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戒子中孟母是个怎样的人?

 我来答
杨叔说娱乐
推荐于2019-09-06 · 专注娱乐点评,分享娱乐。
杨叔说娱乐
采纳数:646 获赞数:56751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扩展资料

孟母(公元前392年-公元前317年), 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晋国(山西省)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母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后人把孟母与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孟母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孟母去世后,与孟子的父亲合葬于邹城北25里的马鞍山麓,后人认为孟子成名,是孟母三迁教子之功,故林地称“孟母林”。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至今仍保留着马鞍山孟母墓、凫村孟子故居(建国后划归曲阜)、孟庙内孟母殿、庙户营三迁祠(孟母三迁祠)等祭祀孟母的地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母

小琼谈教育
高能答主

推荐于2019-09-03 · 生活常识我知晓,多知道一些总是好的
小琼谈教育
采纳数:653 获赞数:38791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孟母是个懂得教育方法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人。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好。

原文——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渲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译文——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说:"我把布剪断了,还能继续织吗?"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孟母戒子选自《韩诗外传》。

扩展资料

《韩诗外传》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共十卷。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韩诗外传》以儒家为本,因循损益、以传资政,从礼乐教化、道德伦理等方面阐发了其思想。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汉书·艺文志》第1708页还著录了其他几部韩派《诗经》方面的著作,现已失传,估计其性质与《韩诗外传》类似。《韩诗外传》是实际运用《诗经》的示范性著作。

《韩诗外传》尽管名义上依附于《诗经》,但它使用的材料却来自几个哲学学派的著述并加以折衷。《荀子》是最常用的来源,不过《庄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晏子春秋》、《老子》、《孟子》也都被使用过。

道德说教为其主要基调,但也有一些趣闻轶事,缺乏明显的道德意义。由于有24段缺乏引自《诗经》的起结论作用的诗句,这说明文本有缺损。考虑到尚存的先秦典籍提供的资料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其中有些材料自身已经用《诗经》引文作结束,据此可知,《韩诗外传》与其说是一部创作,还不如说是一部编作。

《韩诗外传》作为一个源头,可能启发了为了不同目的而编纂成的其他摘录性的选集,如其他汉代著作《说苑》、《新序》、《列女传》等。

韩婴说《诗》主要是借《诗》发挥他的政治思想,所以多述孔子轶闻、诸子杂说和春秋故事,引《诗》以证事,并非述事以明《诗》。在汉代,《韩诗》即以《内传》、《外传》著称。《史记·儒林传》说:“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

而《汉书·艺文志》则认为韩婴作《诗》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褒贬不同,但都说明《韩诗》著力于传,而非训诂。《外传》的思想,大致以荀子思想为主,反复强调隆礼重法,尊士养民,也间采孟子及韩非有关言论。

全书取《荀子》文多达44条,因而从宋代王应麟至清代汪中、严可均等学者都认为《韩诗》出于荀子,是“荀卿子之别子”(汪中《述学·荀卿子通论》)。而书中引《荀子·非十二子》文,则删除子思、孟子,也可见其不薄孟子,有所折中。

《外传》说《诗》,都是断章取义,触类引伸,与《诗》本意相径庭,使诗句成为一种比喻,借以牵强附会叙事说理。其文章体制大多先叙事或议论,篇末引《诗》一两句以证明。而同一两句诗,往往有两则以上的事例或理论,分条阐述。

因此,这部《韩诗外传》既是关于《诗经》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短文集,在汉初散文创作中别具特色。其中的历史故事或寓言多有所本,也有些艺术加工,擅长用对话发议论,露神情,见性格;其论述则多节录诸子原文,在取舍剪裁中见出己意,因而“文辞清婉,有先秦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其中所述多历史故事,为刘向编《说苑》、《新序》、《列女传》所采录;赵晔撰《吴越春秋》也采取其中有关吴越的故事作素材。

《说苑》等书中的故事已开古小说先声,《韩诗外传》则是衔接先秦诸子寓言、史传故事和《说苑》等书的单则故事之间的一个环节,在古小说发展史上当占一席地位。

参考资料:韩诗外传-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肆聊数码
高粉答主

2021-10-0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3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2万
展开全部

孟母是个懂得教育方法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人。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好。

《孟母戒子》是汉代韩婴所写的一篇古文,选自《韩诗外传》。该古文主要讲述了孟母教育孟子的所作所为。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主人公介绍

一、孟轲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世人尊称为“亚圣”。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孟母三迁”。在孟母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妇女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

二、孟母教子

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圣骑士之荣胡槊
2009-02-28 · TA获得超过7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教育子女是父母的社会责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很早就有“孟母择邻”、“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魏晋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清代孙奇逢的《教子家训》和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都是古代家庭教育的文献。近现代的鲁迅和陈鹤琴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们的文章对家庭教育有许多见解。但从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些带倾向性问题。如不考虑子女本身的条件和社会所能提供给他们发展的可能性,此引起子女的反感,厌学、逃学、出走屡有发生,甚至有的忽视儿童品德与行为的早期培养和训练性的问题。学生养不成社会公德,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基本的自理能力。过分的溺爱、娇宠也是家庭教育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许多孩子在父母、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养成了自私、任性、只知受爱,不懂爱人的不良性格,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至于家庭教育方法上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儿童年龄特点的现象就更多了。由此家庭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和家庭教育水平过低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素质和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越来越迫切要求解决这对矛盾。因此,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己成了当务之急。每位做父母的都要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挑起教育好下一代的社会重任。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每一个人总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和扩充;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三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就能使年轻一代顺利地成长,因此,三者在教育方向、目标、内容上应该是一致的,都是要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都要进行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家庭教育由于其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而也带来了家庭教育的下列特性:

(一)天然性

家庭是一所优劣兼收,不考而取的“学校”。学生是当然的学生,不论是天才、神童还是呆子、残疾人统统都是家庭学校的一员;父母也是当然的老师,每位家长,只要与子女生活在一起,那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二)全程性

家庭教育从学制上来说,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教育。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受到两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当他呱呱坠地时就开始受到父母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成长,这固然是在接受家庭教育;以后他长大成人,自己当了父母,又要受到子女的监督和促进,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学习怎样当个称职的家长,这是在接受另一种形式的家庭教育。

(三)陶冶性

家庭教育没有课堂,没有教科书,没有固定的上课形式。全部教育形式就是孩子在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因此,父母的言行是一本不成文的教科书。模仿是儿童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模仿的效果取决于客体的生动性、可接近性和客体对孩子的权威性。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最可接近的人,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权威性也较大。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的品德、性格和志趣,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此联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会的;希望我们的父母们努力用模范言行少为孩子编写一部出色的教科书,一部让孩子可以引以为傲的教科书。”

(四)个别性

家庭教育的对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比之学校教育每位老师要面对几十个不同特点的孩子,要单一得多。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的个别教育。这种个别教育的长处是针对性强,完全是因材施教,对孩子的帮助大。但因为是一家一户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短处,如孩子没有同龄伙伴,没有可比较、可竞争的对手,容易孤独、自私,不易发现在与伙伴相处中的矛盾和问题,并教育之。困此,家庭的个别教育必须与学校的集体教育结合进行。

良好的、完美的家庭教育必须注意到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在教育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台水平。

三、一个好家长的必备条件

家庭教育既十分重要,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当一名家庭教育的合格教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人,在学校里可能是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教育转变了许多差生,而在家里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成为不合格的父母。更何况有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缺乏教育理论的年轻父母,他们教育子女就会有更大的困难。

那么,怎样才是一位合格的家长呢?作为一名好家长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根据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1984年发出的倡议书,一个合格的家长应有以下5条要求:

(一)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做子女的榜样。

父母是与孩子接触最多、时间最久的人,因而也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在孩子面前,家长从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是没有小事的。父母与邻居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那么,孩子也会经常与小朋友吵架;父母双方主动做家务活,那么孩子也会高高兴兴地帮爸爸妈妈做事。所以,要教育孩子具有“五爱”公德,家长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正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的:“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家长的自我教育又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最主要的内容。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把烟戒了,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夫妻和睦了,也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而努力学文化,这些都是自我教育、提高修养的表现,值得称颂。

(二)学习抚育、培养、子女的科学知识。

孩子从小到大,从呀呀学语,到有知识懂道理成为能自立的一个公民,是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发展的。做父母的就要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按照科学规律来抚养和教育。为此,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有的家长可能认为,我们的上一辈也没学什么理论,不也把一个个孩子拉扯大了吗?有的还很有出息呢。这也是事实。但老一辈往往有好几个孩子r他们是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到规律的。如老人们说“3岁看18,”实际上指出了3、4岁时,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3岁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后也不会改变。因此,要抓紧教育,这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有时教育第一个孩子没经验,教育第二个孩子就纠正了。而观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必须养好、教好,不能尝试错误。因此,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就更加必要了。一个好家长应该是勤奋学习的模范。近年来,各地出版了不少家庭教育的读物、杂志(如《父母必读》、《为了孩子》、《家长报》等),都是提高家庭教育理论修养的好教材,可供家长选择自学。

(三)爱护子女,对子女耐心诱导,不娇惯,不打骂。

教育孩子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效。但是,臼前的年轻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如期望过高。父母爱子女是人之常情,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是使子女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养料”。但是,爱之过度,失去分寸,就变成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的思想,缺乏自理能力,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的环境,最终使孩子对爱的情感麻木不仁,既不懂得别人给他的爱,也不会爱别人,成为一个感情冷漠的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爱离开了要求,就成了害。但是,要求也要恰当。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逼着孩子学这学那,逼着孩子门门功课全优,逼着孩子非要考:某某重点学校等等,稍一懈怠,就训斥指责棍棒交加,这种方法也是不科学的。结果逼得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绝路。有人把上述两种教育方法形象地比作《红楼梦》里贾母与贾政对待宝玉的教育方法:贾母是娇纵,贾政是打骂。无论贾母还是贾政都是把贾宝玉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一个是传宗接代的命根子,一个是光宗耀祖的继承人。所以,他们的教育方法都是封建教育的反映。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爱的情感,也就是要冷静;理智地来驾驭自己的感情,既不要在孩子面前无限度地流露自己的爱,如当着别人面过分地赞扬自己孩子,也不要爱之不成转为恨,恨铁不成钢,对孩子怒骂毒打。所谓严格要求,就是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提出合理的、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不迁就姑息孩子的缺点错误或不合理要求。但是,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通过耐心说服,讲清道理,循循善诱,使孩子明白是非,提高认识,自觉行动。而不能采用任何强制的、压服的甚至体罚的办法使孩子就范。

(四)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后代培养成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家庭和学校、社会应该采取一致行动,使这几种教育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以便更有效地影响孩子。学校教育是最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工作者,学校代表国家向年轻一代施加的影响是起主导作用的。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强化学校的教育,热情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与学校教师一起,做好教育工作。绝对不能各行其是,自搞一套,更不能与学校教育唱反调,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影响他的健康发展。我们的社会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校外教育机构、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社会环境等是对儿童施加影响的重要途径。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利用多种社会教育因素,避免或控制某些不良影响,以达到加快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目的。

(五)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同样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培养,切忌重智,轻德体,放弃美育和劳动教育。因为,一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是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整体。品德高尚,有崇高的理想作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习惯较好,不怕困难,有毅力等,都会促进孩子文化知识的掌握。至于身体好坏,与学习的精力、克服困难的毅力有密切关系。美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道德高尚,美的创造需要高度想象力,这些都有助于人智力发展。通过劳动,不仅培养了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锻炼了灵巧的双手,而且可以增长才干,提高自治自理的能力,为将来在社会上自立打好基础。因此,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不可偏废的。尤其在小学阶段,各方面都打下良好的基础,就为他日后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错过了这个最佳发展时机,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来补基础,就为时晚了。

要培养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家长也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良好素养。家长除了在思想、道德、品行方面做子女的榜样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水平。这样不仅能启发和帮助孩子解答——个个“为什么?”而且能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求知的热情来影响孩子,冶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在文艺、体育方面也应有一定的兴趣,从而带动孩子产生多打面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总之,要教育好孩子,家长自己首先要受教育,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素养,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愿每位家长把对子女的爱升华为做个合格的好家长,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国家培育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zhanlu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09-22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641万
展开全部
  孟母戒子中孟母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言传身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晋国(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东西仉村[2] )人。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孟子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这使孟子
  孟母戒子中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孟母戒子原文如下: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渲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