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家帮帮忙,写作文,急急急急急急,过了凌晨一点就不要了
从长恨歌,湘夫人,蜀相,书愤,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六国论,伶官传序,阁夜这些篇目中任选三篇写一篇议论文500—600就可以了...
从长恨歌,湘夫人,蜀相,书愤,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六国论,伶官传序,阁夜这些篇目中任选三篇写一篇议论文500—600就可以了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读项羽(项羽之死)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就如现在我们面对着项羽之死,有的人发出“卷土从来未可知”的慨叹,也有人为霸王的多情和英烈而掩面长泣。然而终难判定项羽最后乌江自刎是对是错。其实我们不必深究,因为无论如何那都是作为一个人的选择,作为一个男子的痴情,作为一位旷世豪主的坚守,都是我们应尊重、欣赏、敬仰的。
相比于卧薪尝胆的勾践,我更为这个叹着“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多情男儿而感动,这或许是人类对一种接近本我的事物的不自觉的认同。项羽是一个小自我,即使他是统率众士破釜沉舟的勇士,他是曾经雄踞一方的霸王,可他确实不是一位君主,一位君主是属于天下人的,而他更多的属于自己。他可以对那些与己毫无瓜葛的人杀戮,因为他无情于众生;他却不忍伤害每一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女子,甚至是一匹马,因为他多情于亲近之人。而君王则是无情于任何人,除非自身利益需要才留意他人性命,就像刘邦为了躲避追杀可以把自己的儿女当作祭祀的羔羊扔出马车外。刘邦一定认为对大丈夫而言天下为重,但只要你还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就绝对不会赞同他的屁话,虽然客观上他确实结束了乱世,但主观他一定不会为了爱天下苍生而丢女弃子、背信弃义。所以我认同项羽,我为他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而倾倒,我为他一个抚马的动作而心生温和,甚至觉得他面对吕马童的那一句“若非吾故人乎”都是心碎的。项羽是一个类似于我们的自私的、多情的、执拗的、骄傲的小我。
然后项羽才是一个大我。他可以领导士兵赢得巨鹿之战便说明他是一个拥有一定智和超越一般人的将帅之才的人。我不想讨论他在乌江东山再起后是否会再与刘邦逐鹿中原,我只知道他在西楚胜利无望,兄弟们一个个在自己面前倒下,虞姬即将离去,故人背叛自己时他是绝望的,是悲伤的,是孤单的,但仍然是豪迈的,骄傲的。他的骄傲令他认为凭自己足以保住弟兄、女子、骏马,到最后他却仍不肯放下他的骄傲。他的骄傲是他的坚守,就像孔雀宁死也不愿将尾巴曵于泥中,只为守候唯一剩下的尊严。而在这世界上,能为自己尊严而慷慨赴死的,是越来越少了。
《过秦论》、《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三篇文章有不少相似之处:一、从评论的内容看,三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二,从文章的主旨看,三文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过秦论》希望汉文帝能以仁义治天下,《六国论》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阿房宫赋》则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三,从论证方法上看,三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过秦论》将九国与秦国、秦国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等分别作对比,《六国论》将秦于攻取之外所得与战胜而得、六国中赂者与不赂者等情况进行对比,《阿房宫赋》将阿房宫建成的盛况与被焚时的惨景、“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等情况进行对比;四,从结构上看,三文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形式;五,从语言上看,三文都是整散结合,运用了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难怪不少学生在学习这三文后说它们很相似,背诵时常会把三文中一些类似的句子记串,尤其是文章结尾论说部分最易相混。
不过,若能细加推敲研读就不难发现,尽管它们对同一历史现象所作的评论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位作者当时的历史情况和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持论的角度、议论的主旨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还是明显的。
一、从文体上看 《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阿房宫赋》是文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过秦论》虽是史论,但由于作者是个辞赋家,所以这篇文章又近似赋体。
二、从语言上看 基于不同的文体,这三篇文章虽然在语言上都是整散结合,但《阿房宫赋》语言华丽,整句多,《六国论》语言严谨,散句多,《过秦论》介与二者之间。《过秦论》《六国论》虽有整句,但不押韵;《阿房宫赋》是有部分押韵的,如“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记住了这点,就可将它与其他两篇文章的结尾区别开来了。
三、从文章主旨看 《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规汉。西汉初年,战事甫定,人口稀少,经济凋弊,急需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为此,贾谊写了这篇史论,用以规劝汉文帝要施行仁政,莫蹈暴秦覆辙。《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民伤财。见此,杜牧写了这篇赋,借秦统治者茺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爱民。《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统治集团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作者写此文就是要告诉宋仁宗,应该以六国破灭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膝求和,以免像六国那样“为积威之所动”。
四、从所涉及的史实范围看《过秦论》从秦孝公说到秦朝灭亡,共八代君王,150多年的史实;《六国论》所说的是自秦灭六国至秦统一的几十年期间的历史情况;《阿房宫赋》只从秦统一说到秦灭亡、阿房宫被焚共约15年的时间。另外《六国论》没涉有陈涉起义,《过秦论》和《阿房宫赋》都写到陈涉起义;但《过秦论》说的详细,《阿房宫赋》只用了“戍卒叫,函谷举”一语概括。
五、从评议的角度看鉴于各文的写作主旨,它们的评议角度是不一样的。《六国论》是从痛惜六国失策的角度来说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是指斥秦王朝的残暴荒淫;不过,《过秦论》侧重说秦的残暴不仁,《阿房宫赋》则偏重于斥责秦的骄奢荒淫,也说及六国不爱百姓。
六、从结论来看《过秦论》就史论史,言尽即止,结论落在秦王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上,其讽谏之意在于言外。《六国论》在论证六国失败原因在于赂秦后,由古及今,再作引申,得出以北宋之大,如果一味屈辱苟安,势在必亡,并置自己于六国之下的结论。而《阿房宫赋》虽是散文,后两段却是议论,其论点就是讽喻之意——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
七、从结构来看三篇文章虽然都采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但《阿房宫赋》前两段是铺叙、描写,后两段转入评论,持论有据。《过秦论》和《六国论》虽同是论文,但结构却不同:《过秦论》先列举论据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嘎然而止;《六国论》先提出论点,然后用论据加以论证,引申劝戒。这又可将两文结尾区别开来。
八、从议论方法看三篇文章虽然都运用对比,但方式不同:《过秦论》是纵式对比,得出“秦朝>秦国>九国>陈涉”这样的结果,而陈涉居然能击垮强秦,其原因就在秦自身的弊端。《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另外,《六国论》中有引证,而其他两文没有;《过秦论》《阿房宫赋》中有铺张渲染,《六国论》中却不明显。不过两文的铺张又不尽相同:《过秦论》只是详尽的描写,而《阿房宫赋》则是夸张的笔法。
九、从作者的见解和局限看苏洵看到了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没能力抗外侮而割地苟安,但他没看到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循保守,不重视改革;他也没看到秦统一的意义。杜牧认为封建暴君荒淫奢靡必然自取灭亡,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贾谊指出秦的灭亡在于不施仁义,也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没认识到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然更提不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
总之,这三文既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处,又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别。读时切不可不加区别。
贾谊《过秦论》与杜牧《阿房宫赋》都是名家名篇,分别收入人教社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与第二册。它们在内容、形式、写作意图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地方。因此,教学《阿房宫赋》完全可以与《过秦论》作比较阅读。可以按比较提纲对《过秦论》略加复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诵读,按照提纲讨论研究,必要时候加以点拨,将《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一一比较。这样做,可以提高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可以温故而知新,在加深对《过秦论》认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比较迅速地认识《阿房宫赋》的思想意义、赋的特点等,同时完成有关练习与熟读背诵任务。
下面,试将《过秦论》(以下简称《过》) 与《阿房宫赋》(以下简称《阿》)从内容、形式、写作意图几方面加以比较,以供参考。
从内容方面看,《过》《阿》都写秦朝灭亡,都写由极盛到速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何其盛也!然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亡,又何其速也!在此基础上,《过》《阿》都总结了秦朝速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皆由不施仁政。
如果说,《过》《阿》是一部秦的兴亡史,那么,《过》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写起,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再到速亡,好比一部“通史”;而《阿》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写起,写到速亡,则如一部“断代史”:时间跨度不同。《过》围绕统治者实施什么样的政策写,写原因,写结果。秦孝公实施的政策是“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原因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结果是“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以后的君主“因遗策”,原因同前,结果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最终“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此后,秦始皇“废先王之道”,实施“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弱天下之民”的政策,原因是“威振四海”,结果是“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阿》则围绕统治者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爱纷奢”来写。写作角度不同。
从形式方面看,就结构与表达方式说,《过》《阿》都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叙写,后一部为议论。叙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的根据,为议论蓄势;议论是叙写的升华,点明了中心,给人以启示。不同的是,《过》前一部分是叙述,叙述历史;《阿》前一部分是描写,描写阿房宫及其中的人与物。《过》的议论点明秦朝速亡的原因,戛然而止;《阿》则进一步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就表现手法说,《过》《阿》都用铺陈夸张。《过》自始至终用铺陈夸张手法,叙事用,如写秦孝公君臣野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议论用,如写陈涉之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阿》更是如此。描写用,如写宫女生活,连用6 组句子构成排比,无一组不极尽夸张之能事;议论用,如议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一样连用6 组句子构成排比,同样极尽夸张之能事。
《过》《阿》都用对比手法。《过》既有前文后文对比,又有段中对比;既有自比(秦人自心),又有他比(秦与六国比,与陈涉比,陈涉与仲尼等人比;六国与陈涉比等等)。《阿》一样有前文后文对比,段中对比;有自比(秦人自比),他比(“秦”与“人”比,“独夫”与“戍卒”比等等)。不同的是段中比,《过》有三段(第二、四、五段),《阿》则集中在一段(第三段)之中。铺陈夸张与多角度多侧面对比,使文章气势不同凡响,使作者观点更加鲜明,因而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
就语言说,《过》《阿》都有诗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句式整齐又有变化。例如,《过》第一段写秦孝公的资本,野心,政策,成效,4 层意思仅用81 字。写野心,用“窥”,用“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写成效用“拱手”,生动传神;写资本,用1 个对偶句“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接着用1 个散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引出野心;写野心,用“有”领起,3个四字句一贯而下,构成排比,修饰“意”,再用1 个四字句修饰“心”。整句散句交错,整齐之中有变化。《阿》更是如此。也以第一段为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开头只用12 字就点明阿房宫兴建的背景,时间,所费建材,速度等等,言简意赅。接着用散句写阿房宫占地之广,气魄宏伟。然后以整句(多为四字句、对偶句、且押韵)细腻写建筑之巧奇天工,中间穿插一二散句作一层的结束。“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不过,总的说,《过》的语言比较朴实,《阿》则非常华丽。
就文体说,《过》是用赋写的散文,《阿》是用散文写的赋,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可以说,《过》《阿》是两篇散文诗。
从写作意图看,《过》《阿》都遵循“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的原则,都为讽喻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免得重蹈覆辙。不同的是,《过》作于西汉初期,写作时,汉文帝并不像秦始皇那样不施仁政;《阿》作于晚唐时期,写作时,唐敬宗已经像秦始皇那样“大起宫室,广声色”。如果说,《过》是希望统治者“加勉”的话,《阿》则是敲响警钟希望统治者速速“改之”了。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就如现在我们面对着项羽之死,有的人发出“卷土从来未可知”的慨叹,也有人为霸王的多情和英烈而掩面长泣。然而终难判定项羽最后乌江自刎是对是错。其实我们不必深究,因为无论如何那都是作为一个人的选择,作为一个男子的痴情,作为一位旷世豪主的坚守,都是我们应尊重、欣赏、敬仰的。
相比于卧薪尝胆的勾践,我更为这个叹着“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多情男儿而感动,这或许是人类对一种接近本我的事物的不自觉的认同。项羽是一个小自我,即使他是统率众士破釜沉舟的勇士,他是曾经雄踞一方的霸王,可他确实不是一位君主,一位君主是属于天下人的,而他更多的属于自己。他可以对那些与己毫无瓜葛的人杀戮,因为他无情于众生;他却不忍伤害每一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女子,甚至是一匹马,因为他多情于亲近之人。而君王则是无情于任何人,除非自身利益需要才留意他人性命,就像刘邦为了躲避追杀可以把自己的儿女当作祭祀的羔羊扔出马车外。刘邦一定认为对大丈夫而言天下为重,但只要你还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就绝对不会赞同他的屁话,虽然客观上他确实结束了乱世,但主观他一定不会为了爱天下苍生而丢女弃子、背信弃义。所以我认同项羽,我为他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而倾倒,我为他一个抚马的动作而心生温和,甚至觉得他面对吕马童的那一句“若非吾故人乎”都是心碎的。项羽是一个类似于我们的自私的、多情的、执拗的、骄傲的小我。
然后项羽才是一个大我。他可以领导士兵赢得巨鹿之战便说明他是一个拥有一定智和超越一般人的将帅之才的人。我不想讨论他在乌江东山再起后是否会再与刘邦逐鹿中原,我只知道他在西楚胜利无望,兄弟们一个个在自己面前倒下,虞姬即将离去,故人背叛自己时他是绝望的,是悲伤的,是孤单的,但仍然是豪迈的,骄傲的。他的骄傲令他认为凭自己足以保住弟兄、女子、骏马,到最后他却仍不肯放下他的骄傲。他的骄傲是他的坚守,就像孔雀宁死也不愿将尾巴曵于泥中,只为守候唯一剩下的尊严。而在这世界上,能为自己尊严而慷慨赴死的,是越来越少了。
《过秦论》、《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三篇文章有不少相似之处:一、从评论的内容看,三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二,从文章的主旨看,三文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过秦论》希望汉文帝能以仁义治天下,《六国论》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阿房宫赋》则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三,从论证方法上看,三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过秦论》将九国与秦国、秦国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等分别作对比,《六国论》将秦于攻取之外所得与战胜而得、六国中赂者与不赂者等情况进行对比,《阿房宫赋》将阿房宫建成的盛况与被焚时的惨景、“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等情况进行对比;四,从结构上看,三文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形式;五,从语言上看,三文都是整散结合,运用了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难怪不少学生在学习这三文后说它们很相似,背诵时常会把三文中一些类似的句子记串,尤其是文章结尾论说部分最易相混。
不过,若能细加推敲研读就不难发现,尽管它们对同一历史现象所作的评论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位作者当时的历史情况和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持论的角度、议论的主旨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还是明显的。
一、从文体上看 《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阿房宫赋》是文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过秦论》虽是史论,但由于作者是个辞赋家,所以这篇文章又近似赋体。
二、从语言上看 基于不同的文体,这三篇文章虽然在语言上都是整散结合,但《阿房宫赋》语言华丽,整句多,《六国论》语言严谨,散句多,《过秦论》介与二者之间。《过秦论》《六国论》虽有整句,但不押韵;《阿房宫赋》是有部分押韵的,如“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记住了这点,就可将它与其他两篇文章的结尾区别开来了。
三、从文章主旨看 《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规汉。西汉初年,战事甫定,人口稀少,经济凋弊,急需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为此,贾谊写了这篇史论,用以规劝汉文帝要施行仁政,莫蹈暴秦覆辙。《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民伤财。见此,杜牧写了这篇赋,借秦统治者茺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爱民。《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统治集团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作者写此文就是要告诉宋仁宗,应该以六国破灭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膝求和,以免像六国那样“为积威之所动”。
四、从所涉及的史实范围看《过秦论》从秦孝公说到秦朝灭亡,共八代君王,150多年的史实;《六国论》所说的是自秦灭六国至秦统一的几十年期间的历史情况;《阿房宫赋》只从秦统一说到秦灭亡、阿房宫被焚共约15年的时间。另外《六国论》没涉有陈涉起义,《过秦论》和《阿房宫赋》都写到陈涉起义;但《过秦论》说的详细,《阿房宫赋》只用了“戍卒叫,函谷举”一语概括。
五、从评议的角度看鉴于各文的写作主旨,它们的评议角度是不一样的。《六国论》是从痛惜六国失策的角度来说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是指斥秦王朝的残暴荒淫;不过,《过秦论》侧重说秦的残暴不仁,《阿房宫赋》则偏重于斥责秦的骄奢荒淫,也说及六国不爱百姓。
六、从结论来看《过秦论》就史论史,言尽即止,结论落在秦王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上,其讽谏之意在于言外。《六国论》在论证六国失败原因在于赂秦后,由古及今,再作引申,得出以北宋之大,如果一味屈辱苟安,势在必亡,并置自己于六国之下的结论。而《阿房宫赋》虽是散文,后两段却是议论,其论点就是讽喻之意——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
七、从结构来看三篇文章虽然都采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但《阿房宫赋》前两段是铺叙、描写,后两段转入评论,持论有据。《过秦论》和《六国论》虽同是论文,但结构却不同:《过秦论》先列举论据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嘎然而止;《六国论》先提出论点,然后用论据加以论证,引申劝戒。这又可将两文结尾区别开来。
八、从议论方法看三篇文章虽然都运用对比,但方式不同:《过秦论》是纵式对比,得出“秦朝>秦国>九国>陈涉”这样的结果,而陈涉居然能击垮强秦,其原因就在秦自身的弊端。《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另外,《六国论》中有引证,而其他两文没有;《过秦论》《阿房宫赋》中有铺张渲染,《六国论》中却不明显。不过两文的铺张又不尽相同:《过秦论》只是详尽的描写,而《阿房宫赋》则是夸张的笔法。
九、从作者的见解和局限看苏洵看到了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没能力抗外侮而割地苟安,但他没看到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循保守,不重视改革;他也没看到秦统一的意义。杜牧认为封建暴君荒淫奢靡必然自取灭亡,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贾谊指出秦的灭亡在于不施仁义,也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他没认识到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然更提不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
总之,这三文既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处,又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别。读时切不可不加区别。
贾谊《过秦论》与杜牧《阿房宫赋》都是名家名篇,分别收入人教社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与第二册。它们在内容、形式、写作意图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地方。因此,教学《阿房宫赋》完全可以与《过秦论》作比较阅读。可以按比较提纲对《过秦论》略加复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诵读,按照提纲讨论研究,必要时候加以点拨,将《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一一比较。这样做,可以提高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可以温故而知新,在加深对《过秦论》认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比较迅速地认识《阿房宫赋》的思想意义、赋的特点等,同时完成有关练习与熟读背诵任务。
下面,试将《过秦论》(以下简称《过》) 与《阿房宫赋》(以下简称《阿》)从内容、形式、写作意图几方面加以比较,以供参考。
从内容方面看,《过》《阿》都写秦朝灭亡,都写由极盛到速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何其盛也!然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亡,又何其速也!在此基础上,《过》《阿》都总结了秦朝速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皆由不施仁政。
如果说,《过》《阿》是一部秦的兴亡史,那么,《过》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写起,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再到速亡,好比一部“通史”;而《阿》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写起,写到速亡,则如一部“断代史”:时间跨度不同。《过》围绕统治者实施什么样的政策写,写原因,写结果。秦孝公实施的政策是“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原因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结果是“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以后的君主“因遗策”,原因同前,结果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最终“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此后,秦始皇“废先王之道”,实施“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弱天下之民”的政策,原因是“威振四海”,结果是“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阿》则围绕统治者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爱纷奢”来写。写作角度不同。
从形式方面看,就结构与表达方式说,《过》《阿》都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叙写,后一部为议论。叙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的根据,为议论蓄势;议论是叙写的升华,点明了中心,给人以启示。不同的是,《过》前一部分是叙述,叙述历史;《阿》前一部分是描写,描写阿房宫及其中的人与物。《过》的议论点明秦朝速亡的原因,戛然而止;《阿》则进一步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就表现手法说,《过》《阿》都用铺陈夸张。《过》自始至终用铺陈夸张手法,叙事用,如写秦孝公君臣野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议论用,如写陈涉之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阿》更是如此。描写用,如写宫女生活,连用6 组句子构成排比,无一组不极尽夸张之能事;议论用,如议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一样连用6 组句子构成排比,同样极尽夸张之能事。
《过》《阿》都用对比手法。《过》既有前文后文对比,又有段中对比;既有自比(秦人自心),又有他比(秦与六国比,与陈涉比,陈涉与仲尼等人比;六国与陈涉比等等)。《阿》一样有前文后文对比,段中对比;有自比(秦人自比),他比(“秦”与“人”比,“独夫”与“戍卒”比等等)。不同的是段中比,《过》有三段(第二、四、五段),《阿》则集中在一段(第三段)之中。铺陈夸张与多角度多侧面对比,使文章气势不同凡响,使作者观点更加鲜明,因而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
就语言说,《过》《阿》都有诗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句式整齐又有变化。例如,《过》第一段写秦孝公的资本,野心,政策,成效,4 层意思仅用81 字。写野心,用“窥”,用“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写成效用“拱手”,生动传神;写资本,用1 个对偶句“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接着用1 个散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引出野心;写野心,用“有”领起,3个四字句一贯而下,构成排比,修饰“意”,再用1 个四字句修饰“心”。整句散句交错,整齐之中有变化。《阿》更是如此。也以第一段为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开头只用12 字就点明阿房宫兴建的背景,时间,所费建材,速度等等,言简意赅。接着用散句写阿房宫占地之广,气魄宏伟。然后以整句(多为四字句、对偶句、且押韵)细腻写建筑之巧奇天工,中间穿插一二散句作一层的结束。“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不过,总的说,《过》的语言比较朴实,《阿》则非常华丽。
就文体说,《过》是用赋写的散文,《阿》是用散文写的赋,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可以说,《过》《阿》是两篇散文诗。
从写作意图看,《过》《阿》都遵循“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的原则,都为讽喻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免得重蹈覆辙。不同的是,《过》作于西汉初期,写作时,汉文帝并不像秦始皇那样不施仁政;《阿》作于晚唐时期,写作时,唐敬宗已经像秦始皇那样“大起宫室,广声色”。如果说,《过》是希望统治者“加勉”的话,《阿》则是敲响警钟希望统治者速速“改之”了。
展开全部
无意在书摊借到一本王安忆的《长恨歌》,为着一份好奇心,我花了两天时间一目十行的读完了。从开初的漫不经心读起,读着,读着,竟然迷了进去,再读下去,开始夜不睡觉。为了看看故事的结尾,从书的中部起我就成了很为忠实的读者。
原来小说也可以写成这样。散文一样的笔法,处处带着作者的成见,一篇篇的相对独立的主题,连缀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说。时间跨度是一个人的一生,三重的时代,半个多世纪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对独立的成篇,随着女主人公王王琦遥的人生经历,渐渐的展现出来。立足地是上海,仿佛一个上海的繁华的旧梦。
处处看到了张爱玲的影子。流言、传奇还有旧式的繁华而落寂的生活。每一处的景色都写的带着上海的特色,每一处的繁华都是一场最终要收尾的梦。
看完小说,我还是没能明白,这部小说为何要叫《长恨歌》。因为它不过写了一个人的一生罢了,不过展现了上海的三个时代罢了,它为何要叫《长恨歌》?
无论为何这样叫法,我还是时时看到惊奇的语句,一丝小小的针刺,触动神经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却不知为何而叹。
整站读完,我发现了一个不完满的人生。或许,因为书中所有的人都没有一个完满的人生,所以应该长恨罢。不论是这个当年的选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还是那个与她曾经相识相遇并爱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还是那个处处都是有着面子的却独独没有情爱的严家师母;还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满的人生。
面子的人生与芯子的人生,你要哪一样?恩与义,情与爱,你要哪一样?结发夫妻多是恩与义,却最少情与爱,可以举案齐眉、百头到老,却也会是路是路,桥是桥。妻子当然还是放在家中的,是为了面子的考虑。情爱也还是要的,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社会的解放,一九四九年的成立,小老婆肯定也会是合法的。
命运总是不由着自己主张的。弱小者,如王小姐之流,以一生的等候来成全人生。对于一切的命运,只是坚忍的自卫,别无它法。曾经繁华一梦,以为终身有靠,原来最后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是李主任死前留给她的几块金条。她守着那几块金条,守到了老,没想到最后却为它送了命。强者,如李主任之流,有权有势,呼风唤雨,名利场中刀山火海,欺瞒压诈,睡不踏实,人生匆忙。是大千世界主张着别人的命运的人,也主张了王小姐的命运,结果还是更大的看不到的命运之手,主张着他的命运。书中安排飞机出事,他入土为安了。他的命运原来也不是他自己的主张。留下的王小姐在风雨人生中漫度着时光。
命运也许根本就是命运,是谁也不能主张的。繁华后面原来是更大的落寂,人事之间的安排也不总是恰到好处的,总是错着位,从开始就错起,一直就只得这样错下去,错到后面成了长恨了。
我不知道我读懂这本书没有,只是惊奇其中的一些句子,还有整站书读完的怅然。写的是上海,也现的是上海,所以还是有着生活的气息,虽然作者写得很繁华,但是其实读到后面我只在为着书中的人物着急了。这件事,这样安排应该多么好啊,那件事,为何这样发展。
渐渐地明白了长恨歌的意思。因为人生本就是这样,并不是我想象,也不是你想象,它不是你安排,也不是我安排,所以,只会是错着走,难道不是长恨吗?好象除了叹气,就只得长恨了。
精彩彩句子摘要(太多,特别是景物描写类,只摘一些人生类的句子):
1、其实说起来,外婆要比王琦瑶更懂做人的快活。王琦瑶的快活是实一半,虚一半,做人一半,华服美食堆砌另一半。外婆则是个全部。外婆喜欢女人的美,那是什么样的花都比不上,有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里不由想:她投胎真是投得好,投得个女人身。外婆还喜欢女人的幽静,不必像男人,闹轰轰地闯世界,闯得个刀枪相向,你死我活。男人肩上的担子太沉,又是家又是业,弄得不好,便是家破业败,真是钢丝绳上走路,又艰又险。女人是无事一身轻,随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便成了。外婆又喜欢女人的生儿育女,那苦和痛都是一时,身上掉下的血肉,却是心连心的亲,做男人的哪里会懂得?外婆望着王琦瑶,想这孩子还没享到女人的真正好处呢!这些真好处看上去平常,却从里及外,自始至终,有名有实,是真快活。也是要用平常心去领会的,可这孩子的平常心已经没了,是走了样的心,只能领会走了样的快活。
2、王琦瑶望着蒙了烟雾的外婆的脸,想她多么衰老,又陌生,想亲也亲不起来。她想“老”这东西真是可怕,逃也逃不了,逼着你来的。走在九曲十八绕的水道中,她万念俱灰里只有这一个“老”字刺激着她。这天是老,水是老,石头上的绿苔也是年纪,昆山籍的船老大看不出年纪,是时间的化石。她的心掉在了时间的深渊里,无底地坠落,没有可以攀附的地方。外婆的手炉是陈年八古,外婆鞋上的花样是陈年八古,外婆喝的是陈年的善酿,茶叶蛋豆腐干都是百年老汤熬出来的。这船是行千里路,那车是走万里道,都是时间垒起的铜墙铁壁,打也打不破的。
原来小说也可以写成这样。散文一样的笔法,处处带着作者的成见,一篇篇的相对独立的主题,连缀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说。时间跨度是一个人的一生,三重的时代,半个多世纪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对独立的成篇,随着女主人公王王琦遥的人生经历,渐渐的展现出来。立足地是上海,仿佛一个上海的繁华的旧梦。
处处看到了张爱玲的影子。流言、传奇还有旧式的繁华而落寂的生活。每一处的景色都写的带着上海的特色,每一处的繁华都是一场最终要收尾的梦。
看完小说,我还是没能明白,这部小说为何要叫《长恨歌》。因为它不过写了一个人的一生罢了,不过展现了上海的三个时代罢了,它为何要叫《长恨歌》?
无论为何这样叫法,我还是时时看到惊奇的语句,一丝小小的针刺,触动神经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却不知为何而叹。
整站读完,我发现了一个不完满的人生。或许,因为书中所有的人都没有一个完满的人生,所以应该长恨罢。不论是这个当年的选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还是那个与她曾经相识相遇并爱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还是那个处处都是有着面子的却独独没有情爱的严家师母;还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满的人生。
面子的人生与芯子的人生,你要哪一样?恩与义,情与爱,你要哪一样?结发夫妻多是恩与义,却最少情与爱,可以举案齐眉、百头到老,却也会是路是路,桥是桥。妻子当然还是放在家中的,是为了面子的考虑。情爱也还是要的,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社会的解放,一九四九年的成立,小老婆肯定也会是合法的。
命运总是不由着自己主张的。弱小者,如王小姐之流,以一生的等候来成全人生。对于一切的命运,只是坚忍的自卫,别无它法。曾经繁华一梦,以为终身有靠,原来最后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是李主任死前留给她的几块金条。她守着那几块金条,守到了老,没想到最后却为它送了命。强者,如李主任之流,有权有势,呼风唤雨,名利场中刀山火海,欺瞒压诈,睡不踏实,人生匆忙。是大千世界主张着别人的命运的人,也主张了王小姐的命运,结果还是更大的看不到的命运之手,主张着他的命运。书中安排飞机出事,他入土为安了。他的命运原来也不是他自己的主张。留下的王小姐在风雨人生中漫度着时光。
命运也许根本就是命运,是谁也不能主张的。繁华后面原来是更大的落寂,人事之间的安排也不总是恰到好处的,总是错着位,从开始就错起,一直就只得这样错下去,错到后面成了长恨了。
我不知道我读懂这本书没有,只是惊奇其中的一些句子,还有整站书读完的怅然。写的是上海,也现的是上海,所以还是有着生活的气息,虽然作者写得很繁华,但是其实读到后面我只在为着书中的人物着急了。这件事,这样安排应该多么好啊,那件事,为何这样发展。
渐渐地明白了长恨歌的意思。因为人生本就是这样,并不是我想象,也不是你想象,它不是你安排,也不是我安排,所以,只会是错着走,难道不是长恨吗?好象除了叹气,就只得长恨了。
精彩彩句子摘要(太多,特别是景物描写类,只摘一些人生类的句子):
1、其实说起来,外婆要比王琦瑶更懂做人的快活。王琦瑶的快活是实一半,虚一半,做人一半,华服美食堆砌另一半。外婆则是个全部。外婆喜欢女人的美,那是什么样的花都比不上,有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里不由想:她投胎真是投得好,投得个女人身。外婆还喜欢女人的幽静,不必像男人,闹轰轰地闯世界,闯得个刀枪相向,你死我活。男人肩上的担子太沉,又是家又是业,弄得不好,便是家破业败,真是钢丝绳上走路,又艰又险。女人是无事一身轻,随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便成了。外婆又喜欢女人的生儿育女,那苦和痛都是一时,身上掉下的血肉,却是心连心的亲,做男人的哪里会懂得?外婆望着王琦瑶,想这孩子还没享到女人的真正好处呢!这些真好处看上去平常,却从里及外,自始至终,有名有实,是真快活。也是要用平常心去领会的,可这孩子的平常心已经没了,是走了样的心,只能领会走了样的快活。
2、王琦瑶望着蒙了烟雾的外婆的脸,想她多么衰老,又陌生,想亲也亲不起来。她想“老”这东西真是可怕,逃也逃不了,逼着你来的。走在九曲十八绕的水道中,她万念俱灰里只有这一个“老”字刺激着她。这天是老,水是老,石头上的绿苔也是年纪,昆山籍的船老大看不出年纪,是时间的化石。她的心掉在了时间的深渊里,无底地坠落,没有可以攀附的地方。外婆的手炉是陈年八古,外婆鞋上的花样是陈年八古,外婆喝的是陈年的善酿,茶叶蛋豆腐干都是百年老汤熬出来的。这船是行千里路,那车是走万里道,都是时间垒起的铜墙铁壁,打也打不破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