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爸爸亲情作文 100分!~~
仿照《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写法,以“我和父亲的故事”为题,写2-3件事,从严厉管教,积极鼓励,慈爱关怀等方面来表现父亲伴随我成长。600字、、感谢各位大侠、、一天内追加10...
仿照《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写法,以“我和父亲的故事”为题,写2-3件事,从严厉管教,积极鼓励,慈爱关怀等方面来表现父亲伴随我成长。600字、、
感谢各位大侠、、一天内追加100分、、真的、 展开
感谢各位大侠、、一天内追加100分、、真的、 展开
展开全部
那时的很多个傍晚,我在长满青草的山上放牛,常常不由自主地看着山下那条扭曲爬行的土路,企盼能发现一个人正在向村子走来。他在远处山顶出现的时候,只能是一颗黑点,在很长的时间中他还是一颗黑点,但我知道他走着,所有在路上的人都是会走的。突然他消失了,或者说是那条小路蜇进了山坳,是路带着他同时消失了。我还是了望着,他终究要出现的,在此之前路早已从山坳转过来了。果然是那样。不过已不是原先的黑点,而有了清晰的人的廓影,他正走近我仁立的山脚。
他稳稳地走着他的路。不紧不慢地走,有时他的衣扣是解开的,露出里面黑色的毛衣或白色的衬衫,而外面的衣襟就像是半掩半开的两扇门扉,随了他的脚步或开或合的潇洒着;他的头发浓黑粗壮,脸庞白皙。稍长,或许是赶路沁出了细汗,他轻巧而优雅地掏出方方的一匹白手帕,迅疾而从容地印去那些令他燥热的汗粒。如果我这时嘿地跪叫一声,他一定是机警地顿住脚,仰脸看着山上,神情有些疑惑,但绝不仓皇,他微眯着眼搜寻着,而我却缩身于草丛之中了,紧张地倾厌耳朵,谛听着山下他的动静,但我听到的是一阵心的狂跳。他沉着地不开口,没有发现什么,便又开步赶路了。我有些失望与不满,拾一颗细石子朝脚步声扔去,可他照样走着,喊喳喊喳地走着,大步有力得很。我很委屈,却也无奈,只好站起来,像电影里那样大喝一声:站住!他就站住了,再一次往山上看,他看到我了,微微一笑,轻轻而中气十足地说一声,调皮!我的泪水便滂沱了。
可他没有在我的期盼中出现,他的出现是我所不能预想的,他来自一个陌生而全新的世界,他的一切不是我所能想象的神奇。但我还是固执地喜欢站在山上翘望着他从远方的山道走向我的视野,从一颗小小的黑点开始。
时间长了,和我一同放牛的伙伴都知道我这样做的原因了。我是在等候我父亲的归来。有时他们也陪我站着,脚下的草棵摇曳,牛群在坡上啤叫追逐,斜阳把我们淹浸在无边的凄迷中,一排参差的影子从山崖上跌落下去,直直地横在路上。我想,他们是羡慕我有这样的父亲吧?!
往往是把牛送进了厩栏,天就黑了下来,母亲已开始做夜饭了,我就坐在灶下烧火,母亲在灶前忙碌着,锅里喊里喳啦一片热闹。我有时看着母亲消瘦憔悴的黄脸和她那乱蓬蓬的枯发,怎么也不能相信她就是我父亲的妻于。那时我就觉得母亲配不上父亲,不免为父亲委屈着。他应该娶一个城里的比母亲年轻漂亮的女人,而且我相信父亲是能那样的,那样,我们的家就在城里了,我当然也在父亲的城里了……
忽然我闻到一股烧焦味,忙叫母亲,母亲胡乱地淬了些水在锅里,盖上锅盖对我说了声:别吵。倚着灶壁静静地倾听什么。不久我听到一阵微弱的音乐,声音,相当遥远,我知道那是家里的广播响了,它就贴挂在灶屋的门框上方。接着就听到了县广播站女播音员熟捻的如喘息的声音:现在是本县新闻节目。也许是线路太远消耗了许多声音,村里的广播音量非常渺小,如果不是屏声敛气,就什么也听不到。在这一个时刻,母亲总是凝神倾听,我知道村里的人也都一样在听。我看到母亲的脸上渐渐绽出了笑意,我相信村里的人也都自得地笑了,他们都听到了我父亲的大名和他写的新闻。父亲是县里的报道员,他的稿子除了在本县广播外,还频繁地刊印在省、地方报的头版,有时还上了头条。在我们这个三县交界的僻远山村,除了那些当年跟红军走了的几个将军外,这几十年中,算得上是个人物的就只有我父亲了,而且他还是那样的年轻,前途该是无比的远大!父亲确实是家里和村里的骄傲。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父亲,村里和家里该是多么的暗淡无光啊!
往往也是这个时候,家里的门就被敲响了,不待母亲和我反应过来,父亲就推门而人了。父亲微微笑着,反手将门掩上;母亲欢悦地说,刚听你的文章呢,神情竟有些羞涩。父亲仍微笑着,踱步似的向我走来。我在灶洞边呆住了,脸烧得彤红,直冒细汗,身子抖抖地颤栗着。近在咫尺的父亲是那样的夺目,使我无法看清,只觉得父亲笑容璀璨地走近我,俯下身摸摸我的脸,他的手指修长白净,手掌松软细腻,接着父亲就把我拥进了怀里。啊,我的父亲,但愿你天天归来!
小哎,打酒去,母亲这时吩咐着我。
我忙挣脱了父亲的手,在他的宽厚的怀里我激动得差点窒息过去。母亲从悬挂在梁上的一排铁钩子上取下一把锃亮的锡酒壶递给我。这时我才发现母亲的脸红亮亮的充满生机,枯黄的头发也似乎正在一根根柔软幽黑起来。
待我提着沉沉的酒壶晃晃而归,父亲正坐在桌前翻阅着我的作业本,我的书包已从墙上的木钉上取下放在了父亲的身边。我把酒壶轻轻坐在桌上,依着父亲的肩膀,希望能得到他的表扬,可父亲只是一页页翻着,不说一句话,有时点点头,一如先前地微笑着。母亲在灶台前显得空前的活跃,忙碌地十分快活,她一边炒着菜,一边用筷子打着碗里的蛋,嗒嗒嗒的像是在敲奏一首古典的音乐。父亲最后检查的总是我的作文,显得兴致盎然,而我却探身将本子按住,不让父亲打开。我的作文写得很一般,村小的民办老师经常说我,“看你父亲多会写!同学哪,要向你父亲学习啊!”父亲也不发急,说,让我看看吧,怕什么呢?母亲也出来帮腔,小哎,让你爸看嘛,让他教教你好哩。我不好意思地说,那你不准笑我,就将手移开了。父亲就读起作文来了,但父亲还是笑起来,先是嗤嗤的,抑不住了,就嘿嘿的,然后就哈哈的。恼得我直摇父亲的手臂说,不准你笑,不准你笑。父亲笑着说,太有意思了;说着从衣袋里取出笔来,帮我改错别字和病句,边改还边告诉我一些作文的道理。“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父亲最后总是这样说,表情严肃认真得很。
母亲这时把菜端了上来,酒也温热了,一家人就在一个饭桌吃了。
家依然是静静的,但已是弥漫着无边的愉悦与亲情了。
晚饭后,我家的门不停地被推开;咿咿呀呀,大人小孩坐了一屋子,有的还蹲在灶圈下,或是楼梯上,他们懂懂地喝着母亲筛的茶水抽着父亲递的烟卷,把眼光聚拢在父亲身上,要他讲些城里的新鲜事,父亲却讲得少。在父亲说话的时候,屋子静得很,唯有茶的热气和袅袅的烟气喧闹着。末了,乡亲们总要问,写了那么多文章,你该升官了吧!父亲淡然笑着,摇摇头,乡亲们就说,快了快了,我们等着呢。
回来的父亲第二天是不走的,母亲早早地起来做饭,她知道城里早饭是很早的。墙上的匣子咝啦咝啦地响,像是锅里炒菜的声音。这时父亲也起床了,坐在灶下帮母亲烧火,耳朵捕捉着广播的声音,他一定是在听自己写的新闻吧。饭做好了就热在锅里,曙色熹微中,母亲就要下地做活了,走时就把我推醒,说,小哎,放牛了。我懒懒地穿好衣服,看见父亲在厅堂里拿挂在墙上的锄,母亲却不让,父亲说,难得回来,帮家里做些事,省得你那么累。可母亲就是不让,母亲说,你吃不消的,事又不多,我做得过来。即便是农忙时节,母亲也不让父亲下地,她总是请村里人帮忙,母亲是怕累坏了父亲,或者是以为这会辱没了父亲的身份。父亲坚持不过,只好在家里呆着看些书,或到村里走走,与那些正在做事的人谈谈天。
有的时候,父亲出现在牛厩旁,悄声说,我们放牛去。我说,娘会骂我的,再说放牛也不要那样多人。父亲说,不怕的,山上空气好,还可以看风景,我小时候也是放过牛的。我拗不过他,心里却很高兴,父亲在家停留的时间太短,我是很想同他在一起的。
日头升起不久,淡蓝的薄雾在风中拂荡着,在村口,牛们汇成了一群,伙伴们看见我的父亲执着牛鞭撩拨着雾气,觉得有趣可笑,叽叽咕咕地偷笑着。
在山上,牛们静心吃草,尾巴悠闲地扬动着。父亲坐在山石上,眯缝着眼看山下的村子,有时也看着那条蜿蜒的山路,看着连绵的远山和柔和的日头,我和伙伴们齐齐地围在他的身边,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极目天边,知道远山以外有一座城,而身边的父亲就是从那座城里来的人,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这一天是那么的快乐和短暂,父亲在家里又住了一个晚上,就要回他的城里去了。母亲总是对我说,小哎,送送你爸。我便赶着牛送父亲上路,到了山脚,我把牛赶上山去,父亲对我说,我走了。
我心里难受极了,眼里噙着泪花,终于把埋在心底的话说给父亲:
爸,什么时候带我去城里呢?
父亲寻思片刻,望着远方的小路,又回首那不远的村子说,等你放假时再说吧,那时让你娘带你一同进城住几天。
我咬咬下唇说,我好想去啊。
父亲拍拍我的肩说,崽啊,县城也是那个样子;崽啊,好好读书,将来到外面更大的天地去。
我迷茫而使劲地点点头,目送着父亲一步步远我而去。泪水已夺眶而出了。快到山坳时,父亲转过身,朝我挥挥手,喊了句什么,就消失了。待他从山坳那端出现时,父亲已是一颗黑点渐渐小去,越来越小,最后在弯弯的路上空白了。
父亲就这样离开了他身后的村子和我,走完二十里山路,就到了另一个大的村落,从省城过来的公路便赫然在目,搭上客车,往南走十里,就是镇上,父亲不必下车,笔直开往很远的城里了。在我上午快下学时,父亲已到了他的地方。
随着作业本上的红勾越来越多,家里的墙上贴满了我的奖状,以至以后父亲回来,我都十分主动地将日渐隆起的书包捧着给他,而父亲的笑声一次比一次更响亮更爽朗。
好崽啊,好崽,父亲把我抱起,满心喜悦地夸奖着我。
那些常来我家串门的乡亲赞叹地对我母亲说,有出息啊,活脱脱是他父亲的坯。
可是我还是渴望能早日去父亲的城里看看,它激励着我,更撩拨着我,盼望假期尽快到来。而青黄的稻子真切地告诉了我,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假期也愈来愈近了。
当我和母亲手执禾镰吃力地直起酸涩的腰背,四周的田野十分的空旷,大片大片的金黄稻子收完了,只留下规规矩矩的密集禾茬。日头无比的毒辣,晃眼的热浪烤赤了我的脸,火烧火燎地难受,汹涌的汗水一遍又一遍浸湿了衣襟,在背后留下圈圈斑驳的淡白盐花,我的心里却十分轻快。我对母亲说,这下我们可以进城了。母亲竟然没有吭声,挑起谷子回家去了。我的情绪顿时沮丧万分,觉得母亲真是个不守信用的人,暑假刚开始时,我闹着要进城,母亲却说等割完了稻子再去。
整整一天,我都没理母亲,母亲也不在意,静静在日头下晒着谷子。晚上我气恨恨地早睡了,心里却定了主意,明天我偷偷地去父亲的城里,我相信父亲的名声那么响,到了城里随便问哪一个人都能找到他。
第二天大清早,天还没完全醒过来,窗外还有些黑,我就蹑手蹑脚模下床,我要趁母亲沉睡时上路。这样,赶路也凉快些。却听得灶屋咣咣响,好像是掀锅盖的声音,擦眼一看,还亮着灯,是母亲起来了么?不由得着急起来,要出家门非要从灶屋经过不可,但我还是走出了睡屋,原来母亲在烧火做饭。
母亲有些惊讶地说,天还没亮,你怎么不睡?
我装作没事的样子说,天太热,睡不着,还是放牛去。
说着慢腾腾走到屋外。只要出了家门,就可以去了,我心里暗自高兴地想。
母亲却说,不要去了。
我吓了一跳,以为她察觉了我的心思,有些慌神地问,怎么不要去了?
母亲笑吟吟地说,今天我们进城去,饭都快好了呢。
我惊喜得叫起来:真的?
母亲说,还会骗你,顺便把鸡蛋卖了。
去城里,还卖什么鸡蛋,几多难看!
不是到城里卖,到镇上卖,卖完了才去城的。
不会留到以后卖么?
大热天,蛋容易坏,不卖就糟蹋了。
我想,管她呢,反正能去城里就行了。
镇里的街道就在公路上。刚割了稻子,赶集的人特别多,拥拥匝匝的把路给阻了,来往的车辆在街的两端开不过去,便不停地揿着喇叭,可熙熙攘攘的人流挤来挤去,弄得那些车子毫无办法。直到母亲将蛋卖掉一小半时,那些车子才蜗牛似地爬了过去。
最后开过去的是一辆客车,车厢里挤满了人,母亲就指着说,看,那是去城里的。
我莫名地激动着,急急地问,去城里还有几多远呢?
七十多里吧,要好几块钱的车费呢,母亲答道。
又一些车子给阻下了,叭叭地鸣着喇叭,我听着听着竟咕咕发笑起来,母亲侧过脸看了看我说,笑什么呢?
我不说,只是咕咕地笑,觉得那喇叭的声音好像是一群孩子在不停地喊着“爸爸”呢。
半晌,我问母亲,你去过城里么?
怎么没去过,好几回了。
怎么我一次也没见过你。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我一次都没去过……
您忘了,我带你去过两次,那时你刚会走路呢。
以后怎么不去了?
没空闲么,田里的事那么多,脱不开身啊。
我望着那条通往城里的公路发痴,被阻的车子陆续开过去了,喧腾的尘土渐渐平静下来。这么说,我是去过城里的,只是我那时太小不记事,可是城是什么样子呢?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便仰头远眺,除了那越来越缥缈的远山,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就埋怨起母亲卖蛋来了,进城的心情紧迫得无法按捺。
日头偏西的时候,母亲终于把蛋卖完了,街上的人也散了许多。这时,一辆客车开来了,我拽着母亲的手奔跑过去,车子刚刚停稳,我和母亲就上去了。车子摇摇晃晃地开动了,田野和树木纷纷向后退去。我想,天黑以前我们就可以见到父亲了,这次去一定要把那座城看个够,要是母亲急着回家,我就赖着不走,相信父亲是不会赶我走的……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去看身旁的母亲,母亲也正注视着我,我们都笑了。
突然,嘎的一声,车子停住了,我站起来喊道,司机,快走啊!司机也不答话,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是车坏了么?我问母亲。
母亲说,我也不知道。
我站起身来,看见前面停了一大串车。客车上的人都下去了,只剩下母亲和我守在车上。那些人纷纷往前面跑去,不久就有人跑回来了,说是前面的弯道上两辆车相撞把路给阻了。母亲便说,不会把车推到路边上么?那人说,要等交通警察来处理呢,否则破坏了现场,就分不清撞车的责任了。又有一些人走了回来,唉声叹气地说撞伤了两个人。这时日头快坠到山尖上了,司机也回来了,扬着手大嚷,退票退票,去不成了。
车子把我们拉回了镇上,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去吧。
我站在地上不动,不停地埋怨母亲不该卖蛋,要不我们早就到城里了。
母亲安慰我说,以后去吧,你爸在城里,还没有去的时候么?
我无奈地跟着母亲向家的方向走去,听得自己的沙啦的脚步声,身后那遥远的城愈是遥远了。
之后是夏种,把收割后的田野翻过来,栽下稻子、大豆和番薯;刚缓过气,田里的庄稼返青了,就开始耘禾、锄草和松土,这样忙了二十来天,秋天就到了。学校的钟声就要敲响,去城里的日子渺茫毫无着落。
开学的前一天晌午,父亲意外地回来了,母亲惊奇地问,今天又不是礼拜六,你怎么有空回来?父要走得满头大汗,喘着气说,有点事。母亲赶忙给父亲做饭,一边叫我打酒去去。我对父亲笑了笑,就走出了家门。
回家的时候,在门口听见父亲说,……主要是城里的条件和师资比乡下好,我想还是把他转到城里去读书……手续我都办妥了,明天就带他走……
半晌,母亲才说,这孩子老想去城里,你可要管得紧些,不要由他东奔西跑地玩。
父亲说,这个你不要担心,其实城里也只有那么大,没什么好玩的,时间久了,自然就安心了。
我的心不由得怦怦乱跳,(口欧)(口欧)叫着,跑进家里。母亲看我一眼说,这下好了,省得你隔三差四闹进城……
我幽幽地笑着,提着酒壶兴奋得在屋里走来走去。
父亲就按住我说,小哎,到了城里可要认真读书呀!
我郑重地嗯了一声。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哽咽了。
吃过晚饭,母亲叫我和父亲早早睡下,明天好赶路。我怎么也合不拢眼,便趴在床上隔帐子看母亲在灯下收拾我的行装。后来她发现有一件衣服的扣子掉了,便找来针线准备缝上。我看见母亲一只手将那根亮亮的针举在眼前,一只手扯一根白线在嘴里咬了咬,然后将咬直的线头举起来,对着细小的针眼,晃晃地将那根白线穿了过去。
看着看着,我恍惚起来,觉得那根白线起伏起来,变成了一条悠长弯曲的小路,小路上我和父亲走出了村子,消失在山坳之中,待我们在母亲的凝望中再现时,我们已是一大一小两颗黑点,渐渐远去、远去,最后在小路尽头逝去,唯白线似的山路穿越在天地之间……
多年以后,我考中了大学,在省城呆了四年,学会了普通话和踢足球;在每个假期回家时,竟觉得父亲的城一天比一天小了,便生出滞留省城的念头,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但后来我还是被分回到父亲的城里,而且与父亲同在一个大院上班。父亲明显地老了,皱纹和白发日渐增多,他见我神情沮丧,心灰意懒的样子,便说,你别这样,毕竟离家近些么,其实再好的地方生活久了,人都会腻味的,便想去另一个更好的地方。我默默无语,心想,那总比在小城好啊!过了一年,父亲退休了,我劝父亲把母亲接到城里来,这样一家人就在一起了。父亲不肯,他说,我在这个地方也呆腻了,还是回乡下好,清静、空气又好,还可以帮你母亲做些农活。父亲便回到了母亲的村里,临走时父亲又说,我走了,你在这里好好工作,别三心二意的了……那语气,似乎是把这座城交给我了。
后来,我结婚了,很快就有了儿子,日子虽然重复着过,但也过得平平静静滋滋润润的,少年时的激情和幻想在消褪,就像是一件越洗越旧的衣服。有时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就感叹地想,以后就看他的了……
现在,我就坐在深夜的灯下回想着当年神往父亲的城的情景,觉得是那样遥远和亲近,但我怎么也想不起当年父亲的模样来了。时光的流逝,总是模糊着许多值得珍重的记忆。我想,什么时候有空回去看看我那日渐衰老的父亲呢,哦,还有母亲!在许多的傍晚,他们会倚着家门遥望那条发白的小路,期盼我的归来吗?
窗外的小城正静谧地酣睡着。
参考一些个别故事网站 我看过了 都不错
他稳稳地走着他的路。不紧不慢地走,有时他的衣扣是解开的,露出里面黑色的毛衣或白色的衬衫,而外面的衣襟就像是半掩半开的两扇门扉,随了他的脚步或开或合的潇洒着;他的头发浓黑粗壮,脸庞白皙。稍长,或许是赶路沁出了细汗,他轻巧而优雅地掏出方方的一匹白手帕,迅疾而从容地印去那些令他燥热的汗粒。如果我这时嘿地跪叫一声,他一定是机警地顿住脚,仰脸看着山上,神情有些疑惑,但绝不仓皇,他微眯着眼搜寻着,而我却缩身于草丛之中了,紧张地倾厌耳朵,谛听着山下他的动静,但我听到的是一阵心的狂跳。他沉着地不开口,没有发现什么,便又开步赶路了。我有些失望与不满,拾一颗细石子朝脚步声扔去,可他照样走着,喊喳喊喳地走着,大步有力得很。我很委屈,却也无奈,只好站起来,像电影里那样大喝一声:站住!他就站住了,再一次往山上看,他看到我了,微微一笑,轻轻而中气十足地说一声,调皮!我的泪水便滂沱了。
可他没有在我的期盼中出现,他的出现是我所不能预想的,他来自一个陌生而全新的世界,他的一切不是我所能想象的神奇。但我还是固执地喜欢站在山上翘望着他从远方的山道走向我的视野,从一颗小小的黑点开始。
时间长了,和我一同放牛的伙伴都知道我这样做的原因了。我是在等候我父亲的归来。有时他们也陪我站着,脚下的草棵摇曳,牛群在坡上啤叫追逐,斜阳把我们淹浸在无边的凄迷中,一排参差的影子从山崖上跌落下去,直直地横在路上。我想,他们是羡慕我有这样的父亲吧?!
往往是把牛送进了厩栏,天就黑了下来,母亲已开始做夜饭了,我就坐在灶下烧火,母亲在灶前忙碌着,锅里喊里喳啦一片热闹。我有时看着母亲消瘦憔悴的黄脸和她那乱蓬蓬的枯发,怎么也不能相信她就是我父亲的妻于。那时我就觉得母亲配不上父亲,不免为父亲委屈着。他应该娶一个城里的比母亲年轻漂亮的女人,而且我相信父亲是能那样的,那样,我们的家就在城里了,我当然也在父亲的城里了……
忽然我闻到一股烧焦味,忙叫母亲,母亲胡乱地淬了些水在锅里,盖上锅盖对我说了声:别吵。倚着灶壁静静地倾听什么。不久我听到一阵微弱的音乐,声音,相当遥远,我知道那是家里的广播响了,它就贴挂在灶屋的门框上方。接着就听到了县广播站女播音员熟捻的如喘息的声音:现在是本县新闻节目。也许是线路太远消耗了许多声音,村里的广播音量非常渺小,如果不是屏声敛气,就什么也听不到。在这一个时刻,母亲总是凝神倾听,我知道村里的人也都一样在听。我看到母亲的脸上渐渐绽出了笑意,我相信村里的人也都自得地笑了,他们都听到了我父亲的大名和他写的新闻。父亲是县里的报道员,他的稿子除了在本县广播外,还频繁地刊印在省、地方报的头版,有时还上了头条。在我们这个三县交界的僻远山村,除了那些当年跟红军走了的几个将军外,这几十年中,算得上是个人物的就只有我父亲了,而且他还是那样的年轻,前途该是无比的远大!父亲确实是家里和村里的骄傲。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父亲,村里和家里该是多么的暗淡无光啊!
往往也是这个时候,家里的门就被敲响了,不待母亲和我反应过来,父亲就推门而人了。父亲微微笑着,反手将门掩上;母亲欢悦地说,刚听你的文章呢,神情竟有些羞涩。父亲仍微笑着,踱步似的向我走来。我在灶洞边呆住了,脸烧得彤红,直冒细汗,身子抖抖地颤栗着。近在咫尺的父亲是那样的夺目,使我无法看清,只觉得父亲笑容璀璨地走近我,俯下身摸摸我的脸,他的手指修长白净,手掌松软细腻,接着父亲就把我拥进了怀里。啊,我的父亲,但愿你天天归来!
小哎,打酒去,母亲这时吩咐着我。
我忙挣脱了父亲的手,在他的宽厚的怀里我激动得差点窒息过去。母亲从悬挂在梁上的一排铁钩子上取下一把锃亮的锡酒壶递给我。这时我才发现母亲的脸红亮亮的充满生机,枯黄的头发也似乎正在一根根柔软幽黑起来。
待我提着沉沉的酒壶晃晃而归,父亲正坐在桌前翻阅着我的作业本,我的书包已从墙上的木钉上取下放在了父亲的身边。我把酒壶轻轻坐在桌上,依着父亲的肩膀,希望能得到他的表扬,可父亲只是一页页翻着,不说一句话,有时点点头,一如先前地微笑着。母亲在灶台前显得空前的活跃,忙碌地十分快活,她一边炒着菜,一边用筷子打着碗里的蛋,嗒嗒嗒的像是在敲奏一首古典的音乐。父亲最后检查的总是我的作文,显得兴致盎然,而我却探身将本子按住,不让父亲打开。我的作文写得很一般,村小的民办老师经常说我,“看你父亲多会写!同学哪,要向你父亲学习啊!”父亲也不发急,说,让我看看吧,怕什么呢?母亲也出来帮腔,小哎,让你爸看嘛,让他教教你好哩。我不好意思地说,那你不准笑我,就将手移开了。父亲就读起作文来了,但父亲还是笑起来,先是嗤嗤的,抑不住了,就嘿嘿的,然后就哈哈的。恼得我直摇父亲的手臂说,不准你笑,不准你笑。父亲笑着说,太有意思了;说着从衣袋里取出笔来,帮我改错别字和病句,边改还边告诉我一些作文的道理。“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父亲最后总是这样说,表情严肃认真得很。
母亲这时把菜端了上来,酒也温热了,一家人就在一个饭桌吃了。
家依然是静静的,但已是弥漫着无边的愉悦与亲情了。
晚饭后,我家的门不停地被推开;咿咿呀呀,大人小孩坐了一屋子,有的还蹲在灶圈下,或是楼梯上,他们懂懂地喝着母亲筛的茶水抽着父亲递的烟卷,把眼光聚拢在父亲身上,要他讲些城里的新鲜事,父亲却讲得少。在父亲说话的时候,屋子静得很,唯有茶的热气和袅袅的烟气喧闹着。末了,乡亲们总要问,写了那么多文章,你该升官了吧!父亲淡然笑着,摇摇头,乡亲们就说,快了快了,我们等着呢。
回来的父亲第二天是不走的,母亲早早地起来做饭,她知道城里早饭是很早的。墙上的匣子咝啦咝啦地响,像是锅里炒菜的声音。这时父亲也起床了,坐在灶下帮母亲烧火,耳朵捕捉着广播的声音,他一定是在听自己写的新闻吧。饭做好了就热在锅里,曙色熹微中,母亲就要下地做活了,走时就把我推醒,说,小哎,放牛了。我懒懒地穿好衣服,看见父亲在厅堂里拿挂在墙上的锄,母亲却不让,父亲说,难得回来,帮家里做些事,省得你那么累。可母亲就是不让,母亲说,你吃不消的,事又不多,我做得过来。即便是农忙时节,母亲也不让父亲下地,她总是请村里人帮忙,母亲是怕累坏了父亲,或者是以为这会辱没了父亲的身份。父亲坚持不过,只好在家里呆着看些书,或到村里走走,与那些正在做事的人谈谈天。
有的时候,父亲出现在牛厩旁,悄声说,我们放牛去。我说,娘会骂我的,再说放牛也不要那样多人。父亲说,不怕的,山上空气好,还可以看风景,我小时候也是放过牛的。我拗不过他,心里却很高兴,父亲在家停留的时间太短,我是很想同他在一起的。
日头升起不久,淡蓝的薄雾在风中拂荡着,在村口,牛们汇成了一群,伙伴们看见我的父亲执着牛鞭撩拨着雾气,觉得有趣可笑,叽叽咕咕地偷笑着。
在山上,牛们静心吃草,尾巴悠闲地扬动着。父亲坐在山石上,眯缝着眼看山下的村子,有时也看着那条蜿蜒的山路,看着连绵的远山和柔和的日头,我和伙伴们齐齐地围在他的身边,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极目天边,知道远山以外有一座城,而身边的父亲就是从那座城里来的人,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这一天是那么的快乐和短暂,父亲在家里又住了一个晚上,就要回他的城里去了。母亲总是对我说,小哎,送送你爸。我便赶着牛送父亲上路,到了山脚,我把牛赶上山去,父亲对我说,我走了。
我心里难受极了,眼里噙着泪花,终于把埋在心底的话说给父亲:
爸,什么时候带我去城里呢?
父亲寻思片刻,望着远方的小路,又回首那不远的村子说,等你放假时再说吧,那时让你娘带你一同进城住几天。
我咬咬下唇说,我好想去啊。
父亲拍拍我的肩说,崽啊,县城也是那个样子;崽啊,好好读书,将来到外面更大的天地去。
我迷茫而使劲地点点头,目送着父亲一步步远我而去。泪水已夺眶而出了。快到山坳时,父亲转过身,朝我挥挥手,喊了句什么,就消失了。待他从山坳那端出现时,父亲已是一颗黑点渐渐小去,越来越小,最后在弯弯的路上空白了。
父亲就这样离开了他身后的村子和我,走完二十里山路,就到了另一个大的村落,从省城过来的公路便赫然在目,搭上客车,往南走十里,就是镇上,父亲不必下车,笔直开往很远的城里了。在我上午快下学时,父亲已到了他的地方。
随着作业本上的红勾越来越多,家里的墙上贴满了我的奖状,以至以后父亲回来,我都十分主动地将日渐隆起的书包捧着给他,而父亲的笑声一次比一次更响亮更爽朗。
好崽啊,好崽,父亲把我抱起,满心喜悦地夸奖着我。
那些常来我家串门的乡亲赞叹地对我母亲说,有出息啊,活脱脱是他父亲的坯。
可是我还是渴望能早日去父亲的城里看看,它激励着我,更撩拨着我,盼望假期尽快到来。而青黄的稻子真切地告诉了我,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假期也愈来愈近了。
当我和母亲手执禾镰吃力地直起酸涩的腰背,四周的田野十分的空旷,大片大片的金黄稻子收完了,只留下规规矩矩的密集禾茬。日头无比的毒辣,晃眼的热浪烤赤了我的脸,火烧火燎地难受,汹涌的汗水一遍又一遍浸湿了衣襟,在背后留下圈圈斑驳的淡白盐花,我的心里却十分轻快。我对母亲说,这下我们可以进城了。母亲竟然没有吭声,挑起谷子回家去了。我的情绪顿时沮丧万分,觉得母亲真是个不守信用的人,暑假刚开始时,我闹着要进城,母亲却说等割完了稻子再去。
整整一天,我都没理母亲,母亲也不在意,静静在日头下晒着谷子。晚上我气恨恨地早睡了,心里却定了主意,明天我偷偷地去父亲的城里,我相信父亲的名声那么响,到了城里随便问哪一个人都能找到他。
第二天大清早,天还没完全醒过来,窗外还有些黑,我就蹑手蹑脚模下床,我要趁母亲沉睡时上路。这样,赶路也凉快些。却听得灶屋咣咣响,好像是掀锅盖的声音,擦眼一看,还亮着灯,是母亲起来了么?不由得着急起来,要出家门非要从灶屋经过不可,但我还是走出了睡屋,原来母亲在烧火做饭。
母亲有些惊讶地说,天还没亮,你怎么不睡?
我装作没事的样子说,天太热,睡不着,还是放牛去。
说着慢腾腾走到屋外。只要出了家门,就可以去了,我心里暗自高兴地想。
母亲却说,不要去了。
我吓了一跳,以为她察觉了我的心思,有些慌神地问,怎么不要去了?
母亲笑吟吟地说,今天我们进城去,饭都快好了呢。
我惊喜得叫起来:真的?
母亲说,还会骗你,顺便把鸡蛋卖了。
去城里,还卖什么鸡蛋,几多难看!
不是到城里卖,到镇上卖,卖完了才去城的。
不会留到以后卖么?
大热天,蛋容易坏,不卖就糟蹋了。
我想,管她呢,反正能去城里就行了。
镇里的街道就在公路上。刚割了稻子,赶集的人特别多,拥拥匝匝的把路给阻了,来往的车辆在街的两端开不过去,便不停地揿着喇叭,可熙熙攘攘的人流挤来挤去,弄得那些车子毫无办法。直到母亲将蛋卖掉一小半时,那些车子才蜗牛似地爬了过去。
最后开过去的是一辆客车,车厢里挤满了人,母亲就指着说,看,那是去城里的。
我莫名地激动着,急急地问,去城里还有几多远呢?
七十多里吧,要好几块钱的车费呢,母亲答道。
又一些车子给阻下了,叭叭地鸣着喇叭,我听着听着竟咕咕发笑起来,母亲侧过脸看了看我说,笑什么呢?
我不说,只是咕咕地笑,觉得那喇叭的声音好像是一群孩子在不停地喊着“爸爸”呢。
半晌,我问母亲,你去过城里么?
怎么没去过,好几回了。
怎么我一次也没见过你。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我一次都没去过……
您忘了,我带你去过两次,那时你刚会走路呢。
以后怎么不去了?
没空闲么,田里的事那么多,脱不开身啊。
我望着那条通往城里的公路发痴,被阻的车子陆续开过去了,喧腾的尘土渐渐平静下来。这么说,我是去过城里的,只是我那时太小不记事,可是城是什么样子呢?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便仰头远眺,除了那越来越缥缈的远山,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就埋怨起母亲卖蛋来了,进城的心情紧迫得无法按捺。
日头偏西的时候,母亲终于把蛋卖完了,街上的人也散了许多。这时,一辆客车开来了,我拽着母亲的手奔跑过去,车子刚刚停稳,我和母亲就上去了。车子摇摇晃晃地开动了,田野和树木纷纷向后退去。我想,天黑以前我们就可以见到父亲了,这次去一定要把那座城看个够,要是母亲急着回家,我就赖着不走,相信父亲是不会赶我走的……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去看身旁的母亲,母亲也正注视着我,我们都笑了。
突然,嘎的一声,车子停住了,我站起来喊道,司机,快走啊!司机也不答话,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是车坏了么?我问母亲。
母亲说,我也不知道。
我站起身来,看见前面停了一大串车。客车上的人都下去了,只剩下母亲和我守在车上。那些人纷纷往前面跑去,不久就有人跑回来了,说是前面的弯道上两辆车相撞把路给阻了。母亲便说,不会把车推到路边上么?那人说,要等交通警察来处理呢,否则破坏了现场,就分不清撞车的责任了。又有一些人走了回来,唉声叹气地说撞伤了两个人。这时日头快坠到山尖上了,司机也回来了,扬着手大嚷,退票退票,去不成了。
车子把我们拉回了镇上,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去吧。
我站在地上不动,不停地埋怨母亲不该卖蛋,要不我们早就到城里了。
母亲安慰我说,以后去吧,你爸在城里,还没有去的时候么?
我无奈地跟着母亲向家的方向走去,听得自己的沙啦的脚步声,身后那遥远的城愈是遥远了。
之后是夏种,把收割后的田野翻过来,栽下稻子、大豆和番薯;刚缓过气,田里的庄稼返青了,就开始耘禾、锄草和松土,这样忙了二十来天,秋天就到了。学校的钟声就要敲响,去城里的日子渺茫毫无着落。
开学的前一天晌午,父亲意外地回来了,母亲惊奇地问,今天又不是礼拜六,你怎么有空回来?父要走得满头大汗,喘着气说,有点事。母亲赶忙给父亲做饭,一边叫我打酒去去。我对父亲笑了笑,就走出了家门。
回家的时候,在门口听见父亲说,……主要是城里的条件和师资比乡下好,我想还是把他转到城里去读书……手续我都办妥了,明天就带他走……
半晌,母亲才说,这孩子老想去城里,你可要管得紧些,不要由他东奔西跑地玩。
父亲说,这个你不要担心,其实城里也只有那么大,没什么好玩的,时间久了,自然就安心了。
我的心不由得怦怦乱跳,(口欧)(口欧)叫着,跑进家里。母亲看我一眼说,这下好了,省得你隔三差四闹进城……
我幽幽地笑着,提着酒壶兴奋得在屋里走来走去。
父亲就按住我说,小哎,到了城里可要认真读书呀!
我郑重地嗯了一声。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哽咽了。
吃过晚饭,母亲叫我和父亲早早睡下,明天好赶路。我怎么也合不拢眼,便趴在床上隔帐子看母亲在灯下收拾我的行装。后来她发现有一件衣服的扣子掉了,便找来针线准备缝上。我看见母亲一只手将那根亮亮的针举在眼前,一只手扯一根白线在嘴里咬了咬,然后将咬直的线头举起来,对着细小的针眼,晃晃地将那根白线穿了过去。
看着看着,我恍惚起来,觉得那根白线起伏起来,变成了一条悠长弯曲的小路,小路上我和父亲走出了村子,消失在山坳之中,待我们在母亲的凝望中再现时,我们已是一大一小两颗黑点,渐渐远去、远去,最后在小路尽头逝去,唯白线似的山路穿越在天地之间……
多年以后,我考中了大学,在省城呆了四年,学会了普通话和踢足球;在每个假期回家时,竟觉得父亲的城一天比一天小了,便生出滞留省城的念头,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但后来我还是被分回到父亲的城里,而且与父亲同在一个大院上班。父亲明显地老了,皱纹和白发日渐增多,他见我神情沮丧,心灰意懒的样子,便说,你别这样,毕竟离家近些么,其实再好的地方生活久了,人都会腻味的,便想去另一个更好的地方。我默默无语,心想,那总比在小城好啊!过了一年,父亲退休了,我劝父亲把母亲接到城里来,这样一家人就在一起了。父亲不肯,他说,我在这个地方也呆腻了,还是回乡下好,清静、空气又好,还可以帮你母亲做些农活。父亲便回到了母亲的村里,临走时父亲又说,我走了,你在这里好好工作,别三心二意的了……那语气,似乎是把这座城交给我了。
后来,我结婚了,很快就有了儿子,日子虽然重复着过,但也过得平平静静滋滋润润的,少年时的激情和幻想在消褪,就像是一件越洗越旧的衣服。有时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就感叹地想,以后就看他的了……
现在,我就坐在深夜的灯下回想着当年神往父亲的城的情景,觉得是那样遥远和亲近,但我怎么也想不起当年父亲的模样来了。时光的流逝,总是模糊着许多值得珍重的记忆。我想,什么时候有空回去看看我那日渐衰老的父亲呢,哦,还有母亲!在许多的傍晚,他们会倚着家门遥望那条发白的小路,期盼我的归来吗?
窗外的小城正静谧地酣睡着。
参考一些个别故事网站 我看过了 都不错
参考资料: http://www.xiaogushi.com/
展开全部
我和父亲的故事
一般家庭里,应该是母慈父严。可我家呢,刚好倒了个个儿,反而妈妈对我比较严厉。
而爸爸是很宠着我的,但他也很注重教育。
有时候,我因为平常的功课心烦,偶尔会和妈妈吵两句嘴。我们两个都是倔脾气,没几句便杠上了。吵到最后,我便开始和妈妈打冷战。通常,我那“可怜”的老爸就得两头劝说。他对我妈采用温和的安慰法,对我用的是生硬的讲理法。待我们两个人都冷静了下来,一般都是我先要“白旗”,主动“投降”,然后再高呼老爸偏心,都不安慰我。我妈一下就被逗笑了,爸爸成功地充当了灭火器。
他也是一个很明理的人,给了我足够的自由空间,让我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但是,又不是完全不管我。晚上有时候我要一个人坐车回家,而大抵都是九点以后了,大门早已锁了。要一个人走过那狭长漆黑的小道,我还是真有点害怕。那天,我站在小道上,第一次要穿过这里,还是自己一个人。我脑子里浮现出各种恐怖的景象,手心沁出了汗。我硬着头皮,走了进去。“可儿——”突然,我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妈呀!”我喊了一声,飞快的跑回去。在出口,我停了下来,心狂跳不已,爬得几乎不敢抬头。接着我听到了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一只手搭在我肩上,天啊!我暗暗叫苦,难道真有怪物么?我的心在那一刻都停止跳动了。我一回头,“爸!”我惊讶极了,立刻死死抓住他的胳膊不放。原来,他是担心我,知道我怕黑,特意来接我。没想到,我一听到有人叫我,吓得狂奔。现在想来,还真是有点丢人。
那一年,我十岁。
后来不知怎么,我喜欢上了加菲猫。老爸便找遍西安市,给我弄来了一个超大号的。我虽然不知道他跑了多少地方,但却明显的体会到他深沉的关心。这是十二岁的事情了。
也许父爱不同于母爱那么显而易见,那种深刻更能镌刻在我的生命里。
一般家庭里,应该是母慈父严。可我家呢,刚好倒了个个儿,反而妈妈对我比较严厉。
而爸爸是很宠着我的,但他也很注重教育。
有时候,我因为平常的功课心烦,偶尔会和妈妈吵两句嘴。我们两个都是倔脾气,没几句便杠上了。吵到最后,我便开始和妈妈打冷战。通常,我那“可怜”的老爸就得两头劝说。他对我妈采用温和的安慰法,对我用的是生硬的讲理法。待我们两个人都冷静了下来,一般都是我先要“白旗”,主动“投降”,然后再高呼老爸偏心,都不安慰我。我妈一下就被逗笑了,爸爸成功地充当了灭火器。
他也是一个很明理的人,给了我足够的自由空间,让我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但是,又不是完全不管我。晚上有时候我要一个人坐车回家,而大抵都是九点以后了,大门早已锁了。要一个人走过那狭长漆黑的小道,我还是真有点害怕。那天,我站在小道上,第一次要穿过这里,还是自己一个人。我脑子里浮现出各种恐怖的景象,手心沁出了汗。我硬着头皮,走了进去。“可儿——”突然,我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妈呀!”我喊了一声,飞快的跑回去。在出口,我停了下来,心狂跳不已,爬得几乎不敢抬头。接着我听到了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一只手搭在我肩上,天啊!我暗暗叫苦,难道真有怪物么?我的心在那一刻都停止跳动了。我一回头,“爸!”我惊讶极了,立刻死死抓住他的胳膊不放。原来,他是担心我,知道我怕黑,特意来接我。没想到,我一听到有人叫我,吓得狂奔。现在想来,还真是有点丢人。
那一年,我十岁。
后来不知怎么,我喜欢上了加菲猫。老爸便找遍西安市,给我弄来了一个超大号的。我虽然不知道他跑了多少地方,但却明显的体会到他深沉的关心。这是十二岁的事情了。
也许父爱不同于母爱那么显而易见,那种深刻更能镌刻在我的生命里。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和父亲之间是没有故事的,就象天下所有父子一样。
缺少沟通,几乎没有倾诉,使得我和父亲总显得比较生疏。但我总觉得,在这平淡的表面之下,我和父亲是有话题的,尽管从未说出口。在两个男人坚强身躯之内,是两颗以同一节拍搏动的柔软的心,一如天下所有父子。在每一个儿子脑海里,都有一个生动鲜活的父亲的形象,或许他不是英雄,也不够威猛,却长存心底,用不磨灭;在每一个儿子的记忆里,都有一方专为父亲开辟的天地,或许所记载的不是那么刻骨铭心,亦非感天动地,但真情涌动,历久弥新。
孩提时的往事已记不清楚,对父亲的记忆也仅是些支离破碎的片段。
我家在农村,祖祖辈辈勤俭持家,父亲亦不例外。小时候,我跟妹妹的压岁钱都是如数交给父母的,只有那么一次例外。
看着小伙伴们喜滋滋的玩着小手枪,年少的我心底想买一把来玩的冲动早已经按捺不住,鬼使神差的,我用压岁钱偷偷买来一把——四块钱,藏在了门后面。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忐忑不安的下炕去倒水,而我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妹妹口无遮拦的说:“我哥买了一把枪,藏在……”听到这,我把茶碗一搁,抓开门就冲了出去。一会儿,母亲出来拉我回去,我挣扎哭喊着:“我不回去,他会打我的。”这个“他”就是父亲。哭闹累了,我终于被母亲拉回了屋里。我不敢正眼去看父亲,从镜子里,我见父亲仍在“若无其事”地吃着那块馒头。我知道我伤了父亲。
回想起来,我那时不是害怕父亲打我,甚至下意识里还希望父亲打我一顿。但父亲没有,于是,我有时间去明白,我错了。此后,父亲再没提这事,却见他细细的把玩着小手枪,对我说买了干吗不玩呢。我知道父亲小时是没有玩过小手枪的。从此以后,我再没有买过什么玩具。
每个孩子的长大,都是与一次次的“闯祸”同时进行的。
上初二时,我曾将教室的玻璃黑板一掌拍破了个大窟窿。这对于老实巴焦的我确实但是“弥天大祸。”而学校更将这件事件作为典型,又是通报批评,又是赔偿,处罚,叫家长。这一切将我压的喘不过气来。
晚上回家,母亲见我脸色不对,追问我有什么事情。我吞吞吐吐的告诉了母亲,并央求她不要告诉父亲。我怕父亲去学校没“面子”,怕我给父亲丢脸。懵懵懂懂的我甚至希望自己来“承担”这些罪过,哪怕离开学校。我没等到父亲回家,就在一阵翻来覆去的煎熬中睡去。因为心里不塌实,第二天我很早就醒了,迷迷糊糊中听到父母的谈话。“今天你去趟学校,跟人家老师好好说说。别数落他了,看把他吓的。”“恩。”
早饭时,父亲对失魂落魄的我说:“今天我跟你一块去学校。没什么,咱又不是故意砸的,有啥可丢人的。”最终,父亲以一大堆好话,外加六十元的代价,为我处理完了这件事。
这时,我明白了“父亲”的又一重含义,他不仅仅是在家中“说了算”,更代表了一种责任,一种风雨欲来能让家人安心的依赖。我想,有一天,我也会肩负这一种职责的。
儿子长大了,总要有独立的一天。就像雏鹰总有一天要离开温暖安逸的巢窠。而父亲之于我,也正如希望恋巢的小鹰尽快展翅飞翔的鹰之父母。
假期,正逢父亲在家里干木匠活,制作门窗。我给他打下手。活计做到一半,门板用完了。父亲叫过我来:“你到镇上的五金商店赊张门板来,我跟老板认识,你就说是我让去的。要这种木纹的,不要那种方格的。那店里你们学校不远,就在……”。要我去赊?人家又没有见过我,能相信我吗?我可从没有独自出去办事的经历呀。对社会的陌生让我害怕退缩。我喃喃的说:“你自己去吧,人家又不认识我,怎么会给我……”
父亲瞟了我一眼,粗暴的打断我:“快去,都这么大的人了,这点事都不会办。”我骑上自行车磨磨蹭蹭的上了路。在商店里,“我爸让我来赊一张门板,木头纹的,我爸叫……”我红着脸磕磕绊绊的讲出一路上酝酿多少次的几句话。还好,老板挺和善,当即帮我捆上门板,并送我出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顿悟,父亲为什么宁可停工也一定要逼我去,为什么瞪我那一眼。我知道,是时候了,是我应该长大,应该见“世面”,应该承担什么的时候了。父亲让我明白,作为男人,要能背负,有担当。
这就是我的父亲,有点粗糙,也很平凡的男人。却是我心中的唯一。他一向教育我要节俭,却叮咛我在学校要吃饱,别疼钱;他有时挺强权,将他的意志强加给我,但当我身处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却让我自己抉择。父亲不是教育家,不懂得许多的教育方法,但是他知道,何时该对儿子严厉,何时该为儿女遮风挡雨;何时该让儿子试着独立,何时该让儿子长大飞翔。
而如今,父亲又在为儿子的学费四处奔波,我只能从家里的电话中,从只言片语中,搜寻着父亲打工的足迹。诸城、潍坊、临沂……而最后一次见父亲,还是在半年前。父亲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一切后,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递给我一只梨解渴,然后挤进了回乡的客车。我捧着那个离别的梨久久无语。刚才,父亲粗短的手指触碰到我娇嫩的双手,透过父亲一日多过一日的白发和一天深似一天的皱纹,我看到了父亲的沧桑,看到了父亲的付出。
父亲如山山不语,不语的山默默守护着宁静的山村。有一天,大山的儿子走出大山,才蓦然回首,原来,大山的臂弯是那么的有力,大山得胸膛是那么宽厚。父爱如海海无言。无言的海默默养育着小小的渔村。当渔村里的少年走出海港,才恍然明白,大海的馈赠是如此的丰厚,大海的恩情是如此绵绵。
这,就是我与父亲的故事,或许不成故事
缺少沟通,几乎没有倾诉,使得我和父亲总显得比较生疏。但我总觉得,在这平淡的表面之下,我和父亲是有话题的,尽管从未说出口。在两个男人坚强身躯之内,是两颗以同一节拍搏动的柔软的心,一如天下所有父子。在每一个儿子脑海里,都有一个生动鲜活的父亲的形象,或许他不是英雄,也不够威猛,却长存心底,用不磨灭;在每一个儿子的记忆里,都有一方专为父亲开辟的天地,或许所记载的不是那么刻骨铭心,亦非感天动地,但真情涌动,历久弥新。
孩提时的往事已记不清楚,对父亲的记忆也仅是些支离破碎的片段。
我家在农村,祖祖辈辈勤俭持家,父亲亦不例外。小时候,我跟妹妹的压岁钱都是如数交给父母的,只有那么一次例外。
看着小伙伴们喜滋滋的玩着小手枪,年少的我心底想买一把来玩的冲动早已经按捺不住,鬼使神差的,我用压岁钱偷偷买来一把——四块钱,藏在了门后面。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忐忑不安的下炕去倒水,而我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妹妹口无遮拦的说:“我哥买了一把枪,藏在……”听到这,我把茶碗一搁,抓开门就冲了出去。一会儿,母亲出来拉我回去,我挣扎哭喊着:“我不回去,他会打我的。”这个“他”就是父亲。哭闹累了,我终于被母亲拉回了屋里。我不敢正眼去看父亲,从镜子里,我见父亲仍在“若无其事”地吃着那块馒头。我知道我伤了父亲。
回想起来,我那时不是害怕父亲打我,甚至下意识里还希望父亲打我一顿。但父亲没有,于是,我有时间去明白,我错了。此后,父亲再没提这事,却见他细细的把玩着小手枪,对我说买了干吗不玩呢。我知道父亲小时是没有玩过小手枪的。从此以后,我再没有买过什么玩具。
每个孩子的长大,都是与一次次的“闯祸”同时进行的。
上初二时,我曾将教室的玻璃黑板一掌拍破了个大窟窿。这对于老实巴焦的我确实但是“弥天大祸。”而学校更将这件事件作为典型,又是通报批评,又是赔偿,处罚,叫家长。这一切将我压的喘不过气来。
晚上回家,母亲见我脸色不对,追问我有什么事情。我吞吞吐吐的告诉了母亲,并央求她不要告诉父亲。我怕父亲去学校没“面子”,怕我给父亲丢脸。懵懵懂懂的我甚至希望自己来“承担”这些罪过,哪怕离开学校。我没等到父亲回家,就在一阵翻来覆去的煎熬中睡去。因为心里不塌实,第二天我很早就醒了,迷迷糊糊中听到父母的谈话。“今天你去趟学校,跟人家老师好好说说。别数落他了,看把他吓的。”“恩。”
早饭时,父亲对失魂落魄的我说:“今天我跟你一块去学校。没什么,咱又不是故意砸的,有啥可丢人的。”最终,父亲以一大堆好话,外加六十元的代价,为我处理完了这件事。
这时,我明白了“父亲”的又一重含义,他不仅仅是在家中“说了算”,更代表了一种责任,一种风雨欲来能让家人安心的依赖。我想,有一天,我也会肩负这一种职责的。
儿子长大了,总要有独立的一天。就像雏鹰总有一天要离开温暖安逸的巢窠。而父亲之于我,也正如希望恋巢的小鹰尽快展翅飞翔的鹰之父母。
假期,正逢父亲在家里干木匠活,制作门窗。我给他打下手。活计做到一半,门板用完了。父亲叫过我来:“你到镇上的五金商店赊张门板来,我跟老板认识,你就说是我让去的。要这种木纹的,不要那种方格的。那店里你们学校不远,就在……”。要我去赊?人家又没有见过我,能相信我吗?我可从没有独自出去办事的经历呀。对社会的陌生让我害怕退缩。我喃喃的说:“你自己去吧,人家又不认识我,怎么会给我……”
父亲瞟了我一眼,粗暴的打断我:“快去,都这么大的人了,这点事都不会办。”我骑上自行车磨磨蹭蹭的上了路。在商店里,“我爸让我来赊一张门板,木头纹的,我爸叫……”我红着脸磕磕绊绊的讲出一路上酝酿多少次的几句话。还好,老板挺和善,当即帮我捆上门板,并送我出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顿悟,父亲为什么宁可停工也一定要逼我去,为什么瞪我那一眼。我知道,是时候了,是我应该长大,应该见“世面”,应该承担什么的时候了。父亲让我明白,作为男人,要能背负,有担当。
这就是我的父亲,有点粗糙,也很平凡的男人。却是我心中的唯一。他一向教育我要节俭,却叮咛我在学校要吃饱,别疼钱;他有时挺强权,将他的意志强加给我,但当我身处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却让我自己抉择。父亲不是教育家,不懂得许多的教育方法,但是他知道,何时该对儿子严厉,何时该为儿女遮风挡雨;何时该让儿子试着独立,何时该让儿子长大飞翔。
而如今,父亲又在为儿子的学费四处奔波,我只能从家里的电话中,从只言片语中,搜寻着父亲打工的足迹。诸城、潍坊、临沂……而最后一次见父亲,还是在半年前。父亲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一切后,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递给我一只梨解渴,然后挤进了回乡的客车。我捧着那个离别的梨久久无语。刚才,父亲粗短的手指触碰到我娇嫩的双手,透过父亲一日多过一日的白发和一天深似一天的皱纹,我看到了父亲的沧桑,看到了父亲的付出。
父亲如山山不语,不语的山默默守护着宁静的山村。有一天,大山的儿子走出大山,才蓦然回首,原来,大山的臂弯是那么的有力,大山得胸膛是那么宽厚。父爱如海海无言。无言的海默默养育着小小的渔村。当渔村里的少年走出海港,才恍然明白,大海的馈赠是如此的丰厚,大海的恩情是如此绵绵。
这,就是我与父亲的故事,或许不成故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