴唱诗的声音后,他脸露微笑地说:“咳,杀鸡焉用牛刀?”他的学生子游问道:“从前我听老师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怎么现在变了?”孔子一听,忙改口说:“同学们,他说的是对的,刚才我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直率式幽默。有个人要孔子到他那里去做官,孔子答应了去。子路说:“过去听老师说,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要你去的,是个谋叛的人,你却答应去,怎能言行不一。”孔子说:“那样的话我是说过。但你知道吗,最坚硬的东西是磨不薄的,最洁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再说,难道我是只葫芦,能吊在那里不吃饭吗?”

恶作剧式的幽默。有个叫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推说有病作了拒绝。但去传话的人才出门,孔子却取来瑟边弹边歌,故意要人家听到。

以上诸事,概表明了孔子的幽默,当然,其中一些,只有体味之后,才可品出其滋味
卟离钚弃
2009-02-03 · TA获得超过13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教育成就:(板书)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只要“自行束 (十条干肉)以上”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 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多人,比较出名的有72人。
(2)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板书)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给于不同的指导。
在教学发展史上,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与古希腊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被公认为中外启发式教学的鼻祖。《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还没有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深思暝想而苦思不得时,教师不要去开导他;当学生未达到若有所悟又无从说起时,教师不要给他启发诱导。)是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经典语录。
(3)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板书)
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文课中学生已学过《论语》十则,启发学生思考:对待学习,应抱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要有谨慎谦虚的学习态度,不要盲目夸大自己的本领和知识。
启发学生思考:语文学过的《论语》十则,还指出应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教师总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板书)
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演习所学内容,不是很快乐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两者不可偏废。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因材施教”的小字和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原始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充实,做到论有所依,论从史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roofly_glen
2009-02-03 · TA获得超过13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概况出来是什么意思啊?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说明孔子是个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