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有经验者请进!

我今年毕业准备冲刺司法考试,本人背功比较厉害,以前也都在准备司法考试,但是都不得要领,都是东看西看的。我是法学专业的。有考过很多次,不管你有没有取得资格,只有要复习经验的... 我今年毕业准备冲刺司法考试,本人背功比较厉害,以前也都在准备司法考试,但是都不得要领,都是东看西看的。我是法学专业的。
有考过很多次,不管你有没有取得资格,只有要复习经验的朋友请给我说下这个的复习有什么要领没有?比如说怎么才算系统的开始?还有,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
我这个问得比较笼统,但是有经验的朋友请把你的经验分享一下,谢谢 不要长篇大论的去复制,搜来的不切实际的话看半天就1个意思。
展开
 我来答
sw21005
2009-02-19 · TA获得超过366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我是去年通过的司法考试,在这里和你分享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吧
我买的书有万国的系列讲座、三大本(和讲座对照着看,查缺补漏)、指南针法律汇编、白皮书、还有真题
经验:
1、放弃是100%的失败,坚持是99%的成功。他成就了我,现在我把他送给你们,当想要放弃的时候,看看他,希望给你动力。
2、不要把运气当实力,有实力才会有运气。诸位也许认为我是幸运的,没怎么费力就过了司考,我相信这有运气成分,但是更多的是靠的实力:(1)法本刚毕业,涉世未深,记忆尚佳,不易受外界干扰,容易潜下心学习。(2)学习的高效率。也许我的学习时间不多,但是我有状态时可以花3个小时记住别人一天记忆的东西。(3)科学的方法。虽然当初的学习方法不及现在所悟的五成,但是人是不断进步的,掌握一层就有一层的进步。对待考试,我是踩着考点走的,这一下就命中要害啦。
3、任何面对前人的学习经验。觉得适合自己的,就要积极掌握。“积极”二字,至关重要。自己觉得前辈的经验是正确的,就要相信,并且要不折不扣的吸收,这也是我最大的感悟!否则到头来,就会发现,原来成功竟是这样简单,可惜自己一直的怀疑态度使自己走了弯路。“有志者事竟成”,谁都知道,可是又有多少人去“积极实施”了呢?
学习方法:
1、掌握讲座是50%的成功。除民刑外,都要先从讲座开始,这会给你省去很大力气,听完后要不折不扣的把讲义背下来,再看教材就很轻松了。
2、听完讲座做真题(按科目,听完一门做一门)。这时讲义已经被你消化啦,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考试的精华。
3、做完真题就会有自己的见解,再回到讲义,教材复习重点,分析考点,心里就有底了。
4、做“白皮书”,练习题十分重要,我买了白皮书,但是没做,直接上了考场(尤其卷一真题都没做),见到大量题目,岂一“晕”了得。
5、复习下一门。
附:
讲座每门课程只选一人即可,多选反而不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体系,多选多记反而不利于我这以讲义不变应司考万变之理。
刑法:韩友谊,他的课程把刑法讲活了,讲透了。嘿嘿,真不是盖的,我答刑法都是上手就选,对了答案感觉也是这几门错的最好的,再说谁让他与两个出题人关系好呢!
民法:张翔、马特。听着课还可以,就是考试时,感到民法比较迷糊,可能是我没掌握扎实的原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林鸿潮的88表。把行政法讲得深入浅出,88表总结的也挺漂亮,背起来也挺爽的,不过最好在最后阶段听听别人的,毕竟林鸿潮的比较基础,可以弄懂行政法,却不一定能答好行政法。
刑诉:汪海燕。称霸武林是不能的,但是拿到80%分是可以的,但是应该重视法条。
民诉:杨秀清。同上
三国:杨帆(女)。嘿嘿,那声音!升入浅出,总结的也不错。
法史、宪法、法理等:杨帆(男)。对着三大本第一本自己划去,一遍过。
商法、经济法、产权法:鄢梦萱。鄢姐姐,讲得挺中肯的,也挺温柔的。
论述题:邹建章。“你们就把我这12道题看了,别的不用看”。真中了还!

再给你推荐一个好网站,学法网,从上面你可以免费下到几乎所有辅导班的MP3和其他资料,我就是靠它才通过的司法考试,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帮助
百度网友1a2332a
2009-02-20 · TA获得超过2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通常是“三大本”当基础教材,如果你本来基础就好,我建议没必要看,还不如看看自己大学用的教材,关键是要理解法律中所用的常用概念。法条是必备的,对自己有信心的话买本万国编的重点法条就行,觉得自己条文掌握的不足的人,就买指南针的三大本司法考试法条汇编吧,很全的,好好看看。最后,最关键的是有一套历年真题,好好练习,掌握是如何出题的,特别是最近3年的。加油吧,司考不难过的,这两三年国家已经放松了改题和出题,过关率不都20%-30%了,比以前百分之几的要容易多了,好好准备就能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cd8bd04
2009-02-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我过司法考试没用别人的方法.你想一下,每个通过的人都会有一套独特的方案,也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案,所以归根结底方法还是要靠自己总结.而且看太多的他人方法人还容易迷茫.
我觉的过司法考试和过其他考试一样,有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就是要加大投入,包括精力的投入,经济的投入.自己投入的多了,状态自然就来了,方法自然也就摸索出来了.
我通过司法考试一共大概花了两千块钱左右.没报辅导班,其中买参考资料大概花了其中的一半.现在关于司法考试的书价格都比较贵,我是在书店看好然后再去淘宝网上买盗版,一百多块钱能买一箱.每套书都翻翻,一来可以博众家之长,免的老看一套书容易烦躁.二来最后可以选定一套最适合的进行学习.我买了大概七八套吧,都翻完后基础就有了,最后选定了法律出版社的司法考试一本通进行专门的学习.后来和通过的同学交流,他们也觉的这套书相当不错.个人认为里面都是关于司法考试的精华.
除了看书以外,做题也同样重要,我采取的题海战术,我把法律出版社所有习题的书基本都买全了.最后也基本都做完了.由于我的弱项主要在多选及不定项,我就只做多选和不定项.单选从来不做,通过做题你可以找出自己的强项与不足,强项就不管了,多花时间把不足的地方补上去.司法考试其实就是个细节的考试,掌握的细节越多,考起来也就越顺.当然,这些细节基本都存在于主要部门法中.另外考试其实也就是做题,平时做题目顺,考试自然也顺,题目做的多,考前大概就能判断出自己有多大把握过了.
考过的人都知道司法考试是相当累人的考试,所以考试地点如果离家比较远的话,建议在考点旁找家宾馆住,不要怕花钱.好的休息可以给你一个好的考试状态.考试时如果疲惫很容易丢掉不该丢的分,甚至干脆状态全无,大脑一片空白.
司法考试我认为前期应该花点几个月时间培养下感觉和状态,然后最后三个月集中冲刺.我最后一个月感觉整个人都达到了一个高潮,天天想的都是司法考试.除此之外干什么都没意思.临考前三天,我还在书店买了一百多块钱的书看.还好最后过了,不然感觉人都会疯掉的.
PS民事,刑事诉讼法相当重要,很多没过的就输在这上面.由于难以理解,平时接触的也不多,所以就算看完很容易就忘了.对这块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要熟悉熟悉再熟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咖啡·茶c93710
2009-02-19 · TA获得超过2.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9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352万
展开全部
司法考试对于我来说已经是过去式,两年的司考之路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有喜有悲,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谨以此文来祭奠它对于我的离去。

1、对司法考试定位的错误认识

一直以来,由于司法考试及格分数线的相对固定,使广大考生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司法考试是360分的考试。其实不然,司法部在每年司法考试成绩公布前都会先行公布当年的及格分数线,且一般都以360分(总分600分)或240分(总分400)分作为几个分数线,这使部分考生认为只要考过360分就可以通过司法考试。但事实上,司法考试属于选拔性的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入门考试,国家对每年的通过人数和比例是进行宏观调控的,比如对于法律专业人员匮乏的西部地区放宽报名资格和分数线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要想通过司法考试,对自己的定位不应该是360分,而是挤进前12%(虽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在逐年上升,但从各地区的差异情况看,本人认为在近几年内前12%是一个安全系数较高的区域)。

2、司考通过率的再认识

司法考试素有“天下第一考”的美誉,虽然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夸张的成份,但是,司考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从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就能得到体现。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每年都会毫无例外的成为司考界热议的话题。通过的人以此实现某种自豪感,未过的则以此作为某种慰藉。无论如何,这个数据是残酷的,不过在我看来,也是合理的。综合考查世界各国的司法考试制度和现状,中国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已经算是高的惊人了。比如在日本和英国,司考的通过率只有1%左右。

在我看来,中国的高通过率是与中国目前的整体法治水平相适应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法治水平相对落后,对法律专业人员也相当缺乏,在某些落后地区甚至出现了缺口。现阶段,我国司法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法律专业从业人员。因此,目前我国司法考试的高通过率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但这种状况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在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随着对法律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参考人员基数的逐年增加,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会呈现出逐步回落的态势。

3、司法考试中“万古不变”的定律——重者恒重

司法考试大纲范围内的大小法律共有200部左右,涉及的法条一共有1万余条。这对于整个法律体系来说,只是一部分的内容,或者说是相对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对于准备司法考试来说,这些法条所涵盖的内容足以让所有的考生望而生畏。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复习呢?是全看?还是只看一部分?什么该看,什么又不该看呢?到底应该怎么来看?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虽然,从学习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的角度来说,我绝对赞成全面掌握所有知识点。但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没有人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这么多的内容,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在司法考试中,有一条“万古不变”的定律,那就是“重者恒重”。据统计,刑法、民法、三大诉讼法、公司法和行政法在司法考试中的分值在65—70%之间,其中又以刑法和民法为重中之重。这种状态在每年的司法考试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实,这与各部门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所以,有人说在司考中,得民刑者得天下。

打个通俗的比方说,在2004、2005年的考试中考查了故意杀人罪的内容,在2006、2007年也同样会考,而且,在2008年肯定也还会考,因为它是刑法中的重点,并且永远都是重点,它的地位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当然,如果真实现了所谓的“大同”社会,则另当别论)。

4、网罗复习资料

伴随着司法考试的成长,司考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各类司考辅导班和辅导书籍、资料层出不穷,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是有利有弊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就成为我们首要的任务。我认为,不同的资料都有其特点和侧重,如果能将这些资料融会贯通,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发挥它们各自最大的功效,相信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比较常用的复习资料包括以下几种: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

俗称的“指定教材”,共三本,按照司法考试前三卷的考试内容进行编排。原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司考官方教材。后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称谓,但是,作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唯一司考专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质疑的。因此,作为考生,也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当某些教材或者复习资料对某个观点存在争议时,我们应当以辅导用书的观点为准。当然,三大本中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不少内容似乎对于司法考试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们在复习时也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2)讲座系列教材

此类教材一般为各高校、法学研究机构或者司考辅导机构编写的“民间教材”,比如万国编写的系列讲座。此类教材的特点是重点突出、高度归纳,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省去很多概括知识点的精力。 我认为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其与司法部的辅导用书穿插起来使用,效果会好一些。

(3)法律汇编

各法律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一些司考用的法律、发规汇编,此外,还会有一些重点法条导读。对于重点法条,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虽然司考范围内的法条总共有一万多条,但每年实际考核的只有600条左右,而从2002年司法考试至今,考核过的法条不超过3000余条。对于其它的“休眠”法条,一方面是因为其重要性相对次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法条不具有可考性。这也体现了“重者恒重”的定律。

因此,对重点法条进行重点复习、全面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司法考试的主要得分点。对于其它法条,也要有所了解,能够结合运用。

(4)常规教材

所谓常规教材,指的是一些普通的教科书。之所以看这些书,主要是与命题人有关。比如,往年的司考刑法部分的命题人一般为张明楷和陈兴良,那么,很多考生就会去看他们编写的刑法学方面的教材。从中除了可以了解他们对于一些争议问题所持的观点,把握答题脉络,还可以对他们的出题思路进行大胆的预测。

不过,本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习并不适合于大部分考生。因为这种方式有助于考生深入掌握知识点,但难以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对于那些基础掌握比较扎实,有充足时间复习的考生来说,可以适当顾及这类教材。

(5)历年真题

对于司法考试而言,历年真题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我们必须对它要有足够的认识——善待真题。应该说,历年真题是司法考试的精华所在,它将司法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以题目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

如何用好真题是关键问题。曾经有位考生仅通过看重点法条和做真题通过了司考,由此可见一斑。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真题必须反复的做,并且要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真正搞懂每一道真题,而并非单纯的记住答案。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应当把真题练习单独列出来,穿插在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我的建议是,真题至少做两到三次。希望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次对题目的内涵都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

(6)流传于网络中的文字和音频资料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也方便了我们的交流。目前,网上有不少专门针对司法考试的网站和论坛,很多考生都会将自己学习的体会和经验发表于此,此外,也会有很多复习的资料能从那里淘到。这些资料主要是考生自己整理和总结出来的要点、难点,以及大家从各个司考辅导班中整理出来的讲义和讲座的音频资料。应该说,这些资料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有时能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5、各部门法的复习方法

基于各个部门法自身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以及在司法考试体系中的重要性的不同,在对各部门法的复习方法上,也是有区别的。根据本人的复习经验,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包括刑法和民法。如前所述,得民刑者得天下,对于民法和刑法必须高度重视。从最近两三年的司考来看,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越来越侧重理论,所以,对这两门部门法一定要看透教材(此处所说教材一般指《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下同),这是基础,当然,对于刑法,可以只看总则部分,刑法学的理论基本集中在总则部分。对它们,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来学习,掌握原理性的知识点,而并非单纯的去记忆法条。然后在看重点法条,对于重点法条必须完全掌握,做到运用自如。之后,在把所有法条都看一遍,达到融会贯通之功效。

第二梯队:包括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包括仲裁法)。这两个部门法和第三梯队的行政诉讼法的分值一般在180分左右,占了司法考试的三分之一,因此,从考试得分的层面看,必须把三大诉讼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不像其它部门法那么灵活,诉讼法考查的多为法条的直接规定(行政诉讼法稍有不同)。在复习的时候,应当直接面对法条,全面掌握诉讼法的每一个法条,应该说,诉讼法的每一个法条都具有可考性,因为其都为操作性的内容。而对于仲裁法,法条内容不多,可每年分值都在10分左右,可以说,仲裁法是最好得分的一部法律。不少司考辅导机构的目标是“诉讼法不丢分”,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复习目标,真正做到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第三梯队:包括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商法、经济法、宪法、知识产权法和司法制度及法律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庞杂、法条冗多,而理论性相对较弱。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只看重点法条,并且,从经验来看,掌握重点法条已经足够。这些法律中有很多法条是不具有可考性的。比如《环境保护法》中只有第10、11、41、42条四条可能作为考查对象,因此,在复习时,只需掌握这四条内容就可以了。如此,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第四梯队:包括法理学、法制史、三国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这部分内容本身没有法条,而三国法部分的国际条约也没有必要去看,其实也不可能有精力去掌握国际条约的内容。因此,对于第四梯队只看教材即可。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BF%A7%B7%C8%B2%E8/blog/item/abdd9e9475d90f1ad31b7066.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天气好好31
2009-02-19 · TA获得超过15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三大本,看三遍,做好笔记
看万国的个别几本重点的法学书,例如民法刑法,补充笔记
做真题,做两遍,第一遍结合三大本看,并且练练笔,第二遍离开书本心里说出答案及原理,并做好相应的笔记
看所有的笔记,包括真题中的
最后以一遍真题结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蛇发女巫
2009-02-19 · TA获得超过11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5万
展开全部
我是法学专业的 我也通过了 398分 我想给你点建议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1、首先我觉得不要过分相信自己背功,因为我觉得司考很多东西不是背的 我上了辅导班再加上自己看书意识到这点,有很多知识点是自己看书意识不到的,所以我建议你还是上个辅导班比较好,具体是上网络,视频,面授,还是封闭集训的,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觉性来选择。

2、选择辅导班的问题, 我上的是海天,不过我推荐你上三校。其实大多数辅导班都一样,都是那几个老师走穴,海天 三校 万国的部分(因为万国还有些自己培养起来的独家青年教师),如果是一般的辅导班,他们会用部分的好老师再参杂大部分的二流甚至三流老师。至于我为什么推荐你上三校,是因为我那年考的时候,民法前前后后来了三四个老师讲,虽然都不错,但是体系都乱了,但是三校那年隋鹏生自己连着讲了八天,从这点我觉得三校的师资还是很过硬的。

3、当然司法考试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复习,我给你几点建议,1、真题!真题!真题强调多少也不为过。真题你给我去做个十遍八遍也不为过。最后你不想复习了,或者某科实在不会复习了就去做真题。2、不要买三大本,很多考生都觉得不买心虚,但是买了的确看不上,还不如去买一套教材好,我和我考研班的同学一人一套盗版三大本可是都一页没看。3、教材的问题,不要用你本科的教材,完全不对路,自己去买一套,教材的话我推荐检察院出版社的考点精讲(海天的指定教材,我觉得用的不错)或者万国的也可以。有很多人买蓝皮书,具体叫什么不记得了,我觉得蓝皮的质量不统一,比如民诉的太浅,三国的太深,民法的太偏,哪科好我也没觉得.....

4、复习进度问题 我觉得一开始不要死看书,可以多做真题,做了题你就知道自己查在哪该看哪,即使一开始会全错也应该做。科目的分配,刑法 民法这种理解的应该先复习 商经和三个诉讼法需要大量记忆的放在最后 其他中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