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数码相机拍夜景
只要了解了原理,拍夜景其实并不是难事。
首先,数码相机曝光由三大参数(快门速度、光圈大小、ISO(感光度)大小)决定:
快门速度越快,得到的照片就越暗,但可捕捉到高速运动的画面,快门越慢,那么拍到的照片就越亮,但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就会模糊,并且手的抖动也会造成整个画面模糊。比如拍人像通常需要1/125秒以上的速度,拍走动的人需要1/250秒以上的速度,拍跑步的人需要1/600秒以上的速度。
光圈方面,光圈越大,那么得到的照片就越亮,背景就容易模糊,光圈越小,得到的照片就越暗,前后景就越清晰。在相机中光圈值越大,那么实际光圈就越小,反之亦然。比如F2.8光圈就比F8光圈大很多,F2.8很容易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F8则可以拍前后清晰的风景照。
ISO方面,值越大,照片就越亮,但噪点就越多画质就越差,值越小,照片就越暗,但画质却是最细腻的。对摄影师来说,ISO是最不想碰的东西,只要环境照度足够,都会把它设置为最小的值,以保证最高的画质。
这三大参数在自动档的时候由相机自己控制,用户只需按下快门即可成功拍摄。但是拍夜景的话就比较特殊了,由于夜景照度远弱于白天,需要用户手动控制三大参数来完成拍摄,所以具备M档(手动档)的相机是必需的。
下面说说具体的拍摄方法:
一、在拍夜晚风景的时候,三大参数是这样考虑的:
IOS,尽量最低,以保证高画质。光圈,关小,以保证风景的前后清晰。剩下一个快门怎么办,前两个参数为了各自的利益把画面降得很暗了,再加上晚上照度又低,画面就更黑暗了,那么快门唯一的选择就是变慢,快门越慢画面越亮,为了弥补前两个参数拉低的亮度,这时候的快门就要慢得很夸张(可能要到15-30秒的快门时间),平时都是百分之一秒以上的速度,现在要变成十几秒甚至几十秒,人类是不可能拿着相机十几秒不抖动的(事实上1秒都不行),那么这时候就要拿出神器了,三脚架,把相机架上去,让它稳定曝光几十秒不成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拍夜景都要带上三脚架的原因,没人可以只带相机去拍夜景的。通过以上考虑后,就开始设置三大参数了,具体的值要看情况来设置,比如快门的时间时间要降到多少才是适合的。如果画面中有车流的话,按以上思路最终拍出来的效果就是车不见了,只剩下车灯划出一条条线,非常漂亮。
二、在拍夜景人像的时候,三大参数是这样考虑的:
拍人需要机动性,很多时候不用三脚架,那么快门就不能太慢,尽量用广角端拍摄(因为广角端的安全快门比较低),可以把快门设置为1/10秒,这是广角手持的极限,接下来光圈可以开到最大,如果买到的镜头是F2.8的最大光圈,那就最好不过了,即能保证亮度,又能虚化人像背景,但如果镜头是F3.5或F4的最大光圈,也没关系,最后一个参数ISO可以弥补,上面说过ISO越高画质就越差,但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做出妥协,只能把ISO开高了,通常来讲,中高端相机在800以上的ISO值都还能保证一定的画质,而中低端相机就建议不要超过800了,否则噪点就会非常明显。经过以上思路来调整,一般可以保证环境的亮度足够,但人物主体的亮度是不足的,这时候又要拿出神器了,闪光灯。闪光灯尽量用无线引闪,这样无论人物面部怎么转,闪光灯都可以摆到适合的位置,以保证人物面部的亮度。最终得到的相片就是背景和人物都照度足够了。
通过以上思路延伸,人们还可以用烟花拍出如下效果来:
至于还能拍出别的什么,要靠脑袋的创意了。但是基本技术原理还是要首先掌握的。
相机如果有“夜景”模式,可以选择此模式拍摄,但是从本人的体会讲,一般来说可以在选择“夜景”模式的同时要考虑将曝光量修正减1-1.5档左右更好,要不然拍出来的夜景有可能对光线明亮的部分曝光过度,形成一片光斑,或造成天色太明,失去“夜”的味道。
如果拍夜景时既要拍近处的人,又要拍夜景的背景,当然要开闪光灯了。“开的话人亮背景太黑”这是因为你的相机快门设置没有考虑到夜景光线,只要注意是相机的曝光量还是要以拍夜景考虑,在对人物闪光后,要求被拍人物原地不动站立数秒,至相机完全关闭快门为止,以免造成“透明人”的现象发生。
拍夜景一般都应当使用三脚架,因为夜景拍摄时快门速度不可能很高,有的甚至可以设到数秒钟曝光。没有三脚架一般也应当将相机固定到某一物体上,一般不要手持拍摄。如果有自拍功能的话,最好开启自拍功能,以免手按动相机快门时引起相机的晃动。
在特殊情况下,要提高快门速度,除了使用最大的光圈值以外,对于数码相机来讲可以使用高感光度(ISO)拍摄。现在的数码相机改变感光度较过去的胶片相机要方便多了。使用了高感光度设置后,质量不太好的相机会产生较多的噪点,成像质量也会粗糙些,但权衡得失,拍一张质量并不太好的照片总比拍不下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