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1)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是如何形成的?(2)唐太宗是如何实践他的治国思想的?结果如何?(3)唐太宗的言行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启示?... (1)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2)唐太宗是如何实践他的治国思想的?结果如何?
(3)唐太宗的言行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启示?
展开
 我来答
pp950129pp
2009-02-21 · TA获得超过564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贞观政要·务农篇》)唐太宗讲的这三个“为本”,意味着以民本与农本合一为特色的“民为邦本”思想已经成为指导当时执政的主导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导致了在百废待举、民生凋敝几近废墟的基础上创造了初唐贞观之治的奇迹,打开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通渠。其实质就是“民为邦本”,就是“福生”。唐太宗和他的臣僚们紧紧地抓住了“福生”这个根本,于是,才有了这后世称颂的“贞观之治”。
2.初唐执政者首先是畏民。唐是在亡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了隋亡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唐太宗经常组织群臣讨论隋亡的原因,他善于纳谏,很大程度上也是吸取了亡隋的教训。唐太宗曾准备修建乾元殿,大臣张元素以乾元本隋初建,乾元毕工,隋朝解体相谏,使太宗猛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本是荀子的名言,由于太宗经历了隋朝覆舟之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了唐太宗口头禅,不少人误以为这就是唐太宗的名言而忘记了荀子的“版权所有”。(其实荀子也引自“传”,也不是最初的版权所有者)不过也正是这种畏民之心,才使他不得不去重视“民为邦本”。

其次是静民。唐太宗“民为邦本”的指导思想直接产生出抚民以静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抚民主要是抚农民,静民主要是安静农民和农业生产。他们通过推行均田,奖励垦荒,改革赋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增殖人口、兴修水利等措施使农民得到修养生息,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从而保护和发展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经济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强盛了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了贞观之治。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通典》卷七)粮价从原先斗米匹绢的价格,跌至斗米四五钱,再跌至斗米两钱,这确是难得的治世景象。
3.三民主义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中最关键、最具有突破性的一种指导思想,它给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国家建设的具体方案,理所当然地在人类的精神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虽左但右
2009-02-21 · TA获得超过20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0万
展开全部
1 材料没体现出贞观时代的治国思想,贞观,贞是中和正的意思,观是显示的意思,贞观就是向天下显示朝廷的中和正。材料的意思,是劝弄桑,先挽救国民经济的颓势,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2 践行中和正,比如考核官吏 开设科举 纳谏 削减封王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 无语

PS:之所以要劝弄桑,不是皇帝跟宰相们聊天聊出来的思想,是现实逼迫的,隋末大乱,人口急剧锐减,隋朝有人口1千万户,而终唐朝几百年最辉煌的时候也才900万户,李世民时代连500万户都不到。贞观初年,也就材料的贞观2年,刚刚关中大旱,饥民外出乞讨。劝弄桑,因为穷,穷的吃不上饭饿死算。百姓穷,朝廷也跟着穷。所以解决民生问题,是摆在李世民面前的难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文正明圣君
2009-02-21 · TA获得超过120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8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4万
展开全部
1.以人为本,以农为本
2.抚民,重农,轻徭,薄赋,抑制物价,休养生息,勤政爱民
3.借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