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以春节为题目的作文,自述在600~800字之间.谢谢了 ..
我是高1生春节作文不会写所以求一篇求一篇以春节为题目的作文,自述在500~600字之间.谢谢了.....
我是高1生春节作文不会写所以求一篇求一篇以春节为题目的作文,自述在500~600字之间.谢谢了 ..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这不,离过年还有半个月,家家户户又开始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屋檐底下又挂起酱肉、腊肠了。
春节古时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也幸亏古人把过年放在冬季,使原本萧条寒冷的季节多了一分热闹和暖意。
小时候总扳着指头数日子,期盼春节快点到来。因为过年又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糕点零食,更重要的是可以拿压岁钱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鞭炮了。所以说过年是属于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大年三十,大人们忙着炒瓜子花生,杀鸡煮鸭;孩子们则忙着去集市上买鞭炮或在门口堆雪人。还时不时地跑进厨房抓二把炒好的花生或瓜子塞进口袋,出去与小伙伴们分享。这时侯大人是不会象平时那样骂孩子的,就算打碎盆碗,最多也只说声:“碎碎(岁岁)平安!”也就罢了。毕竟要过年了什么事情都要图个吉利讨个好的彩头。等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家家户户就开始热闹地吃起团圆饭来。不用细说,那餐的饭菜肯定是一年里最丰盛的,忙忙碌碌了一年也该好好地慰劳一下自己了。菜中是少不了一盆红烧鱼的,“年年有鱼(余)”嘛!大人们美滋滋地边喝着酒边聊着天,兴致所至还一起划拳干杯。孩子们则吃在嘴里盯在碗里,筷子夹不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干脆跳上凳子伸手去拿。趁大人不注意,还调皮地拿来酒杯偷偷地上一口。好醉哦,直喝得皱眉伸舌一脸怪相,大人们看了更是大笑不已。于是,快乐的气氛洋溢在热闹的屋里,荡漾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吃好饭,一家人收拾好碗筷,就摆好吃的零食和水果坐着守岁了。唐人诗云:“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宋·孟老元的《东京梦华录》中说:“……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可见守岁古而有之。那时不象现在这样,可以边吃东西边悠闲地坐在电视前面看精彩的“春节晚会”,在享受一番美味的年夜饭后再享受一顿好看的精神大餐。当然那时守岁也不会真的坐上一夜等到天亮,孩子们强打精神坐着是为了十二点一到,拉起大人到门口去放烟火和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当响亮的爆竹和着我们快乐的笑声,绚丽的烟火映在我们红红的小脸上,我们又大一岁了。放好最后一只表示辞旧的“关门炮”,于是关上家门一家人带着一年的满足美美地睡觉了。
第二天被一声声寓意迎接新年的“开门炮”吵醒后,于是在妈妈的喊声里懒洋洋地起来。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再把放在枕头底下的压岁钱放在衣袋里,吃好甜甜的芝麻汤圆后,就去外婆、爷爷等长辈那里一家家的拜年了。那时从亲戚长辈那里加起来能拿到二三十元的压岁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了,足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小孩的压岁钱大人们一般是不会用的,除了一小部分给孩子以外,其余的都收起来平时给孩子买一些书或文具等。
当然,过年除了孩子们最快乐外,还有那些身在他乡的游子。游子是放飞的风筝,走得再远,那一头总还连着温暖的故土。过年了,远方的游子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思念来到生他养他的故乡。看着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熟悉的家门上,看着日思夜想的父母健康地在门口迎接着远道而来的自己,那是游子眼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是心里最大的一种安慰。是呀!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回到故乡看到父母健康生活着还开心快乐的事情呢?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难得在过年的时候能合家团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这肯定是其乐无穷的。
转眼又快过年了,过年的确是热闹的也是快乐的,但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责任。我们不仅又年长大了一岁,同时又收获了一份希望,对于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迎接新的压力和竞争,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挑战。我想,这才是过年的真正意义吧!
年味渐淡的春节
日月更迭,季节变换,又是一年岁末时。2007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远去,即将遁进历史的长河,再过二十来天,就是农历的2008了。
说实话,一想起过年,就觉得挺没意思的,于我的心里,并不喜欢过年。现在过年远远不象小时候那样有意义,年味越来越淡了,很多习俗成为了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过年给我的感觉,一个字,累!
说起春节,特怀念小时候。那时,生活水平不高,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却要抚养我们姐兄妹四个。很佩服爸妈的理财能力,跟我们同龄的人相比,我们家几个孩子比别人家的要舒服多了。过年的时候,不管怎样,父母都会为我们每人做一身新衣服,纳一双新步鞋,大年三十的晚上,还会给我们每人压岁钱,虽然不多,却是父母的一份心意。春节这天的早上,睁开眼睛,床头一定会有爸妈准备好的糖果和点心,然后我们便会吃些点心,喜孜孜的去给爸妈拜年。所谓拜年,也就是说几句吉利的话而已。
早饭后,邀上一起长大的邻居、同学,走遍村子里的农家,跟长辈们祝福拜年。长辈们也非常乐意的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糖果、点心等物招待大家。一路走来一路笑,开心而快乐。下午,会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要么看电影,要么玩游戏。
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管在哪里,也不管有多忙,每年的春节都是要赶回家的,只因为,家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的牵挂。也许,那时的我,还只能算个孩子,充满纯真的天性,只想着趁过年的时候尽情的玩一玩吧。
成家后,第一年是跟公公婆婆在老家一起过的。以后的这些年,都是两头跑,我们的房子离老家也就十多公里,平时只要有空,都会回去看看。所以,过年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别人那种特别渴望、特别期盼的心情。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一般都是在老家吃,印象中我们家的团圆饭总是很晚,当别人开始看春晚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路上往家赶呢。当冻得瑟瑟发抖踏进家门的那一刻,才感觉到家的温暖。到家了,该可以舒舒服服的看电视了吧。可是,那一堆刚刚换下来的衣服总得洗啊,晚上不洗,第二天是春节,还得回老家去一直到晚上再回来,还是得晚上洗,正月初二又得去娘家,这样拖下去就没个头了,倒不如牺牲掉除夕的娱乐时间,把该做的家务做了。况且我这人有个毛病,看不得脏衣服放那儿,有了就得及时的清洗,不知道这算不算缺点呢。等我忙完手中的活,春晚也过去近一半了。本该尽情玩乐的除夕之夜,对我来说,还不如平时的轻松自在。
记得有一次大年初一早上,浓雾弥漫,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去,一路上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人,经过农贸市场,也是冷清清空无一人。我跟老公说,这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没意思的一天,除了初一,市场里哪天不是人潮涌动?路上又怎么会无一人?这雾气弥漫的早晨,除了偶尔的爆竹声显示着今日的与众不同,别的还真不如平时的热闹呢。
在老家,邻里相互串门的也没以前多了,遇上晴天还好些,住在一起的走动走动,相互祝福拜年;逢上阴雨天气,就各人呆在自家里了。公公的姐妹、弟兄都住在一个村子上,春节相互拜个年,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平时很少在家,春节时一家一家的前往拜年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到了下午,他们做事的做事,玩牌的玩牌,这个时候,我成了最最冷清的人,公婆没什么需要我做的,打牌没我的份,看电视吧也好象没什么特别好看的节目。打开频道,到处都在拜年,不想看那些流于形式的拜年。
以前春节,镇上的文化站还会排演很多的文娱活动,从初一的下午开始,在全镇轮流着做;电影院也早准备好了春节期间播放的电影,供大家前往观看。可是,现在,这一切全没了。即使有,也很少有人去看。家家有电视,谁还愿意去看那些东西呢。
晚饭也是在老家吃的,年年一样的手擀面。好象全国很多地方春节习惯包饺子,好象包饺子是一种喜庆的事儿。我们这个地方与别的地儿不同,除了农历的七月十五包饺子,其余的节日是从来不包饺子的,春节包饺子更是觉得不吉利。长久以来的习俗吧,谁也说不出具体的道理来哦。
晚饭后,依然回我们的家。第二天还得去妈妈家拜年呢,然后便是一家一家的走一遍,有时候,遇上亲朋好友结婚过生日之类的,一天连赶两家,这边肚子还没饿,那边又得上桌了。真正的累身累心!春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因着大家平时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相聚,春节成了大家走亲访友的一个时段而已。
常跟老公说,过年真的累,没一天安心的。其实,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似过年,谁还在乎吃什么?过去,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有好衣服穿,也才有好东西吃;可是现在不同啦,想穿就穿,想吃就吃,不用上班的日子,还可以躺在床上睡个懒觉,一家三口,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过年,已经感觉不到太多的乐趣了,更多的是身心的疲累。
但是,不管怎样,春节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总还是一样的要过,老家也还是一样的要回,亲朋之间也还是一样的要走动。
春节古时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也幸亏古人把过年放在冬季,使原本萧条寒冷的季节多了一分热闹和暖意。
小时候总扳着指头数日子,期盼春节快点到来。因为过年又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糕点零食,更重要的是可以拿压岁钱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鞭炮了。所以说过年是属于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大年三十,大人们忙着炒瓜子花生,杀鸡煮鸭;孩子们则忙着去集市上买鞭炮或在门口堆雪人。还时不时地跑进厨房抓二把炒好的花生或瓜子塞进口袋,出去与小伙伴们分享。这时侯大人是不会象平时那样骂孩子的,就算打碎盆碗,最多也只说声:“碎碎(岁岁)平安!”也就罢了。毕竟要过年了什么事情都要图个吉利讨个好的彩头。等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家家户户就开始热闹地吃起团圆饭来。不用细说,那餐的饭菜肯定是一年里最丰盛的,忙忙碌碌了一年也该好好地慰劳一下自己了。菜中是少不了一盆红烧鱼的,“年年有鱼(余)”嘛!大人们美滋滋地边喝着酒边聊着天,兴致所至还一起划拳干杯。孩子们则吃在嘴里盯在碗里,筷子夹不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干脆跳上凳子伸手去拿。趁大人不注意,还调皮地拿来酒杯偷偷地上一口。好醉哦,直喝得皱眉伸舌一脸怪相,大人们看了更是大笑不已。于是,快乐的气氛洋溢在热闹的屋里,荡漾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吃好饭,一家人收拾好碗筷,就摆好吃的零食和水果坐着守岁了。唐人诗云:“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宋·孟老元的《东京梦华录》中说:“……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可见守岁古而有之。那时不象现在这样,可以边吃东西边悠闲地坐在电视前面看精彩的“春节晚会”,在享受一番美味的年夜饭后再享受一顿好看的精神大餐。当然那时守岁也不会真的坐上一夜等到天亮,孩子们强打精神坐着是为了十二点一到,拉起大人到门口去放烟火和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当响亮的爆竹和着我们快乐的笑声,绚丽的烟火映在我们红红的小脸上,我们又大一岁了。放好最后一只表示辞旧的“关门炮”,于是关上家门一家人带着一年的满足美美地睡觉了。
第二天被一声声寓意迎接新年的“开门炮”吵醒后,于是在妈妈的喊声里懒洋洋地起来。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再把放在枕头底下的压岁钱放在衣袋里,吃好甜甜的芝麻汤圆后,就去外婆、爷爷等长辈那里一家家的拜年了。那时从亲戚长辈那里加起来能拿到二三十元的压岁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了,足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小孩的压岁钱大人们一般是不会用的,除了一小部分给孩子以外,其余的都收起来平时给孩子买一些书或文具等。
当然,过年除了孩子们最快乐外,还有那些身在他乡的游子。游子是放飞的风筝,走得再远,那一头总还连着温暖的故土。过年了,远方的游子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思念来到生他养他的故乡。看着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熟悉的家门上,看着日思夜想的父母健康地在门口迎接着远道而来的自己,那是游子眼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是心里最大的一种安慰。是呀!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回到故乡看到父母健康生活着还开心快乐的事情呢?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难得在过年的时候能合家团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这肯定是其乐无穷的。
转眼又快过年了,过年的确是热闹的也是快乐的,但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责任。我们不仅又年长大了一岁,同时又收获了一份希望,对于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迎接新的压力和竞争,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挑战。我想,这才是过年的真正意义吧!
年味渐淡的春节
日月更迭,季节变换,又是一年岁末时。2007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远去,即将遁进历史的长河,再过二十来天,就是农历的2008了。
说实话,一想起过年,就觉得挺没意思的,于我的心里,并不喜欢过年。现在过年远远不象小时候那样有意义,年味越来越淡了,很多习俗成为了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过年给我的感觉,一个字,累!
说起春节,特怀念小时候。那时,生活水平不高,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却要抚养我们姐兄妹四个。很佩服爸妈的理财能力,跟我们同龄的人相比,我们家几个孩子比别人家的要舒服多了。过年的时候,不管怎样,父母都会为我们每人做一身新衣服,纳一双新步鞋,大年三十的晚上,还会给我们每人压岁钱,虽然不多,却是父母的一份心意。春节这天的早上,睁开眼睛,床头一定会有爸妈准备好的糖果和点心,然后我们便会吃些点心,喜孜孜的去给爸妈拜年。所谓拜年,也就是说几句吉利的话而已。
早饭后,邀上一起长大的邻居、同学,走遍村子里的农家,跟长辈们祝福拜年。长辈们也非常乐意的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糖果、点心等物招待大家。一路走来一路笑,开心而快乐。下午,会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要么看电影,要么玩游戏。
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管在哪里,也不管有多忙,每年的春节都是要赶回家的,只因为,家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的牵挂。也许,那时的我,还只能算个孩子,充满纯真的天性,只想着趁过年的时候尽情的玩一玩吧。
成家后,第一年是跟公公婆婆在老家一起过的。以后的这些年,都是两头跑,我们的房子离老家也就十多公里,平时只要有空,都会回去看看。所以,过年对我们而言,并没有别人那种特别渴望、特别期盼的心情。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一般都是在老家吃,印象中我们家的团圆饭总是很晚,当别人开始看春晚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路上往家赶呢。当冻得瑟瑟发抖踏进家门的那一刻,才感觉到家的温暖。到家了,该可以舒舒服服的看电视了吧。可是,那一堆刚刚换下来的衣服总得洗啊,晚上不洗,第二天是春节,还得回老家去一直到晚上再回来,还是得晚上洗,正月初二又得去娘家,这样拖下去就没个头了,倒不如牺牲掉除夕的娱乐时间,把该做的家务做了。况且我这人有个毛病,看不得脏衣服放那儿,有了就得及时的清洗,不知道这算不算缺点呢。等我忙完手中的活,春晚也过去近一半了。本该尽情玩乐的除夕之夜,对我来说,还不如平时的轻松自在。
记得有一次大年初一早上,浓雾弥漫,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去,一路上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人,经过农贸市场,也是冷清清空无一人。我跟老公说,这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没意思的一天,除了初一,市场里哪天不是人潮涌动?路上又怎么会无一人?这雾气弥漫的早晨,除了偶尔的爆竹声显示着今日的与众不同,别的还真不如平时的热闹呢。
在老家,邻里相互串门的也没以前多了,遇上晴天还好些,住在一起的走动走动,相互祝福拜年;逢上阴雨天气,就各人呆在自家里了。公公的姐妹、弟兄都住在一个村子上,春节相互拜个年,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平时很少在家,春节时一家一家的前往拜年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到了下午,他们做事的做事,玩牌的玩牌,这个时候,我成了最最冷清的人,公婆没什么需要我做的,打牌没我的份,看电视吧也好象没什么特别好看的节目。打开频道,到处都在拜年,不想看那些流于形式的拜年。
以前春节,镇上的文化站还会排演很多的文娱活动,从初一的下午开始,在全镇轮流着做;电影院也早准备好了春节期间播放的电影,供大家前往观看。可是,现在,这一切全没了。即使有,也很少有人去看。家家有电视,谁还愿意去看那些东西呢。
晚饭也是在老家吃的,年年一样的手擀面。好象全国很多地方春节习惯包饺子,好象包饺子是一种喜庆的事儿。我们这个地方与别的地儿不同,除了农历的七月十五包饺子,其余的节日是从来不包饺子的,春节包饺子更是觉得不吉利。长久以来的习俗吧,谁也说不出具体的道理来哦。
晚饭后,依然回我们的家。第二天还得去妈妈家拜年呢,然后便是一家一家的走一遍,有时候,遇上亲朋好友结婚过生日之类的,一天连赶两家,这边肚子还没饿,那边又得上桌了。真正的累身累心!春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因着大家平时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相聚,春节成了大家走亲访友的一个时段而已。
常跟老公说,过年真的累,没一天安心的。其实,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似过年,谁还在乎吃什么?过去,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有好衣服穿,也才有好东西吃;可是现在不同啦,想穿就穿,想吃就吃,不用上班的日子,还可以躺在床上睡个懒觉,一家三口,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过年,已经感觉不到太多的乐趣了,更多的是身心的疲累。
但是,不管怎样,春节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总还是一样的要过,老家也还是一样的要回,亲朋之间也还是一样的要走动。
展开全部
1.火 花
过年啦!妈妈带我去买火花火花 . 我最感兴趣的是"串天老鼠",可是,那种火花太危险了,妈妈不让我去买,而且价钱也很贵.我就选了"调皮王,电光棒,降落伞,雷弹子和飞碟"五种.大年三十晚上,外婆又送我一座"金山火花"和四根六十响烟火.我好幸福啊!
年夜饭还没吃完,我就急着去放了几个"调皮王",只见火苗沿着导火线烧到"调皮王"的体内,它下面的尖顶盖子一下子竖了起来,还绕着各种颜色的光环,不停地打转,可惜只有两三秒钟就熄灭了,真不过瘾!我只好连续放了好几个.
等到全家吃完了年夜饭,我就嚷嚷起来:"要看烟花的跟我走喽."于是,一大帮子人跟我下了五楼来到桥边.我在桥墩上放稳"金山火花",然后点燃导火线,只见"金山"上喷出了五彩缤纷的焰火,火星冲上天又四面散开来,像一棵光彩夺目的圣诞树.可没半分钟它又熄灭了.
我正为这么漂亮的东西不长久而感到伤心.这时,妈妈递过来一根长长的十五响火炮.我接住后点燃了它,它马上喷出一束束银光闪闪的亮点,简直就要打到水面上了,妈妈就让我举得高一点,让火炮打到天空,就像为天空送上一大把鲜花.随着一声声炮响,周围的人欢叫着,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不知不觉地,所有的火花都放完了我们就去看别人放火花.这也很有意思,火花的品种很多.有的火花声音惊人,需要捂上耳朵才能听.有的要人高高举着,它们就像雪一样旋转着飘落,美极了!还有的发出口哨一样的声音,像打鸟的子弹一样直冲上天,但一两秒钟后高空就展开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光球,每一个光球颜色都不一样.
我玩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妈妈催我快点休息,可是半夜十二点钟,我又迷迷呼呼地惊醒了,原来窗外惊心动魄,雷声一样地响,白天一样地亮,让我感到过年真是太好了.
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我真想天天过年!
2.不同以往的过年
时间飞逝,随着寒假大门向我们敝开,转眼间迎来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般的大年三十.
尽管天公不做美,接连几天因阴雨绵绵,冷风习习,而传来阵阵寒意,可这却丝毫抵挡不住人们对春节来临的喜悦之情.瞧,户外烟火声,欢笑声,喧闹声,声声入耳,户内亲友之情,邻里情,思亲情,情情牵心.恰是那难得一见的老少团圆快乐无休止之热闹,而酝酿出了一幅别开生面的气氛图.
面对如此" 良辰美景",我心中却如同这天气般阴雨绵绵,不像往年过新年,既没有了儿童时期对新年的期盼——那无忧无虑,天真浪漫只知玩耍的时期已过,也没有了初中时对新年的依赖——不必为借过年而躲避那沉重的学习负担.因为在此时我害怕过年,有一份压着我不能尽兴的烦恼——我在城镇职校学习!
我的家族大都是知识分子,虽说我也有几个因家境贫困没进大学门,但在当时也是情有可原,更何况如今也已出人头地,所以在哪里读书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视的.再加上我的同辈们也都各按"天命",但我却在中考中失利.回想当初在亲朋好友家中,自己信誓旦旦说没问题,可如今,哎!我是何等地怕他们问我就读何校啊,可想而知当他们知道后出现的会是何等眼神,何等的举措,我必将在他们的取笑中何等的无地自容,抬不起头啊 ! 事实终归是事实,是需要去承受的.但结果却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大年正月里,亲朋聚会,他们知道后没因我的失败而冷淡我,反而多了份肯定,多了份鼓励,"在城镇职校啊,挺好的,现今社会十分需要那里的学生嘛,就业机率大,好好学,肯定是人才.""不错,城镇职校比较好,负担轻,自己支配时间多,这对你很有利,认真学,上大学没问题."……这一切使我深深感动了,心中如同万火燃烧,热血沸腾,心中的结也顿时茅塞顿开.对啊,学校适应人,学习靠自己,只有"量身定做"的学校才会有进一步发展,进步,自己基础不够,在城镇有充沛时间去弥补,换作其他学校只会适得其反,跟不上,浪费时间.我应该为自己能在城镇职校学习深造而感到庆幸,同时我也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成功一定不会太远.
今年过年不同以往,因为多了另一番色彩!
3.去外婆家过年
我的妈妈是贵州人,从小,我就没的去外婆家.小时侯,看着别的小朋友去外婆家,我心里很羡慕,常常缠着妈妈要外婆,妈妈总是说:"以后带你去看她."可这个以后从没到来过,慢慢地我也就不提了.
去年寒假,当妈妈说要带我去外婆家的时候,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坐上了火车,才相信终于要见到亲爱的外婆了.
可是上车没多久,我就开始后悔了,因为是春运期间,火车上拥挤不堪,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交织在一起,熏得人透不过气来.没办法,我只好睡一会觉,看一会书,好不容易熬过了30个小时.
下了火车,又坐着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四个小时,我们终于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来.拎着行李下了车,活动了一下麻木的腿脚,我发现山脚下根本就没人家!
"咦,妈妈,外婆家在哪呀 "
妈妈疲惫地笑了笑说:"早呢,还有大约两小时的山路,是要靠自己走上去的."我的妈呀,我差点没晕过去.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直到今天,我都快12岁了,她才带我来外婆家!
还好,没走多远,舅舅就来接我们了,第一次看见我,舅舅好象有点激动,居然一下子抱起了我,把我闹了个大红脸.
冬日苍凉的午后,在蜿蜒不尽的山道上,我们三个人吃力地走着.看得出,舅舅很想逗我开心,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不停地跟我说着什么.我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着他.浑身酸痛的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打死我,我也不来了.
走到日影西斜,忽听舅舅对埋头走路的我说:"琳琳,到了."我一抬头,眼前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斑驳的白墙,一色黑瓦.村口的一棵大树下,站着好些人,他们也发现了我们,只见一个瘦瘦高高的老婆婆迅速地冲了过来,一把拉住我,嘴里叽里哇啦地说着什么,我听不懂她的意思,但"琳琳"两个字还是听得出来的,妈妈在旁边哽咽着对我说:"孩子,叫外婆呀."
"外婆!"第一次当面叫出这两个字,我有点尴尬.我看见外婆的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
在外婆家过年,我觉得自己就象一个受宠的公主一样,每时每刻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初四我们就动身回来了.
又是在崎岖的山道上,外婆拉着我的手,舅舅帮我们背着行李,把我们一程程地送下来.一路上,外婆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再来啊."说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山脚下,当汽车远远地开来的时候,外婆急切地拉住我,又一次重复着这三个字.我望了望直冲云霄的大山,又看了看外婆布满皱纹的脸,努力学着贵州话对她说:" 外婆,明年,我们一家都到这里来过年!"
年的味道
春节刚过,满眼还可见火红的灯笼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残片,四下里仿佛还残存着年的味道。可内心却不由地浮生这样的感叹:“过年,不过如此嘛。”
年关已逝,然而内心并未有太多的留恋。对于过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乐趣。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晚,望着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怎么也找不回过年的感觉。年的味道,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变淡……
不晓得从何时开始,习惯的放下了对年的等待与期盼。不喜欢街上挤满置办年货的人,不喜欢看每个人脸上急忙而又开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喜欢,只是有时会这样想:难道过年已成为了渗入人们骨子当中的习惯,难道没有了过年,就等于没有了生活吗?可不管怎样,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渐渐散去,可我,却怎么也不想去追。
如今过年,尽管多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尽管少了这样那样的忙碌,但也丢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儿。很多人喜欢走出家门,在富丽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顿年夜饭。更有甚者,在吵闹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对节日的庆祝。在各种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们举杯欢庆的中国节,反倒是张显时尚的好日子。还有很多的年轻人,把外国的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对于春节却是意趣冷淡。如此过年,年的味道还怎能韵味十足。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不是年疏远了我们,而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离它远去。
我不知道今后的年是否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希望它不会继续变得更糟糕。其实在我心中我是喜爱过年的,只是这份喜爱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变得含蓄,变得不再强烈。大概很多的人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在心底默默地呼唤一声,年就会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大年初一的夜晚,耳边依旧会传来稀稀散散的爆竹声,街道上也依旧会看到高挂的红光。希望明年,心中会增添几分对于年的欣喜,也希望年的味道,可以重回人们的心中。
1 春节作文
2006年春节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大街上的颜色也比平时鲜艳多了。只见彩旗飘扬,各色商家标语、条幅迎风招展。商场门口挂着一只只大红灯笼,看一眼就让人心里暖和。湛蓝的天空中,一只只彩色气球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夺目。微风拂过,大小气球迎风起舞,又仿佛在向路人点头致意。
商场里欢快嬉闹的场面透过明亮的玻璃门窗,射入路人的眼里,使人不由自主地随着彩色的人流,汇入其中。春节是大人的节日,更是小朋友们的节日,儿童玩具、书籍、文具柜台更是异常热闹,孩子们来了一拨又一拨,领走心爱的玩具,留下欢声笑语。
春节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门上要贴“福”字,吃饭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还要看春节晚会。吃饭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丰顺多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有。吃好了饭,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天,喝喝茶,说说话。
春节真热闹呀,我真想天天过春节
过年啦!妈妈带我去买火花火花 . 我最感兴趣的是"串天老鼠",可是,那种火花太危险了,妈妈不让我去买,而且价钱也很贵.我就选了"调皮王,电光棒,降落伞,雷弹子和飞碟"五种.大年三十晚上,外婆又送我一座"金山火花"和四根六十响烟火.我好幸福啊!
年夜饭还没吃完,我就急着去放了几个"调皮王",只见火苗沿着导火线烧到"调皮王"的体内,它下面的尖顶盖子一下子竖了起来,还绕着各种颜色的光环,不停地打转,可惜只有两三秒钟就熄灭了,真不过瘾!我只好连续放了好几个.
等到全家吃完了年夜饭,我就嚷嚷起来:"要看烟花的跟我走喽."于是,一大帮子人跟我下了五楼来到桥边.我在桥墩上放稳"金山火花",然后点燃导火线,只见"金山"上喷出了五彩缤纷的焰火,火星冲上天又四面散开来,像一棵光彩夺目的圣诞树.可没半分钟它又熄灭了.
我正为这么漂亮的东西不长久而感到伤心.这时,妈妈递过来一根长长的十五响火炮.我接住后点燃了它,它马上喷出一束束银光闪闪的亮点,简直就要打到水面上了,妈妈就让我举得高一点,让火炮打到天空,就像为天空送上一大把鲜花.随着一声声炮响,周围的人欢叫着,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不知不觉地,所有的火花都放完了我们就去看别人放火花.这也很有意思,火花的品种很多.有的火花声音惊人,需要捂上耳朵才能听.有的要人高高举着,它们就像雪一样旋转着飘落,美极了!还有的发出口哨一样的声音,像打鸟的子弹一样直冲上天,但一两秒钟后高空就展开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光球,每一个光球颜色都不一样.
我玩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妈妈催我快点休息,可是半夜十二点钟,我又迷迷呼呼地惊醒了,原来窗外惊心动魄,雷声一样地响,白天一样地亮,让我感到过年真是太好了.
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我真想天天过年!
2.不同以往的过年
时间飞逝,随着寒假大门向我们敝开,转眼间迎来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般的大年三十.
尽管天公不做美,接连几天因阴雨绵绵,冷风习习,而传来阵阵寒意,可这却丝毫抵挡不住人们对春节来临的喜悦之情.瞧,户外烟火声,欢笑声,喧闹声,声声入耳,户内亲友之情,邻里情,思亲情,情情牵心.恰是那难得一见的老少团圆快乐无休止之热闹,而酝酿出了一幅别开生面的气氛图.
面对如此" 良辰美景",我心中却如同这天气般阴雨绵绵,不像往年过新年,既没有了儿童时期对新年的期盼——那无忧无虑,天真浪漫只知玩耍的时期已过,也没有了初中时对新年的依赖——不必为借过年而躲避那沉重的学习负担.因为在此时我害怕过年,有一份压着我不能尽兴的烦恼——我在城镇职校学习!
我的家族大都是知识分子,虽说我也有几个因家境贫困没进大学门,但在当时也是情有可原,更何况如今也已出人头地,所以在哪里读书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视的.再加上我的同辈们也都各按"天命",但我却在中考中失利.回想当初在亲朋好友家中,自己信誓旦旦说没问题,可如今,哎!我是何等地怕他们问我就读何校啊,可想而知当他们知道后出现的会是何等眼神,何等的举措,我必将在他们的取笑中何等的无地自容,抬不起头啊 ! 事实终归是事实,是需要去承受的.但结果却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大年正月里,亲朋聚会,他们知道后没因我的失败而冷淡我,反而多了份肯定,多了份鼓励,"在城镇职校啊,挺好的,现今社会十分需要那里的学生嘛,就业机率大,好好学,肯定是人才.""不错,城镇职校比较好,负担轻,自己支配时间多,这对你很有利,认真学,上大学没问题."……这一切使我深深感动了,心中如同万火燃烧,热血沸腾,心中的结也顿时茅塞顿开.对啊,学校适应人,学习靠自己,只有"量身定做"的学校才会有进一步发展,进步,自己基础不够,在城镇有充沛时间去弥补,换作其他学校只会适得其反,跟不上,浪费时间.我应该为自己能在城镇职校学习深造而感到庆幸,同时我也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成功一定不会太远.
今年过年不同以往,因为多了另一番色彩!
3.去外婆家过年
我的妈妈是贵州人,从小,我就没的去外婆家.小时侯,看着别的小朋友去外婆家,我心里很羡慕,常常缠着妈妈要外婆,妈妈总是说:"以后带你去看她."可这个以后从没到来过,慢慢地我也就不提了.
去年寒假,当妈妈说要带我去外婆家的时候,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坐上了火车,才相信终于要见到亲爱的外婆了.
可是上车没多久,我就开始后悔了,因为是春运期间,火车上拥挤不堪,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交织在一起,熏得人透不过气来.没办法,我只好睡一会觉,看一会书,好不容易熬过了30个小时.
下了火车,又坐着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四个小时,我们终于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来.拎着行李下了车,活动了一下麻木的腿脚,我发现山脚下根本就没人家!
"咦,妈妈,外婆家在哪呀 "
妈妈疲惫地笑了笑说:"早呢,还有大约两小时的山路,是要靠自己走上去的."我的妈呀,我差点没晕过去.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直到今天,我都快12岁了,她才带我来外婆家!
还好,没走多远,舅舅就来接我们了,第一次看见我,舅舅好象有点激动,居然一下子抱起了我,把我闹了个大红脸.
冬日苍凉的午后,在蜿蜒不尽的山道上,我们三个人吃力地走着.看得出,舅舅很想逗我开心,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不停地跟我说着什么.我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着他.浑身酸痛的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打死我,我也不来了.
走到日影西斜,忽听舅舅对埋头走路的我说:"琳琳,到了."我一抬头,眼前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斑驳的白墙,一色黑瓦.村口的一棵大树下,站着好些人,他们也发现了我们,只见一个瘦瘦高高的老婆婆迅速地冲了过来,一把拉住我,嘴里叽里哇啦地说着什么,我听不懂她的意思,但"琳琳"两个字还是听得出来的,妈妈在旁边哽咽着对我说:"孩子,叫外婆呀."
"外婆!"第一次当面叫出这两个字,我有点尴尬.我看见外婆的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
在外婆家过年,我觉得自己就象一个受宠的公主一样,每时每刻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初四我们就动身回来了.
又是在崎岖的山道上,外婆拉着我的手,舅舅帮我们背着行李,把我们一程程地送下来.一路上,外婆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再来啊."说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山脚下,当汽车远远地开来的时候,外婆急切地拉住我,又一次重复着这三个字.我望了望直冲云霄的大山,又看了看外婆布满皱纹的脸,努力学着贵州话对她说:" 外婆,明年,我们一家都到这里来过年!"
年的味道
春节刚过,满眼还可见火红的灯笼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残片,四下里仿佛还残存着年的味道。可内心却不由地浮生这样的感叹:“过年,不过如此嘛。”
年关已逝,然而内心并未有太多的留恋。对于过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乐趣。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晚,望着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怎么也找不回过年的感觉。年的味道,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变淡……
不晓得从何时开始,习惯的放下了对年的等待与期盼。不喜欢街上挤满置办年货的人,不喜欢看每个人脸上急忙而又开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喜欢,只是有时会这样想:难道过年已成为了渗入人们骨子当中的习惯,难道没有了过年,就等于没有了生活吗?可不管怎样,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渐渐散去,可我,却怎么也不想去追。
如今过年,尽管多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尽管少了这样那样的忙碌,但也丢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儿。很多人喜欢走出家门,在富丽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顿年夜饭。更有甚者,在吵闹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对节日的庆祝。在各种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们举杯欢庆的中国节,反倒是张显时尚的好日子。还有很多的年轻人,把外国的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对于春节却是意趣冷淡。如此过年,年的味道还怎能韵味十足。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不是年疏远了我们,而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离它远去。
我不知道今后的年是否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希望它不会继续变得更糟糕。其实在我心中我是喜爱过年的,只是这份喜爱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变得含蓄,变得不再强烈。大概很多的人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在心底默默地呼唤一声,年就会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大年初一的夜晚,耳边依旧会传来稀稀散散的爆竹声,街道上也依旧会看到高挂的红光。希望明年,心中会增添几分对于年的欣喜,也希望年的味道,可以重回人们的心中。
1 春节作文
2006年春节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大街上的颜色也比平时鲜艳多了。只见彩旗飘扬,各色商家标语、条幅迎风招展。商场门口挂着一只只大红灯笼,看一眼就让人心里暖和。湛蓝的天空中,一只只彩色气球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夺目。微风拂过,大小气球迎风起舞,又仿佛在向路人点头致意。
商场里欢快嬉闹的场面透过明亮的玻璃门窗,射入路人的眼里,使人不由自主地随着彩色的人流,汇入其中。春节是大人的节日,更是小朋友们的节日,儿童玩具、书籍、文具柜台更是异常热闹,孩子们来了一拨又一拨,领走心爱的玩具,留下欢声笑语。
春节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门上要贴“福”字,吃饭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还要看春节晚会。吃饭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丰顺多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有。吃好了饭,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天,喝喝茶,说说话。
春节真热闹呀,我真想天天过春节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范文二: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范文三: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希望对你有帮助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范文二: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范文三: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希望对你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以写:做一些团子,饺子,春卷之类食物的趣事
大年夜全家团圆
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见解
出门拜年……
细节,别出心裁的:见到某位长期不见得亲人,激动心情
某位平日不在乎,或闹矛盾的人为自己送来祝福……
(我这只是举几个例子,你身边可能还有其他的事,只要融入感情,把事情写生动就好,还是自己写吧,加油!)
大年夜全家团圆
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见解
出门拜年……
细节,别出心裁的:见到某位长期不见得亲人,激动心情
某位平日不在乎,或闹矛盾的人为自己送来祝福……
(我这只是举几个例子,你身边可能还有其他的事,只要融入感情,把事情写生动就好,还是自己写吧,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